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者咖啡

初心者咖啡

初心者咖啡 - 希望我們提供的不只是咖啡因。

08/04/2024

肯亞,可能是許多人接觸精品咖啡的第二個生產國,第一個當然是衣索比亞。

世界咖啡出口量排名,前三名分別是巴西、越南、印尼,可以理解前三名,是因為阿拉比卡商業豆,以及羅布斯塔把量撐起來。

第四名是大家也熟悉的哥倫比亞,而咖啡的原產地,衣索比亞則是第五名。

那本文要介紹的肯亞,是第六名嗎?

令人意外地,肯亞排在第25名,我當初得知這個資訊也是無法理解。附帶一提,台灣是第52名。

說起來,自己一開始並沒有特別喜歡肯亞豆,參加杯測會,覺得喝起來都很像,

這要歸功於肯亞的品種與處理法,品種幾乎都是實驗室品種SL28、SL34,

處理法也幾乎都是肯亞式水洗。咖啡櫻桃去除果皮、果肉,水中靜置發酵24小時,洗去果膠後乾燥發酵24小時,再水中靜置發酵24小時,最後再曬乾,比起傳統水洗法多泡一次水,也稱為雙重水洗。

然而,肯亞以生豆尺寸作為訂價基準倒是滿有趣的。

較大顆的AA,生豆價格在500~800元/kg上下,

尺寸比AA小一點是AB,生豆價格在300~500元/kg上下,

尺寸比AB更小則是C,生豆價格在200元/kg上下,幾乎貼近商業豆的價格。

綜合以上,品種、處理法導致風味穩定,分級制度導致價格被尺寸限制。

也因為上述盲點,偶爾有機會找到風味很棒的肯亞AB或C。

因為雙重水洗,肯亞豆的乾淨度都有基本盤,如果種植條件良好,

偶爾會有青梅、葡萄柚等明亮酸風味的豆子,有別於傳統的烏梅風味。

另外,因為肯亞豆本身偏硬,AA大顆,所以不好烘。

但烘成功的成品不只好喝,還好看,是適合送禮的選項。

最後,還是不知道為什麼肯亞在台灣精品咖啡市場的知名度不錯,但她的產量只有排名25。

17/10/2023

之前有發現用RO水沖煮咖啡,風味會怪怪的,因此安排下列實驗。

每一組的實驗變因只有「水」,

第一組實驗:使用Hario V60-01樹酯濾杯,

磨豆機1Z JS (刻度一圈)、20g粉、注入滾水330g、3分鐘滴完。

1.波爾水:TDS 1.24

2.RO水:TDS 1.23

TDS是咖啡濃度計測量的結果,TDS越大表示咖啡越濃。

使用波爾水與RO水的咖啡液,TDS數值接近。

剛好兩杯必須在相同TDS下比較風味才有意義。

結論,不論高溫、低溫,波爾水沖煮的咖啡喝起來比較圓潤有甜感,

RO水那杯明顯少了甜感,導致酸苦突出,喝完喉嚨會留下苦尾。

第二組實驗:使用Hario Switch玻璃濾杯,

磨豆機1Z JS (刻度一圈)、20g粉、注入滾水330g再下粉攪拌、3分鐘開閥、5分鐘滴完。

1.波爾水:TDS 1.36

2.RO水:TDS 1.30

波爾水那一壺倒出160g咖啡液再加上5g波爾水,調整成TDS 1.30。

第二組實驗使用的熟豆較偏中焙,

波爾水那一杯的風味比較豐富,但是苦尾。

RO水那一杯則是風味比較呆版,比較不苦。

風味很主觀,不好討論。但兩杯直接PK的測試,就容易比較出差異。

這個實驗很容易操作,家裡有RO水的朋友可以試試看。

結論,使用不同的水沖煮咖啡,對於咖啡中的組成物質萃取能力會有影響,因此就算濃度TDS相同,喝起來也有明顯差異。

實驗下來,以RO水沖煮的咖啡,比起波爾水會少一些甜感,而這是喝起來是否順口很重要的部分。

初心者咖啡 初心者咖啡 - 希望我們提供的不只是咖啡因。

28/09/2023

一般常說衣索比亞的精品咖啡帶有柑橘味,但咖啡的柑橘味,跟實際吃橘子還是有明顯落差,以我自己來說,咖啡的風味是隱晦的,大多要勉強硬湊才講得出來。

2022年開始,哥倫比亞的薇拉產區,開始出現一些標榜「酵素處理法」的生豆,顛覆了我對於風味隱晦的認知。

在杯測會上,酵素處理的樣品可以說是技壓群雄,乾香輾壓隔壁的水洗、日曬。注水下去,更是距離兩~三公尺就能聞到香味。我當下認為應該是加了香精,而且加太多。雖然生豆商賣力說明,我還是不太相信只是加個酵素就讓生豆有如此大的差異。

