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ing Heart Wellness

Smiling Heart Wellness

Open your heart to the power that is you!
打開你的心,你才是那個真正有力的人!

28/12/2022

轉眼又是歲末,這是我抽的牌卡,送給大家。

身邊的朋友,包含自己,在這一年經歷了許多的高低起伏。幸福的你,若有家人、朋友可以提供安全的港灣,當然是最棒的。沒有的話,也沒關係,至少你可以選擇,好好的把自己愛回來,給自己創造一個安全的地方。

無論覺得有多受傷,請記得:在當下,我們都盡了最大的努力,相信對方也是。

再怎麼覺得受傷、委屈、不平衡,那傷痛也無法藉由報復來讓自己的心平撫,因此更不說想扯平,因為永遠扯不平…。

如果無法原諒,也不用強迫自己去原諒。
如果可以,那就好好說再見,也許此後再也不見。

記住,我們給出什麼,給出的東西最終都會回到的自己的身上。

在歲未,我願意放下我的傷痛、憤怒、委屈,給予我的祝福,我選擇讓他/她自由,因為讓他/她自由,其實是讓自己的心自由。

因為我再也不用耗費精力,告訴自己有多不舒服。把這能量來做任何我想做的事,不是更棒嗎?!

當我想起對方,我會念下方這幾句,不斷重複,直到心慢慢平靜下來。
(我習慣性念英文的,把中文翻譯在下方)
也許一開始,你會覺得「哼,我才不想祝福對方呢!」
嘗試每天做,做1星期,也許你會有不同的想法,與驚人的轉變…

I forgive you completely,
I free you from our past
May all things work together for good, for you
May all things work together for good, for me

I forgive you completely,
I free you from our past
I forgive myself completely.
I free me from my past
May all things work together for good, for each one of us.

我願意完全地原諒你
我願意把你 從我們的過去中 釋放出來
只願好事降臨於你
也願好事降臨於我自己

我願意完全地原諒你
我願意把你 從我們的過去中 釋放出來
我願意完全原諒自己
我願意 把自己從過去中 解脫出來
願萬事萬物都有好的結果,並降臨於我們每一個人。

13/12/2022

音叉.....我越來越喜歡的工具,以前我喜歡缽,因為缽有著深沈的音頻與振頻,能深度讓人的放鬆,甚至無法克制的睡著…。幾年前,開始發現自己的身體會有另類的共鳴與感受 ,像是在我能量場的變化,甚至引發我某些情緒與記憶,這與缽是截然的不同。

音叉更像是像雷射槍,能針對某件事項、意圖或意念,來進行調整。

這三個多月來很密集的做個案,幾個朋友給我意想不到反饋,而我自己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前幾天朋友用音叉幫我用「遠距」的調整。

我的目標:能更專心並勇敢的朝自己的夢想方向薖進:開課與教學的,但我總給自己找總總藉口或理由,要不就是拖延, 要不就偷懶,或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我超喜歡做或被做這樣的能量療癒,只要躺在那,感受就好,通常會都會感覺到身體或能量場的變化,有時會有一股情緒突然湧現,也許是悲傷、焦慮、逃避…,或是某個記憶就突然浮現。

音叉…把我帶回到八、九歲,一個我再也熟悉不過的場景。那時候的我,媽媽給我報名上作文課、跳舞課、鋼琴課、珠心算、學英文,就怕我輸在起跑點。

那時候的年紀,我只想要玩啊!

