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亞玲有情癡
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的隨筆.詩.劇本.美學評論以及和文學有關的點滴---- 這個專頁要發表的是------------
其一 詩密語----我的新詩
其二 劇故事----劇本相關一二事
其三 美學評介----大媒體新聞網的藝文撰述
期四 電影食譜 --關於電影推薦
<前言>
日前受潮人物(Chew People) 委託,訪問留學荷蘭藝術家謝茹安,對她創作的作品,深受感動,也完成了這篇超過字數的採訪。
#謝茹安
#潮人物雜誌
🚩田野、生態、謬思和魔幻 ── 謝茹安用影像探尋自然奧義
文/郎亞玲
攝影/王大吉
謝茹安 1990 年生於南投,在過去旅居荷蘭的六年之間,她漫遊於許多歐陸國家,跋涉四處偌大土地,她的行腳既不是為了旅遊增添生活樂趣,也非為了學術研究增廣見聞。她帶著相機,帶著她獨一無二的「攝影眼」,穿越時間軸綿延的撲朔迷離,橫跨空間軸移動擴展的無遠弗屆。 謝茹安用創意、實驗的精神,述說人與動植物、自然、土地、環境……種種交互重疊、錯綜複雜、相剋相融的現象,無須爭辯科技與人文的對立關係,謝茹安反奠基於日新月異的生態學研究成果,展開她具備當代精神的數個藝術實驗計畫,這樣的人文與生態的對話、並置、碰撞,無疑令人耳目一新、在觀賞體驗過程充滿驚奇與趣味,她不僅以實驗精神開拓了跨媒材藝術領域的廣度與深度,更扣緊地球人類生存意識的自覺與前瞻發聲。
💜攝影的啟蒙
訪問謝茹安的過程,發現她反應敏捷、口齒清晰、條理清楚,對於自己創作的詮釋,更是脈絡層次分明。她的藝術養成教育,其實並不在國內一般大學美術系,而在台南應用科大視傳系的五專部。而真正讓她走向影像創作之路的啟蒙,是自幼大量觀看電影所致。螢幕呈現的光線與畫面,聲音與音效,給予她深刻的印象,她甚至稱之為「生活的存在感」。 18 歲休學的一整年,她在台中萬代福戲院被歐洲藝術電影的魅力吸引,也埋下日後從事影像創作的種子。而日本攝影大師荒木經惟談攝影的文學性與情慾性,也開啟她對攝影背後隱藏的慾望本質的探索。她最初以街頭攝影、廢墟攝影創作。專科畢業後移居台北工作,發揮平面設計專長,然而期間無論多忙,她依然運用她喜愛的理光 GR 相機,繼續她的街頭攝影。 首次的攝影展覽與攝影師詹凱合作,以WERONIKI《雙面人生》主題,在板橋 435 藝文特區展出,當時不但喜悅於作品創作被人看見,也進一步獲得英國藝廊的肯定與邀約展出,內心受到相當大的鼓舞。此外,謝茹安認為自己幸運遇到了一個給予她極大空間表現的老闆,讓她雖然身置職場,卻能依照自己的興趣與創意,在工作領域沒有離開藝術太遠。
💜負笈荷蘭說樹的共生故事
謝茹安創作生涯的轉捩點,是攻讀荷蘭皇家藝術學院(Gerrit Rietveld Academie)。她認為求學過程最大的收穫,是認知到作品形成過程須有「信任」做為後盾。無論是自己對自己,或是他人對自己。在荷蘭的學習環境中,老師的態度是把學生當作一個職業藝術家對待,並討論其創作,通常不會要求學生應該怎麼做或加以批評,而是聆聽或說出自己的感覺,並相信、鼓勵學生能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在學期間,她立即展露頭角,啟發自生態學的「樹聯網」(Wood Wide Web)理論,森林中的樹群會透過地底蔓延的菌絲組成的網路,或發散至空氣中的化學物質來不斷與彼此對話和互助,形成有如樹木的網際網路。因之,植物具「溝通能力」進入嶄新視野的討論。2020 年第一個關乎植物的作品《對話錄》錄像,發想於新冠肆虐的一年,她與寵物溝通師合作,透過植物的照片進行遠距的對話,內容談及疫情期間大家最關注的生死議題,並將一來一往的對答紀錄在作品之中。 2021 年謝茹安《樹洞》創作計畫,靈感則源自科學家大衛・哈斯克的著作《樹之歌》。書中描述都市中的樹木因噪音污染,反應在其生長速度與健康上。以哈斯克的學說為基礎,她在阿姆斯特丹進行數月的田野工作,紀錄行道樹面臨的環境與噪音情況。最後她以沈浸式的錄像裝置,來模擬樹木在城市的「聆聽」狀態,讓人們以不尋常的角度、尺度來觀看樹木,想像樹木與環境聲音的關係。 謝茹安在藝術學院就讀途中,一度想放棄攝影,於是從攝影系轉到錄像系,由於媒材的轉變,使自己在藝術媒介的思考與運用上,更加活潑多元。此時期,她也對「聲音」的實驗產生莫大的興趣。她暫時放掉以影像主導的創作方式,反從「聽覺」出發,將聽覺的想像連結、轉換到視覺的另類開發。
💜新穎的「植物權」觀點 2022 年,謝茹安的 More Plants 2022 展演計畫,一樣把焦點放在植物的主體性上,但在學理與倡議上更為明確。她延續 2009 年瑞士的「聯邦非人生物技術倫理委員會」(Federal Ethics Committee on Non-Human Biotechnology)針對「植物權」的議會文獻為基礎,與萊頓植物園、歐洲科學之城及萊頓植物收容所共同合作,廣邀大眾一同參與「植物權」的討論,而源自希臘時代哲人們曾討論的「植物是否有靈魂?」的命題,似乎也並非遙不可及。 這個龐大卻接近日常經驗的計劃,以創作、策展等方式進行,期許尚未普及的「植物權」概念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目的是消除人們對植物物化、商品化的印象。這個藝術計畫顯然比她之前的作品複雜許多,在執行上除了有相關機構的加入,她也邀請了跨域藝術家、人類學研究者顏依涵共同完成為期三個月的系列展演活動。 植物的驚人多面向 謝茹安用兩項作品探討植物權,第一個是《謎之空間》,用了流行視覺文化語彙,重新描繪食肉植物的和螞蟻植物的樣態。由於這些植物在生物演化上非常特殊,不可思議的現象可說十分科幻,因此她覺得植物本身還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第二個是《植物的性愛生活》,這件作品在荷蘭萊頓進行了公開徵件,邀請民眾閱讀植物性愛的科普故事,把自身的觀察和感受寫成短詩,再交由多位藝術家合作、編製成詩歌,以裝置的形式展示在萊頓植物園,邀請觀眾步入花園時聆聽愛的語言。 今年 2024 年謝茹安在日本的九州地區繼續進行她和樹的對話,透過藝術駐村的期間,她拜訪許多佐賀的神社和山岳,採集自然環境中的影像和聲響。換言之,是讓植物世界裡的「光」與「音」,不單是人和植物之間的連結,更向內在提升,讓自然與人文的對話閃耀著神性的光輝,讓植物療癒人的身心。
💜從考古視角復刻生態樣貌
回到台灣,謝茹安不僅持續對植物的研究,她對考古學也情有獨鍾。始於 2020 年的展覽計畫《時間劇場》,最初在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劉益昌教授的同意下,她成為熱蘭遮城考古計畫中的駐地藝術家。透過這個難得的機會,她近距離觀察、拍攝考古團隊的田野工作,慢慢梳理自己從中體悟到的「時間觀」,每一件出土的標本都乘載了臺灣數百年來的時光軌跡,她領略到過去和現在原來是緊密交錯地存在著, 如同一種混沌的時態。考古帶領著她回到了每一位攝影師永恆面對的主題「時間」,而展覽也將在今年 11 月於台南市立美術館展出。 而 2023 年稍早的《回返之逕》錄像,與《時間劇場》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作品以梅花鹿為主角來探究殖民政權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同時去轉述梅花鹿族群經歷滅絕和復育的歷史進程。她透過採訪多位研究學者、實景拍攝及 AI 圖像生成等方法來建構作品。
謝茹安自言一直以創作來探索萬物之間的「液態」、「流動性」特質,試著去消融自我和他者之間,那看似不可跨越的邊界。毫無疑問的,她對各種學科的探究興趣、與不被拘囿限制的精神,跨越了許多領域和主題,印證她作品的「當代性」,特別饒富深意。
#全文連結見留言
[前言]
常常有朋友跟我抱怨
說自己文筆不好
所以無法如何如何....
文筆好壞真有差別那麼大嗎?
若是,我們該如何讓自己文筆變好?
差不多整整四年的時間,我忽然有了許多寫稿與發表的機會,也因此,把做劇場以前的文字功力,又找了回來。在期間,產生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創作樂趣。
如今,我是個快樂的文字創作人。也很想分享
若干心得,讓‘’提起筆就能‘’寫不是幻想。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一起來,用輕鬆的心情玩文字!.....................................
[關於寫作我想說]
臉書追蹤五千人,難嗎?不難。為自己出一本書,難嗎?不難。只要提起筆,你就是世間的尊貴人、真文青,因為筆端有魔法,文字最神奇;人類文明的肇始,人們溝通的中介,自我表達的祕方,錦心繡口,捨我其誰?