上個月,WCE烘豆冠軍 賴昱權大大在FB分享了一系列去哥倫比亞記錄酵素處理法的見聞,這幾篇文章打開我的眼界,也讓我對於處理法的零碎想法拼湊出輪廓。

先條列水洗處理法,步驟如下:
1. 把咖啡櫻桃的果皮、果肉去除,但黏滑的果膠去不掉。
2. 置於發酵槽,讓果膠上的原生菌種發酵,吃掉果膠。
3. 將發酵後的咖啡豆清洗掉雜質。
4. 曬乾成為生豆。

酵素處理法則是在上述的步驟1~2之間增加滅菌、添加菌種的步驟。首先沖熱水,將咖啡豆上的原生菌種消滅。再將咖啡豆泡在調配好的酵母液中進行發酵,其他步驟大致與水洗法相同。

我原本以為咖啡豆的風味,主要來自咖啡豆本身,少部分來自浸泡在果膠時,咖啡豆吸取的果膠風味。從以上兩種處理法所造成的巨大風味差異,才知道原本想法可能錯了。

咖啡豆的風味,可能大部分是來自發酵。日曬則是透過果皮的保護,在每一顆咖啡櫻桃在完全曬乾之前,藉由內部的原生菌種、果肉、果膠進行發酵。

經過酵素處理法的生豆,烘成熟豆之後香味、風味會非常集中、明確,而且價格翻倍,生豆至少都在每公斤700元以上。

酵素處理法的核心概念,就是人為控制。

自然界中,原生菌種的組成,會因為每年的風土條件而有所不同。原生菌種在發酵時,又會因為果膠上的營養成分、酸鹼值,造成某些成為優勢菌種。這一整段都是看不見過程的變因,最後是否成為高品質生豆,賣到好價錢,有相當比例取決於運氣。

而酵素處理法所使用的菌種,據說也是從原生菌種中分離培養,進一步分析哪些菌種能產生好風味,將這些菌種送到先進國家大量繁殖,再乾燥成易於保存的乾粉狀。

有做過麵包的朋友,是否覺得似曾相似,對,就是酵母粉。而不用酵母粉做的麵包,則是相對古老的酸麵包,或是野酵麵包。

試想一下,現在還有哪些麵包店堅持不用酵母粉做麵包? 有些麵包店會少量推出水果酵母麵包,就是自己從水果培養的酵母,拿來做麵包,因為野酵相對不穩定,價格通常是一般麵包的兩倍以上。

我認為酵素處理法是大勢所趨,站在產地的角度,還有什麼比品質可控、價格好更具有吸引力? 就算之後酵素處理法被廣泛應用,而導致生豆價格下跌,品質可控也還是很大的誘因。

回歸到我的想法,目前我還是傾向繼續努力尋找,找出好喝的水洗、日曬豆,因為它們是穿越重重變因,少數好喝的,可以說是被命運選中的豆子。這是情感的層面,理性面則是傳統處理法的價格相對合理,也就是CP值比較高。

而且說不定五年後,整個市場都是酵素處理法的生豆,一字排開風味整齊,不會有意外,也不會有驚喜。

初心者咖啡 初心者咖啡 - 希望我們提供的不只是咖啡因。

23/09/2023

上篇介紹了不同咖啡品種對風味的影響,本篇試著從咖啡豆的視角去思考它經歷了什麼樣的旅程,才變成那一杯黑黑的東西。我未曾去過衣索比亞、肯亞等地,所幸岳父種植咖啡,也採收處理成生豆,出貨給台灣的熟豆店家。加上參加生豆商的杯測會時,生豆商會介紹去產地所見所聞,整理成本篇文章。

