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Care & Beyond Wellness Services Co. Limited.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Care & Beyond Wellness Services Co. Limited.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Care & Beyond Wellness Services Co. Limited., Mental Health Service, Rm 902, 9/F, Java Road 108 Commercial Centre, 108 Java Road, North Point, North Point Estate, .

Photos from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Care & Beyond Wellness Services Co. Limited.'s post 30/04/2024

#2. The Vision of Psychology [Umbrella of Joy]
Lewinsohn’s Behavioral Theory of Depression.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a lack of positive reinforcement can cause a depressive mood. In other words, joy can prevent depressive mood. Why don’t you bring you [umbrella of joy] for unexpected stress in a day?

Things to do for joy is from “self-reward pdf” by Bowdoin College. https://www.bowdoin.edu/baldwin-center/pdf/handout-self-rewards.pdf. You can find more in the pdf.
By intern Yeonwoo

Photos from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Care & Beyond Wellness Services Co. Limited.'s post 29/04/2024

vision of Psychology [Yarn of Fear]
Exposure therapy_Graded exposure for habituation
Negative feedback loop_self-regulation of stress hormones

For short-term stress, the high-stress hormone triggers a self-limiting function for the brain called the “Negative feedback loop”. Confronting low-graded fear can help you to decrease your reaction to the fear. What would it be to unveil a hidden opportunity in life?
By intern Yeonwoo

Referenc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Organization. (2017, July 31). What is exposure therap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https://www.apa.org/ptsd-guideline/patients-and-families/exposure-therapy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2023, February 14). Stress and your body. Psychological & Counseling Services. https://www.unh.edu/pacs/stress-your-body

24/02/2024

來自緯心綜合輔導服務有限公司的祝福

在這充滿愛與希望的元宵佳節,我們誠摯地祝願您和您的家人:

喜氣洋洋,幸福綿綿
家園歡樂,事業蒸蒸日上
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願元宵節的圓月,照亮您未來的道路,帶來無盡的喜悅與祝福。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有限公司

10/02/2024

祝大家龍年快樂,龍馬精神,心想事成❤️🐲

25/12/2023

Merry Christmas! 🎄❄️⛄️
May your every day is filled with love and joy.

Instagram[ByYourPSY] https://www.instagram.com/byyourpsy/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unseling.com/

04/12/2023

#1. The vision of Psychology_ How to live Psychologically 101 Approach/Avoidance motivation theory.
To do something, we set a goal. Are you working for it to avoid the worst consequence? Are you working for it to achieve what you want? This difference determines stressful or stress-zero working.
[Mirror of the Truth] reflects an approach that you have towards a task. The approach is simply divided into two; I can do it or I can’t do it. Look at the mirror and deep down, what does it say to you? Do you have to do it? Or, Are you avoiding it because you think you can’t do it?

By intern Yeonwoo

01/12/2023

Let this be your daily reminder:
Taking breaks is a healthy act of self-care, and it's necessary for everyday functioning.

It promotes, productivity, focus and creativity, while reducing stress, burnout and physical injuries!

How to take effective breaks?
- Set an alarm on your phone to prompt you.
- Plan to do something in your break that you enjoy – the anticipation of pleasure will motivate you to keep to the break.
- Pay attention to any benefits you experience when you take a break – this will lodge in your mind and motivate you to take breaks in future.
- Use post-it notes or drawings in your workspace to remind you that a PGR project is a long-term piece of work – you won’t complete it well, if you burn yourself out: so, take a break.

By intern Mercado

Photos from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Care & Beyond Wellness Services Co. Limited.'s post 29/11/2023

Take a few deep breaths. Phew!
What is your favorite way to calm down?

Emotional self-regulation is a cognitive skill that develops throughout childhood into adolescence and beyond.
Through modeling from caregivers and peers, people learn to bring conscious thought to handling their emotions.
A person with good emotional self-regulation can acknowledge a strong emotion and choose a way to respond that has the least negative consequences.
Lacking emotional self-regulation skills can lead to negative emotions, socially unacceptable behavior choices, and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poor emotion regulation can improve their skills through effort, practice, and repetition.

By intern Mercado

Photos from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Care & Beyond Wellness Services Co. Limited.'s post 27/11/2023

Daily check-in: How do you feel right now?

