Kelly Yeung - Individual,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Kelly Yeung - Individual,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Kelly Yeung
Master of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Professional Member,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Mar

04/08/2022

Mirror的重要性

男子組合Mirror當然炙手可熱,非常重要,不過本文探討的是心理學家Heinz Kohut提出的Mirror「鏡映」概念。Kohut認為父母如果能夠經常像一塊鏡子般,客觀反映孩子的能力,是令小朋友長大後可以自我肯定的關鍵原因。

孩子自我肯定關鍵

筆者在輔導工作中遇到不少能力高、學業或工作都表現優秀的成人,他們縱然對外表現自信一面,理性也知道別人應該會欣賞、羡慕自己的「履歷」,但感性卻總是不肯定自己是否已經夠好,總會想聽到更多別人的具體評語及讚賞。

Kohut認為孩子都有健康自戀的需要,想像自己是特別的、有能力的,但如果遇着比較高要求的父母,未能在孩子做到一些項目時給予鏡映,例如言語上的肯定,長遠會令孩子難以發展自我評價、自我肯定等能力。

有甚麼原因令父母難以鏡映孩子能力呢?筆者留意到亞洲的父母都比較着重學術表現,是較單一的評估方法;而且可能因為華人文化着重謙虛,所以有時就算為子女感到驕傲亦會淡化欣賞的程度。

1. 一齣紀錄片《Try Harder!》(2021)呈現數名亞裔中學生於美國一著名中學,努力預備報考各長春藤大學的心路歷程,雖然他們已經成績斐然,但父母還是覺得可以更好,電影標題"Try Harder!"就像主角們的內化聲音,彷彿自己永遠都「不夠好」。

2. 另外,可能有些父母自己都很矛盾,既表達最想子女快樂,但又催谷他們的學業和體藝表現,希望見到「成就」。當子女犧性玩樂,勉力交出成績時,父母卻回應:「最重要都是開心、健康!」令子女既無奈又迷惘,不知道準則在哪裏,遑論肯定自己。

3. 還有一些家長未能掌握鏡映的技巧,讚賞時只會「虛讚」,例如說出「好乖」、「好叻」等較空泛的評語,而未會「實讚」,如具體反映子女表現的特質,例如「縱然好難,每天要六點起牀做快測、食早餐、換校服上學,你仍然堅持,沒有扭計,真是很有紀律和責任心。」

讚賞特質別太褒獎

當然,家長可能都會留意到,客觀的鏡映也意味不能太褒獎孩子。例如小孩不入選某合唱團就去投訴指揮不公平,這類護短行為會令子女產生誇張的自我形象,長大後若得不到讚賞便會生別人的氣,亦未能改進自己。而如果自小父母只是讚賞子女的「成功」而非「特質」,亦會令孩子長大後太着重成就,意味也是依賴外面的評核標準,而未能自我肯定。

希望閱畢此文,家長們可更了解mirror的重要性和實踐技巧。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7月11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Mirror的重要性〉。

04/08/2022

情緒錯置

二○二二年五月一宗新聞,掀起香港一眾家長熱議,就是一名男孩在玩具店碰跌一個價值不菲的天綫得得B模型,令人反思賠償以外的親子教育議題,例如如何理解孩子的責任、如何照顧孩子的驚惶心情、將來如何應對類似狀況等。筆者留意到,事件中的父親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意外後即場賠了三萬元,回家雖然沒有就此事責備孩子,卻有因為其他事而「鬧仔」,這裏明顯有情緒錯置(Displacement)的意味。

意思是,我猜測這位父親可能理性上也明白不完全是兒子的錯,然而外出玩樂卻發生這意外,更要賠償不少金錢,心理上當然有一些情緒被牽動,例如生氣、心痛、沮喪、委屈等,所以即使他意志上盡力控制自己不在這件事上責罵兒子,最後還是藉着另一個理由,無意識也宣泄了這些感受。

為自己情緒負責

情緒錯置在家庭場景中並不罕見,在夫妻和親子間都會發生。舉例如下:
「妻子在廚房煮午餐,着丈夫照顧孩子,怎料孩子玩玩具期間不小心擦傷手,妻子於是怪責丈夫沒有專心看顧孩子,一定是在看手機所以分心;這個時候,丈夫並沒有回應妻子的指責,卻開始嚴肅教訓孩子剛才沒有按規矩玩玩具,自創玩法,太不小心,又不聽話,所以才受傷,並說出:『因為你,我才會和你媽吵架!』孩子被訓話,嘩一聲哭出來,大喊說:『你不愛我的,次次都只會好惡罵我,弟弟做錯事你卻不會罵他!』然後走入房間不願出來。」

究竟以上片段中各人的心理狀態是怎樣呢?

1. 媽媽:她見到孩子受傷,既擔心又心痛,但卻未能表達這心情,錯置了成為憤怒向丈夫發射,怪責他照顧不周。

2. 爸爸:他無辜被妻子責罵,心中不忿,卻不敢與妻子理論,於是錯置了這份委屈成為怒氣,向孩子開刀,怪責孩子連累父母吵架。

3. 孩子:突然被爸爸教訓,即使有道理,卻令自己想起懷疑父親偏心弟弟的舊債,所以錯置了這份傷心、不公平,發了個不關現場事件的大脾氣。

面對這種不時出現的情緒錯置片段,實在很需要每位家庭成員都有一份自我覺察,了解自己的情緒,並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消化一下你的情緒,才「拋波」給其他家人。例子中的丈夫和妻子需要學習一致溝通,嘗試平靜向對方表達真實的感受和想法。作為父母,他們也需要留意孩子情緒發泄背後所透露的、更深層次的控訴:父母偏心弟弟,才能加以開解,長遠修補關係。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7月18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情緒錯置〉。

04/08/2022

三類型父母

有時心理測驗嘗試把人簡單分類,例如九型人格、MBTI、16PF等,筆者想起一個最簡單的分類,和大家分享一下。
以下三類人,你是哪一類呢?

Feeling Type(情感型):感情豐富,較能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喜歡與人在情感上連結。

Thinking Type(思考型):善於思考事情的本質、哲理,喜歡與人展開相關的對話。

Doing Type(行動型):行動力強,喜歡在做事情中經驗自己的存在,理解現實。

作為家長角色的你,又是以上哪一類型呢?

筆者留意到,不少家長也是行動型代表,很辛勤地預備孩子的膳食、安排學習和休閒活動、教導、伴讀,非常忙碌。遇上孩子有成長上、情緒上需要幫助的地方,每每最想知道的答案就是:「咁我可以點做?」

筆者有時會提醒案主,當看到孩子的處境,了解到事情的脈絡,不如先讓自己感受一下這個發現,並代入孩子的情緒。當我們看到、感受到某個覺察,有時就會知道怎樣「做」、是否需要「做」,還是並不需要了。

情感脫節

當我們看着小朋友時,或者會留意到,其實小孩子比大人更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放聲大笑、盡情地哭、憤怒咆哮。可能其實每個人天性都近似情感型,卻因着後天的課程教育主力訓練邏輯,社會某程度上亦傳遞一種功利主義的文化,強調「有用」,才令我們愈長大,愈趨向思考型、行動型,並逐漸與自己的情感脫節。

當然思考能力和行動力都重要,不過壓抑情緒是不少精神健康問題的深層原因,值得留意。

「全然同在」

腦神經科學(neuroscience)提示我們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的重要性,當孩子有情緒困擾時,如放學回家發脾氣,投訴同學或老師,甚至批評學校,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若能接住、消化孩子拋出來的情緒,不加以否定、打岔,而是展現穩定的氣場和面容,孩子的mirror neurons就能參考、複製這份平穩安定。

所以有時家長並不需要「做」很多事情,例如責備孩子發脾氣、提供建議、幫孩子與老師/朋友溝通、買玩具禮物、報多一個訓練班、帶孩子返教會,諸如此類,有時,「全然同在」(be fully present)已經很足夠了。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6月21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三類人〉。

06/07/2022

內疚與羞恥的分別

有時家長見到小朋友犯錯或者頂撞自己時,一時氣上心頭,未必可以心平氣和地教導孩子,有時甚至會說出不合比例的重話,傷害孩子的自尊。下文嘗試分辨家長如何教訓子女會令他們感到內疚,進而改過,而哪些說話則會灌輸一種羞恥感給孩子,長遠令他們輕視自己。

無心快語影響深

簡單而言,如果家長能夠明確指出子女做錯的事情,例如不應該出手打人,應該嘗試用言語溝通,解決事情,這部分會讓子女明白:「我的行為錯了(I did something bad),我應該感到內疚、後悔。」藉着這種教導,家長亦能幫助子女進入社交化的必然過程,長遠更容易適應公民社會的基本要求。

不過,如果按上述例子,家長並不是就着子女的行為作批評,而是批評子女本身,例如:「你真是很差勁,這麼粗魯,沒有人會想和你做朋友!」那便會令子女收到這訊息:「不是我的行為差,是我很差(I am bad)。」累積下來,這種羞恥感會令子女產生負面的自我形象,並且在成年後,繼續以這種卑微(inferior)的自我與其他人互動,例如在社交或親密關係中,討好別人、缺乏安全感、未能設定界綫等。這種羞恥感,不被別人認可的感覺,將需要長時間的治療關係去重塑,讓這些孩子重新感到自己是被認可的。

筆者相信大部分家長並非有心傷害子女的自尊,遑論羞辱他們,令子女感到羞恥。但可能由於以下原因,令家長說出了重話,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1. 太過心急,想馬上見到教導的結果:批評子女很差,令他們感到羞恥,通常很快會令子女閉口不言,因為「我很差」(I am bad)這個認知實在較為震撼,令小朋友反應不過來,所以家長就會覺得教導收到效果了,而且過程非常有效率。

2. 為強調事情的嚴重性,誇大了小朋友的責任:例如家長想小朋友對新來的補習老師有禮貌,專心上課,就對孩子說:「之前的補習老師就是因為你好頑皮所以不再教你,這次你一定要做好!」補習老師是否繼續教導某一學生有自己的考慮,包括時間、金錢等,學生態度只是其中一項,但家長為了收到預期效果——孩子專心上課,而令子女內化自己有問題,會令他們感到羞恥,得不償失。

是教導還是羞辱?