咖啡樹會開白色的咖啡花,聞起來太香,有點像玉蘭花。咖啡樹結成的果實,一般稱為咖啡櫻桃,但我覺得以結構來說,比較像籽很大顆的葡萄。因為最外層的果皮有點光滑,但捏破咖啡櫻桃跟捏破葡萄很像,會產生黏滑的果膠。

咖啡樹上果實成熟的速度不一,大多會由人工摘採成熟的咖啡櫻桃,這是整個流程最耗費人力的環節,也是台灣咖啡的成本遠高於進口豆的原因,衣索比亞的男性工資是一天2~3 USD,女性再少一點。

摘採下來的咖啡櫻桃,再以日曬、水洗,或是其他特殊處理法,把它乾燥成易於保存、運送的生豆,品質與風味也在此時定錨。

日曬處理法其實就是把整顆咖啡櫻桃拿去曬乾,曬成像葡萄乾,再把皮去掉。日曬是看天吃飯,天氣不穩定會影響品質。

想起小時候幫阿公曬稻子,每30分鐘要去翻一次鋪在空地上的稻子,突然下雨就人仰馬翻把稻子集中成一堆,再用帆布蓋好,當時這是每年最大的一筆零用錢來源。

水洗處理法是把新鮮的咖啡櫻桃果皮弄破,用清水把果皮、果膠洗掉,因此品質比較穩定,早期水洗被認為是比日曬更高級的產品,日曬甚至拿不到G1。

但不論哪一種處理法,核心關鍵都是發酵。哪些菌種,在怎樣的環境下,用哪些養分進行發酵,對咖啡櫻桃的籽,也就是生豆,產生風味上的影響。

經過處理之後,生豆的品質大概就確定下來。接著產地的出口貿易商會將生豆分級、定價之後,送樣給各國的客戶。

舉例來說,台灣的生豆商收到各種樣品,測試挑出風味與價格OK的品項,再與產地貿易商洽談交易細節,產地會在生豆出貨上船之前,再空運寄一次樣品過來給買家確認,俗稱船頭樣。

再來就是兩個月的船運,如果運氣不好,貨櫃的位置常常照射太陽,也可能導致生豆品質下滑。

曾經詢問過生豆商,萬一收到船運到港的大貨,品質明顯與送樣不符怎麼辦? 也不能確保產地裝上船的是當初承諾的那批貨。據生豆商的說法是不會把貨退回去,會走國際訴訟爭取賠償。當然之後也會避免跟這位產地貿易商合作。

因此我認為生豆採購是一件非常需要買賣雙方互信的合作模式。當然,買方派出稽核人員到現場監督裝櫃也是一個辦法,這在製造業滿常見的。

生豆進到台灣之後,經過挑豆、烘焙,磨一磨,沖一沖,就變成那杯黑黑香香的東西了。

雖然本篇旅程末段有點緊湊,只是因為我把重點放在前段,絕不是虎頭蛇尾 XD

初心者咖啡 初心者咖啡 - 希望我們提供的不只是咖啡因。

Photos from 初心者咖啡's post 07/09/2023

分類學上的界、門、綱、目、科、屬、種的「種」,與我們常聽到的咖啡「品種」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品種」是位於「種」的下位,但是文字的關係很容易混淆。

用比較容易理解的狗來說明,狗與狼是不同「種」,但是柴犬與柯基則是不同「品種」,品種具有特殊、穩定的性狀,不同品種之間可以交配產生後代,長久以來人類刻意透過雜交、選育,產生各式各樣的犬種,例如觀賞犬、工作犬、護衛犬等等。

作為精品咖啡主力的阿拉比卡,以及常用於商業豆的羅布斯塔,分類學上屬於不同「種」。阿拉比卡又名小果咖啡(學名:Coffea arabica),羅布斯塔則是中果咖啡(學名:Coffea canephora),不意外還有一個非常稀少的大果咖啡(學名:Coffea liberica)又名賴比瑞亞咖啡。

阿拉比卡依性狀分為下列各品種,鐵皮卡Typica、波旁Bourbon、藝伎Geisha、卡杜拉Caturra、卡杜艾Catuai、帕卡瑪拉Pacamara、卡斯提優Castillo、奇洛索Chiroso、PAPAYO、Kent、Pache、Kurume、74110、74112、74158、74165、SL28、SL34等。