Emotions affect more than you realize. While intense emotions feel like a lot, without them, life can feel muted, bland, and empty. They'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and plays a role in many aspects, including:
- growth and development
- survival
- higher levels of awareness
- attention
- motivation
- learning and memory
- decision ma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 guiding behaviours
- connection and attachment to others
- overall well-being

Not accepting your emotions does have one 'positive': You stay in your comfort zone. But there is no room for growth, love, or healing without accepting your emotions as they are.

When you’re able to recognize your emotion for what it is — a piece of information at that moment in time in your life — then you can begin to move forward.

By intern Mercado

28/09/2023

Wish you and your family a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 🌕🥮🐇🏠❤️

04/04/2023

性格之迷
「內向者和外向者有什麼分別?」

有研究指出,內向者擁有更活躍的前額葉皮層 (prefrontal cortex),而外向者則有更活躍的杏仁體 (amygdala)。此外,腦成像研究顯示,內向者在某些與語言處理有關的區域中擁有更多灰質 (grey matter),而外向者在與處理來自環境的感覺信息有關的區域中擁有更多灰質。這些差異可能會影響他們與人交往的方式。例如:

1. 對刺激的敏感度:由於前額葉皮層更加活躍,內向者可能對外部刺激,例如噪音、強光或人群更加敏感,令他們更易感到疲憊。相反,外向者因為有更活躍的杏仁體,所以會覺得這些情況充滿刺激和活力。

2. 社交偏好:高敏感度令內向者傾向於獨處或小型互動,並從中獲得能量。相反,低敏感的外向者可能在大型社交聚會才會獲得能量,所以他們的社交圈子會更大。

3. 溝通風格:社交偏好同時間影響我們的溝通方式,內向者會更喜歡通過書面溝通或一對一交流,而外向者則更喜歡在團體或觀眾面前講話。

4. 處理信息:內向者通常在回應之前細心思考,處理信息,而外向者更喜歡大聲思考,通過說話處理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差異不是絕對的,不是所有內向者或外向者都會以相同程度表現出這些差異。此外,我們可能會因情況和環境變化,具有內向和外向的特質和偏好的混合。
#內向 #外向 #前額葉皮層 #杏仁體 #心理學

22/01/2023

緯心仝人祝願各位兔年健康,萬事勝意,平安喜樂🐰❤️

Instagram[ByYourPSY] https://www.instagram.com/byyourpsy/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unseling.com/

03/01/2023

「掌握操控權」
為何世事總不如我預期?

控制的錯覺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情況,更有不少需要决擇的瞬間,我們大多傾向選擇自己較有把握的一個選項,但事實上我們真的有那麼有把握嗎?這或許是控制錯覺 (Illusion of Control) 在作祟。

控制錯覺 (Illusion of Control) 是指人們傾向高估自己對現實情況的控制能力的現象 ,即使感覺到自己對事情有一定控制能力,但實際上卻對結果沒有任何影響 (Thompson, 1999) 。這個現象在人們熟悉的狀況、有壓力或是競爭下由其常見。這種錯覺的產生是因為人們錯誤運用了一個不可靠的過程來判斷他們的控制能力,導致他們認為自己對沒有因果關係的事情存有責任 (Hobbs et al., 2010),但這卻與事實不相符。

1️⃣失控的玩家
賭博便是其中一個最常見的例子。我們經常會聽到「逢賭必輸」,但為何會有這個現象的出現呢?其實便是控制錯覺 (Illusion of Control) 所導致的。

縱使某些賭博遊戲與技術相關,但絕大部份都講求運氣和概率。賭徒在賭局裏往往會認為自己擁有特別的技能、知識或是其他優勢,他們單靠感覺錯誤地判斷自己能夠控制賭局,認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從而說服自己繼續一盤又一盤的賭局,最終卻花光一切錢財。

賭徒們的自以為都是不符合現實的,我們並沒有能力改變到種種的機率,但在錯覺的影響下,我們無法洞悉真實的局面,使得我們經常高估了自己。

2️⃣掌握操控權
縱使這現象彷彿會帶來諸多問題,卻並不全只有壞處。控制錯覺 (Illusion of Control) 由其能在壓力或競爭情況下增強我們的自信心,即使實際情況未在我們掌握之中,這種錯覺令我們誤以為自己有更高的能力,足以應付眼前情況,這無疑能減輕我們的擔憂,使我們更從容面對,也相對地作出更好的發揮。這有助培養我們樂觀的心態,面對不同情況時不會過份憂慮,也能更得心應手。