內疚還是羞恥,一綫之差,對小朋友的影響卻很深遠,希望家長們都可以提升覺察:究竟我是在教導孩子,還是在羞辱他們?互勉之。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7月6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

22/06/2022

安全感

筆者在輔導室不時聽到成年人表達:「我覺得自己無乜安全感……」究竟安全感是甚麼?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這個概念。根據依附理論,安全感高的人屬於安全依附型,而安全感低的人屬於不安全依附型。
安全依附型的人對自己有信心,對他人信任,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時不會猜度太多,或者試探對方會否厭惡、拋棄自己。

而不安全依附型可以分為三類:

1. 焦慮型(anxious attachment):欠缺自信,討好及追蹤親密對象,要求對方給予肯定和承諾,不過也會因為害怕而做出以退為進的行為,試探別人會否放棄自己。

2. 退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欠缺自信,傾向逃避親密感,表現理智,其實壓抑豐富情感,讓人有難以明白和接觸的感覺。

3. 混亂型(disorganized attachment):欠缺自信,沒能力應付親密關係,時而討好對方,時而挑戰甚至拋棄親密對象,令人感到費解及難纏。

「貴人」重塑依附模式

不少人於成長階段,父母因工作忙碌未必有空專注陪伴,或者給予情感上的安慰和接納,於是發展出不安全附依的傾向,長大後仍然覺得身邊人不會常伴左右,遑論不離不棄,於是便產生文首的感歎:「我覺得自己無乜安全感……」

閱讀至此,家長可能會擔心,自己會否做得不夠,以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不過大家可以放心。基本上,每個人都會有安全感低的傾向,所謂安全依附型也不是一直沒有安全感挫折的意思。

想像一條繩子,安全依附的建立不是讓繩子從不折斷,而是靠繩子斷過(rupture)但又修補連結(repair)的循環過程來形成。

換句說話,要建立安全依附,父母不需要全天候保護孩子,例如完全避免責備子女、或者堅持夫妻不在子女面前吵架等,而是在這些爭吵傷害之後,真誠地與子女討論、解釋、甚至道歉,讓孩子經歷縱然關係有挫折或困難,它仍然是可以修補和穩定的。

也有人會問:「我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了,不可能回到過去,改變自己的依附模式,那麼我是否永遠都安全感很低,無法相信別人?」

好消息是,雖然不容易,依附模式仍是可以重塑的,穩定關愛的伴侶、朋友、師長、甚至信仰對象,都可以是「貴人」,醫治我們的依附創傷,重建今我們對他人的信任。長時間的心理治療也是重塑健康依附關係的可行方案。

所以家長們可以放心,建立子女安全感的工作不是只有我們在扛,部分未完成的就交給孩子生命中的「貴人」來幫忙吧。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6月13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安全感〉。

06/06/2022

手足競爭

筆者接觸過一些學校社工轉介的家長個案,發現一個現象,就是當我問及他們的子/女從何時起出現讓家長擔心的表現,答案佷多時是當家中迎來弟/妹的期間。美國學者Paul Glick提出「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的概念︰結婚(第一階段)、初為人父母(第二階段),跟着就是第二名孩子出生(第三階段)。如果父母於第三階段未能幫助首生兒整理手足競爭的情緒,有可能令他們無意中以偏差行為來爭取父母的注意力。

當夫妻二人初次為人父母,當然可以共同將注意力放在一名孩子身上,然而,當新成員(弟妹)加入這核心家庭,父母就需要協調配搭,哪個家長專注照顧其中一名孩子了。一般而言,因着餵哺母乳,以及母性直覺,新生兒通常與母親更為親近,以致母親無法同時兼顧首生兒的許多需要。

故此,當母親懷有第二胎時,父母便應該開始支援首生兒與父親建立聯繫,並跟母親慢慢劃出心理距離。例如,當母親周末在家休息安胎時,父親可以與首生兒多點二人世界,外出「探險」,培養二人獨有的聯繫和親密感。那麼,當弟妹出世時,首生兒就不會感到突然被隔離於母親和弟妹的嫉妒,因為心理上已預備了有爸爸的倚靠,而不是獨自一人。

尊重差異別偏心

此外,雖然父母不會刻意偏心,但也可以留意自己會否無意識地偏愛某一孩子,例如:

1. 家長對子女的性別有偏好,舉例父親憧憬可以和兒子一起踢足球,母親希望有一個貼心的女兒。

2. 家長的出生次序和其中一個孩子相同,例如身為長子的父親特別認同首生的孩子,認為作為大哥大姊的有承擔感;或者身為孻女的母親特別同情孻子孻女,覺得最細會被人欺負。

3. 其中一個孩子長得特別可愛,或者有特別「出色」的表現,例如學業、體育、藝術等,令家長感到自豪。

4. 其中一個孩子有特殊需要,例如病患、自閉症譜系、專注力不足,需要家長投放更多時間和關注去照顧。

筆者於臨牀輔導經驗上,見證不少成年人仍然因童年時父母「偏愛」另一手足而耿耿於懷,長大後欠缺自信、容易與人比較、對不公平對待更敏感等,可見父母能夠尊重孩子的差異,以及欣賞每名子女的獨特性是何等重要。

就像今屆奧斯卡最佳動畫得主《奇幻魔法屋》(Encanto)的訊息,美滿家庭最重要不是各成員擁有魔法天賦(gifts),而是父母看到每個孩子都是天賦的禮物(gifts)。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6月6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手足競爭〉。

26/05/2022

出門口之前,去廁所先啦!

Pixar工作室最新動畫《熊抱青春記》(Turning Red)的背景是加拿大的華人家庭,主角美玲的媽媽經常如影隨形地跟着女兒,管接管送,甚至多次送點心到她的學校,令已經十三歲的美玲不無尷尬。美玲自小遵從媽媽的所有教導,努力做媽媽心目中的乖女,縱然她已經有自己的想法和性格,還是選擇掩飾和壓抑,這對母女的互動讓筆者想起最近在一場研討會上,一位治療師分享華人(包括香港)家長的育兒風格,頗為有趣。

這位治療師觀察到,不少華人家庭從子女還是嬰兒時,已經開始「管理」他們的作息時間表。

全方位「微管理」

縱然嬰兒從媽媽肚裏到現實世界需要很多適應,包括情緒和生理上的反應,例如何時有睡意、何時肚餓或冇胃口,並無規律可言;但有時父母已經迅速而有效率地訓練嬰兒定時睡覺、定時進食,甚至定時大小二便。治療師看到這種「管理」模式慢慢延伸至兒童階段,家長往往為子女決定了生活中的大小事務,筆者想起以下對話,相信家長們並不陌生:

父母:「你凍呀,着多件衫!」
子女:「但我唔覺得凍喎……」
父母:「唔得,一陣病咗就麻煩!」

*** *** ***
父母:「食晒啲飯呀!」
子女:「但係我好飽啦……」
父母:「唔得,一陣又嗌肚餓!」

*** *** ***
父母:「出門口之前,去廁所先啦!」
子女:「但我唔急喎……」
父母:「唔得,一陣喺街搵廁所就麻煩!」

如此的「微管理」之下,久而久之,孩子可能連對自己的身體訊息都失去敏感度,只記得甚麼是「對」/「錯」,「應該」/「不應該」;亦與自己的意願失去連結,只知道要達成父母的期望;對自己有更多要求、更少接納。

有趣的是,參與研討會的其中一位治療師來自法國,她表示在西方國家,情況卻是相反,因為太沒有管束,例如如廁訓練,有些孩子到了五、六歲仍然穿着尿片上學,未能控制自己去大小二便。由此可見,過度寬鬆的教養模式亦有其限制,只要不是控制孩子,適當的紀律訓練也有可取之處。