其中74110等74系列是衣索比亞官方選育出來,為了抵抗病蟲害的品種;而與肯亞畫上等號的SL系列,則是實驗室育種以適應肯亞境內富含磷酸的火山土。

波旁Bourbon又可再依照果實顏色與形狀,細分出Pink Bourbon、Yellow Bourbon、Orange Bourbon、Bourbon Sidra、Bourbon Aji等,品種之多,讓人眼花撩亂。

關於各品種咖啡的差異,網路上找到的大多是關於咖啡樹的性狀特徵,對於咖啡產業末端的消費者,也就是喝咖啡的我們來說,在意的反而是不同品種帶來的風味差異,以及價格。

以帶起品種熱潮的藝伎來說,她帶有明顯花香,是各大比賽、生豆競標的常勝軍。加上藝伎品種的體弱、產量少,且一般認為海拔1500m以上才會具有特殊香氣。藝伎的特殊風味,以及諸多種植限制是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站在生產者的角度來說,選擇品種的前提,首先要種得活,其次是有產出,之後才是能不能賣個好價錢,畢竟沒有收成就不會有收入。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Castillo、Kent等強項是抗病蟲害、產量多的品種,價格會相對便宜,但是風味通常不如體弱、產量少的品種。因為假設出現一個新品種叫做KentX,他抗病蟲害、產量都與Kent相同,但風味更好,售價更高。大家就會開始改種KentX,幾年後就會漸漸取代掉Kent。

也就是說,現在檯面上看到的這些產地與品種,都是權衡取代下的結果。這個過程持續進行中,2019年Bourbon Sidra在WBC舞台上嶄露頭角,咖啡樹種下去要四年才能收成,2023年開始少數莊園就推出Bourbon Sidra,生豆價格偏高。相信隨著更多生產者跟進,產量上來,價格就會下降。藝伎是少數例外,因為她產量上不來,價格也就下不去。

對於咖啡產業終端,喝咖啡的我們,咖啡品種能帶來哪些資訊? 我認為是CP值,因為品種與炒作密不可分,看一下這兩年觀葉植物的市場就知道了。新奇、有噱頭的品種,能作為炒作的燃料,帶來龐大利益。

反過來說,只要避開炒作的熱度,就比較容易找到物超所值的品種,例如鐵皮卡Typica、波旁Bourbon這兩位老爺爺,怎麼都炒不動。或是衣索比亞的74系列,以及肯亞的SL系列,由於產量充足,也比較難炒起來。

話題熱度比較高的品種,就只能求物有所值,曾經在杯測會喝過好幾個莊園的Bourbon Sidra,有些很棒、有些普通,但一概都不便宜。

最後,說一下衣索比亞原生種Heirloom,也有人翻成古優種。長久演化下來,衣索比亞的咖啡品種可能有上萬種,因為數量多到難以鑑定,衣索比亞就用Heirloom來做為這些品種集合體的名稱,因此Heirloom的品質落差較大,生豆價格拉不起來。這幾年衣索比亞也開始把74系列等單一品種獨立出來銷售。

就CP值的角度來說,我自己非常喜歡Heirloom,她就像福袋,不知道這一批的Heirloom混了哪些風味很棒但未被鑑定出來的品種。只要認真找、認真試,就有機會找到風味不錯,而且價格合理的生豆。

下一篇,我們從咖啡豆的旅程,來看一下整個咖啡產業的流程。

Photos from 初心者咖啡's post 05/09/2023

喝到好喝的咖啡時,常會想像,種植出這風味的人,住在怎樣的地方、過著怎樣的生活,花了多少努力才種出這20g的咖啡豆。而這些國家離的遙遠,也並非國際媒體追逐的焦點,因此資訊相對較少,試著整理網路上的資訊,讓產地更立體一些。

衣索比亞,眾所周知是咖啡的原產地,也可以說是人類的原產地,也是非洲大陸少數沒有被歐洲殖民的國家,義大利曾試圖入侵,最後以失敗告終。

人口一億多,80多個民族,50多年內戰不斷,衣索比亞的政治局勢十分難解。2022年底,提格雷戰爭以停戰暫時畫下句點。

從地圖來看,衣索比亞位於非洲大陸右側,境內多數為高原,中間被東非大裂谷縱切一刀,本身不靠海。衣索比亞的右邊是有名的索馬利亞,海盜很有名。衣索比亞的左邊分別是蘇丹與南蘇丹,內戰很有名。衣索比亞的下面則是肯亞,也是著名的咖啡產區。衣索比亞的上面則是厄利垂亞,是資訊非常封閉的國家,有非洲的北韓之稱,只能寫個慘字。