記得有一回我故意翹課,知道媽媽生意忙, 我跑去睡覺,不去上鋼琴課,把房門反鎖。等媽媽做完生意,回到家,房門打不開,我竟然還在裡面睡,不去上課,下場…一陣毒打。

沒誇張,真的是毒打。印象很深刻,那時是炎熱的夏天,媽媽用木條打得手臂跟腳都是一條條紅色的印痕,接下來的一星期我都穿長袖運動服上課,同學問我怎麼了。我也不記得怎麼回答同學的。 總之,這件事情我記得,但感覺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不過就是被打,反正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長大後,我也以為過去了。

這記憶在我療癒中出現過幾次,每一次都會難過掉眼淚,就像回到當時的年紀。一旦回到現在,我以為早就沒事,我也沒有氣媽媽,但它卻真實的隱藏在我能量場裡。

朋友的音叉,進入我能量場的那一瞬間,我感覺我的第二脈輪 (子宮)整個能量緊縮,我的喉輪裡卡著一大塊東西,像是有人掐住我的脖子,明明就是調整第二脈輪。

朋友問我:「妳10歲左右那時發生什麼事?」腦海浮現的就是上面的故事。

雖然是被痛打的記憶,但這一次很特別,沒有難過、悲傷,反而是內心突然湧起,對媽媽那種深層的愛,不像以往,覺得傷心或委屈。

霎那間我才明白,原來我好愛、好愛、好愛、好愛我的媽媽,那一種愛,是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這麼愛媽媽。

我不是說我不愛我媽媽,但不像那天的這種感覺。

以前的愛,感覺有許多是義務和責任,但那天我清楚明白的知道,我愛媽媽,比我想像的多好多!

恰巧當天,老媽打來跟我視訊,我問她記得這件事嗎?(以前的我是壓根都不會提這件事的,因為怕提起會造成彼此的尷尬,我不知道會帶出什麼樣的情緒反應,不論是我的,或是老媽的。)

她說:「我怎麼可能這樣打過妳!」
我說:「我確定妳有,不然我的印象不會這麼深刻」。

30多年過去,媽媽根本不記得她有做過這樣的事,而我卻被這事件影響30多年。

還沒療癒之前的我,會覺得,媽媽妳怎麼可以忘記我的痛。但我想,老媽工作很忙,下班看到女兒故意睡覺不上課,在那年代,都是先打再說。打完她又忙她的事了,她怎麼會記得?!

開始療癒自己,這記憶浮現過幾次,每一次都是不同程度的療癒與釋放情緒。但這一次,我確定走出來了。

因為我敢問媽媽:「妳記得這件事嗎?」

就算她不記得,我也不感覺受傷。當下有一個閃過即過的念頭:「我靠,打完人都不記得,但我卻記這麼久,到底誰跟誰過不去?!」(苦笑)

我深深地意識到,原來我這麼害怕失去她,因此我的許多行為看似叛逆,但下意識是要做一個乖女兒。因此,我做她期望我做的事,因為我想要她快樂,雖然我並不想去上那些才藝課,但我害失去她的愛。

媽媽要我上的那些,的確是為我好,但在某種程度上,媽媽把她的期望與未完成的夢,加諸在我身上。在能量層次上,期望就像千斤頂,怎麼會舒服呢?!我在能量層次上接受與感應到,所以我有責任、義務要替她完成。

在意識層次上,我相信媽媽從來沒這麼想,只是覺得這樣是為我好。 多年下來,因為這種無意識的行為,我不敢追求自己真正的夢想,我壓抑自己喜歡的事,總是先做「應該」做的事,才會玩樂,即便媽媽並不在身邊。但應該做的事,是不會有做完的一天,這也是為什麼朋友都覺得我,不可思議的超級自律…

當我可以看到事情的真相,我就可以放下了。

我心中默念夏威夷Ho'oponopono的四句話:「我愛妳,對不起,請原諒,謝謝妳。」

老媽,對不起, 以前年輕時,總是對妳大小聲,總是對妳沒耐心。我知道妳已盡妳最大的能力,用妳知道最好的方式教育我、扶養我,用妳懂的方式,給我愛,雖然不是我喜歡的方式。