根據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幼童會經歷「自主與羞慚」的發展任務,即是適時學到最低度照顧自己的能力,如:吃、穿、大小便等。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過於溺愛或過於嚴苛,包辦一切,都會使孩子感到羞怯、失去信心,懷疑自己能力。父母若然能夠張弛有度,相信子女更易「達成任務」!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5月23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出門口之前,去廁所先啦!〉。

17/05/2022

戀愛大過天

作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筆者聽過不少男女於愛情/婚姻路上遇到的困惑:究竟戀愛是怎麼一回事?美滿婚姻是父母給子女的禮物,希望以下文章可以讓已婚人士/家長思考一下:自己當初如何認定配偶、當下如何維持婚姻、將來如何幫助輔導子女拍拖。

維繫關係關鍵籌碼

我們在尋覓伴侶時,通常有以下兩種傾向:

從理性出發,列出一個條件清單,包括外形、職業、性格、興趣等。

知道自己想要甚麼非常重要,不過,人畢竟不是貨品,難以度身訂造。英文有句說話︰"Don't let the perfect be the enemy of the good",意思是為了追求「完美」而放棄手上已經不錯的東西,有時可能得不償失。筆者認為在選擇戀愛對象時,這項原則有一定參考價值。

從感覺出發,最重要是有feel,其他條件並不重要。的確,感受、直覺都是有用的訊息,幫助我們了解眼前人,以及彼此是否配合。然而有時候,感覺又未必全然準確。

心理學理論提到,在擇偶時,人傾向不自覺地選擇有「熟悉感」(familiar)的人,可能是類似我們父或母的感覺,因為熟悉令人感到安全(safe)。例如,有些女性會尋找好像媽媽般細心照顧自己的對象,或者像爸爸般幽默的男生。不過,熟悉並不等於安全,所以有些在情緒混亂的家庭中成長的女性,有機會再次找上情緒混亂的對象。雖然這些男生可能花心、不誠實、飄忽不定,但女生仍會覺得好有feel,被吸引,可見單憑感覺去選擇伴侶有機會被誤導,甚至飽受情傷。

而無論當初於擇偶時,理性和感性的比重如何,要維持健康而穩定的戀愛/婚姻關係,其實不少得堅持承諾(commitment)。

因着承諾,彼此才不會輕易因對方的條件改變、或者自己的感覺改變,而貿然放棄關係。

中國人有句諺語︰「日久見人心」——時間讓人更了解對象的真實面貌,時間也增加彼此甜蜜互動、無私付出、同甘共苦的記憶,當感情面對挑戰時,關係中的正面回憶/歷史非常重要,是維繫關係的關鍵籌碼。

愛情沒有既定形象

最後,筆者常聽到人說,婚姻中「愛情」沒有了,只有親情。然而,愛情未必只有一個既定形象,正如水雖然有不同形態:蒸汽、液體、冰,但其實三者也是「水」本身;愛情也一樣,有時是心跳感覺、有時是平淡日常、有時是激烈溝通,不過它們可能仍是「愛情」本身。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5月16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

06/05/2022

心急的父母

著名的心理學研究「棉花糖實驗」,測試小朋友能否忍耐棉花糖的誘惑,延遲滿足,並追蹤調查這些小朋友長大後的學習、工作、人際關係發展,研究指出,兒時可以忍耐等待的孩童,長大後在各方面均有更穩定的表現。

的確,心急、渴求即時滿足均是小朋友的特徵,不過它們未必是小朋友獨有的特徵,有時候,家長會否亦心急,想見到小朋友即時的改變?

成長急不來

不少家長怨言,對於要不斷提點孩子同一個行為,覺得失望甚至惱怒。事實上,要孩子培養新的習慣需要堅持和耐性。一般人至少連續二十一天,每日重複做三次新行為,才會產生新的行為記憶,然後大概九十天才會成為新的習慣。

舉例,疫情底下,筆者期望兒子可以記得回家先除口罩、洗手、換衫,才做其他事情。而即使是這套簡單的步驟,我也要每天提醒他,持續練習,方使他內化這套新習慣。故此,除了小朋友需要戒急,家長亦需要有這份覺察呢。

宏觀來看,兒童的生理發展無法加速,幼兒幾多個月會坐、轉身、爬行、走路,總要到特定時間才會發生。同樣,幼兒的心理發展也有其時間表,例如情緒方面,零至八周的嬰兒主要有滿足、驚訝、厭惡、高興的情緒;三至九個月開始有生氣、害怕、悲傷的感受;二至四歲能體會驕傲、妒忌、罪惡感;五至六歲展現自信、謙虛和擔心;可見兒童的情緒隨着時間由簡單變得複雜。這些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里程碑正好提醒家長,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需要等待。

記得筆者的兒子K2時,間中表現情緒化和衝動行為;但K3時,班主任在家長日讚賞他情緒控制能力高了,衝動行為減少,而且懂得反思、表達感受、自我安慰。老師驚訝這麼小的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其實因為兒子家中氣氛和睦,不用費神焦慮,所以他只須順應自然的時間表成長,就可以展現「明顯」的進步了。意思是,三至四歲的小孩的確未能好好控制衝動,但五至六歲就有這能力了,也能更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家長若見到孩子有令你擔心的「問題」出現,可以先想一下,它是「真實」問題,還是時間問題,以免給予子女不必要的成長壓力。

給時間栽種

有時我們很快捷便可以從工作上得到自我肯定感覺,反觀照顧小孩子成長,卻是日復日看似平凡的度過,不會很快見到「成果」。不過,希望家長都會記着,孩子的成長急不來,我們給予時間栽種的生命,將是最豐碩的果實。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5月6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

30/04/2022

移民潮下的小孩子

這段日子不少香港家庭移民到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地方,對走的人和留下來的人而言,其實都有一些心理影響,值得留意和調適。

筆者在輔導工作上遇到一些剛移民外國的成年人,我們以線上輔導的方式進行心理治療。我留意到不少個案對香港和留港的家人都有不捨的感覺,懷念這裡的人和事,例如是一些風景、美食、朋友以及長輩們。某程度上是思鄉(Homesick)了。

同時間,筆者在家中也見證兒子面對兒時玩伴移民英國後,依依不捨的心情。他與好友自兩歲開始認識,二人建立了四年多的深厚友誼。好友於年頭離港,期間兒子提起好掛念他,於是我著他錄音和寫信,他畫了以前他們在幼兒園玩的片段在信紙,在我眼中,他是在抒發對「失去」(Loss)的哀悼感受。把信封貼上郵票,投入信箱,是哀悼過程的儀式。

三個月後,兒子更加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以外,原來自己有一份沒被覺察的思念在心中。他夢見了好友,夢中他們成為鄰居,一起上學、玩耍、Sleepover。這個夢喚醒了他隱藏的感覺。當日我們開心外出行山、下午茶時,兒子突然開始扁咀,差點落淚地說:「我好掛住毛毛……」。他開始明白了移民的意思,原來真的要一段長時間見不到面了,他開始為「失去」而傷心。

我陪伴他感受傷心的情緒,聆聽他不捨得的是甚麼,包括面對面和好友玩的時光,可以經常相約踢足球的機會,爭吵打架過後又和好的回憶……把失去以言語道出,是抒發情緒的方法。父母只需要耐心聆聽,加以肯定他的感受,已經是很好的陪伴。接著,我詢問他是否同意我把他的思念之情,轉達給其好友父母,並安排視像通話。兒子同意了,想到可以與好友繼續保持一定的連繫(Bonding),他的心情平伏了,重展歡顏。

之後兒子和好友進行了一次視像通話,大人不參與,他們自己談一下「無聊」瑣事,做了個Home Tour,甚麼也笑一餐。兒子終於也更理解到好友已經在外地有新居所,短時間內他們也不可能面對面玩耍。但在這過渡的階段,這些虛擬(Virtual)的接觸,卻盛載著真摯的感情,幫助小朋友初嘗人生中的「失去」。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傳道書三章6節

原刊於《號角》4/2022:https://cchchk.org/article/family/growth/hk220427b/

26/04/2022

孩子為甚麼扭計?

照顧孩子的責任繁重,生理上要照料他們的溫飽健康,精神上要關注他們的課業和情緒,然而不少家長表示,只要孩子「生性」聽話,「扭少啲計」,辛苦都值得,縱然疲倦也會感到滿足。絕大部分小朋友當然非常愛錫父母,並非刻意鬧情緒為難家長們,那麼導致孩子扭計的因素包括甚麼呢?