「寫作」不為他人,端賴己願,只要立了誓,鐵了心,提起筆,下筆有如神。寫作要快樂,我筆寫我心;不必強記,不用死背,水到渠成,欲罷不能。特別為[亞書藝所]開設的寫作課,有八個單元,在郎老師的引導之下,反覆練習,心領神會,便能愛上寫作。
【上課日期與授課單元】每周(四)下午班 1400-1600 晚上班 1900-2100
單元 日期 課程內容
1 7/11 讓寫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寫日記/臉書
2 7/18 為誰而寫?-寫一封無法寄出的信
3 7/25 看見更寬廣的世界-採訪稿/報導的寫作
4 8/1 放下唐詩宋詞,信手拈來都是詩-新詩創作
5 8/8 如果有一個好的Idea-如何寫企劃書
6 8/15 掇拾生活,萬般皆是美-散文天地
7 8/22 請說一個故事來聽-極短篇/微小說
8 8/29 把角色和故事搬上舞台-了解劇本結構
【講師】郎亞玲
現任[亞書藝所]、[頑石劇團]藝術總監,東海大學中文系、中文研究所碩士。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現任教於逢甲大學通識中心。37年劇場經歷,製作,編導,演出舞台劇、影像、作品超過50齣。並擔任[台灣戲劇療育研究中心]負責人,[龍瑛宗文學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近年積極從事詩歌、劇本、小說、藝評等寫作。陸續發表於[WEAVES生活潮雜誌]與電子媒體[報新聞]、[潮人物]等。出版詩集<愛若微塵 >(2013)、詩集<我和你,馬里亞納海溝>(2024)。
【對象】年滿16歲以上,對戲劇有熱情之人士,名額15名。
【時間】2024年7月11至8月29日每周(四)下午班 1400-1600 晚上班 1900-2100
【地點】台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771巷16號[亞書藝所[三F
【費用】3,200
【課程優惠】二人同行或同時報名二種課程九折,學生,早鳥(6/30前)八折。
【報名相關事項】
1. ATM轉帳繳費
* 行庫代碼:(004)台灣銀行台中工業區分行
* 行庫帳號:092004022211 (共12碼)
* 戶名:郎亞玲
2.資料回傳
* 大名與連絡電話連同繳費收據掃描寄出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課程洽詢】
亞書藝所 電話:04-23722202 0936826598
感謝本期25期[生活潮藝文誌]收錄我文章
#2024年 #夏季號 #生活潮藝文誌
.......................................
(內文)
張永村靜靜坐在輪椅上,觀看著台上藝術家朋友、藝評家等人,輪流上台,暢言他在藝術上的成就,他時而瞪大眼睛,時而伸頭仰頸,情緒高昂,但他沒有說話,這是2024年春天的張永村,他已順應著生命的波濤,帶著他走向平靜無波、休養生息的狀態。
人說49歲是男人健康的關卡,身體強健,正乘風破浪,準備迎接人生新一高峰的張永村,萬萬沒料到自己也未能避開這個魔咒。他於2007年10月第一次中風,兩年後第二次中風,之間雖然持續創作,但逐漸喪失自理能力,迨2017第三次中風後,他逐漸無法表達,也寸步難行,創作生涯因此嘎然中止。
昔時生龍活虎、動如脫兔的張永村,突然銷聲匿跡,沒有人會相信老天爺居然會開這樣的玩笑,但誠如他篤信的「耆那師意識」心靈導師所說:「要用超然的眼光看這個物質世界,有形的身體裡面,有一顆更精緻的心,而心意之中,存在著更精緻的靈魂,保有身心不斷淨化的狀態,人才能與純淨的愛連結,而獲得真正永恆快樂的泉源」(奉愛瑜珈協會網站)。因此,肉體的禁囿對心靈的完好並沒有直接的決定性,在薄迦梵歌的優美樂音中,靈魂隨之飛揚,歇息的身心,將轉化為更純淨的本質。
經歷了十多年與疾病的拮抗,張夫人陳美芳坦言:「張永村也許累了,我們不再勉強他」,她表示家人後來逐漸接受他生病的事實,調整心境,不再為了預防他生命再次受威脅,而過分擔憂或保護,讓他的生命狀態維持自然的樣貌,也因此減少了許多衝突,讓張永村處於一個相形之下更為寧靜祥和的退休生活。
然而,儘管這些年,他因病稍稍沉寂,只要是經歷過80、90年代藝壇狂飆歲月的人們,絕對不會忘記「張永村」三個字!因為他擁有台灣至今無人超越的跨界氣魄與實踐能量,當年他攀越的藝術層峰,一步步衡諸當代美學精神,只是更加熠熠生輝,彌足珍貴。2024台中[亞書藝所]舉辦
感謝本期25期生活潮藝文志收錄我
〔生活潮6週年特輯〕
#銀河與繁星──WAVES生活潮藝文誌燦耀夜空一文
#2024年 #夏季號 #生活潮藝文誌
......................................
如今忝為[WAVES生活潮藝文誌]的撰文者一員,不能不說十分幸運。
這個緣分要追溯到2022初夏,當時新冠肺炎的陰影濔漫,我從事的表演藝術青黃不接,快速的生活節奏突然慢了下來,有種百無聊賴之感。雖然當時每周我已在電子媒體固定發表藝文報導評論一年多,但受限於電子媒體的文字篇幅、圖片數量的限制,經常有無法完整報導,且意猶未盡的感受。
在一次巧遇資深主編,也是[WAVES生活潮藝文誌]作者李碧華小姐後,談及個人對藝文報導的熱情,李小姐聞畢便提議推薦我去幫WAVES生活潮雜誌寫稿,她認為我感興趣的主題,文學、藝術、創作雜誌兼備,且各自有深入報導,我聞之大喜。然而,究竟要從何開始呢?
李碧華深諳我內心的惶恐,便提議先試寫一篇採訪稿。某日催促我與她同型,目的地是苗栗三義,採訪對象是移居台灣多年的西班牙雕塑家與攝影家馬可•薩爾瓦多(Salvado Marco)。路途中我曾和李小姐反映我英文不太行,只能用國語採訪。李小姐若無其事表示藝術家中文沒有問題。等到相互介紹後,馬可先生只說了「你好!」、「謝謝!」幾句禮貌招呼的話,便開始用英語介紹他的作品,我邊聽邊汗流夾背,也暗自埋怨自己,何以少時未將英文練好,果真「用之方恨少」,如今悔之莫及。
戰戰兢兢完成的第一篇訪問稿,成了我與總編輯朱介英先生的見面禮,朱先生溫文儒雅,待人親切,位於天母的工作室,除了一屋子的書、畫收藏、還有一個小攝影棚,雜誌許多圖片都是親自操刀。四周還置放了吉他、鍵盤等西洋樂器,彷彿隨時可以來上一段演出。原來朱總編是的一代的民歌手,創作《紙船》、《蘆歌》等相當膾炙人口的歌曲。他在流行音樂界也相當資深,不僅創作,也會行銷。早年還有小說、等發行,他也是一位詩人,這一點讓我備感親切,他創作的詩劇,以隱喻和抽象風格,傳達對人生存在價值的質疑,2023在我的舞台劇中復刻了一部分。曾在、等雜誌工作,有豐富的資歷,但[WAVES生活潮藝文誌]應該是他最具藝文內涵的一本。朱總編學識淵博、興趣廣泛,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行銷學的底子都很厚,他更是張大千繪畫的研究專家,這麼一位多才多藝的總編輯,真是讓後輩忘塵莫及。
但也許看出我是新手內心忐忑,朱總編於是搬出零食糖果,分散我的注意力,化解我的不安。他銳利的眼神快速掃描了電腦顯示的文章,便收下USB,沒有多說甚麼。我低聲問李小姐「OK嗎?」,李小姐點點頭,不久文章刊載於該期夏季號(註1)。一直到今年三月出刊的第24期,每一本都有我寫的文章刊載,讓我很有成就感。
其實同期還有另一篇文章,也讓我深刻感受到朱總編的宏觀。近年「行為藝術」一直是我關注的藝術類型,在台灣,一般民眾因為不易接觸,所知有限,而被認為冷門而小眾。是年春天獲知行為藝術國際策展人蔡青博士正在籌畫參與五年一次的德國(Kassel Documenta),他想藉由的藝術氛圍進行全世界行為藝術家的大匯演。
既是當代藝術的重要指標,該年更是德國當代藝術大師約瑟夫•波依斯(Joseph Beuys1921-1986)誕辰一百周年紀念。蔡青效法波依斯以「身體實踐」走入人群的精神,另以(OverLapping Kassel)命名,號召全世界行為藝術家集結,在卡塞爾城、文獻展展區、湖邊駐地、和郊外的蘑菇廠等地,共同現場創作和表演,
由於這股藝術的自發性,不依賴任何官方資助,發揮了獨立藝術節的自主和自由精神,深深感動了我。於是請朱總編同意我寫一篇專文,雖然雜誌出刊在活動進行之前,但我還是在蔡青協助下,鉅細靡遺地介紹了這演出系列的創意與精神,並介紹了參加演出的重要行為藝術家。(註2)
以上兩篇文稿的刊登,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尤其是坊間絕少藝文綜合雜誌,如我輩對文學,藝術、哲學、心理學等廣泛領域都感興趣,喜歡創作,但也喜歡理論;關懷傳統,但也崇尚前衛;強調個性,卻也跟上流行,絕對足以全方位滿足讀者的口味……。在資訊膨脹、網絡蓬勃的世代,大眾需要媒體肩負著為大眾篩選、把關、去蕪存菁之「選擇」資訊的角色。而培養人們「媒體識讀力」,更是刻不容緩。因此,每一本優良書籍、每一篇美善之文,都是當代的見證,可以傳世的收藏,相信生活潮藝文誌,絕對是懷抱這樣的企圖心,我希望雜誌繼續出刊,相信這也是每位創作人和寫手,共同的心願。
。
於是,雜誌18期到24期,我又陸續發表了一些文章。一向強調以「人物」報導為核心的,也正和我的興趣吻合。於是陸續發表了以下的藝術家專訪:
◆「幻」與「真」- 張宏聲以鏡頭和影像「宏觀」人生(19期冬季號)
◆ 創意與反思-戴永誠黽勉不倦的攝影之路(21期夏季號)
◆ 默默之路,行止在我-王仁千的默劇人生交響詩(22期秋季號)
◆ 開創視覺迷陣 編派圖象詩篇-鐘俊雄的藝術生活餘韻(23期秋季號)
◆ 無邊漫草 有情歲月-謝岱成筆下閃現的光芒(24期春季號)
◆ 翻越峻嶺,廣袤無涯的生命向度-張永村的藝術冒險 郎亞玲(25期夏季號)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隱者的大自然心曲—畫家林士琪(26期秋季號)
(全文未完)
今日刊登詩作〔郎亞玲有情癡〕
詩/郎亞玲 攝影/黃筠筑
<關於>
關於真理
我總會聆聽
不發一語
關於意義
我總是藏匿
不著痕跡
天空在說話
藍色太美麗
愛情多神祕
(收錄於<我和你.馬里亞納海溝>)
#連結見留言
感謝本期生活潮藝文志收錄我兩篇文章:
#廣袤無涯的生命向度 張永村的藝術冒險
生活潮6週年特輯
#銀河與繁星──郎亞玲
請臉友指教!.............................