但正如上述例子提到的一樣,過份高估自己的能力可能會令到我們作出不當或衝動的決定,所以無論在任何情況,我們都要保持理性思考,嘗試客觀分析自身的條件是否能夠應付眼前的境況,盡量減低控制錯覺 (Illusion of Control) 的影響,才能更好掌握整體的局面。

待續。

文:Kate C. (Intern)
圖:Kate C. (Intern)
#控制錯覺 #控制 #高估 #掌握 #現象 #情況 #能力 #結果 #影響 #賭博 #增強 #自信心 #理性 #分析 #局面

References
Hobbs et al., (2010).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in a Virtual Reality Setting".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 (3).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6-06-01. Retrieved 2016-05-16.

Thompson, S. C. (1999). "Illusions of Control: How We Overestimate Our Personal Influence".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8 (6): 187–190. doi:10.1111/1467-8721.00044

01/01/2023

緯心祝大家新一年順順利利🌈
心想事成💕
身體健康💪🏻
#2023年

27/12/2022

尋找真性情
「五大性格特質——親和性」

最後出場的就是親和性~

親和性 (Agreeableness) 反映我們和其他人相處期間的表現👭。親和性高的人十分遵從利他主義💝。他們同理心很高,經常為他人無私奉獻🫱🏻‍🫲🏼。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很包容,會順從大眾,而且善解人意😌。這是因為他們對生活都有著樂觀的想法,相信所有人都是善良的😇。同時間,他們亦會很容易信任身邊的人,希望和所有人坦誠相處🥰。

這些描述有讓大家想起「俏妞報到」(New Girl) 中的女主角Jess 嗎?我們就一起看看她有多麼符合這些條件吧!

1️⃣Jess 無時無刻都以他人為先。即使有時候她會因此而感到失落,但她都不會介意。因為只要身邊的人開心,Jess 就會很滿足。無論發生什麼事,Jess 第一時間都會為朋友挺身而出。而作為一位老師,她對每一為學生都特別上心,絕不偏心。

2️⃣即使Julia 經常取笑Jess,批評她樂天的性格,更指明不希望和她有任何來往。但當最後Julia 需要朋友的扶持的時候,Jess 仍然伸出緩手幫忙。她選擇原諒Julia,還主動邀請她出席朋友聚會。因為Jess 相信每個人都是善良的,我們應該多多包容身邊的人,而且凡事都值得第二次機會。

3️⃣即使Coach 一開頭沒有任何意願和同住的Jess 結為朋友,Jess 也希望可以和他坦誠相處,保持友好關係。Jess 非常努力地與Coach 談話,而且主動了解他的興趣,讓二人獲得快樂共處的時間。最後Coach 亦被Jess 的付出感動,二人結為朋友。

大家身邊又有像Jess 一樣的朋友嗎?還是覺得自己比較像她?
文: Intern Nicole
圖: Intern Nicole

#性格 #大五人格模型 #心理學 #親和性

01/12/2022

尋找真性情
「五大性格特質——外向性」

說到性格,相信大家第一時間都會用外向或內向來形容自己👯‍♀️。但其實外向的人除了朋友多外,還有什麼特點呢?今天就同大家介紹一下吧~

外向性 (Extraversion) 反映我們人際關係的數量和強度👭。外向性高的人樂群性較高,他們喜歡與人交際,常常參與各種社交活動🫱🏻‍🫲🏼。在社交場合上他們相對熱情和有活力,經常主動與不同的人交流,相當合群🎙️。他們不但接觸的人多,而且很容易與人結交成緊密朋友😙。而在一群人中,自信較高的外向者經常擔當著領導的角色🫡。同時間,外向性高的人經常尋求刺激感,所以他們比較喜歡冒險,常常接觸新的事物🧭。

早前與大家分享過「荒唐分局」(Brooklyn Nine-Nine) 的女主角責任心有多麼強,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男主角Jake 有多麼的外向吧~
文: Intern Nicole
圖: Intern Nicole

#性格 #大五人格模型 #心理學 #外向性

Instagram[ByYourPSY] https://www.instagram.com/byyourpsy/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unseling.com/