身心原因知清楚

父母可以留意:

1. 身體狀態欠佳:小朋友肚餓、疲倦、身體不適都會容易鬧情緒,這些時候並非教導孩子道理的好時機,反而可以盡量滿足他們的生理需要,例如餵食、幫助他們入睡、給予藥物等,也可以安撫一下孩子的情緒,或者以分散注意力來平伏他們強烈的情緒行為。

2. 期望與能力差距大:例如當孩子做功課或者溫習時扭計,表面上看來彷彿是懶散、貪玩,其實亦可能是害怕做得不好、不會做,因為感受到自身未能達到父母期望而產生負面情緒行為。就此,家長可以避免一開始便責罵孩子,反而應盡量鼓勵他們嘗試,按部就班地進步。

3. 喜歡做的活動被終止:相信家長都經歷過吩咐孩子遊戲時間完結時,他們有時會鬧情緒發脾氣,這是很普遍的行為表現。這部分可能需要家長設定過渡的心理準備,例如事先告知孩子還有十五分鐘、然後最後五分鐘,讓他們不會感到「突然」失去正熱切投入的事情。

4. 不安全的成長經驗:如果孩子自小在充滿焦慮的環境成長,通常傾向較悲觀地看待事情,甚至出現負面情緒行為,例如默不作聲、容易哭等。另外,如果孩子自小經常被父母責罵,也可能對老師、同學的說話過於敏感,容易認為別人怪責自己而鬧情緒。故此,返回基本步,家長可以多點留意家中或夫妻間的氣氛是否和睦,讓孩子有安全感地成長。

5. 過分寬鬆或太嚴厲的管教:兩者均會令小朋友容易鬧情緒。太縱容讓孩子不懂合宜的表達方式,自我中心;太嚴厲則令他們積累怒氣,影響親子關係,長遠以反叛對抗作回應。可見家長需要平衡其管教模式,鬆弛有度,既以同理心和彈性處理孩子的需要/訴求;同時亦要設定界綫,並對孩子的行為表現有「要求」。

6. 模仿:孩子經常模仿的對象是誰?自然是家長了。你懂得疏理和平靜表達自己的情緒嗎?

以上乃一些令小朋友扭計的生理、心理狀況,家長有了這種背景認知,相信更能理解、明白孩子並非刻意挑戰父母,從而更有能力和耐性回應子女的需要。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4月26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

19/04/2022

林家謙與育兒反思

與不少香港人一樣,筆者很享受聽廣東歌來放鬆心情、抒發情緒,其中唱作歌手林家謙,意外地帶給我一些育兒上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記得在一個電台訪問聽到林家謙婉拒不同唱片公司的經理人合約,理由是雖然唱片公司有資源替他分擔音樂創作或推廣工作,但因為他對自己的音樂作品有深厚感情,所以想凡事親力親為,更多參與自己的每項創作,他的比喻是:「就好像父母生了孩子,也不會只靠外傭照顧,也會想多點和子女溝通交流。」

幻想理解現實

筆者很認同林的說法,育兒不但是(可以外判)的工作任務(tasks),也是有關父母生育的初衷,就是與小生命連結。生理上的照顧有效傳遞父母對子女的愛,但心理上的關顧同樣重要,子女需要父母的陪伴,專心傾聽,專心陪玩,交流溝通。而且在育兒過程中,家長可多點放下解難(problem-solving)的眼光,少點思考如何「改善」孩子,代之以身心靈的同在,盡情享受和投入與子女的互動過程。

此外,林家謙的創作《在空中的這一秒》,背景是他於台灣踏單車時與蒲公英同行的美麗兩秒,以及他熱愛數碼暴龍的虛擬世界,令林家謙思考到幻想帶給他的感受非常「真實」,甚至幻想也可以是「真實」的一種。這部分提醒我,小孩子的確是以「幻想」去理解現實的,佛洛伊德提過"phantasy"這概念,說明當小朋友未有足夠能力理解世界,他們就會在心裏編織故事,幫助自己整理對環境的看法。

毋須二元對立

小兒剛巧正值熱愛寶可夢的年紀,也投入動物之森的世界,努力建設自己獨一無二的小島,這些經驗對於他均是「真實無比」的,作為家長,我可以以打機無益、藍光傷眼來否定他的樂趣,也可以附就他的高度,從他的視綫探看其世界,從中與他連結,增進親子關係。當然,家長需要教導孩子時間管理、學業為重、多點運動等道理,不過亦毋須二元對立,反對孩子所經驗的世界,以及其引伸的想法和感受。

最近每當兒子用心完成功課後,我就會和他玩一會電玩,了解當中的人物故事,一來孩子喜歡我的陪伴;二來我可更了解他投射於「幻想世界」內的憧憬和熱情;三來也喚起我內在小孩貪玩的雀躍興奮,一舉數得。
謝謝用心創作的音樂人,帶給我這位媽媽藝術滋潤,以及育兒路上的反思。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4月19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林家謙與育兒反思〉。

mtouch.facebook.com 12/04/2022

孩子跌倒,父母怎樣回應

情境題:如果你帶孩子到公園玩耍,其間小孩不慎跌倒,雖然沒有大礙,孩子卻抱着膝蓋,眼泛淚光地說「痛痛」。這時,作為家長的你會給予以下哪種回應?

A. 賴地硬,例如家長怪責地面不平,令子女跌倒,着孩子一起罵:「地下曳曳!」

B. 家長在旁觀察,語言平靜地說:「大個仔啦,無咩事自己企番起身繼續玩啦!」

C. 和孩子「丟走」痛楚,例如家長和子女一起叫:「痛痛丟!」作一個丟東西的動作,想像把「痛楚」丟到很遠的地方。

D. 加以安慰,抱抱孩子,例如家長詢問一下孩子感受,表達同情:「係咪好痛唔開心呀?好可憐呢!」

相信家長每個選擇背後都有自己的育兒信念,筆者也嘗試分享一下這些回應可能傳遞給孩子的訊息。

育兒信念 不同詮釋

A. 賴地硬,鬧地下曳曳:家長責備地下讓子女跌倒受傷,可能會傳遞一個訊息,就是要環境遷就自己,而不是自己去培養適應環境的能力。適應能力是社交能力的根基,小朋友和他人相處時,也要學習去面對他人,而不是去改變他人。

B. 要求孩子自己站起來:家長着子女跌倒後自己站起來,可能是期望他們可更堅強和獨立,不過也可以留意會否間接傳遞了以下訊息,就是不歡迎孩子的負面情緒或者脆弱的一面,而令子女無意識地壓抑情緒表達,或者否定自己的需要和重要性。

C. 和孩子「丟走」痛楚:家長和子女把「痛楚」丟到很遠的地方,或者丟到海裏去,是外化(externalize)痛楚的一種方法,讓年紀較小的孩子可以快點冷靜下來,運用想像力把負面的感覺和自我分開出來。而且這方法比較有趣好玩,有效分散小朋友的注意力,也很容易讓他們掌握這個自我安慰的方法,下次受傷時嘗試幫助自己面對情緒。

D. 加以安慰,抱抱孩子:家長安慰孩子突然跌倒的害怕感受,以及膝蓋受傷的痛楚傷心,加上非言語的身體接觸(抱抱),均向孩子傳遞了關心和愛護的訊息。父母鏡映(mirror)孩子的感受,例如以皺眉和扁嘴的面部表情鏡映孩子的哭臉,可以讓兒童更敏銳自己的感受。父母的同理表達,例如說:「好痛呢,慘慘。媽媽在,不用怕。」也可以讓孩子學習同理心(empathy),更能體諒別人。

當然,這道情境題沒有標準答案,家長可以按實際情況選擇合適回應,也可以配搭不同答案,或者創作其他合乎子女需要的回應呢!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4月12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孩子跌倒,父母怎樣回應〉

mtouch.facebook.com

06/04/2022

可以怪責父母嗎?

育兒的信念、習慣、做法往往代代相傳,父母不自覺把從原生家庭經驗到的複製到現在的家庭,又或者堅決不重複原生家庭的做法,凡事相反。無論是哪一種立場,似乎做父母的都無可避免需要回顧一下自己的成長故事,整理一下與父親、母親的相處模式和片段。有趣的是,筆者留意到許多成年人對於表達對父母不滿的部分都感到自責: 

「好似好衰咁,佢哋自己成長的家庭都唔好,無人教佢哋。」

「我已經消化咗,無乜感受,向前看啦。」

「我無嬲佢,佢已經盡咗力,我好尊敬佢。」

親子關係界綫

因為未回顧已經下結論和落閘,令到之後的整理和學習難以展開。這部分的防衞模式,筆者認為與文化有關,西方國家的親子關係界綫(boundary)比較明顯,子女成年後通常離開原生家庭到其他地方居住和工作,強調個體和自主性;反觀中國文化的家庭觀強調孝道和忠誠(loyalty),「界綫」好像疏離的代名詞,「黏融」卻像親密感的表現,個人是家庭的延伸。這里無意比較哪種模式較為優勝,只是希望為這議題建立更容易明白的基礎。

面對案主這類回應,筆者通常會嘗試引導他們看到,回顧父母育養他們的模式、長處和限制,並不是要評核甚至怪責父母,我們知道父母可能已經盡力了,在他們的限制中(如:工作、體力、知識、經濟條件等)付上最大努力去育養孩子,交出了七十分的成績,然而,當時我們成長階段所需要的,可能是九十分的幫助才能成就,不論是學業上的幫助、情感上的支援,還是時間上的陪伴。

回顧和檢視為的往往是案主自己:我們才是這些討論中的主角,我們想更了解自己在原生家庭所經驗到的,而這樣的討論無可避免會談及父母,包括他們的做法,例如那些增加我們自信、安全感的片段,那些影響我們將來處理情緒、紛爭的應對等。

放下不必要自責

如果我們可以放下「怪責父母」的不必要自責,相信我們所認知到的原生家庭影響必然更加全面、立體,收穫更加豐富。而有了這些認知,夫妻亦可以互相溝通自身於原生家庭的發現,增加彼此諒解,在育兒時也會更明白對方的信念和價值觀,互相補位,那麼孩子經驗到的育養模式自然更為一致,以及有效。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4月4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

29/03/2022

媽咪,我要同你結婚!