#2024年 #夏季號 #生活潮藝文誌 6月25日正式出刊 敬請期待
#封面人物⠀
胡嘉 剝開身體裡的蟲蠡
#文化印痕
從地平線走來 海牛文化將成絕響
#微時代文創陣列
歐麗珠 用彩筆書寫大自然
心靈與自然的對話 王羅蜜多《大海我閣來矣》
闊得像夜也像光 訪談女詩人翁文嫻
#特別專題⠀
蕓朵 撩撥意象蒙太奇
無聲的抗議 Kujović的繪畫理念
#專題
廣袤無涯的生命向度 張永村的藝術冒險
#生活潮6週年特輯
釋「潮」──蕭蕭
穿越生活潮的大帆──白靈
銀河與繁星──郎亞玲
提供多元資訊的平台──郭至卿
#新書推薦
藝術靈光乍現的無窮瞬間 為台灣藝術史寫下當代女性藝術家的創作脈絡
◆博客來
>>
今日刊登詩作
〔郎亞玲有情癡〕
<因為你 從不思念>
你說 愛情
像鞦韆墜落的 一隻鞋
像黃昏最後的 一抹雲
又何須 字字推敲
吟詠
你的情話
浮盪在我耳際
漫不經心
如溪流穿越了草原
有潦草的足印
用長髮捂住雙眼
在初陽的光束下
與你的影子起舞吧
而我那踮起腳的雙唇
却太容易氣餒
與其在倥傯歲月徒勞
不如
讓你的鼻息喚醒大地
親吻 用你眼神的迷離
讓你的雙手綑住我的脊柱
讓你的舌尖刺入
我的心臟
在篝火明滅的午夜
焚燒我的所有
因為你 從不思念
Jayne 攝影
感謝今日
WAVES 生活潮藝文誌 春季號刊登
<生命的縫隙>一文自薦詩集<我和妳,馬里亞納海溝>
..............
時間若有縫隙
我必 思念你
時間若無縫隙
我必思你 念你(郎亞玲,〈縫隙〉)
短短的四句詩1、2句是一個世界,3、4句是另一個世界。第一個世界,「時間若有縫隙∕我必 思念你」是現實的世界,理性的世界。「縫隙」可以比喻作「物理的時間」,「生活的閒暇」,「百無聊賴的時刻」,這是一般情人間的思緒波瀾,不足為奇。然而第二個世界,「時間若無縫隙∕我必思你 念你」,則進入了想像世界,感性世界,是全然抽象不真實的世界。「縫隙」不再是物理的時間,轉化成心理上的「契機」,但因苦無機會,形成彼此「扞格不入」的狀態。但有情人不死心,依舊執著於「思你 念你」,且比「思念你」,更為加乘。
◆生活潮2024年 春季號《生命的縫隙》
作者: #郎亞玲
攝影: #黃筠筑
>>https://reurl.cc/XGaY9e
#生活潮藝文誌 #新書推薦 #我與你馬里亞納海溝
今日刊登詩作<雨滴>
〔郎亞玲有情癡〕
我希望你是那滴雨
明天
即便陽光露臉
你依然在透明的玻璃窗上
注視著我
若你緩緩滑落
全世界
只有我注意到
你是如此優雅
且從容不迫
沒有人相信
你曾行遍沙漠探險
仙人掌、駱駝或水源
是如此微不足道
人們只在乎行囊大小
卻不在乎人生哲學
所以
他們只能記得許多地名
飛機的航道
與滿桌的杯盤狼藉
其實 我明白
珍惜你的人不只是我
說到這裡
我眼眶含淚
你能理解吧?
因為你曾經勸告一支蠟燭
不必相信宿命的淚水
要永遠保有晶瑩剔透
在大氣層之下
你周而復始地潮濕
你總是堅持到最後一刻
在我入眠的夜裡滑落
躡手躡腳
像一個頰邊的吻
那麼溫柔
那麼輕
那麼小心翼翼
當我發現你消失無蹤
(不過是一滴雨嘛!)
我終於明白
愛已滿溢
而我
是如此寂寞
Jayne 攝影
#原始連結見留言
今日〔郎亞玲有情癡〕刊登詩作
<此刻的海>
在即將離別的此刻
我開始試著當一個演員
模仿
晨起的你
開啟手機
按掉未響的鬧鈴
蘸濕牙刷
扭乾毛巾
刮了刮鬍子
瞧著鏡中的自己
彷彿從海的另一端歸來
浪在身後
囁嚅不安
那是你朝夕浮沉的海洋
日復一日的倦容
你走向餐桌
桌上有清醒的仙人掌
以及吐司 咖啡 蘋果
耳畔有爵士女伶的呢喃
你淡漠一笑
拭去玻璃窗邊的塵埃
拉開窗簾
是月曆般的街景
太陽拉長你的影子
如綿延的憂鬱不去
氤氳薄霧中
愛情必須被風驅離
如岩壁的砂粒
有毛細孔的沙灘
十分炎熱
你未發覺
火已燃燒了你衣衫的一角
你望著一片垂首的海洋
夜浪
無聲
#連結見留言
告訴大家我在台東玩些什麼?
今日刊登
🚩【郎亞玲有情癡】「書書果實世界」在台東-看山、看海、看見人文藝術的串連能量
以為只是各地例行活動的「518博物館日」,在台東的「台灣史前館」則以重新開館周年慶的名義,辦理了以「進入書書果實世界」的創新書展市集,邀請民眾5/18~5/19兩天不僅免費參觀博物館,逛書市集、聽講座、看演出、體演手作等,讓大家感受新奇的博物館體驗。
主辦單位台東「晃晃書店」,十多年來「進可攻,退可守」,除了在本店斷開發「閱讀」各種形態,並注入食衣住行的文創概念。並積極連結各地獨立書店,發揮「書籍」傳播知識基本功能外,更將文學、藝術、教育、美感等人文價值融為一爐,既是台東藝文活動的領頭羊,更是發現台東「價值」,推廣至各地的推手。但晃晃的店主人羅素萍(暱稱素素)卻十分謙虛不居功,而認為整個活動是靠所有團隊撐起來的,目的是讓民眾感受新奇的博物館遊覽體驗,以及人文藝術的無窮魅力。
「書書果實世界」在理念結合下,於是成為是由臺東十家家獨立書店組成的閱讀品牌,包含力瑪書店、 台東三省堂、 在海一方書店、 池上書局、 故事就要開始了、 海和 日常・生活提案所、 種子樹屋、 檔案室書店、 鯨魚老師的自然書房 EcoIdea。為什麼叫做「書書果實」? 素素解釋【進入書書果實世界】 以六種台東水果為原型,果實造型擬人化,都擁有一雙好奇的眼睛,像著迷於探索這片土地與人的生命的故事。在這生氣蓬勃的五月,也是農作物生長旺盛的時期,集結串聯各組織、協會、工作室、藝術工作者,玩一場充滿在地特色的書市集。期盼吸引民眾穿越時間空間,進入書的大千世界,體驗多元生活圈,在眾書店號召下,這以「閱讀」為主題的活動,早已跳脫「閱讀」的表面涵義,一口氣招攬到了70個性質多樣的攤友,共同完成「閱讀拼圖」,展現臺東厚實的人文內涵。
此次史前館安排的導覽別出心裁,共有五所不同學校,以導覽培力、學校教育成果展演及創新社會服務等主軸,推出驚奇有趣的【秘寶導覽】,由學生擔綱展廳一日解說員。合作學校包含;臺東縣桃源國小KIST理念公辦民營學校、臺東縣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臺東縣金峰鄉介達國民小學,他們分別以原住民族人身分,導覽與他們關係密切的南島廳。而國立臺東高級中學,則以練習臺語的方式來導覽臺灣史前史廳。再加上,豐田國中更以劇場藝術創意產業社團,透過戲劇角色對話,將導覽變得更加活潑有趣外,也讓學生體會分享與交流的成就感。
十家獨立書店均關注台灣生態,依山傍水的台東剛好是各種議題的示範點般,以發揮在地特色,和實地執行的經驗,讓人和各種生態保育的議題拉得更近。鯨魚老師的自然書房 EcoIdea、海和日常・生活提案所、在海一方書店、種子樹屋,在綠生態的關注上,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三省堂書局]不只是一家書局,還有提供精神疾病諮詢的服務,可說獨步全台。
友攤也有關乎性別平等的[台東縣同寮協會]、以及南迴基金會 [南迴永續共生學園],標舉「陪你一起變老」,關懷老人生活品質。現場為了讓民眾體驗老人家的生理狀態,戴上影響視覺的眼鏡體驗,手上綁個沙袋,阻礙行動力,以感同身受,為未來的共生共好做準備。此外,台北詩人孫得欽以自製香擺攤,詩人兼歌手張心柔擺攤販賣自己的詩集與音樂作品,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兩天有三場藝文講座,平路談新小說、王登鈺談自己的三部動畫、郎亞玲介紹新詩集。為了讓講者接地氣,主辦方還分別邀請台東在地的小說家巴代、兒童文學作家游佩芸、詩人徐慶東與作家對談。郎亞玲的演詩會,邀請到台東的舞者Kiki Chen、廖宗富與友人演出詩的情境,別開生面的演出,讓詩的意象更加生動。
書書果實市集還和臺東環保局合作,獲知兩天市集裡提供減廢效益評估,因為有請商家以減廢供餐、現場設置環保餐具租借站,和宣傳鼓勵民眾自備餐具,總共減廢數量達8,082件,減廢重量達128.61公斤!
來去台東
看山
看海
絕對不夠
讓我們一起
看見人文藝術的串連能量
齊頭並進
再出發!