請原諒,這麼多年來,把對妳的愛封閉起來,因為我已為這樣是保護自己,原來我是那麼害怕失去妳的愛和妳的關心。

我愛妳,原來我愛妳,比我想的 ,多很多、很多、很多。

謝謝妳,把我扶養長大,也謝謝妳,當我的媽媽。

當我朋友幫我把能量調整完之後,我也把這過程的感受與她分享。

她說:「謝謝妳分享妳的故事,其實玩樂就是一種學習,如果可以,你要在玩中學,這樣妳會更有動力!」

她真的好一針見血,因為我都是學習、學習、學習,所以才會覺得不好玩。像彈琴,我腦中想的是學習,對我就不是一件好玩的事。若反過來,我是抱著玩的心態去彈,我自然會在玩的當中,學到我想學,也該學的東西!

運用音叉在能量場調整的力量,真的好強大啊!它跟我用催眠方式做個案殊途同歸,只是一個透過語言,在意識層次做轉換。另一個是從能量直接調整。

當音叉進入能量場,會引發某種情緒和回憶… 有些人,也許沒有體感或情緒,但不代表沒有作用。因為這三個月實驗下來,屢試不爽。

有一個朋友第一次無感,第二次之後,行為竟有重大轉變。

另一個朋友,本來病了4個多星期,看醫生也沒什麼幫助,幫她調整1小頭後,跟她分享我收到的訊息,她很訝異我跟分享的內容,二天後病好了大半。我們都覺得很神奇…

有興趣的可以私訊我,年終回饋,開放3個免費名額 (可遠距)

16/09/2022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Secret of Balance" (The Secret of Middle Way)

很多人都講平衡 (Balance),不論是工作、生活、關係、健康、飲食…

可是.....那個標準每個人都不一樣,適用於你的,對我不見得合適。
那怎麼樣才知道自己做到平衡,或是走在中庸之道呢?

我自己也是摸索了好久,才悟出這怎麼叫走在「道」上,不偏不倚,其實很好判斷哦!

先分享一個我的小故事

從大學就常喝咖啡, 20幾歲出社會的時候,不知不覺慣性每天都來一杯, 有時甚至2~3杯,光聞咖啡香就讓人開心,也不覺得咖啡哪裡不好。甚至有個信念「喝咖啡才會排便」。所以每天早上醒來,一定要喝個咖啡,覺得自己才會排便。雖然內心深處知道,這個信念並非百分百正確,但某種程度上又深信不疑。你也有相類似的信念嗎?相信,但又非百分百

喝咖啡20多年,要戒談何容易,是吧!當然我也曾經試過要戒。但喝咖啡並不會造成我身體的不適,更沒動機或動力。

話說今年參加了一個身體排毒營,5天不喝咖啡,好像不是這麼難。在這5天裡,首先,先破除我的信念:需要咖啡才會上大號 ,沒喝咖啡我身體也可以排便的!

回到日常之後,又習慣性回到每天一杯。

因為有想做比較長時間的身體排毒,所以喝咖啡的習慣,適必要改變與調整。 我選擇是一個人做排毒,而非一群人。而一個人做身體排程,就很容易破功,或是找很多我無法戒喝咖啡的理由或原因。這有沒有像許多女生減肥的過程?

那我怎麼做到成功戒咖啡癮的呢?

第1步:拒絕買牛奶,就是「不要買、不要買、不要買」!
習慣每天早上一杯拿鐵,不知道跟自己說幾次,喝完這瓶牛奶不要再買,也就是停止喝咖啡的開始。光第1步驟我就做了4-5次,也許不止。

每次牛奶要喝完前,心裡就開始忐忑不安。 我也會給自己找理由,要做蛋糕給朋友,於是又有剩下的牛奶要消耗。

4~5次後,下定決心不買了,也暫時不做甜點給朋友吃。

第2步:允許自己脾氣不好。
因為是一種癮,要戒的時候,過程一定痛苦,所以允許自己壞脾氣、不想做任何事、想吃零食…。零食只要不是吃過頭,壞脾氣只要不影響到他人,都沒關係。