24/11/2022

大眾成長路
「你夠中立嗎?」

在心理學角度上,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是一種偏見,人類用來處理和解釋身邊所發生的事情,並對該事物作出決定及評價。認知偏差使我們的大腦簡化身邊所接收到的信息,並使它變得合理,有助我們於日常生活中加快作出決定。

以下有幾種日常生活較常出現的認知偏見:
1️⃣錨定效應 (Anchoring Effect)
意思指我們過分依賴最初接受的信息。例如,以我們第一印象,一部智能電話的價值大約是$8999。若果購買時,商戶提供折扣並低於$8999售出,我們便會覺得物超所值。因此,我們傾向沒有意欲再搜尋更低的價格。

2️⃣注意力偏誤(Attention Bias)
你有試過購買一樣東西後,卻發現並非如此喜愛它嗎?這有可能是我們在購買物品時,過份著重產品某幾點,卻忽略了某幾點。因此,買回家後才發現該物件並非跟本來預期一樣。

除了對事/物,人類對人亦存在不少的偏見。
3️⃣光環效應(Halo Effect)
人們對別人的感覺建基於局部的特質 ,我們卻會把有限的訊息當作成對該人的整體印象。例如,外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我們如何判斷別人的能力或才能。對著外表漂亮的人,他/她整體會被良好的印象籠罩著,戴著正面觀感的光環,反之亦然。

4️⃣關係偏差(Relationship Bias)
我們較容易受與自己有相似喜好的人吸引,並對這類人產生好感。雙方關係往往會因好感及良好的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發展下去。相反,與我們完全不相似的人,便較難發展關係,甚至產生負面的偏見。回想一下,你身邊的好友或另一半,最初與你有甚麼相似的影子呢?性格?外表?還是處事方式?

話需如此,「相似」某程度促進雙方關係。可是,有一些情況或相似點會使人卻步。一個社會實驗的節目發現,人類會拉近與自己有相似特點的人之間的距離。例如,老人與老人,雙方都有紋身的人。但癡肥的人看見同類卻沒有主動走近。原因可能是社會一直流傳下來的偏見,對過度肥胖的人存有負面思想。由於在我們的成長中存有根深蒂固的偏見,即使雙方是同類人,亦可能對對方產生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偏見。種族就是一個常見的例子。

偏見在你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怎樣的角色呢?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去思考。

圖:Penny Y.
文:Penny Y.
#認知偏差 #偏見 #日常生活 #心理學
Instagram[ByYourPSY] https://www.instagram.com/byyourpsy/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unseling.com/

17/11/2022

我是預言家
「為何人們的預言總會應驗?」

「你怎麼看起來這憔悴?」
「別說了,我最近真的很倒楣,做甚麼都不太順利。你別靠我太近,小心你也變倒楣。」
說話之際,一隻杯子不小心被碰倒,水灑滿了桌子。
「你看,我就說吧!我真的很倒楣。」

預言的背後
與之相似的情況經常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我們習慣性地「預言」自身或是周遭的事物,然後奇蹟地發現事實與我地的猜想如出一轍,難道真的有所謂的「預知能力」嗎?其真偽性先不探討,往往我們認為的預測成功,其實背後都是由自我應驗預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推動的。

自我應驗預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是指人們先入為主地給予出錯誤的判斷,從而影響到自身的行為,令到當初錯誤的觀念成為事實 (Merton, 1948)。生活中,我們會期待或預測某事的發生,從而產生一種信念,這單純為一種想法,背後並不一定有任何依據理論支撐,但這種信念會在無意識中影響到我們的行為,慢慢引導到期望的達成,使其轉為現實。

預言的雙面刃
這樣看來,自我應驗預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不就能使我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了嗎?但不能忽略的是背後還是有一定隱患的。

以早前廁紙短缺的傳聞作例,當時正值疫情高峰期,經歷過口罩和消毒用品的短缺後,再有傳出廁紙的供應也將受到影響,即使這說法沒有任何根據,但人們都相信了,在這個信念的推動下,人們的行為在無意中受影響,紛紛到超市搶購,最終真的出現了廁紙短缺的情況。這剛好印證了自我應驗預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的負面影響,當初的恐慌在人們行為的推動下漸轉成一個現實的情況。