今天朋友問起前些時日〔印刻文學生活誌〕刊登的文章,我才想起我好像沒有放在臉書上,
我想潛意識我還是不願意別人知道我曾經經歷的創傷..........但,既然已經說了,就再勇敢點。
🚩
有關我的白恐舞台劇的創作,跟兩件意想不到降臨的事有關,即便十年後的今天回想起來,我還是內心激動,充滿感恩。
2013年3月3日的午后,經由作家蔡宏明先生的引薦,國家人權博物館與中央研究院研究員等一行六、七人來到住處,展開連續四小時關於父親白恐事件的訪談錄影紀錄,後來整理收錄於「獄外之囚」一書。終於,我有機會在事件發生的四十多年後,慢慢經由引導將記憶的碎片逐一拼湊,讓模糊的影像緩緩浮沒現,這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當天我的表達有些遲鈍,因為在漫長的歲月,向來都是以隱藏和迴避面對事件的發生。情感的壓抑,意志的扭曲已久,所以以十分冷靜的態度應對,既沒有怨怒激動,也沒有悲傷哭泣。這件事已然「內化」,與我是如此密不可分,但它並非因為發生於過去,而凝結硬化,相反地,它有點像我年輕即得的病「類風溼性關節炎」,行跡詭譎,沒有病毒與細菌的侵入,但免疫系統全面失能,乃無端攻擊自己的組織。這現象隱喻了一種「自我毀滅」的生命模式,反覆蔓延。而麻木與無感,事實上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是退無可退的最後選項。
對青春期以後的我而言,生活總是充滿不可預期的凶險,無名的「愧疚感」、「自卑感」、「無力感」總是如影隨形,「憂鬱」與「低潮」間歇性發作,在一種掩蓋真實與虛假對立矛盾的狀態之下,為求生存衍生出的「雙重性」人格與生活,乃造就了一個無法有效整合身心的人。
隔年,突然接獲一個邀請,是台灣當代藝術創作者蔡海如小姐發起,讓白恐第二代的女性家屬:施又熙、林小雲、顏司音同聚一堂,分享經驗。當天海如親自準備法式佳餚,四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竟然以「同病相憐」的身分,暢所欲言。也在那溫暖、誠摯的氛圍下,娓娓道來身為「受難者家屬」揮之不去的夢魘。終於,不用再隱身躲藏,也不必虛以委蛇,自欺欺人。剎那間,也忽然明白,原來我們不是唯一,也不寂寞,我們各有天命,將有自己的使命,讓世人知道「白色恐怖」剝奪人權、 泯滅性的作為,身為創作者,我們不能沉默.是年的12月13日,名為展覽在 [福利社] 展覽空間展出,我帶著團員做了一場《爸爸》的演出,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觸及發生在我自身的白恐故事。
我先後創立兩個劇團,第一個是在台中市成立的「觀點劇坊」(1987),這是日據時代的新劇以後,大中部地區的第一個現代劇團。第二個劇團,是成立於台中縣的「頑石劇團」(1994)。原來更早之前,我便嘗試以舞台劇形式,反映台灣人權議題,第一個作為素材文本的,是獲得國藝會補助的 「楊逵與葉陶」(20 00),以及以近代女性為藍本的《告別黑甜鄉的女人》(2000)。《爸爸》(2015) ,一劇的特殊性,是從客觀的敘述視角,普遍性的大眾認知,轉向主觀的自我一敘述,反身對自我經驗的深度挖掘。
這個改變並非自然形成,而是921大地震後,筆者機緣之下應邀參加「戲劇療育」相關的工作,期間也接受相關領域的工作坊學習。因而接觸到「戲劇應用」領域,並產生濃厚興趣。如擔任仁愛之家靜和醫院精神科戲劇治療講師,前省立新竹醫院精神科戲劇治療講師,並於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講師,開設「戲劇治療」課程。這些特殊的際遇,形成一股自我探索的力量和勇氣於是,先後創作發表2017《記得-因為愛》,2018《瀰漫的雲》,2020《夜,散落在愛的臨界》(以上三齣戲,統稱《記得,因為愛》三部曲),以及2023《泅向自由之島—崔小萍的餐桌對話》。
但即便如此,在整個創作過程,並不如表面看來如此順利。此因戲劇主題碰觸了自己這樣特殊的身世,自我內在的掙扎拉扯,產生極大的情緒波動。長久以來不曾爬梳整理的種種,既模糊又清晰、既落寞又哀傷。面對一個複雜綿延,又難以啟齒的過往,進出其間的我,依然顯得倉皇不知所措,直到當一齣戲搬上舞台演出,終於意識到所有感性與理性交織的作品,都反映出生命過程的某一面向,且都彌足珍貴,而不在執著於某種「終極」或「完整」的創作期待。
我的父親郎俊(1922-),浙江蘭谿縣人,在大陸的中正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1948年來台之後,先是在台北工專教書,不久就進入電力公司工作,隨著職務需要移居台中、花蓮等地,最後定居台北。1972年2月被調查局拘捕時,他擔任輸配電工程處主任,先在司法行政部調查局三張犁招待所審訊,應訊19次後,移解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看守所。6月初審,被指控17歲曾參加共產黨;且1959年至1962年間在花蓮仍與同黨人士會面聯繫,判決十年。父親不服此莫須有罪名與指控,乃自撰書狀以聲請覆判,但10月駁回,仍維持原判。後因工程技師專長未送去綠島,一直留在景美看守所(今景美人權園區),後經特赦於1978年出獄。
我出生於花蓮,排行第五,上有兄長三人和姊姊一人。母親和父親同年,亦為同鄉,且為中正大學同學,母親就讀教育系,後來一直在教育界服務。父親出事後,母親撐下整個家,打點家中經濟,任勞任怨,含辛茹苦,2012年去世,享年92歲。
當年發表《爸爸》這齣戲時,我曾有一篇短文描繪關於父親冤獄帶給我的影響:
經歷漫長的歲月之後,我才會體會到白色恐怖對我的影響是很深遠的,身 在其中的我們,其實並不容易覺察,那些遭遇是如何改變了我們的人生風景。實際上,要經歷過很多很多事情之後,特別是挫折之後,再回頭去盤整、去檢視,才慢慢將破碎又片段的記憶拼湊起來。這個過程的艱難,在於這樣的創傷,延續了許多年,在偽裝的外衣與隱匿的身分之下,事件的荒謬性深入了生活的空隙,在個人既無法辯解又難以分析之下,心理的扭曲與壓抑,影響了與人的正常交往與互動;不期然的,在內心深處,成了真正的「異鄉人」。
我也發現,我的「時間感」和「空間感」與眾不同。我發現「心理的時間」不同於「物理的時間」;比如說;
爸爸失蹤的那一晚,我在家門口睡著了,就好像拍影片的膠捲,突然空白掉了;等到畫面再度出現的時候,我已經讀大學了。如果有人問我青少年階段的事,我都要努力想很久才能描述出來。因為那些日子,是潛意識就不想去記得的歲月,便自動地將它褪色,褪色到幾乎沒有畫面的那種狀態。總之,父親在牢獄的日子,也是我青春被劫走的歲月,而這歲月,蒼 白而幾近空洞。
而亟欲擺脫現實拘囿的我,從戲劇當中尋獲了全新的空間感,讓「戲劇的空間」 得以暫代「現實的空間」:
白色恐怖影響我對於生命存在的思考,因為在年少的時候,我便經驗了生活一夕改觀的;人生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感慨,劇場的迷人之處,一是我覺得它是一種安全且無害的偽裝。第二,是因為我是導演,在一個完全 隔絕現實的空間裡頭,一切似乎可以被掌控,於是,在劇場裡,我有了新的生命,故事可以不斷被創造、被重演。
儘管特殊的遭遇,導致了我與他人的嚴重「疏離」,但也不能說全無好處,比如對環境的觀察、對歷史的研究,如果不是父親的遭遇,我應當不可能如此感同身受:
我內在的自己,一直有這著被邊緣化的危機感,即便遠離了過去那風聲鶴 唳的時代和當時的那種身份,但面對現實人生,我仍習慣於將自己蜷縮起來。歷經這樣的一個人生急轉彎之後,我的人生,不論是在人群中的安身立命,或在尋求一個自我認同的問題上,都出現了許多衝突與矛盾。事實上我在創作戲劇的時候,一直在重複追尋這樣一個身份認同的問題;或 藉著對族群議題的關注,或是跟臺灣百年歷史相關的事件,都是企圖去了解這個國家,或說近代的中國所面對的苦難。這創作的過程對我而言就是一種療癒。
今年,我有一個長篇小說的計畫,獲得國家人權博物館的補助,這個寫作計畫目的是揭露受難者與其家屬,過去不能為人傾吐的內心世界。那些曾經試圖強迫自己遺忘之所遭受的不平等對待,以及如同烙印般,在悠悠歲月無法抹去的生活痕跡。相信文字將更鉅細靡遺,更細膩深入,展現不同於舞台演出的力道,可以描述深層心理的糾葛矛盾:
我覺得父親突然被迫離開的這件事,讓我認知了人跟人之間關係的脆弱, 而一種很強烈的不安全感,出現在生活當中就是一連串的「如果」與「假 設」。比如說「如果」自己洞燭機先,就不會受那麼大的傷害;「假設」我可以事先防範,某個破壞對我顯然就不會有太大的傷害…。因此,我覺得這輩子始終要學習從這種心理掙脫出來。我們常說其實創傷並不會全然康復,唯有經歷同樣的創傷的時候,經由面對與覺察,才可能從創傷的過程裡面重新站起來。我覺得白色恐怖對我所造成的傷害本身就是個「謎」,可能 一輩子都處理不完,也清不完,因為它太無遠弗屆。
一首當時寫的詩,現在仍足以代表我的心境:
你可以很輕易地闔上眼睛 充耳不聞 命運教導我 就是這樣
如果你渴望 你註定會一再失望
如果你等待 你就必須臣服
如果你相信 你就要接受一連串背叛的命運
父親的命運和我的家 還有我 緊緊相繫
但我始終無法相信 家 也無法回家
命運教導我------
為尋求終生的自由
你注定要成為一個 時間的漂人
在未知浮游
若果被剝奪幸福,就不能再被剝奪記憶,
所以,我告訴自己:一定要繼續創作下去!