重點是,不要因為自己無所事事、或是心情低落而責怪自己。

要戒咖啡時,就先告知老公,請他做好心理準備。若我情緒不好,請他暫時遠離 。
真的忍不住,就讓自己泡一小杯的即溶咖啡,滿足心理、騙一下身體。

還要不時的提醒自己:「不要責怪自己怎麼做不到」。當中當然有幾次,泡了即溶咖啡來喝。會自責、甚至覺得自己「超級無敵沒用」。

我告訴自己,這個是必經過程,請好好善待自己,不要難為自己,至少我願意嘗試。 當我與自己這樣對話的時,身體就能慢慢放鬆下來。

第3步:多與大自然和植物接觸。 戒咖啡的第4~5天,剛好要外出旅行。以前都會帶上小型的義式咖啡機和咖啡。這次不帶也不買,讓大自然療癒自己。

接觸大自然,是給身體最棒的禮物,也是最天然的療癒。光腳接地氣,排靜電,讓身、心、靈全面的放鬆。

就這樣,1個星期多一點,我竟然成功的戒掉20多年的咖啡癮,過程雖然有不舒服,但也沒有這麼的難。

我發現很關鍵的一點是,我穩穩的接住那個上癮、受傷、自責的自己。允許自己的不舒服、允許自己不夠好,允許自己只是一個平凡人,而非那個完美的自己。

那這故事與「過與不及」或是「平衡」或是「中庸」又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我們都是一種能量,會慣性地用意志力去抵抗。 就好像湖水的漣漪,你想要它靜止,但你卻拼命丟石頭到湖裡,這樣只會讓湖面更不平靜。我們都是這樣去抵抗、掙脫我們不喜歡的事物。

當我們對某事上癮,像我的咖啡癮,每天我會花時間煮咖啡。出門玩,住的地方一定要有咖啡機,或是住的附近有賣咖啡。一天沒有喝,就覺得全身不自在,甚至會有一些小脾氣。每天早上我會先把能量、精神和注意力集中在「喝到咖啡」這件事,才會做其它的事。 這樣子就是在鐘擺一個極端。

當我要戒咖啡,於是我擺盪到鐘擺的另一個極端。要花我全身的力氣與能量,與想喝咖啡的那個自己對抗。說服自己不喝咖啡也很好。或是會找其它食物或活動來替代咖啡。光是與自己的內在博鬥,就耗費了許多力氣,才能讓自己平穩下來。

上面的這兩種狀況都是過與不及。我相信大家都有這種體驗,症狀也許不同,但歷程都是大同小異。

中庸或是平衡,是一種你不用特別花費力氣,只用最少的能量,就可以輕鬆自在處在平靜與平衡的狀態。

就好像現在,不論每天有沒有喝到咖啡,我都可以覺得宜然自得。

我並非完全不碰咖啡。而是現在當我有機會喝咖啡,是一種幸福與滿足。我能享受那一杯咖啡帶給我的幸福感。

和以往那種每天一杯,喝來也不是完全食之無味,但也不特別,又非喝不可,和這個心境相比,就有很明顯的差異。

現在的我,就算今天沒有喝咖啡,我知道我可以很好。

我喜歡這種輕鬆不費力的生活方式, 這就是走在道的中間。用自身所需要耗費的能量來解釋,比較容易知道,自己是否走在中庸之道。

我這樣說並不代表,一定每件事都要中庸。不論是過與不及、中庸,就是享受這個過程。

戒咖啡的過程讓我體驗到,什麼叫做不用太費能量過的生活,而我變得更輕鬆、自在。

飲食:吃不夠 vs 吃太飽。
運動:不運動身體虛弱 vs 運動過頭造成運動傷害。
關係:獨自行動 vs 老是需要有人陪
這也像是陰與陽的平衡!