作為媽媽,有時會聽到兒子笑着說要和我結婚,我心裏既覺得好笑,也有份甜蜜,我猜想不少媽媽也有類似經驗,或者女兒說將來要和爸爸結婚。其實這是小朋友的正常心理發展階段。

伊底帕斯情結

零至三歲的幼兒通常沉醉於與一位主要照顧者(通常是媽媽)的二人關係中,這個以母親為中心的世界如果有愛、包容和細心照顧在其中,就會如天堂一樣,吸引初生兒努力生存下來。及至三至六歲,小孩子開始進入三角關係之中,有至愛的照顧者(desired caregiver),也有競爭對手(rival)的想法出現。例如男孩子可能想獨佔媽媽(desired caregiver),並暗地裏與爸爸(rival)競爭,取代他的位置,也就是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

繼續以男孩為例,這個階段他需要媽媽的愛,但太親密的母子關係有礙孩子與三角關係中的父親認同,發展與母親以外的人建立關係的能力。而且若孩子太過理想化媽媽,他長大後有可能認為所有與他交往的女生都不及媽媽好,而未能建立屬於自己的婚姻關係。故此,儘管愛錫兒子,這個階段的媽媽仍然要留心給予孩子空間,並且讓他知道媽媽跟爸爸是在婚姻中聯合的一對。

勿展威脅形象

筆者見過有些媽媽仍然與已唸高小的兒子同眠,這基本上是太親密的關係了,孩子可能會產生焦慮,或害怕招致爸爸的怒氣,長遠影響健康心理成長。

另一方面,身為競爭對手的爸爸也要避免展現太有威脅性的形象,因為男孩子暗地裏會想藉着模仿父親而得到像媽媽般美好的伴侶,如果孩子在這過程中被父親打擊,例如健碩型的父親取笑兒子體格太弱、運動差,會令孩子感到羞恥,影響自尊。如果父親每次都要在遊戲或比賽中擊敗兒子,例如桌遊或籃球,亦可能會令孩子害怕競爭,尤其是與同性的比較,長大後也可能會難以發展野心,害怕訂立較高的目標。

以上例子轉換為女孩子的心理發展也可應用,爸爸要避免寵愛女兒好像多過寵愛妻子,例如出席女兒的課外活動或表演場合,比陪伴妻子出席社交活動更多;母親亦可以留意如果女兒開始模仿媽媽抹口紅、穿高踭鞋,小心不要取笑她「貪靚」、是個BB,反而可以擁抱她渴望發展女性特質的心理。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3月29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

26/03/2022

Peace
It does not mean to be in a place where there is no noise, trouble, or hard work.

It means to be in the midst of those things and still be calm in your heart.

23/03/2022

「太乖」的孩子

不少人聽過佛洛伊德把人格分成本我(l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本我」是比較原始和動物性的部分,當嬰幼兒期的孩子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以哭鬧來表達,是「本我」的表現;及至四、五歲,孩子開始從父母和學校學習規矩(rules),內化了甚麼行為會得到愛和讚賞,正式開始發展「超我」的部分,也就是道德觀念(morality)。

帶着「超我」要求生活

驟眼看守規矩、有道德觀念的兒童似乎是很多家長、老師眼中最心儀的孩子形象,容易管教,在朋友間或公眾場合不會令人尷尬「無面」。的確,社教化過程對小朋友學習於群體甚至將來在社會生存非常重要,不過,我們也可以想像,四至五歲孩子剛開始發展「超我」部分,「本我」必然還是存在於體內,蠢蠢欲動,總會間中以「任性」、「鬧情緒」等行為表現呈現,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非常正常、普遍的情況。

換句話說,經常鬧脾氣、搗蛋、自我中心、不守規則的孩子當然值得家長留意,是否需要合理界綫(boundary)去幫助他們建立「超我」;然而,過猶不及,「太乖」的小孩可能也需要家長留意,為何孩子需要這麼早抑壓自己的「本我」。當小孩經驗到有時自己「唔乖」原來也可以被接納、繼續得到愛,這個觀念對他們的自我形象,以及自我要求有關鍵影響,他們會明白原來不用完美也可以生存,也可以放鬆享受關係。

扭計不等於「無家教」

臨牀上輔導的經驗讓我看到,不少成年人因為有很多「應該」(should)的要求放在自己身上,道德感很高,反而承受很大壓力。經回顧疏理成長片段後會發現,他們通常於童年時已經開始帶着較緊的「超我」要求生活:或者是因為在單親家庭內成長怕被僅有的家人遺棄;或者是照顧者太嚴厲令小孩不敢異議;或者是孩子知道家庭面對重大困難如失業、父母婚姻不和,令他們要求自己完美,希望討好父母,挽救家庭。單單想像以上情景已經令人為當中的小孩感到心痛,他們的「成熟」表現是因着焦慮感而發展的,提早變成「小大人」,其實內心孤單無助、缺乏安全感。

有句「潮語」說,「自己唔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雖然好似有點不負責任,不過正面地看,家長們的確有時可以放開子女令自己「無面」的焦慮和因果設定,有時候,小朋友天性就是會扭計搗蛋,不等於「無家教」!

文︰Kelly媽媽(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3月22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太乖」的孩子〉

誰是親子專家 - 《號角》香港版 22/03/2022

誰是親子專家

最近筆者為一班媽媽講授「兒童發展心理」線上課程,其時正值第五波疫情高峰、學生停課、失業率高、超市搶購潮等背景,這些家長仍然願意花時間精神學習親子課程,令我很感動和欣賞。其間我們就參加者的育兒困難互相分享討論,例如何時、如何與孩子分床睡覺。各參加者有不同親身經驗和做法,可以聽得出某些家庭的子女有特別情緒和成長需要,很難由「專家」一言堂地指示「正確」做法。

筆者提出,無論別人怎麼評論,每天對著子女,「承受」他們的情緒,回應他們需要的,仍然是家長本人,所以我們可以多點相信自己對子女的認識,接納自己已付出的努力和嘗試,按家庭的實際情況去教養子女。各位媽媽對此均有很多感受,呼喊內心的委屈:「正是如此,每日面對子女的是我們自己,只有我們最清楚當中的困難!」

家庭治療(Family Therapy)對家庭有系統化的分析,由家庭結構、互動模式、溝通方法都富有精闢的見解,有助改善和鞏固家庭,包括夫妻婚姻和親子關係。然而理論跟現實始終不可能無縫接軌,家庭有很多變數,每孩子均有其獨特性,照顧者也有其情緒和限制,即使是家庭治療師,也不可能每次均以標準同理心回應孩子的訴求。參考理論固然可取,但臨牀經驗也很重要。每個家長對自己的子女均有豐富臨牀經驗,其實已經是家庭的親子專家:如何定訂時間表、賞罰制度如何具體執行、飲食習慣如何調節安排等,往往父母較專家有更適切的見解。

為人父母是成為「大人」的重要轉捩點之一,既然作大人,心態也要像大人,不能再好像小朋友般只想快點得到「答案」,跟著答案做。如同羅馬書十二章2節所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

的確,作為家長,我們很多時候會進修,聽「專家」的意見,醫生這樣說、心理學家這樣說、言語治療師這樣說,參考別人的見解當然有其價值,然而,我們為子女作的最終決定,未能「外判」。只有我們最清楚自己的信念、子女的獨特性,有時作為家長,必須找回內心的聲音,壯大這聲音,跟隨這聲音,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責任。



文:Kelly 媽媽 [email protected]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星島日報親子專欄《小手牽大手》作者。

誰是親子專家 - 《號角》香港版 作為家長,我們為子女作的最終決定,未能「外判」。只有我們最清楚自己的信念、子女的獨特性...