由此可見,負面的預言或判斷有機會為我們帶來不利,這都取決於我們的想法正面與否,所以預言其實並沒有既定的正面影響。

善用預言
要妥善利用預言,使其發揮正面效用,有下列幾項可以特別留意:

1️⃣注意自身用詞
我們曾提到預言的結果可以是正面或負面的,這都取決於我們的想法是否樂觀。語言會在無意識中影響我們的思想,若我們能避免使用極端的字眼,如「絕對不可能」、「永遠」等,使我們陷入消極的想法,盡量保持正向的態度和用詞,這便有助達到正面的結果。

2️⃣避免不切實際的想法
預言的本質是在於我們的想法會引導我們的行為,並不是「有求必應」的,我們無法預言脫離現實的情況。再者,若我們只會「空口說白話」,光有想法卻不作為也是無助實現預言的,而過於天馬行空的想法也只會無從下手。由此可見,預言必須有行為作推動,不能過份不切實際。

3️⃣保持批判性
除了應用在自身身上,就如上述情況,預言也有機會為社會帶來影響。我們要時刻對自己的想法保持警惕,思考其背後是否有根據,避免傳出誤導別人的資訊,而收到不同消息時也要多加留神,先嘗試求證,不可盲目相信,使自身行為在無意中受到影響,最終令虛假的消息成真。

文:Kate C. (Intern)
圖:Kate C. (Intern)
#自我應驗預言 #預言 #預測 #心理學 #行為 #信念 #無意識 #善用預言 #正向

References:
Merton, R. K. (1948).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The Antioch Review, 8(2), 193–210. https://doi.org/10.2307/4609267

10/11/2022

尋找真性情
「五大性格特質——開放性」

第三位出場的就是開放性 (Openness to Experience)

開放性反映我們主動尋求機會和嘗試新事物的動力🔎。開放性高的人求知欲也非常高,他們勇於探索陌生的事物🎢。即使知道有可能失敗,他們也認為那是寶貴的人生經驗💎。所以遇到困難時,他們都不會輕易放棄,反而會努力承擔責任,積極解決問題😤。此外,他們的想像力比較高,而且非常有創意,經常提倡新的事物,解決問題的時候亦特別多「計仔」👩‍🎨。

最近Netflix 熱播的劇集「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 的女主角 Emily Cooper 就正是開放性很高的人。大家不如一起來看看她的經歷吧~

文: Intern Nicole
圖: Intern Nicole

#性格 #大五人格模型 #心理學 #開放性

Instagram[ByYourPSY] https://www.instagram.com/byyourpsy/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unseling.com/

31/10/2022

尋找真性情
「五大性格特質——責任心」

上星期和大家分享了神經質高的人的特質,那麼今個星期我們就看看什麼是責任心 (Conscientiousness) 吧!

責任心主要反映我們日常工作的組織能力⚙️。責任心較高的人對自己的生活有明確的目標🎯,平日所做的事通通是有目標導向的動機📍。由於他們非常追求成就感🥇,他們做事的審慎程度很高,不喜歡犯錯🚫。他們亦比較自律和勤奮,而且做事非常有條理📑,絕對是值得可靠的朋友🫱🏻‍🫲🏼。同時間,他們十分遵守規則,是名副其實的 「乖仔乖女」👦🏻👧🏻。

說到這裡,大家認為這種人的特質跟「荒唐分局」(Brooklyn Nine-Nine) 的女主角Amy 很相似,對吧?

文: Intern Nicole
圖: Intern Nicole
#性格 #大五人格模型 #心理學 #責任心

Instagram[ByYourPSY] https://www.instagram.com/byyourpsy/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unseling.com/

14/10/2022

尋找真性情
「五大性格特質——神經質」

有些人喜歡研究星座,有些人則喜歡利用MBTI 來瞭解自己。其實想瞭解性格還有很多方法。
心理學裡面有很多種分析性格的理論,而其中最流行的一種就是 “大五人格模型” ( Big Five Model)。

從名字都知道我們具有五大性格特質,先介紹第一種 - 神經質 ( Neuroticism )。

神經質主要形容我們控制情緒的能力,較神經質的人容易焦慮,抑鬱和緊張,而且較衝動。雖然他們心靈好像很脆弱,但這種人的自我意識很強。正因為挑剔又焦慮的特質,使他們對自己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從而減低犯錯的機會。他們普遍會通過控制生活的細節來平靜自己,從中得到安全感。所以有不少較神經質的人都會被稱為 「控制狂」。

在我們生活中,這類型的人也出現不少。而說到神經質,就一定會想起經典美劇「六人行」(Friends) 裡面的主角Monica。

1️⃣對規則特別重視
Monica做任何事都會遵守規則,就連玩遊戲小小的走棧位都不放過,因為她覺得這樣才能減低她犯錯的機會。當她知道所有東西可以更流暢,她才覺得安心。正如她所說 - “Rules Help Control the Fun!!!”