想想,生活中你有什麼失衡的事?你現在是在天平的哪一端呢?是否你曾經擺盪到另一端?至於什麼是平衡?用我分享的體悟,就比較能抓到平衡的感覺…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於留言、分享或按讚!

05/04/2022

老公問:「你嗑藥嗎?不然怎麼這麼開心!」
我:「我沒有啊!」
他又問:「你是不是買了什麼東西?快點告訴我,你買了什麼這麼開心?快點說!」
我:「我也沒有啊!」
老公追問我多次,都沒有答案,最後他問:「那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你到底在開心什麼?」

我:「開心不需要理由!我活著、我呼吸著,就很開心啊!」

我:「好啦,我告訴你我到做了什麼!」

從今年開始,每天都寫下奇蹟事件或感恩的事情。前幾天突然有個靈感:如果我對生活中的每件事感恩,同樣的事,但帶著不同的視角和愉快的心情來做,那我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不為什麼,因為我可以,因為我選擇這麼做!

於是我就帶著實驗的心情來玩遊戲!

在我的感恩日記本上寫下來後,每天我就帶著覺察和玩樂的心情,做每件事。舉凡洗碗、曬衣服、清掃、加油、付帳單,一些平常我必須,但不喜歡做的事,都抱著喜悅的心。

曬衣服的時候,我就想,我好幸福喔!我可以不用手洗,洗衣機幫我把衣服洗得乾乾淨淨。
折衣服的時候,我感恩,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可以摺這些衣服,更棒的是我有乾淨的衣服可以穿,而且還有這麼多的衣服。(而不是去想,真討厭,又要摺衣服了,好浪費生命與時間啊!)
給我愛車加油的時候,我心想: 我多麼幸福啊,可以開著自己喜歡的車,還有能力可以支付油錢,哇,我的人生超讚的!(而不是去想油錢現在有多貴)

其它請自行發揮創意,同樣一件事,只是換了一個視角,帶著感謝的心,做的事,其實是同樣的,竟然會有這麼大的感受差異。

連著幾天試驗下來,我的心情真的特好,連喝水,都覺得幸福!連我老公都以為我是不是嗑藥了!

真的不是有什麼特別的事發生。今年對我來說,不論是在工作上或家庭上,反倒是比較挑戰的一年。

而我現在的心態是:「我是何其幸運,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想要工作的時間,以及想要跟誰工作,有什麼比這個更棒的呢!」

工作上的挑戰,也是我自己選擇的,那就帶著愉悅的心情去挑戰自己、好好享受吧!就算是挑戰,也是自己的選擇。多少人做著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不會有人會評論我做的好不好,只有自己才會嚴格的批判自己,那就讓自己大膽、放心去玩吧!

你也想開心、快樂嗎?試試這帖藥,開心不用很花錢。

覺得自己沒有選擇嗎?你的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不是嗎!
不是要你強迫自己開心,多看看生命中,有哪些是你可以感恩的!

你感恩你的身體嗎? 每天做完運動,我會跟自己的身體說:「謝謝你!讓我完成今日的運動,你辛苦了!」
你有好好滋養你的身體嗎?餵它營養的食物,給它充足的睡眠!還是你把身體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反而覺得身體怎麼還這麼多毛病?

每一天選 3~5 件事來感恩,連做三十天,我跟你保證,你會開始覺得自己越來越幸福、越來越開心!

20/03/2022

「重要事件」與「緊急事件」,那個應該優先處理?

從長期來看,應該堅持每天完成的,最重要但通常不緊急。而短期內最重要、最緊急的事,從長期來看並不重要。

發生在你生活中的事,是不是大多「緊急的事」,90%都是「別人的事」。而那重要的事,會讓你有所成長與改變的,是最重要、必須去做,反而最不緊急的,最容易被人忽略的 。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通常有幾個特點:
1. 需要持續長時間
2. 不會馬上看到成果
3. 會覺得麻煩

因此,90%的人都會放棄「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像是學語言、學投資理財、看書、運動、減肥。想一下,你的生活是不是這樣?