20/03/2022

第五波疫情下的家長

第五波疫情來襲,莘莘學子又再次展開網課,二○二二年的首兩個月對家長來說並不容易,既要擔心孩子長時間看電腦熒幕視力受損,又心痛孩子為防疫減少外出玩樂的時光,壓力可謂不少。

育兒旅程難被掌控

事實上,即使沒有疫情,養育子女的旅程基本上也是充斥着不少令家長情緒起伏的事件,例如:

- 看到孩子患病不適,父母既擔心又心痛
- 家長日接過孩子未如理想的成績單,既失望亦自責
- 子女發脾氣往往同時激起家長的憤怒情緒
- 看着家中一地凌亂的功課書本玩具時的心累

如此種種,都在挑戰家長的情緒智商(EQ),所以當坊間流行不少訓練孩子的情商班,筆者彷彿看到家長情商班亦有「市場需要」!

一方面,夫妻二人世界,兩個成年人可以掌握控制的事情較多,例如工作、休閒活動、家務煮食等安排,成年人的情緒表達也較穩定,能夠顧及對方的感受。而小朋友卻帶來難以控制的感覺,家長的時間表需要按孩子的狀況調節,通常他們肚餓、疲倦想睡覺等時候都會鬧情緒,而且如果家長約了朋友、定了聚會或活動,都未必能準時出現。子女的性格、升學、名次、專長,也未必由得父母決定,或者合乎家長「期望」。故此,為人父母必須認知及接受:育兒這趟旅程根本難以被掌控,失控感和混亂(messiness),是普遍而正常的感受。

擴展情緒容納之窗

另一方面,上文提到的不同情緒事件,如子女患病、成績欠佳、發脾氣、不願收拾等,也提示了父母需要擴展自己的情緒容納之窗(window of tolerance)。我們在學校未必學過如何照顧情緒,有時可能傾向放在一邊,然而當壓力情緒增加,原本的處理方法可能就不敷使用了。當負面情緒來襲,它們需要被覺察、疏理,才會慢慢離去,這是一個自然的循環過程。假若我們逃避、壓抑、自我批評,只會令負面情緒更加黏黏,甚至引致身心症狀,如頭痛、失眠、胃痛等。故此,父母可以嘗試不以玩手機、煲劇等去分散注意力,逃避面對育兒帶來的情緒負擔;也不要陷於太多的自責感受,令負面情緒愈滾愈大。每次當我們正視、覺察和疏理各種情緒,我們都在擴張內在接收情緒的能力,好像換了一隻大杯一樣,內在的壓力情緒才不容易溢瀉出來,帶來崩潰感甚至殃及池魚。

文︰Kelly媽媽(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2月21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第五波疫情下的家長〉。

20/03/2022

三歲定八十?

有人主張小朋友的性格一出生就已註定,也有人持相反意見,認為人是環境的動物,性格是後天才建立起來的,不知道各位讀者有何看法呢? 

的確,世上絕少事情非黑即白,不少研究似乎都認同性格既有先天基因的形成部分,亦有後天因教養和經驗而來的影響成分,二者的比重不一而定。先天的性情(temperament)包括例如內向慢熱、外向好奇;謹慎仔細、直覺創意等,父母或者都可以從與嬰幼兒互動中留意得到,而這階段如果基因上有特殊遺傳,例如自閉症譜系、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的基因,也會有一些表徵讓照顧者或幼兒班老師察覺得到。而兒童在四、五歲時,會開始模仿父母,也會猜測如何可以獲得父母的愛,繼而發展出其他性格(personality)特徵;可見父母如何回應子女於日常的表現,在這階段是塑造兒童性格的重要影響因素。

接納特殊情緒行為

值得留意的是,先天腦部有特殊發展的兒童,如上文提及的自閉症譜系、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傾向,某些意見會認為過早評估或會標籤或限制了兒童的發展,這當然是可能的副作用。不過正面來說,這些先天狀況的評估,或者可以讓父母增加對子女的體諒和包容,明白孩子並非故意與自己對着幹,或者屢勸不改,而是本身有先天的行為傾向。

進一步而言,我們亦可預期,父母面對有特殊發展需要子女的態度,其實與這些孩童的行為表徵互相影響。筆者於臨牀輔導個案上,有見過案主憶述兒時父母因為抗拒接受他有過度活躍的症狀,而不肯為其安排評估和跟進,案主於是判斷他在課堂坐唔定,以及在同儕間經歷的社交困難,皆是自己的弱點缺陷,覺得是自己一個人在孤單面對這些困難,長遠影響他的自尊,以及對別人的信任。

事實上,近年腦部和心理研究的指向,均提到焦慮感會影響兒童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的發展,這部分包含讓兒童表現邏輯性、發展反思能力,以致能夠靈活和平靜處理當下事情,明顯地,這些能力正是控制衝動言語和行為的重要元素。

從旁指導 建立自尊

換句話說,父母接納子女的特殊情緒和行為表現,加以安撫,讓他們感到被理解;在設定界限的同時,與他們一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態度有助孩子的前額葉皮質發展,長遠幫助他們能夠專注學習,自我調節行為,不但過度活躍等衝動行為會有改善,其他有先天發展狀況的孩子也會在這些父母情緒指導(emotional coaching)的過程中,經歷自尊心的建立、提升對他人的信任。

文︰Kelly媽媽(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3月14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三歲定八十?〉。

20/03/2022

育嬰間的幽靈

坊間教授親子技巧的訊息量大,然而從輔導角度,一篇經典論文"Ghosts in the nursery"(〈育嬰間的幽靈〉),卻駭然道出親子關係貴乎家長能否內省自身的成長經驗如何影響育兒理念,多於求諸外去裝備所謂親子技巧。

自身成長經驗影響育兒

意思是,作為家長,我們過去與父母間未經反省的相處經驗,終會以幽靈的形式重臨我們現在與子女間的互動。

舉例,以體罰孩子為例,有些父母認為有效,有些極為反對,不論是何種立場,有時並不純粹受教育水平或理念影響,而是與父母自身的成長經驗有關。

「減」的練習 卸下心靈包袱

1. 模仿:持體罰有效看法的家長,可能是從小有被父母用這種方法調教的經歷,雖不致被虐打的程度,但他們的經驗可能是,於某些個別事件中,父母以體罰作為管教方法的確很快收到阻嚇作用。於是當這些小孩長大成為父母時,就會無意識地、照辦煮碗把體罰這套方法搬到他們教養子女的過程中,卻可能忽略了時代背景不同、或者錯過了反思自己年幼時遭遇體罰時的負面心理影響、對自己和父母的負面看法等。

2. 補償:另一方面,極為反對體罰的家長,亦可能同樣於幼年時有遭受父母體罰的經歷,並且把當時的負面情緒如驚恐、無助、憤怒等深深記於腦袋,誓言長大後必定不會用同樣方式體罰自己的子女。也的確,因着這頑強信念,他們大部分時間控制自己,以其他方式管教孩子,絕少施行體罰。然而,為人父母可能都曾試過,當自己狀態較差時,例如身體不適或工作壓力太大,子女仍然「一言九頂」,彷彿在挑戰父母的耐性和包容,有時真的會忍不住出手打孩子的小手或屁股。不過,這類父母之後可能會陷於非常非常強烈的內疚感中,自責自己跟童年時的嚴苛父母一樣,卻未能分得清楚,可能從前父母是出於情緒發泄體罰他們,而現在他們只是偶有失手,背後的出發點卻始終是基於愛的管教。

從以上例子可見,改善親子關係不但是「加」的功課:加添知識和技巧,其實更重要的,可能是「減」的練習!父母藉內省童年成長經驗而卸下無意識的心靈包袱,這正是近年廣受推崇的mindful parenting的重要基石,亦是親子互動中的內功心法。

文︰Kelly媽媽(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2月7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育嬰間的幽靈〉。

20/03/2022

是父母也是夫妻

不少人笑言夫妻間的第三者是子女,的確,發展心理學家如Eric Erickson提出人生八階發展任務,其實家庭也有其發展周期和適應任務,新婚是一個階段,首名子女出生是另一個重要調適階段。

未有子女的新婚夫婦往往有更多時間空間拍拖相處,經營關係,不過當首名孩子出生,不少新手父母自動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幼兒身上,沐浴於初為人父母的新鮮感和喜悅中,並逐漸被育兒所要求的體力、精神和責任感擠壓得再無閒暇經營婚姻關係,久而久之,夫妻變父母,感情出現空隙或不滿,更容易以育兒為藉口,無意識地逃避面對婚姻實況,改善關係,長遠其實負面影響幼兒成長。

家庭治療理論有投射(projection)的概念,夫妻關係欠佳,於是把注意力投射至孩子身上,孩子接收過度的關注,凡事都被放大,每項發展都被評核,結果當然總有「缺點/問題」會被發現,於是更印證夫妻需要更多關注孩子的說法,形成負向循環,長遠孩子只會落入不斷有新問題的代罪羔羊(scapegoat)角色。

經營關係 平衡角色

相反,夫妻感情親密,互相報以注意力,其實令孩子多了空間和自由度,放鬆地「做自己」,並從父母的恩愛互動中,觀察男女角色和互動,建立親密關係的範式概念。以子女作植物為比喻,夫妻關係穩固,家庭氣氛和平輕鬆,正是良好的環境讓子女自然地按部就班成長,毋須額外的肥料如過多的栽培、興趣班、親子活動去催谷成長。