[郎亞玲有情癡]今日刊登
<無語>
我把無數的離別
埋入黃土
我把說不出口的言語
都寫成了詩句
我將錯過的相遇
編成探戈的舞步
我讓所有的笑容
串連成不必落幕的喜劇
儘管季節更替
我將不屬於我的你
鐫刻成永不風化的美景
#黃筠筑攝影
#原文連結見留言
今天在潮人物(Chew People)刊登
藝術家王挺宇的專訪
他對藝術的執著與不迎合潮流的創作信念
讓我印象十分深刻!
這是《潮人物》雜誌二度採訪藝術家 #王挺宇,他束起了長髮,神清氣爽,活像個大學生,侃侃而談,又顯出他的沉穩持重。2016春天,當時以「彩筆下的考古學」為標題,來描述當時他已發展地相當成熟的技法。
然而又經過六、七年,王挺宇在變與不變之間,有什麼堅持?有什麼發現?他的想像和創意,究竟要帶我們到何方?
🚩
文/郎亞玲
攝影/王大吉
塞凡提斯所寫的騎士小說《唐吉訶德》,一向被視為西班牙的文學代表,也是奠定現代西方文學、戲劇基礎的巨作。然而,這部分別於1605年和1615年問世的小說,主人翁唐吉訶德自身處於騎士消失的年代,卻因閱讀小說,沉溺於騎士風行的時代氛圍。他幻想自己是個騎士,展開了個人信奉的所謂騎士精神的實踐,如崇尚自由、堅持信念、憎恨壓迫、追求愛與美等。自認的英雄行徑對現實的人們而言,卻是匪夷所思、荒唐可笑。
理想與現實的反差、高雅與媚俗的對立、堅持與妥協的對照,本書讓西方經典中喜劇和悲劇的流衍,一舉登上高峰,而「唐吉訶德」的悲劇性與喜劇性,成為文學史上鮮明的人物標誌之一。王挺宇如唐吉軻德般持續地在自己創作的路上前進,雖然不至於要大戰風車,但現實的各種挑戰層出不窮,他又是如何跳脫困境,完成一幅幅壯闊瑰麗的作品呢?
💕歲月洗禮下的畫筆探索
這是《潮人物》雜誌二度採訪藝術家王挺宇,他束起了長髮,神清氣爽,活像個大學生,侃侃而談,又顯出他的沉穩持重。2016春天,當時以「彩筆下的考古學」為標題,來描述當時他已發展地相當成熟的技法,他自述:「擠出顏料、拿起畫筆,畫家從事的工作,是微型的地質風化史,一層層的覆蓋、消去、添加、擦除,什至移植影像拼貼,直到停下來為止。」可說具體而微地道出了自己創作的方式與工作的狀態。
然而又經過六、七年,王挺宇在變與不變之間,有什麼堅持?有什麼發現?他的想像和創意,究竟要帶我們到何方?相信這些歲月的洗禮,應當會讓他的人和畫,都展現出寬廣的視界!
💕DNA中最真的藝術傳承
42歲的王挺宇,自言打從出娘胎睜開眼,就和圖像、繪畫、美術有了不解之緣。爺爺在國民政府接收前就從福建老家隻身來台,為日本人做木工。老木匠起床便敲敲打打,隨興畫畫,讓孩提時的王挺宇耳濡目染,仿效揣摩。加上母親刺繡縫紉,手藝精湛,更讓他啟蒙極早,鎮日剪剪貼貼,樂此不疲。
由於個性內向,獨處自樂的時光就是畫畫,一直到國中,竟會因過度投入被罰站。因不很喜歡念書,於是高中進入復興美工就讀。後來又一路升上東海大學美術系與研究所。但王挺宇坦言,當時並沒有想到要走上純藝術之路,就是在當兵期間,偶然參加了「台北藝術獎」得到首獎,兩年後又獲得「高雄藝術獎」的榮譽,一時之間,聲名大噪,也立刻簽了經紀約,就這樣二十年都專注地投入創作。
💕網路社群影響當下藝術環境
談到自己與環境的變化,除了專業畫家的身份,他也身兼東海大學美術系老師。但這二者,他都自覺不夠完全。且不論自己求學時代對「當代藝術」所知有限,一、二十年藝術環境與市場的變化,造成學術/美術館系統與商業/畫廊系統的展覽,都顯現極限緊繃的狀態,前者強調田調、意識形態、放棄前瞻,呈現固定模式,後者強調名人行銷、富人蒐購、甚至以網路數據、聲量帶領市場走向,如奈良美智式的「大公仔」流行,已經顯示收藏家已不在乎美術史對作品脈絡的要求,也就是說藝術知識的碎片化,猶如只見葉子而不見根莖。
他認為這些都是難以抵擋的變局,也影響到自己的創作,停滯期自己接受佛教團體委託,正在用土製作金剛般若菩薩的「背光」,未來翻模。但這樣的停滯不會很久,單身的他,自認生活型態已固定,心無旁鶩,除了創作還是創作。2016算起,幾乎每一年都有一檔重要的展覽:《星國輿圖》(2016),《詩旅》(2017),《天庭使者》(2019)、《古今-光之行》、《遺村歌》(2020),《蜃樓之嶼》(2021),《幻之水族》(2022)、《雜莊嚴》(2024)個展。
💕獨有堆高描線的藝術手法
相對於「聚斂型」,被歸為「擴充型」的創作者,王挺宇也不反對,牡羊座的他十足表現勇於嘗試、冒險的精神,對於有些創作者安於一種形式,他覺得不可思議。而他不僅不想迎合市場,甚至潛在總有著「破壞」自己成品的念頭。自稱是「一個想把自己滅掉的畫家」,聽起來不禁令人莞爾。但何謂「把自己滅掉」呢?
其實,他的意思是,在製圖的過程中,他希望盡可能脫離內心主觀世界或想像的事物,將之透過各種技法(如他最具特色的「堆高描線」法),重構情境。這些圖像往往是他從網路打出關鍵字「以圖搜圖」的成果,層層堆積後,然後經過仔細刮除、打磨、拓印、拼貼,去掉肌理,放棄筆觸,減少情緒,讓圖像從底層顯影浮現,展現一個客觀的視界。
被同行戲稱他拿筆有如拿「手術刀」般理性、冷靜、精準。而這視界穿梭古今,映照寰宇,星羅棋布,浮光耀金,版圖渺遠,星辰迷亂,卻令人不勝嚮往,唏噓滄桑。
💕藝術的本質與追求
王挺宇主張藝術不應當只是提供感官的享樂滿足或獵奇,而應當有勇氣不在乎世俗盡情表現。他感嘆當代藝術內容形式貧弱,有如商品說明書。自己則並不太在意作品是否有人收藏,他樂觀覺得,還是有許多可以嘗試。例如文明形成之前的蠻荒,要剝除覆蓋其上的血肉,才能一睹骨架結構,才能了解文明的背後。
換言之,要追根究柢,才能理解事物的本質。在圖畫內容上,他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星圖和地圖。而為了追求圖像的本質,自己可追索到圖面「堆高」(如宗教經典頁面)的目的,乃為了利於更多的人觀看閱讀,這也是因應傳播上的需要。於是他把這「堆高」的概念放在作品裡面,作為一種復刻或回應。
最後,他提到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論」中,比較三種型態的人生,一是享受感官滿足的人生,二是享受榮耀成功的人生,而他要的是第三種:得到智慧的人生,也就是沉思的人生。王挺宇在藝術的路上,勇往直前,一心不亂,沒有唐吉軻德的愚痴,卻有唐吉軻德不畏一切的革命熱血!
「我全部理性的成分,即是感性!」王挺宇如是說。
💜 #全文連結見留言
<我和妳,馬里亞納海溝>台東見!
活動流程:
1.〔詩集對話〕
🚩詩人徐慶東 ×作者郎亞玲
2.[誦詩,演詩]
💜徐慶東
💜郎亞玲
💜KiKi Chen
💜小花
💜廖宗富
..............................
➂ 《我和你,馬里亞納海溝》演詩會
🎤主講|郎亞玲(頑石劇團 創辦人)
⟢ 主持|徐慶東(台東詩人)
⟢ 時間|05.19(日)14:50~16:20
⟢ 地點|多功能教室
講座簡介:
讀過詩、聽過詩文朗誦,那有看過「演詩會」嗎?這次邀請到頑石劇場創辦人,也是《我和你,馬里亞納海溝》作者—— 郎亞玲,為大家現場即興演詩!