衣索比亞的首都阿迪斯阿巴巴,坐落於衣索比亞的中央。

耶加雪夫Yirgacheffe,位於衣索比亞的南方州,也是我最早知道的精品咖啡的名字。幾年前,耶加雪夫的精品豆會讓人聯想到的是柑橘、酸甜、明亮的風味,是因為耶加雪夫附近產區或處理廠處理好的生豆,會掛上耶加雪夫的名稱銷售,受惠於高海拔與優良原生種,與耶加雪夫名號相輔相成。

近幾年則是進階到更明確的小產區、處理廠,甚至小農,區隔出各產區的品質與售價。這種類似產銷履歷的概念,對於咖啡生豆的品質判定十分重要,相信也會對願意付出努力供應優良生豆的生產者,提供較佳的收入。

咖啡櫻桃的收集大致可分為三種方式,一種是莊園主自己的地塊上種植的咖啡樹,從種植、採收、後製、銷售都由莊園自行處理。另一種是有些經濟能力的農民或是合作社,自行建置處理廠,收購附近農民種植的咖啡櫻桃,再進行後製與銷售。另一種則是綜合上述兩種,莊園本身有種植,也收購附近的咖啡櫻桃。目前看起來哥倫比亞、巴拿馬大多偏向第一、三種,衣索比亞則偏向的二種。

農民採收自家的咖啡櫻桃之後,送去賣給就近的處理廠,而這個所謂的「就近」可能是翻山越嶺兩天,甚至以上的路程,摘採下來的咖啡櫻桃就在一邊發酵,或是發霉的過程中被送到處理廠。因此某些產區得天獨厚的高海拔與低溫,就產生了顯著的保護作用,避免在運送途中過度發酵,而能維持乾淨的風味。

再來是處理廠是否嚴守收購的條件,也會影響到處理廠產出的生豆品質。沒有熟透的咖啡櫻桃,在處理成生豆時看不太出差異,但是因為含糖量低,烘成熟豆很容易成為沒有風味的奎克豆。

另外,減少蟲蛀豆、發霉豆等明顯的瑕疵生豆,也是處理廠或小農建立自己名聲的重要指標,假設名聲能為生產者帶來更好的收益以改善生活,我們烘豆人在選擇購買哪一款生豆的此一消費行為,也就能藉由消費改變世界。

相較於日曬處理法,水洗處理法需要大量的水資源以及處理廠等硬體建設,是比較新也比較昂貴的作法。日曬處理法則是在地上或棚架上定期翻動,藉由風與陽光把咖啡櫻桃曬乾,是衣索比亞傳統上的主流處理法。

另外,水洗處理法會把咖啡果漿都洗掉,製程相對穩定,也相對易於儲運。日曬則是整顆咖啡櫻桃去曬乾,會明顯受到天氣影響,品質較不穩定,但是品質良好的日曬豆,會帶有明顯的熟果、果乾風味,仍然值得賣個好價錢。

衣索比亞得天獨厚的原生種Heriloom,更是我如此熱愛衣索比亞這個產地的主因,下一篇會以原生種切入,討論各種咖啡品種,敬請期待。

22/06/2023

端午節快樂

23/03/2023

有一天,女兒拿著紙筆來問我「鼠」怎麼寫,沒多久又跑來問「幸運平安符」怎麼寫。

隔天早上送我這張平安符,說要我放在車上。

16/03/2023

女兒幫我畫的LOGO

13/03/2023

女兒說:兔子老師在上數學,今天學的是加法。

10/03/2023

女兒說:下課的時候,松鼠們在玩躲貓貓。

Photos from 初心者咖啡's post 09/03/2023

參加克菈菈2023新產季杯測會

07/03/2023

女兒說:小兔子們在練習草裙舞,前面那個是教練,她是面向大家,不是倒頭栽。

Photos from 初心者咖啡's post 06/03/2023

女兒說:

第一頁是小松鼠們把採集的橡果子搬上推車。

第二頁是小松鼠推車回家的路上,發現更多橡實樹,所以叫更多同伴來採。

03/03/2023

女兒說:小兔子在喝咖啡,小松鼠跑過來,說他也要喝。

Tele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