2️⃣對事物特別有講究和挑剔
除了普通傢俱擺位,Monica 對整理其他事物也很有講究。就像毛巾分類,她就已經有11種分類模式,他還有幾個專擺放絲帶的櫃子再!而當她知道她要生小朋友,生活模式將會被打亂的時候,她的情緒也馬上變得很激動和不知所措。

3️⃣面對困難時情緒起伏不定
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Monica 一定要把所有東西都按照她的安排。就像在她的朋友Phoebe 的婚禮彩排晚宴裡面,作為伴娘的她當然把所有東西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甚至在她掌控之下。不過一但schedule 有任何延誤,Monica 就馬上變得緊張。

大家認為自己和Monica 有沒有幾分相似? 你有覺得她的行為是不是太瘋狂呢?

#性格 #大五人格模型 #神經質 #瞭解自己 #心理學

【緯心Talk 】情緒勒索 | 心理學 | 輔導心理學家 | 梁博士 09/10/2022

【緯心 Talk 】情緒勒索| 心理學 | 輔導心理學
家|梁博士
想知更多,撳去 YouTube 睇吓啦!https://youtu.be/lDpDoYtH7RY
#情緒勒索 #情緒 #思想 #感覺 #行為反應 #輔導心理學家 #心理學 #心理學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unseling.com/

Instagram [ByYourPSY]
https://www.instagram.com/byyourpsy/

【緯心Talk 】情緒勒索 | 心理學 | 輔導心理學家 | 梁博士 1. 什麼是情緒勒索?2. 被情緒勒索者的特點3. 情緒勒索者的特點4. 情緒勒索通過六個特定階段進行5. 情緒勒索者會用的三種不同方式6. 情緒勒索者經常使用的四種主要策略7. 應對情緒勒索之方法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

10/09/2022

緯心祝願各位平安,團圓,中秋節快樂!

27/07/2022

大眾成長路
「心流需要的條件」
上篇文章提到當我們全神貫注、進入了心流 (Flow) 的狀態,就會產生正向情緒。生活中經常有心流的經驗,可提升我們整體的幸福感 (well-being)。那麼,我們可如何更容易地進入心流?

研究發現,以下三個是進入心流的活動必須有的條件:
1️⃣包含一連串明確的目標
研究發現,目標包含一系列明確的任務,以行為為主,可令我們更加投入參與活動當中。訂立目標的目的是為活動提供方向和意義,讓我們能把專注力投放在活動的每一個小節,而目標達成與否並非重心。

2️⃣感知挑戰與技能達到平衡
當我們感知到活動帶來的挑戰和自身的技能相配,專注力便會全然投放在活動中。注意的是,需要達至平衡的是我們所感知的 (perceived) 活動要求和自己的能力,是主觀的感覺,不一定是要真實客觀的。不過,這個平衡需要我們在活動中覺察和調整自己的行為來維持,助我們持續處於心流中。因為當挑戰開始超過技能,我們便會感到焦慮;相反,當技能水平開始高過挑戰,我們便會放鬆和感到沉悶。

3️⃣清晰與即時的反饋 (feedback)
活動過程中所提供的即時反饋可告知我們活動中的表現,來選擇改變或維持我們進行中的行動,讓我們更能掌握每一步做甚麼。因為心流是在高挑戰下發生的,即使有負面的反饋 (negative feedback) 出現,也未必會減少我們對活動的享受,只要我們感知到自己擁有的技能足以應付活動帶來的挑戰。這些負面的反饋反而可以助我們適當地調整行動,停留在心流中。 以彈鋼琴為例,由於過程中彈準和彈錯每個音和節拍也是給予我們即時的反饋,因此,揀選一首自己感知到有能力彈到的樂曲,彈奏前訂下目標,這樣我們便容易進入心流。當我們全情投入、廢寢忘餐,彈的期間感到十分愉悅,連自己的飢餓感或疲勞也意識不到,即使彈了四、五小時,也覺得只是過了一小時,轉眼已由早上彈到黃昏,我們就是在心流的狀態了。