演詩是劇團演員投入情感、肢體動作、朗誦、舞蹈的表演,使大眾更容易對詩文投入想像力,得到多重感官享受。難得的機會,喜愛文學、藝術的你千萬別錯過。
◎ 報名詳見網頁連結
感謝本期
印刻文學生活誌刊登我的文章
🚩若果被剝奪幸福,就不能再被剝奪記憶--我的白恐經驗與戲劇創作🚩
有關我的白恐舞台劇的創作,跟兩件意想不到降臨的事有關,即便十年後的今天回想起來,我還是內心激動,充滿感恩。
2013年3月3日的午后,經由作家蔡宏明先生的引薦,國家人權博物館與中央研究院研究員等一行六、七人來到住處,展開連續四小時關於父親白恐事件的訪談錄影紀錄,後來整理收錄於「獄外之囚」一書。終於,我有機會在事件發生的四十多年後,慢慢經由引導將記憶的碎片逐一拼湊,讓模糊的影像緩緩浮沒現,這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當天我的表達有些遲鈍,因為在漫長的歲月,向來都是以隱藏和迴避面對事件的發生。情感的壓抑,意志的扭曲已久,所以以十分冷靜的態度應對,既沒有怨怒激動,也沒有悲傷哭泣。這件事已然「內化」,與我是如此密不可分,但它並非因為發生於過去,而凝結硬化,相反地,它有點像我年輕即得的病「類風溼性關節炎」,行跡詭譎,沒有病毒與細菌的侵入,但免疫系統全面失能,乃無端攻擊自己的組織。這現象隱喻了一種「自我毀滅」的生命模式,反覆蔓延。而麻木與無感,事實上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是退無可退的最後選項。
對青春期以後的我而言,生活總是充滿不可預期的凶險,無名的「愧疚感」、「自卑感」、「無力感」總是如影隨形,「憂鬱」與「低潮」間歇性發作,在一種掩蓋真實與虛假對立矛盾的狀態之下,為求生存衍生出的「雙重性」人格與生活,乃造就了一個無法有效整合身心的人。
隔年,突然接獲一個邀請,是台灣當代藝術創作者蔡海如小姐發起,讓白恐第二代的女性家屬:施又熙、林小雲、顏司音同聚一堂,分享經驗。當天海如親自準備法式佳餚,四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竟然以「同病相憐」的身分,暢所欲言。也在那溫暖、誠摯的氛圍下,娓娓道來身為「受難者家屬」揮之不去的夢魘。終於,不用再隱身躲藏,也不必虛以委蛇,自欺欺人。剎那間,也忽然明白,原來我們不是唯一,也不寂寞,我們各有天命,將有自己的使命,讓世人知道「白色恐怖」剝奪人權、 泯滅人性的作為,身為創作者,我們不能沉默。
是年的12月13日,名為展覽在 [福利社] 展覽空間展出,我帶著團員做了一場《爸爸》的演出,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觸及發生在我自身的白恐故事。
我先後創立兩個劇團,第一個是在台中市成立的「觀點劇坊」(1987),這是日據時代的新劇以後,大中部地區的第一個現代劇團。第二個劇團,是成立於台中縣的「頑石劇團」(1994)。原來更早之前,我便嘗試以舞台劇形式,反映台灣人權議題,第一個作為素材文本的,是獲得國藝會補助的 「楊逵與葉陶」(20 00),以及以近代女性為藍本的《告別黑甜鄉的女人》(2000)。《爸爸》(2015)但這劇的特殊性,是從客觀的敘述視角,普遍性的大眾認知,轉向主觀的自我一敘述,反身對自我經驗的深度挖掘。
這個改變並非自然形成,而是921大地震後,筆者機緣之下應邀參加「戲劇療育」相關的工作,期間也接受相關領域的工作坊學習。因而接觸到「戲劇應用」領域,並產生濃厚興趣。如擔任仁愛之家靜和醫院精神科戲劇治療講師,前省立新竹醫院精神科戲劇治療講師,並於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講師,開設「戲劇治療」課程。這些特殊的際遇,形成一股自我探索的力量和勇氣於是,先後創作發表2017《記得-因為愛》,2018《瀰漫的雲》,2020《夜,散落在愛的臨界》(以上三齣戲,統稱《記得,因為愛》三部曲),以及2023《泅向自由之島—崔小萍的餐桌對話》。
但即便如此,在整個創作過程,並不如表面看來如此順利。此因戲劇主題碰觸了自己這樣特殊的身世,自我內在的掙扎拉扯,產生極大的情緒波動。長久以來不曾爬梳整理的種種,既模糊又清晰、既落寞又哀傷。面對一個複雜綿延,又難以啟齒的過往,進出其間的我,依然顯得倉皇不知所措,直到當一齣戲搬上舞台演出,終於意識到所有感性與理性交織的作品,都反映出生命過程的某一面向,且都彌足珍貴,而不在執著於某種「終極」或「完整」的創作期待。
我的父親郎俊(1922-),浙江蘭谿縣人,在大陸的中正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1948年來台之後,先是在台北工專教書,不久就進入電力公司工作,隨著職務需要移居台中、花蓮等地,最後定居台北。1972年2月被調查局拘捕時,他擔任輸配電工程處主任,先在司法行政部調查局三張犁招待所審訊,應訊19次後,移解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看守所。6月初審,被指控17歲曾參加共產黨;且1959年至1962年間在花蓮仍與同黨人士會面聯繫,判決十年。父親不服此莫須有罪名與指控,乃自撰書狀以聲請覆判,但10月駁回,仍維持原判。後因工程技師專長未送去綠島,一直留在景美看守所(今景美人權園區),後經特赦於1978年出獄。
我出生於花蓮,排行第五,上有兄長三人和姊姊一人。母親和父親同年,亦為同鄉,且為中正大學同學,母親就讀教育系,後來一直在教育界服務。父親出事後,母親撐下整個家,打點家中經濟,任勞任怨,含辛茹苦,2012年去世,享年92歲。
當年發表《爸爸》這齣戲時,我曾有一篇短文描繪關於父親冤獄帶給我的影響:
經歷漫長的歲月之後,我才會體會到白色恐怖對我的影響是很深遠的,身在其中的我們,其實並不容易覺察,那些遭遇是如何改變了我們的人生風景。實際上,要經歷過很多很多事情之後,特別是挫折之後,再回頭去盤整、去檢視,才慢慢將破碎又片段的記憶拼湊起來。這個過程的艱難,在於這樣的創傷,延續了許多年,在偽裝的外衣與隱匿的身分之下,事件的荒謬性深入了生活的空隙,在個人既無法辯解又難以分析之下,心理的扭曲與壓抑,影響了與人的正常交往與互動;不期然的,在內心深處,成了真正的「異鄉人」。
我也發現,我的「時間感」和「空間感」與眾不同。我發現「心理的時間」不同於「物理的時間」;比如說;
爸爸失蹤的那一晚,我在家門口睡著了,就好像拍影片的膠捲,突然空白掉了;等到畫面再度出現的時候,我已經讀大學了。如果有人問我青少年階段的事,我都要努力想很久才能描述出來。因為那些日子,是潛意識裡就不想去記得的歲月,便自動地將它褪色,褪色到幾乎沒有畫面的那種狀態。總之,父親在牢獄的日子,也是我青春被劫走的歲月,而這歲月,蒼白而幾近空洞。
而亟欲擺脫現實拘囿的我,從戲劇當中尋獲了全新的空間感,讓「戲劇的空間」 得以暫代「現實的空間」:
白色恐怖影響我對於生命存在的思考,因為在年少的時候,我便經驗了生活一夕改觀的;人生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感慨,劇場的迷人之處,一是我覺得它是一種安全且無害的偽裝。第二,是因為我是導演,在一個完全隔絕現實的空間裡頭,一切似乎可以被掌控,於是,在劇場裡,我有了新的生命,故事可以不斷被創造、被重演。
儘管特殊的遭遇,導致了我與他人的嚴重「疏離」,但也不能說全無好處,比如對環境的觀察、對歷史的研究,如果不是父親的遭遇,我應當不可能如此感同身受:
我內在的自己,一直有這著被邊緣化的危機感,即便遠離了過去那風聲鶴唳的時代和當時的那種身份,但面對現實人生,我仍習慣於將自己蜷縮起來。歷經這樣的一個人生急轉彎之後,我的人生,不論是在人群中的安身立命,或在尋求一個自我認同的問題上,都出現了許多衝突與矛盾。事實上我在創作戲劇的時候,一直在重複追尋這樣一個身份認同的問題;或是藉著對族群議題的關注,或是跟臺灣百年歷史相關的事件,都是企圖去了解這個國家,或說近代的中國所面對的苦難。這創作的過程對我而言就是一種療癒。
今年,我有一個長篇小說的計畫,獲得國家人權博物館的補助,這個寫作計畫目的是揭露受難者與其家屬,過去不能為人傾吐的內心世界。那些曾經試圖強迫自己遺忘之所遭受的不平等對待,以及如同烙印般,在悠悠歲月無法抹去的生活痕跡。相信文字將更鉅細靡遺,更細膩深入,展現不同於舞台演出的力道,可以描述深層心理的糾葛矛盾:
我覺得父親突然被迫離開的這件事,讓我認知了人跟人之間關係的脆弱,而一種很強烈的不安全感,出現在生活當中就是一連串的「如果」與「假設」。比如說「如果」自己洞燭機先,就不會受那麼大的傷害;「假設」我可以事先防範,某個破壞對我顯然就不會有太大的傷害…。因此,我覺得這輩子始終要學習從這種心理掙脫出來。我們常說其實創傷並不會全然康復,唯有經歷同樣的創傷的時候,經由面對與覺察,才可能從創傷的過程裡面重新站起來。我覺得白色恐怖對我所造成的傷害本身就是個「謎」,可能 一輩子都處理不完,也清不完,因為它太無遠弗屆。
一首當時寫的詩,現在仍足以代表我的心境
你可以很輕易地闔
上眼睛
充耳不聞
命運教導我 就是
這樣
如果你渴望 你註定
會一再失望
如果你等待 你就必
須臣服
如果你相信 你就要
接受一連串背叛的
命運
父親的命運和我的
家 還有我 緊緊相繫
但我始終無法相信
家 也無法回家
命運教導我------
為尋求終生的自由
你注定要成為一個
時間的漂人
在未知浮游
若果被剝奪幸福,就不能再被剝奪記憶,
所以,我告訴自己:一定要繼續創作下去!
今日刊登〔郎亞玲有情癡〕詩作
<錦鯉>
在千條光束的簇擁下
你頂著紅寶石般的璀璨
如錦似綢之
晨曦
迎向我
我注目神馳
良久
卻如雕像般
靜默
難以移動步履
而你已在波光粼粼中
反轉挺拔的背鰭
彎曲你完美的魚紋弧度
在水中 悠游
閃動炫目的鱗片
華麗且 自如
我試想靠近
你斑斕的身軀
你卻說
寧可在夢中棲息
如艷紅透亮
瞬間寂滅的
夕陽
終究
那無懼滅頂的女子
經不住
你一躍飛濺的水花
四溢
是
吸吮的唇
舔舐的舌
交纏的身
粉碎了心墳
當你無語端詳
水草的婀娜
她羞怯地退避至
岸邊的一隅
亙古哽咽的離別記憶
以隆起之沙丘
呼喚
如波濤之湧動
糾纏
似珊瑚之凝結
封存
愛
是一股引流
隨你擺動的光隙
捲入難以掙脫的
巨大漩渦
當我悠悠甦醒
忽憶數個世紀
或者更久
朝兮 暮兮
你是
我日日凝視的一尾
錦鯉
我常常思考
到底怎樣才是好編劇?