重要不緊急的事,更應該長期堅持,並每天做,為什麼呢?因為都是「自己的事」,而且這些事對於每一天,你通常不覺得有迫切性,但放遠到一個月或更長的時間,卻是非常重要的。像學語言,每天學1小時並不能產生什麼本質的變化,但堅持學習一年,你的外語程度就能產生很大的變化。

妙就妙在人的本性,通常重要不緊急的事,最後通常都會拖延、擺爛甚至放棄。

最點在於,這些重要卻不緊的急事,你投入了你最大的時間與精力嗎?也就是說是否你有給它最高的優先順序!

這裡有2個技巧分享:

1 把所有行程排進行事曆,而且要明確寫下「日期、時間、地點」,通常有「寫下來」的事,會增加20-30%的執行力。

2. 每天早起0.5-1小時,並排除一切打擾,在這段時間,只做「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換言也就是就不上網、不回Email、也請家人不打擾你。

不重要但緊急的事,一般說來,都可以事先規劃或提早做,或是讓他人幫你做,像是繳交水電費、某些重要郵件、報告、電話。通常都可以事先做好規劃、安排。或是盡可能安排在同一個時段處理同質、相類類似的事。

至於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像看過多的電視、滑手機、或「逃避現實」的活動,就可以大量減少或甚至不做。

你常說你沒時間,學你想學或做你想做的事嗎?
把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挪出30分鐘就好。

30分/天 x 365天 = 10,950分
10950分/ 60分 (1小時) = 182.5小時
182.5小時 / 8小時 = 22.8工作天

很驚人吧?下次當你再說沒時間,
想想是你真的沒時間?
還是不願意挪出時間?


#重要 #緊急 #優先順序
#時間主人 #時間管理

03/03/2022

什麼事件是你人生中的骨牌效應或是轉捩點呢?

你生活中是否有這樣的朋友,本來很胖,後來瘦身成功後,不止外型變得漂亮、變得更有自信心,甚至還以此創業,關係、人緣也更好!

還是有人原本也許有憂鬱症,生活苦不堪言,從谷底爬出來之後,整個人煥然一新,還遇到真命天子/女,共渡下半生,或是用他走出來的方式,幫助其他人,反而創造事業的另一春。

生命中的苦都不會白費,人生的「前半段」對多數人來說是一種磨練,對有些人,甚至是磨難, 就是要磨出你的智慧與技能,好讓你可以運用它,變成你人生的轉捩點,打造你完美人生的「下半場」。

你人生的前半段就是你的博士專修課程,它是替你的未來做準備。重點在於是否 1) 你願意替你的人生負責任,2)有勇氣做出改變,而非怨天怨地怨別人,就是不責怪自己。

你願意改變嗎?你願意每天一小步、一小步、一小步的做出改變,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突然有一天,你赫然發現,這樣一步一腳印,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改變,這就是我所謂的「骨牌效應」。

你可以從運動開始,這是一般人比較會選擇的方式。而且運動產生讓人快樂的腦內啡 (endorphin),可以使人感覺愉快、放鬆。心情愉快,情緒就比較穩定,也比較不會看事情不順眼,慢慢地抱怨可能會減少,比較能看到事情的轉機。

若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不用多,可以從一天運動15分鐘開始,一星期3次,習慣後再慢慢地增加。而非一開始就許下宏願 - 我要每天運動、一次運動1小時。這樣子很容易有挫折感,達不到時又會鞭打自己, 造成心情的不穩定,形成反效果,最後乾脆放棄。這樣聽起來有沒有很熟悉?!

也或許你可以從飲食調整開始,訂定明確、清楚的飲食習慣,一點一滴地改變。重點是要「持續」,從小範圍擴大到大面積。 當你飲食變得更健康,心情也會變得更愉快。這就是身體影響心理。

如果你現在覺得生活不順利,看任何事都不順眼,那就從心理層面下手,像是在責怪別人之前,問問自己:「在這事件當中是否我也有應該負的責任?」如果有,那我可以做些什麼呢!