同理,以夫妻關係作盆栽為比喻,盆栽需要打理、澆水、修剪,否則好容易會枯萎,莫以為同一屋簷下朝夕相對就自然親密,夫妻關係需要刻意經營才能成長,不進不代表穩定,反而是必然的倒退。

最基本的經營是定期、刻意製造夫妻單獨相處的機會,不要每每帶着孩子去拍拖,或者每個假期都是家庭同樂日(family day),在相處中把眼光和注意力放回配偶的面容和身上,他/她會從你的「看見」中感受到被重視。另外,夫妻需要放棄配偶「愛我就一定知我需要」的幻想,坦誠表達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更合乎現實,更有機會得到滿足。

從二人行到三人行,莫讓夫妻身分成為父母身分的化身,新手父母要平衡這兩角色,孩子才能有安全感地成長。

文︰Kelly媽媽(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2月28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是父母也是夫妻〉。

20/03/2022

《IT狗》中的父親形象

最近一齣掀起話題的電視劇《IT狗》,內裏的角色人設鮮明,筆者留意到幾個重要男角色,例如主角阿信、星之子Tony、富三代開開,也受不同父親形象所影響,值得留意和探索。

父母形象偶像化

首先,主角葉念信堅持踏上創業路,不純粹為了賺錢,也是為了改變世界的信念,例如「去中心化」、「相信消費者的選擇」等,其間當他失意挫敗,觀眾可以看到阿信的爸爸並沒有溫柔安慰,有時甚至帶點嘲笑潑冷水。父親的支持反而見於他金錢上的支援,以及告訴兒子當初改名叫他作「念信」是想見證兒子成為有信念的人。某程度上,相比起滋養型(nurturing)的母親角色,這種繼承者意味的要求正是父親的角色,是激起孩子雄心、上進心、追求志向和「成就」的動力、假想敵,以及模仿對象。

而星之子Tony自小視父親為偶像,他深信其父乃大台著名的劇集導演,對他萬分仰慕佩服,這部分其實呼應心理學家Heinz Kohut提出的兒童發展心理理論,兒童在幼年期需要有偶像化的父母形象,感覺到父母像英雄般有力量去保護他們,亦令孩子感到驕傲、自信。當孩子慢慢長大,當然會看到父母事實並非萬能,也會有不同限制,不過這發現如果能慢慢發生,子女其實可以接受和消化;相反,如果這發現是剎那發生的巨大落差,則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創傷。以Tony為例,他與同學到電視台參觀時發現父親其實是一名助理編導,並不是受人欽敬的導演,對他的打擊至為巨大,甚至影響他成年後仍一直在自卑與自大的自我形象中掙扎。

與生俱來的缺陷

最後,富三代開開的父親非常富有,開開似乎無論做甚麼都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其富二代父親也有這種抱怨,過量的父蔭對父子二人均造成前進的阻力,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放棄努力,承受別人眼中「無用」的人設。的確,無論是物質或情感方面,父親的不足缺乏往往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不過太充足(too abundant)原來也可以如開開所言,成為他「與生俱來的缺陷」。有研究曾深入訪問成功、著名人士的子女,發現他們都會因着父親的空前成功而感到壓力,怕未能繼承家族名字的榮耀、或者在巨人父親的成功標準下難以欣賞自己已有的成就,以致不能建立健康的自尊等;可見有時過猶真的不及,凡事都有正負兩面。

不知道你所經驗的父親是甚麼模樣?帶給你甚麼影響?有時間也可以思考一下這些問題呢。

文︰Kelly媽媽(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2月14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IT狗》中的父親形象〉。

自戀定自愛 - 《號角》香港版 20/03/2022

自戀定自愛

大兒子升小一前有一些面試安排,通常都是他自己一個面對老師進行面試,完成後,我當然會問他覺得剛才表現如何,而他多數情況下都會笑著舉起V字手勢説:「Perfect!」,令我感到莞薾。縱然當時不知會否面試「成功」,我也感到任務完成的釋然,因為重要的從來不是結果。

精神分析師Heinz Kohut提出一個有趣的說法,就是自戀其實是自愛的一種展現,是先天性的一種傾向。為人父母的應該都會留意到孩子很多時喜歡在我們面前「認叻」,其實這些時候他們正豎起耳朵,期待作為家長的我們能夠讚賞和認同自己。

Heinz Kohut認為父母的肯定有助孩子發展健康的自戀,當一個人對自己有足夠自信心,長大後就不用抓緊別人尋找安全感,或者封閉自我以逃避被拒絕的可能痛楚。另一方面,健康的自戀使人不必壓抑對自己的欣賞,繼而亦歡迎其他人展現他們的長處,並不會感到嫉妒或者自卑,減少攻擊別人的衝動。

Heinz Kohut的自戀理論使我聯想到基督教信仰經常提及愛人如己,我們學習愛人的時候,能否也知道如何愛自己?愛自己是否太「自我中心」的表現?喜歡自己,接納自己,其實都是與別人融洽相處的基礎,如前所述,扭曲的自戀使我們瞧不起別人,健康的自戀卻讓我們放過別人。不用落力爭取他人認同,或者害怕別人太過靠近,可以想像,與他人相處時必然更放鬆自在,可以享受關係裡的連結和平衡。

香港的(流行)文化有時令人內化一種看法:刻薄(Mean)、「互窒」等於幽默感,是關係好的證明;不過在家庭場境,小朋友有時未必明白這種「窒人」的「幽默感」,家長的無心之言可能打擊到他們的自信。當然,我們不用盲目吹捧孩子,但適度的讚賞,反映他們的客觀能力和潛質,仍然是可取的家庭文化。

最近,兒子跟我說自己是全班第三受歡迎的人物,雖然我心裡覺得好笑,還是鼓勵他,與他討論一下排行榜上冠軍和亞軍誰屬,受歡迎的客觀條件是什麼,順道了解一下他班內的互動和氣氛。自戀定自愛,其實是一枚銀幣的兩面。



文:Kelly 媽媽 [email protected]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星島日報親子專欄《小手牽大手》作者。

自戀定自愛 - 《號角》香港版 我們學習愛人的時候,能否也知道如何愛自己?愛自己是否太「自我中心」的表現?

20/03/2022

育兒從「心」出發

萬人迷姜濤最近推出一首新歌〈鏡中鏡〉,表達出道三年的體會,發現自己一直介意輿論和評價,曾感到受傷和想逃避,但他慢慢竟看到,傷得自己最深的,其實是內心的自我懷疑及批判。這道訊息富強烈心理學理論影子,家長也可以嘗試應用於育兒經驗上。

很多時,我們對外在發生的人和事有許多正面、負面的評價,也有不同的情緒反應。驟眼看來,評價是基於客觀事實分析,那麼為甚麼不同人對同一事件會有相異看法及感受?原來這是因為我們過往的人生經驗並不相同,有一些未消化的感受會因着「觸發點」(triggers)而再次呈現,從而產生不同的反應。換言之,外面的環境看似是影響我們的主要因素,其實衝擊我們更深的,往往乃是內心之活動。

未消化感受

以育兒日常為例,美國著名精神科醫生Daniel Siegel在《第七感》一書提到,他曾經因為一對子女爭吃法式可麗餅(crepe)而大發雷霆,事後他感到懊惱而後悔,反思為何自己會表現過激反應。靜思後,Daniel Siegel發現,原來一對子女爭執的畫面,正正觸動到他潛藏的童年傷感回憶:Daniel Siegel與他的哥哥一直要好,直至哥哥自青春期開始結交更多外邊朋友,就與Daniel Siegel情感上疏遠了。這位精神科醫生因自己過去的遺憾而過於渴望見到一對子女相親相愛,於是兄妹間普通不過的小爭執就引起他莫大的脾氣,幸好他事後主動與子女解釋,彼此修和。

以上例子並不罕見,筆者聽過不少家長都為子女間的爭執大傷腦筋。事實上,兄弟姊妹往往透過爭拗、鬧交等場景去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例如是忍耐、分享、表達己見等,是必然而正常不過的相處片段,假若家長為此感到煩躁惱怒,或者可以嘗試內觀檢視:是否這些爭吵片段觸發到你內心的其他部分?例如是於忙碌的工作日程後,你渴望在家中感受到安靜平和的氣氛,稍事休息?又或者你本身是一個害怕處理衝突的人,所以見到子女爭吵就擔心自己無力應付,失卻冷靜之餘更有過大的情緒反應?