這提問其實很空洞,但其實只要有好的作品出現,這個問題便馬上獲得解決。
前兩天看了一部電影叫做<夢想集中營>,故事很簡單,但批判的力道很強,幾乎超越了同類型的片子。
我們常常看見影像藝術的批判立場,藉著角色,藉著故事,藉著某種喜劇,鬧劇形式,進行挖苦,諷刺,譏笑對象,但這部電影卻以冷靜,客觀的視角,呈現人性在某些情境下的呈現出的“荒謬”與‘‘不可思議’’,電影提出對人性善惡的嚴厲質疑。沒有一絲絲悲催的吶喊控訴,卻激起觀眾更深沉的憤怒與嫌惡。
太佩服這齣戲的編導了呀!
#2023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奧斯卡5項大獎入圍!《肌膚之侵》金獎導演細膩殘暴話題之作【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 2/23(五) 全台上映 【 #夢想集中營】電影介紹:https://garageplay.tw/4568上映日期:2/23(五)🥀2024 金球獎 戲劇類最佳影片、最佳外語片、最佳女配角 入圍🥀2024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等5項大獎 入圍🥀2023 坎城影展 評審團大...
今日刊登〔郎亞玲有情癡〕
❤️心韻交響 詩路綿延
2024閩南詩歌節—詩與城市光影
〔閩南詩歌節〕在中國是一個有傳承的文學藝術節,並且與台灣有極密切的關係。最初舉辦可追溯自2012年,尚稱作[漳州詩歌節]的系列活動,是由閩南師範大學與臺灣明道大學、臺灣詩學季刊社聯合主辦。名詩人蕭蕭與閩師大黃金明院長共同打造,提出「網路世紀·故里情懷」的主題,為兩岸詩歌與文化交流的新平台,揭開序幕,至今已經邁向第九屆。
此後以閩南師大為核心,逐年有詩與茶、詩與書畫、詩與琴、詩與戲劇、詩與藝文教育等不同主題的推出,呈現全方位的詩觀,以及詩的生活美學應用。每年活動,台灣都有詩人代表或藝術家前往與會,而閩南師大更有來自台灣、學有專精的教師們全心投入。今年從台灣出發的詩人包含蕭蕭、白靈、郭至卿和筆者共四人,其他學者專家則有周志文、李阿利、劉正偉等人。現任教於閩南師大教師,則有羅文玲、陳瑞松的全心投入執行,還有張伯宇、洪瓊君等人的協力參與,這個有著「台灣特色」的詩歌節,恐怕也是全中國絕無僅有的了。
今年,詩歌節是以「詩與城市光影」為主題,兩岸50多位詩人學者齊聚漳州,透過講座、論壇、表演、導覽等不同型態的活動以詩會友,深度交流。探討詩歌的當代書寫、城市意象、聲光傳播。為了呈現現代科技賦予詩的嶄新活力,「詩與現代傳媒論壇」、「詩與聲光詩歌朗誦會」等皆具體而微詮釋了當代詩歌傳播的多元路徑,以及跨界思維如何讓詩的美學更臻化境。
「詩與城市光影」論壇早上場,由文學院羅文玲副教授主持,詩人白靈首先介紹了自己著作《新詩跨領域現象》,指出詩可以與繪畫、建築、電影等結合外,詩的可能性隨著時代的變革,創作者應與科學有機結合。劉正偉以己為例,展示詩與音樂、詩與出版、詩與網路傳播等的結合,分析詩與現代傳媒關係。AI技術在詩的創作與欣賞層面,不容小覷,白靈早已率先與台灣詩學同仁在網路推動。他與詩人郭至卿不僅在「詩與AI論壇」現身說法,並且在「詩歌朗誦會」中發表AI製圖、AI作曲、演唱等新穎技術,與表演形式融為一體,成為詩歌節的關注亮點。白靈、劉正偉與筆者,則是與學生共同討論舞台朗誦字句的分配、角色分派、舞台走位、手勢表達、和肢體變化,讓傳統較為單一形式的朗誦,有了肢體的變化和戲劇的張力。
「詩與城市光影」論壇下午場,詩人肖水主講「詩與城市」主題講座。他指出:自新文學以來,詩歌仍以鄉土思維為主,如何在詩歌裡呈現城市,在當今十分重要,並以自己創作的《南溪故事集》為例加以分析。之後詩人孤城、孫曉婭、許陳穎、吳子林陸續發表己見,鄉村與城市的文化究竟是抗衡還是相容?相信詩人們心中自有定見,在抒情與思考中,留下當代生活的痕跡。
主辦單位就中國詩歌在時間與空間的軸線上著力尤深,在開幕式與一場「詩與聲光詩歌朗誦會」上,我們固然看見了現代詩創新、實驗、聲光齊備、舞台流轉的驚喜;但同時,也見識到閩南師大學子們,詩經、大學詩篇的復刻敷演,以及琴音詩吟交織的古韻悠揚。時間的流衍下,古今詩情兩相對照,校園文化的精湛與深度,令人緬懷喟嘆不已!除了時間的橫亙綿延,還有空間的跨越、土地的貼近。詩人營造的詩的意象、詩的想像,並非純然無中生有,反之,是來自生活中的提煉、實物與真實情境的選擇。在為期四天的活動中,詩人學者們還參與了兩項走訪活動,一是漳州古城的歷史文化探索;一是龍人古琴村的尋幽。顯見吟風弄月並非無病呻吟,而是真真實實的土地巡禮,沉浸是體驗對大自然生命力的歌頌詠嘆!
詩人們走訪漳州古城活動,首先來到著名的商業區——臺灣路,沿著臺灣路往裡走,抬頭便能看見許多牌坊與歷史印記。漫步古道,繞行「泮池」,穿過「道冠古今」牌坊,乃進入文廟,先師孔子的聖像映入眼簾。此活動讓詩人們感受到漳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蘊。
而龍人古琴村內,不但了解村莊與書院的歷史源流和發展,現場並聆聽導覽人黃志祿演奏古琴曲《酒狂》,享受視覺與聽覺上的典雅盛宴。在陸續參觀了古樟琴舍和龍琴坊後,又到古琴製作工坊,實地參觀選材、定型、槽腹、髹漆、安足、上弦等古琴製作工序,瞭解一床琴完成需歷時7年,感受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蘊與匠人精神。
此外,在龍人古琴村還舉辦了別開生面的「創意寫作學科建設研討會」,亦是閩南師大近年重視並推動的教育課題。由文學院院長黃金明開場,提出「以作品為中心,帶入歷史學習」的看法,並期望文學院學子培養真正的文學寫作能力。接著在任毅教授主持下,分別邀請大陸學者、詩人吳子林、孤城、肖水、孫曉婭、安琪、許陳穎等,台灣詩人郎亞玲、劉正偉、郭至卿、洪瓊君等人結合自身經驗,為學子們提供全方位的寫作思考與方向。
四天活動接近尾聲,參與者皆因懷感恩與戀戀不捨,閩南師範大學師生的全體動員、真情相待、噓寒問暖、無微不至,活動緊湊充實、切磋交流、收穫滿滿,飲食住宿優渥、精緻豐美、樣樣周到,凡此種種,皆為第一次參加的筆者,留下深刻印象。最後上飛機前,經由詩人米拉的熱心引薦,白靈、郭至卿與筆者在廈門與在地詩人禾青子、顏非、談海一勺、夏敏聚會,席間交換寫作心得,並分享兩地生活經驗,是此行意外美好的休止符。
#全文連結見留言
#感謝的支持
#2024春季號
本期刊登拙作
謝岱成是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第一屆高材生,之後又獲得該校碩士學位。相較於許多人,他的創作生涯持續專注而純粹,幾乎沒有因從事其他事務而中斷過。剛跨入耳順之年的他,認為2024的個展意義重大,他認為在台灣的現實環境下,能持續創作實屬不易。長年的堅持,乃造就了他今日芳菲滿眼,生機璀璨,不可思議的許多佳作。他筆下構築的色彩能量場,十足令人體驗視覺,觸覺,感覺交織的美學心路。
謝岱成年輕時迷戀攝影,相機不離身,也辦過多次攝影個展。他以黑白攝影捕捉的影像,紀錄生活中剎那邂逅的人事物,不刻意捕捉、或尋找特定題材,也不講究攝影技法或光影特效,只是默默平實地留住個人的興味畫面。但隨著數位攝影的潮流席捲,底片攝影漸被取代,他感到暗房處理顯影的樂趣消失,接著手機的方便性再度取代數位相機的功能,自己也就不再熱衷攝影;而集中精神,拾起畫筆,全心投入油畫創作。比較兩種視覺創作的態度,在不刻意設主題上,以及直接融入生活中的平凡所見瞬間上,是相同的。但整體創作的過程,卻大不相同。他曾細膩描述作畫的快感:
「作畫是一次次充滿奇幻驚喜的旅程,帶著覺察,凝視,靜待一次次的呼喚與相遇,感知意念自然流入輕握畫筆的手,為自己描繪出一個個嶄新的視界。」(《荒域極境的最後顯影》江如海)
他的畫面所呈現的景物,皆非寫實,雖然有若干具象,但卻出於自身飛躍的想像馳騁。每天一筆一筆的堆積,並不依附於個人意志,而是畫家和畫面的碰撞激盪、相輔相成,是人為與自然的共創,他說:「所以,每當我看著畫,總會感覺那線條,那一點,好像它原本就在那裡!」好個「原本就在那裡!」,那是道家的「無為之美」,在此,畫家真情流露,展現他崇尚本體、順應自然的創作態度!