儘管生活中有很多我們不能控制的事情,但我們仍然可以選擇專注投入在活動中,在心流狀態下減少內心的焦慮和感到正面、快樂。
文: Shannon L.
圖: Gloria C.
#心流 #條件 #目標明確 #挑戰 #技能 #生命意義 #快樂 #意義 #專注 #大眾成長路 #正向心理學 #心理學 #正向心理

Instagram[ByYourPSY] https://www.instagram.com/byyourpsy/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unseling.com/

28/06/2022

大眾成長路
「甚麼是心流?」

如何在生命中找到快樂及意義,是你正面對的問題嗎?我們可窺探一些藝術家、科學家、運動員等,是什麼驅使他們不以獲取名聲或財富為目的,而為生命意義與價值行動,從而找到答案。

研究發現,這些人做事時都進入了一種有別於日常活動的精神狀態,稱為「心流」(Flow)。「心流」其實是正向心理學的概念,進入心流狀態會產生正面的情緒、對生命感到有意義與滿足。

那麼,心流有甚麼特徵?

1️⃣ 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範圍
完全地投入參與一項活動,所有的注意力用於眼前的任務。為確保能專注於自己的行動,我們必須不讓潛在的刺激侵擾注意力。因此,心流期間意識會縮窄,不會顧慮過去及未來,只會專注於此時此刻與活動的下一個步驟。

2️⃣ 行為與意識融合
只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卻不能感知到意識本身。注意力容納的能力是有限的,當所有注意力投放在手上的任務,其他事情都不能進入意識,包括自我反思的過程。因此,心流狀態中,會暫時失去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個人平日所恐懼或渴求的、疲倦和飢餓感等都會忘記。

3️⃣ 主觀的時間感改變
感覺時間的消逝比平常快。因心流期間只剩餘很少的注意力可用於覺察及體驗時間的過渡,活動終結後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4️⃣ 擁有掌控感
感覺可掌控自身行動及外在環境。心流期間,你的技能足夠滿足環境的需求及解決活動裏的難題,因此會感到活動中所有事情是可處理及可控制的,不會憂慮自己失去控制或失敗。

5️⃣ 經驗本身成為目的 (Autotelic)
活動本身就是實踐的目的。注意力篩選外在環境及內在的資訊進入意識,讓個體評估作出反應。心流期間自主地專注在活動上,會體驗到自己可選擇及指揮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交流,從而感受到自己是活着的、事情都可在掌控內。憂慮可以暫時消除令活動本身充滿樂趣,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獎勵來實踐。

生命中的快樂和意義都可透過自己專注中尋找得到。下篇文章讓我們談談進入心流狀態的條件及方法吧!
文: Shannon L.
#心流 #生命意義 #快樂 #意義 #專注 #大眾成長路 #正向心理學 #心理學 #正向心理

Instagram[ByYourPSY] https://www.instagram.com/byyourpsy/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unseling.com/

15/06/2022

謂心事
「身心症」

你的朋友或親人有沒有經常説身體不適,例如頭痛、肚痛、胃痛、「個心翳住」、「唞唔到氣」、手腳麻痹、不舉、出疹等?但就醫時,醫生卻找不出原因,就是連專科檢查也找不到任何毛病來。而小朋友在上學、測驗或考試緊張的時候便會胃痛、肚瀉、作嘔作悶、倦怠無力、頭暈等,但測驗考試後又會自然回復正常?