也可以買一些心靈的書籍,裡面都有很多的練習。當你心態一點一滴的改變,心情會變得越來穩定,自然就比較不會有一些上癮症,像是沉迷電視/影,購物、暴飲暴食…等。也許原本不願意運動的你,變得願意開啟運動了。

我非常同意古希臘時期的人,強調的是全方位的健康。就像我們小學被教導在「德智體群美」的均衡。

不用每一樣都做,「只挑一項」現在你「最想做的、也最需要」改變和改善的,讓自己持續30天。

「大原則」就是簡單、容易做的事項,而且是立即可以做的「小事項」開始,千萬要不貪多、或是立即、馬上的巨大改變。要有多大的效果,就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一次一小步, 穩扎穩打,細水長流才是長久之計。

我就是這樣一點一滴這樣走過來的!我可以,你也可以 :)

10/02/2022

在除夕那天來到夏威夷,選擇 glamping (luxury camping 豪華露營 ) 的方式渡未來的3個星期,沒有電視、電影,連鍋、碗都沒有,一切從簡,連吃都變得很簡單,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切回到最原始。

因為如此,少了很多分心的事物,像是網路、手機,也不用花很多時間準備食物、烹煮食物、洗碗、收拾…等等。

平常已習慣5點起床的我,在7點以前,完成運動、冥想、感恩日記…等。

同時,有好一段時日,我也開始執行,在一天的開始,若沒有任何的生產力、創造或完成當日重要事項前,絕對不看社交網路媒體,電子郵件。換言之,就是把每日重要事項,在早上11點前完成,才允許自己看手機。

在此之前,斷絕所有外界干擾。突然間,變得好有生產力,也不會覺得備感壓力,時間也變得充裕起來,整個人感覺很輕鬆,不覺得被時間追著跑;因為重要事項已在早上都完成,下午就可以做一些比較輕鬆的事,像是去海邊,拿一本自己喜歡看的書閱讀…

若你也覺得自己時間永遠不夠用,或是覺得是被時間追著跑的人,建議在早上斷絕所有會干擾你的事,尤其是手機,讓自己有1~2小時不被打擾的時間,完成當日你覺得最重要事,當你習慣這樣的模式,相信我,你會愛上這樣的模式!

31/12/2021

(English is after Chinese)
一般的人強調身體保健,卻忽略心理的健康。許多人會斷捨離物品,卻無法斷捨離一斷不健康的關係、友誼、工作…等。

歲末這天我給自己做2個儀式。我鼓勵你和你的伴侶、家人或朋友一起做,會很有趣!

這些步驟簡單,有不少學問在裡面,就好像有的食譜只有幾樣簡單的食材,但如何做出好吃且色香味俱全佳餚,考驗的就是功力。

有做就會效果,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你說對吧!?

第1個儀式是寫下我2022年的「靈魂渴望」的願望與意圖,而不是在寫下「大腦/心智渴望」的願望。寫下這之前,建議先做冥想,這樣更能貼近你的內在靈魂。透過這樣的方式,今年到6月底,我就成功完成年初所設定的六大願望,後來又追加的三個。

舉個例大家會比較清楚,像大腦/心智願望,看起來會像是 - 明年減重10公斤。感覺比較像是「應該」,且帶有一些恐懼、害怕的情緒。

若把它改寫成 - 我過著健康、輕盈、有活力的生活,這讓我成功瘦下10公斤。這感覺是不是更接近是你想要的狀況,而且也比較沒有應該或壓力的感覺。

同樣目標是減重10公斤,去感受一下,這2個句字給你的感受是否大不同呢?念的時候,身體感受又是如何?