謝岱成的畫作,雖然乍看都像一片廣袤的草原,但定神觀看良久,卻發現不是初看那麼簡單明瞭。因為層層疊疊的筆觸油彩,不但生機勃勃,跳躍舞動,且亂中有序,朝向某個無以名狀的核心,充滿著一種曖昧不清的「神秘感」。謝岱成表示:雖然繪畫本身是一個私密的創作過程,但呈現的結果卻應具有普遍姓。藝術家是中介的角色,在挖掘美的過程中,發現並留下「神奇」的意象。他說:
「彷彿正置身於無垠荒野的我,靜靜地望著那花草藤蔓爭相纏繞漫生遍地,任它兀自榮枯更迭。而面對這眼前暢旺繁茂生命力的我,除了讚嘆,只能在心中輕輕地響起一聲『啊!』(《荒域極境的最後顯影》江如海)
在學院時期研讀藝術史時,他獨鍾超現實主義的作品,尤其是雷內・馬格利特(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1898-1967)之作,馬格利特強調眼睛所見,未必是「真實」,因此,他喜歡挑戰人的視覺慣性、喜以為常的視覺經驗,用辯證的手法,提醒視覺製造的假象。他曾說:
「我的畫是看得見的圖像,背後隱藏著未知與謎團,但它會勾人想像,而且確實,當有人看見我的畫作,他會問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那到底是什麼意思?』但它其實什麼都不是,因為混屯的謎團根本無從被認識。」
謝岱成舉了幾個作品,如他的招牌名作,分離現象與本體,直指人心,將物件的本質從畫面掏出。著名的,畫了一名女子騎馬在森林,但馬身和人身被樹木錯置切割,形成不完整的身形。而則畫了一個被敲碎的玻璃窗,離奇的是摔落地面的玻璃碎片,都帶著白皚皚雪山的風景。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的「蘋果」,他畫的蘋果彷彿可以無所不在,經常遮蔽人臉,讓人狐疑背後被隱藏的真相,還有一幅蘋果大到佔滿房間的畫,造成觀者的視覺震撼。
「蘋果把可見的給遮住,也把臉隱藏起來。這不就是常常發生的事情。我們所見事物遮 蔽了其他,我們總好奇那些東西是什麼。有趣的是,無論被隱藏的、或是可見的事物都沒有提供解答。」
他不過一再提醒觀者,眼睛所見、圖像形貌,經常和物件本身是矛盾的,無助於探究事物的本質。但人生畢竟充滿難解的謎團,視覺藝術則有取之不盡的有趣素材,回神再看謝岱成的畫,彷彿若有所悟。「畫甚麼?」、「如何畫?」的課題,好似都不比「為何而畫?」來的重要。
比較他前後十年的作品,會發現他過去對構圖的想法逐漸被豐富斑爛的筆觸掩蓋、淡化,顯見近年他以直覺、即興的畫畫方式,解放了過去的畫風,結構依稀存在,但已不是主題,而是反襯出破壞主題的企圖。
隱藏、神秘、謎團-自然界中所有的美好,其實有待發現、挖掘。不強調技巧、寫實功力的謝岱成。強調就是一筆一畫畫出心中的構圖,直接下筆,直接畫圖,不加修飾雕琢。像孕育剛萌芽的「種子」,雖然百般呵護,卻在過程中容納各種契機巧遇,只要在每筆乘載當下 意念,眼見熟成,視覺快感飽足,便是心中「魔幻」的一刻!
謝岱成
1963 生於台灣彰化
1987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學系畢業
2005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
個展(近十年)
2024 《漫草》,亞書藝所,台中市,台灣
2020 《彼方此刻》,苡樂畫廊,台中市,台灣
2015 《發現青鳥》,藝境畫廊,台北市,台灣
獎助
2004 台北獎入選
1999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補助
今日刊登詩作<哭和笑>
你難過
你哭了
你十分難過
你哭不出來
後來
你笑了
你的難過
是絕望
你快樂
你笑了
你十分快樂
你收斂起笑容
後來
你哭了
你的快樂
非你應得
(節自<我和你.馬里亞納海溝>)
#攝影黃筠筑
Eunice Jayne
#連結見留言
今日刊登詩作
<荒城>
我死守著愛情的金字塔
無法離開
為了信守誓約
我丟下一把劍
妄想你刺穿謊言
與頹圯的荒城沉睡幾世紀
愛情的木乃伊啊!
能否讓我復活
在黎明
(收錄於<我和你,馬里亞納海溝>)
Jayne 攝影
#全文見留言
#感謝的支持
#2024春季號
本期刊登我有關詩集談愛情一文
<生命的縫隙>
最近寫了首小詩<縫隙>
時間若有縫隙
我必 思念你
時間若無縫隙
我必思你 念你
短短的四句詩1.2句是一個世界,3.4句是另一個世界。第一個世界,「時間若有縫隙/我必 思念你」是現實的世界,理性的世界。「縫隙」可以比喻作「物理的時間」,「生活的閒暇」,「百無聊賴的時刻」,這是一般情人間的思緒波瀾,不足為奇。然而第二個世界,「時間若無縫隙/我必思你 念你」,則進入了想像世界,感性世界,是全然抽象不真實的世界。「縫隙」不再是物理的時間,轉化成心理上的「契機」,但因苦無機會,形成彼此「扞格不入」的狀態。但有情人不死心,依舊執著於「思你 念你」,且比「思念你」,更為加乘。
第二個世界,我稱之為「詩的世界」。
我的第二本詩集<我與你,馬里亞納海溝>,更擴大加深了情人之間的這種「隔絕」狀態,從第一層感受到因對方的難以理解,沉默,隱藏,冷淡.......,所形成的「距離感」;進而延伸到難以跨越的認知鴻溝或情感模式,而苦嚐失落感與挫折感後;最後導致無法與他人建立親密與信任關係,逐漸形成面對世界難以承受的巨大孤寂感。以詩解析;
(第一層次 他者)
我的你
馬里亞納海溝
沒有任何儀器可以探測
幾億萬年前
你如何陷落?
介於冰山與火山之間
折衝堅定不移的板塊
世界在你的瞳孔裡
只見一片深邃的海洋
(第二層次 你我)
我望之卻步
你和你的
馬里亞納海溝
海岬如你的胸膛起伏
海螺高鳴
是啟程的羅盤
你像永不靠岸的風帆
舟子昂首被星團迷亂
(第三層次 宇宙)
無法送別
也不忍道別
我們相隔著
馬里亞納海溝
歲月兀自斑白
沉落在最深的海底
有一顆 不曾傾吐的心
靜靜地 藏著
一個未完的故事
愛情的難並非人與人之間適應的難,難是難在一個個體有多少面對宇宙殘留的信念與勇氣;愛情難以苛責,正是愛情本身並沒有足夠的能量提供個體無止盡之提領與消耗,愛情總會在一定的時空消逝,除非情人覺悟到雙方需施予而非佔有。
另一首詩<不許>也在描寫情人間充滿迷離,矛盾,衝突的互動關係,並且更加隱晦,「許」是情人間彼此的約定或承諾,「不許」則是一方未能給予任何對應,形成另一方懸而未決的心事。回文詩的結構,跌宕反覆,叨叨絮絮,儘管如此,情人是任性的,不甘輕易放棄,便繼續作愛情大夢。
你
不許星子閃爍
星子 不許火車鳴笛
笛聲 不許夜鴞靠近
夜鴞 不許獵人舉槍
槍 不許瞄向夕陽
夕陽
不能阻止沙灘歡唱
沙灘 不能阻止海浪翻騰
海浪 不能阻止船隻前行
船隻 不能阻止燈塔佇立
燈塔 不能阻止月色迷離
試問
月色
又如何能阻止
我的靈魂
奔向你的星雲?
面對愛情與面對世界,其實是一體的兩面,雖然愛情總是不如己意,令人傷神,但也未必天天上演的都是悲劇,單看自己如何轉化?如何解套?<如果此生必須認識一個人>是以帶著一絲絲的揶揄,反諷的文字,一兩撥千金,以輕鬆的態度,輕快的步伐迎向未知的愛情。
(第一層次 他者)
如果此生必須認識一個人
踏著城市筆直的街道
你要有禮貌
並且學著面帶微笑
聊一聊
天氣,溫度,美食
點頭稱許
鄙夷和平還在昨日
軟弱低聲地抽泣
夢境
如殘留之遠方戰事
如果此生必須認識一個人
他曾經
從電腦螢幕
手機畫面
或
速食店的門前
出現
(第二層次 你我)
你不確定
那是三年五年
或十年前
你們曾不經意交談
一起打發時間
交換呼吸
震動脈搏
或虛張聲勢
說明日將更加進步踏實
如果此生必須認識一個人
那不會是
我
不是昨日堆砌的喧嘩
也非明日畏縮的計畫
不會打發時間
除非你在面前
不要學習禮貌
只會擁抱
(第三層次 宇宙)
如此 若無其事
像一顆
被撿起的小石子
平凡無奇
如沙塵
而當你搓磨
它驚訝地顫抖
對你
傾吐一生
此生
是星空的記憶
或隕石的運命
如果
你真的
必須認識一個人
我們無法預知明日,無法知曉下一秒會認識誰?遇到誰?真正的愛情何時發生?何時消逝?都不在掌控之中。既然如此,何不昂首闊步,微笑以對。在人與人互動的過程,其實往往是既疏離又熟悉的感覺,有些人似曾相識,有些人全然陌生,許多人擦肩而過,許多人駐足停留,唯有真誠以待,才有可能敞開心胸,了解彼此,攜手同行,共度晨昏。
然而,凡人皆不察,生活的「變」隱含了愛情的「變」,人在有限的時空下,必與草木同朽,愛情亦散若雲煙;但若就大宇宙的運行看來,兩個渺小的個體能在交叉聚合的剎那畫下痕跡,那豈非難得?豈非幸運?因此,不要鄙視平凡的相遇,也不要忽略偶然的傾吐,因為很有可能,他便是你此生必須認識的一個人。
<我和你,馬里亞納海溝>/郎亞玲著.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12
274面 (吹鼓吹詩人叢書 ; 57)
Click here to claim your Sponsored Listing.
Category
Contact the public figure
Website
Address
Taichung
403
Taichung
The Wizzard of Odd - artist, poet, father, and finely tuned leathering machine!
美村路一段576巷4號1樓
Taichung, 403
我是趙于萱。我是寫《魚的旅行手記》、喜歡畫手繪城市的那條魚,共出版發行9本書。希望透過我的圖.攝影.繪畫.文字等....各種生活所感的創作,你能看見更溫暖迷人的獨特。★各種合作都請來訊 (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