他們有可能是患了身心症 (somatic symptom disorder)。身心症是一種導致軀體徵狀的心理狀況,通常沒有任何醫學解釋。它幾乎可以影響身體的任何部位。

患者可能對徵狀有過多的想法,感覺或擔憂 - 這會影響他們正常生活和日常生活能力。這類病人傾向於尋求頻繁的醫療護理,對沒有診斷感到沮喪。

行為療法和減壓可能會有所幫助。其實,任何人在任何年齡都可能出現身心症。研究發現:混亂的生活方式,有困難識別和表達情緒,童年被忽視,曾受性虐待或其他心理狀況:如抑鬱症或人格障礙,藥物濫用(如酗酒或吸毒成癮),失業等,都可能會使人更容易出現身心症。

身心病並不可怕!只要相信自己能夠改變,有需要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生活總有一天會回復正軌。
文:Frank L.
#身心病 #身體不適 #心理健康 #身心健康 #感覺 #擔憂 #日常生活 #心理學 #正向心理 #輔導心理學家 #輔導心理

Instagram[ByYourPSY] https://www.instagram.com/byyourpsy/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unseling.com/

【緯心Talk 】情緒上癮2 | 情緒斷癮 | 心理學 | 輔導心理學家 | 梁博士 12/06/2022

【緯心Talk 】情緒上癮2 | 情緒斷癮 | 心理學 | 輔導心理學家 | 梁博士
想知更多,撳去YouTube睇吓啦!➡ https://youtu.be/rzSjTg7bNpI
#情緒上癮 #情緒斷癮 #情緒 #思想 #感覺 #行為反應 #輔導心理學家 #心理學 #心理學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unseling.com/
Instagram[ByYourPSY]
https://www.instagram.com/byyourpsy/

【緯心Talk 】情緒上癮2 | 情緒斷癮 | 心理學 | 輔導心理學家 | 梁博士 斷癮方法1. 認識情緒2. 認清想法/限制性信念3. 認出情緒背後的無意識行為4. 坦誠接納自己及自己的情緒5. 釋放自己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unseling.com/Instagram[ByYourPSY] https://www.instagram.com/byyourp...

02/06/2022

【緯心Talk 】情緒上癮1 | 輔導心理學家 | 梁博士
想知更多,撳去YouTube睇吓啦!➡ https://youtu.be/FBoCBPOKoJQ

#情緒上癮 #情緒 #思想 #感覺 #行為反應 #輔導心理學家 #心理學 #心理學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unseling.com/
Instagram[ByYourPSY]
https://www.instagram.com/byyourpsy/

02/06/2022

大眾成長路
「曝光效應」

Amber Heard 同 Johnny Depp 的誹謗官司鬧得沸沸揚揚。這個故事終於告一段落。官司進行期間,Amber Herbert曾多次模仿Johnny Depp的穿着,引起了話題,有人指Amber Heard 正利用「曝光效應」。什麼是「曝光效應」? 這效應在事件中發揮甚麼作用呢?

「曝光效應」(Mere-exposure Effect) 簡單來說即是當我們對某樣事物的接觸次數多了,對其越來越熟悉,便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們對其觀感。這效應可以令我們在短時間內拉近與對方的距離,並增加好感。正如有時候,我們接觸某人的次數越來越多後,即使接觸時間不長,也有機會對他/她產生好感及感到熟悉。

1️⃣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雖然大部份人或事物在我們接觸次數增加後,會產生熟悉感以及好感。但如果我們對該人或事物的第一印象不好,在其後的接觸會使我們對該人或事物的印象變得越來越差。若然,你希望利用「曝光效應」來提升別人對你的好感,必須多加留意對方對你的第一印象。否則,經常出現在對方面前,反而會令對方越來越討厭你。

2️⃣接觸次數比時長重要
只要一開始你對該事物的印象不是太壞,在多次接觸後,便會因為熟悉感而對該人或事物的好感有所提升。就以平日我們經常接觸到的電視廣告為例,雖然這些廣告只維持幾秒,但由於廣告反覆出現,該資訊的印象便會植入我們的腦海。即使我們不清楚該產品在廣告中所提及的優缺點,但我們也會因熟悉感而對商品產生好感和信任。所以與其刻意長時間接觸,倒不如多次的短時間出現。

看到這裏,大家認為Amber Herbert多次模仿Johnny Depp的穿着,是有效的「曝光效應」嗎?

如果你遇到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嘗試一下利用曝光效應,增加他對你的好感。要緊記第一次接觸對方的時候,要保持良好的印象,這樣才能有效地利用曝光效應來增加對方對你的好感。
#曝光效應 #第一印象 #好感 #相處 #行為 #溝通 #心理學

Instagram[ByYourPSY] https://www.instagram.com/byyourpsy/
緯心綜合輔導服務 https://carebeyondcounseling.com/

Telephone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