的確,育兒日常充滿許多令家長、照顧者產生情緒反應的時刻,下次如果這些場面出現,大家或者可以先停下來數秒甚至更久,深呼吸和喝一口水,嘗試思考一下有哪些感受是與客觀場景相關,哪些是自己個人的主觀感覺?讓我們學習把無意識的「反應」(reaction)轉換成有意識的「回應」(response),共勉之。

作者︰Kelly媽媽(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親子教養|育兒從「心」出發 |Kelly媽媽 | Oh!爸媽 - Ohpama.com一站式升學、親子網站 20/03/2022

//萬人迷姜濤最近推出一首新歌〈鏡中鏡〉,表達出道三年的體會,發現自己一直介意輿論和評價,曾感到受傷和想逃避,但他慢慢竟看到,傷得自己最深的,其實是內心的自我懷疑及批判。這道訊息富強烈心理學理論影子,家長也可以嘗試應用於育兒經驗上。//

親子教養|育兒從「心」出發 |Kelly媽媽 | Oh!爸媽 - Ohpama.com一站式升學、親子網站 萬人迷姜濤最近推出一首新歌〈鏡中鏡〉,表達出道三年的體會,發現自己一直介意輿論和評價,曾感到受傷和想逃避,但他 […]

20/03/2022

分離不焦慮

幼兒兩歲開始可以報讀學前預備班(prenursery class),這時在幼稚園門口總會見到不少幼兒哭喊着拉住媽媽的手,不讓媽媽離開。這階段正是考驗幼兒如何面對分離焦慮的關口,其中決定性的因素是幼兒能否內化母親形象在心中,幫助他們忍受媽媽不在身邊數小時的焦慮,而這種能力其實早於幼兒出生已經開始在發展了。

內化母親形象建安全感

嬰兒剛出生的首幾個月以至幼兒期都喜歡黏着母親(或primary caregiver,主要照顧者),他們需要這外在的客體(object)實體地陪伴在側,滿足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一旦母親離開了一陣子或稍長時間,幼兒通常會不安地大哭,這是因為他們未掌握到物體恒存(object permanency)的概念,以為視綫見不到的東西就不再存在,是消失了。然而,只要母親持續恒常地照顧幼兒身心需要,幼兒就可以慢慢地相信,即使需要未能即時被滿足,母親仍然是存在的,他們因而可以忍受稍為的等待,這是由於他們已經把實體母親的形象抽象化地內存到心裏了。內心的母親形象能夠安撫不安的幼兒,這正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基礎。

由此可見,家長千萬別輕視嬰幼兒的恒常基本照顧,或者完全假手於外傭,反而要把握這黃金階段,同理孩子所表達的生理和情感需要,盡早建立他們對別人的信任,亦即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不少心理學研究發現,幼兒期被忽略甚至惡待的孩子自尊感低,亦難以與人建立友誼甚至健康的親密關係。他們害怕被拋棄,也就是分離焦慮的表現。

嬰幼兒期留意情感發展

我遇過不少智力和工作能力優秀的青年,貌似人生勝利組,但他們在感情上卻是衝動、退縮或糾纏,情緒主導而失卻理性。經回顧和整理成長經驗,往往發現幼年期間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和同理,例如母親因婚姻問題憂鬱而不能全心全意回應幼兒需要,或者父母因經濟問題而焦慮,無餘力同理幼兒的情緒表達才令到他們自小無法發展內在父母的形象,常常擔心所重視的人會離自己而去,既渴望親密關係卻又因自己的退縮或糾纏而嚇走心儀對象,落入情感受傷的循環,令人惋惜。

如是,當孩子處於嬰幼兒期間,父母除關心子女的智力或言語發展能力,更需要留意他們的情感發展。有安全感、情緒穩定的小朋友,腦部整合往往更佳,於學習上自然更得心應手。

文︰Kelly媽媽(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月11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分離不焦慮〉。

別再說「等疫情過去」 - 《號角》香港版 20/03/2022

別再說「等疫情過去」

書寫這篇文章時正值第五波疫情的高峰,單日有超過一千宗確診新冠肺炎的個案。作為家長,當然感到既擔心又無奈,畢竟疫情下孩子難以到室外伸展玩樂,而且個案上升意味距離恢復實體面授課的日期又遠了。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年初開始,直至現在已經兩年了,停課、網課、復課這循環家長必定不陌生,照顧者的壓力亦很沈重,相信不少家長心裡都盼望,孩子的學習、玩樂等基本權利或者進度可以「回復正常」。

於逆境中,我們有在「捱」的心態和感受是很自然的,也很容易會引頸盼望將來更好、更理想的狀況。對將來有想像丶期盼,以及計劃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我們會否太專注於「之後」(What’s next),而忽略了當下已有的?問題是我們對「更好」的想像圖畫會否有太頑固的設定,如果沒有一百分的吻合就完全不要?

意思是,客觀上孩子要上網課、少了社交和戶外活動固然不理想,但若果家長停滯於嬲怒、擔心、沮喪、不滿足的情緒中,而一直未能接受現況、消化感受,很大機會只會令這段時間僅有的、我們能掌握的親子時間質素都搞砸:試問一個「忟憎」的家長如何可以同理、支持孩子,遑論享受與他們的相處?

現況只有六十分,與我們的想像圖畫不盡相同,家長們可以接受這些落差和不同,繼而在不理想之中創造比較令人愉快的時間、空間嗎?舉例,當下只能「屈」在家中,那麼我們可以和小朋友多點發掘新的家庭桌遊?舉辦一次「自家製零食」下午茶?未能去日本浸溫泉,可以和小朋友在家一起浸浴或者洗澡?

當父母常感嘆小孩長得太快,兩年實在已經是頗長的一段時間了,不要等疫情「完結」才覺得可以享受優質親子時光,不要忽略了當下我們可以享受的。正如在馬太福音六章27-29所言:「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

當下(Present)正是禮物(Present)。



文:Kelly 媽媽 [email protected]

別再說「等疫情過去」 - 《號角》香港版 不要等疫情「完結」才覺得可以享受優質親子時光,不要忽略了當下我們可以享受的。

19/03/2022

「一百分父母」不一定比「八十分父母」好?

筆者是「八十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感恩能夠在這個欄目跟讀者分享,有緣分讓你我遇上,雖然素未謀面,卻能透過這欄目小窗口,超越時空,彼此交流,令我想起精神分析大師榮格所提出的「共時性」(synchronicity)。

有人說「生仔要考牌」,考車牌要考筆試和路試,育兒也是理論和實踐的藝術。欄目名字是「小手牽大手」,寓意家長的成長不一定是完全依靠自己,有時候孩子的經驗及反應,也能夠成為父母成長的教材。往後,筆者會在這裏與大家分享不同家庭治療理論、自己作為媽媽的第一身實踐、以及從臨牀個案所獲得的體會,期望與大家一起考好車牌,在育兒路上「炒少啲車」,多點享受到沿路的人生風景。

事實上,香港人一向着重質素,對己、對人、對事都有一定要求。這種高要求亦見於父母身上。例如,很多父母不斷進修親子技巧,甚至可能於不自覺中,期望自己成為一百分的父母,令育兒變成壓力來源。

做足夠好 容許不完美

有趣的是,著名兒童心理學家Donald Winnicott卻曾說過,於教養子女這事上,做足夠好(good enough),如八十分,甚或七十分的父母,可能比做足一百分的父母,更為可取,對小孩子的成長更有裨益。

此話何解呢?足夠好的父母雖然只得八十分,做得並不完美,但大部分時間仍能以愛心和耐性回應幼兒的需要,包括生理上如飲食、衞生等的照顧,以及心理上如哄睡、陪伴、安撫等的滿足。然而,八十分父母也體會、接納和承認自己總有些時候並不完美,如分身不暇,或者沒足夠精神力量回應幼兒的所有身心需要,有些時間更會失手錯漏,未必事事擅長,做到完美無瑕。重要的是,八十分父母仍會穩定並持續地回應到子女大部分的需要,這樣已能有效幫助孩子掌握「客體恆常性」(object constancy)的概念,即令孩子相信即使關係中有張力、摩擦、甚至紛爭,關係仍然可以是正面、穩定而長久的。

至於那二十分的落差,正正是讓子女明白世事並不會完美,放下對他人有過於理想化的期望。因着子女有時被父母延遲滿足期望,甚至會感到輕微、可以承受的失望、焦慮、沮喪,子女會明白父母原來並不是完美無瑕,而是「好」、「壞」並存的人物。如果子女自小對主要照顧者(primary caregiver),如父母,建立了人性涵蓋黑白善惡的範式,並不以簡單善惡二元去分別,將有助他們將來更有信心和能力與不同的人建立關係。

所以,即使家長們下意識期許自己能做足一百分,甚至超越一百分的表現,也可刻意提醒自己︰如果做得並不完美,那可能一樣是對子女的好消息。八十分已經非常足夠了,就讓大家都學習放下對完美的執着吧。

文︰Kelly媽媽(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原刊於星島日報3/1/22

Want your practice to be the top-listed Clinic in Hong Kong?
Click here to claim your Sponsored Listing.

Website

Address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21:00
Tuesday 09:00 - 21:00
Wednesday 09:00 - 21:00
Thursday 09:00 - 21:00
Friday 09:00 - 21:00
Saturday 09:00 -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