第2個儀式步驟如下
1. 拿出一張紙,寫下過去一年中你所感激的一切。

2. 然後寫下2021年你想捨棄的人事物,像習慣、行為、限制性信念、恐懼、怨恨、衝突或任何對你無益的想法。

3. 感謝名單上的所有人與你在一起人與事件;謝謝過去的經歷,讓你從中學習並成長。

4. 你可以大聲說出,或在內心做出聲明像是「我願意且放手所有這些對我無益的人事物,因為我已經準備好迎接輝煌的 2022 年。”

5.在壁爐裡把這張紙燒掉。如果你沒有,你也可以小心地在一個大的不銹鋼桶裡燒。

6. 然後大聲說出2022年,你的願望與夢想以及你想要的一切,同時歡迎自己邁向新的一年,

Well-begun is half done.

Today I do this ritual on my own. I encourage you to do it with with your partner, friends, or family who will support you.

1. On New Year's Day or before, take out a piece of paper and write down everything you're grateful for from the past year.
2. Then you write down a list of everything that you want to let go of from 2021. It can include habits, behaviors, limiting beliefs, fears, physical conditions, feelings of resentment, conflicts, or thoughts that don't serve you.
3. Then thank all those on that list for having been with you, for the lessons learned and the ways you grew from them.
4. Make a clear statement of letting go like, "I now let go of all these things and anything else that no longer serves me as I step into a glorious 2022."
5. Burn the paper in a fireplace, if you don’t have one, you can CAREFULLY burn it in a large stainless steel bowl.
6. Next we call in what w’ed like to bring forward in 2022 and speak out loud everything that you welcome into your vision of the New Year, like the intentions, beliefs, behaviors, relationships and everything else that you will embrace.

#如何寫出靈魂願望
#如何寫出新年願望
#告別過去,迎接新年的方法

Photos from Smiling Heart Wellness's post 28/12/2021

(English is after Chinese)
想要建立一個新的且持久的習慣,一定要具備這三大要件:心態/信念、動機、方法。這三大要素適用於嘗試任何的改變、成長、學習或挑戰自己的任何情況。

讓我們扼要地分解三要素:
1. 心態 / 信念: 心態是我們對自己和周遭世界的想法、態度與假設。所有的行為都是由信念驅動的。這是我們嘗試做某件事以及覺得這事是否可行的想法和信念。 請記得: “無論你相信,你可以做得到或是做不到,你都是對的!(Henry Ford ) “

2. 動機 / 幹勁:這就是「為什麼」你選擇做(或不做)的背後原因。 動機使我們知道為何行動,以及希望獲得什麼。

3. 方法:是「如何」讓我們完成某件事的程度或流程,我們使用的過程/方法/策略和技術,讓我們從 A 到 B。

舉個例,某人可能非常有「動機」減肥,想要改善身體疾病、擁有良好的體態、變得更健康。但他/她可能已養成不健康的習性,也不知道該如何做,所以不太可能成功。
另一個人可能清楚明確地知道該怎麼做 (方法),但卻沒有實際去做的「心態/信念」或「動機」,像是別人能瘦,但我連吸空氣或喝水都會胖。

換言之,要成功原達成某事、做某種改變,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如果您現在正面臨艱鉅的挑戰,問問自己是否擁有 1) 實現這目標的正確心態 2) 動機 和 3) 有效方法? 如果沒有,那可以從缺少的要素開始著手。

而我絕對可以幫助並提供您方法,並改變您的心態和信念; 然而,動機主要是自己給自己的,當然我也能協助您釐清。 然而,奇蹟只有在當你有意願、敞開心、有能力執行並準備好的時候才會發生!

The Foundation of Lasting Change: Mindset, Motivation, Method.
3Ms for becoming limitless are applicable to any situation where you’re trying to change, grow, learn or challenge yourself.

Let’s break these down briefly:

1. Mindset: this is the WHAT you’re trying to do and your thoughts and beliefs surrounding whether this is possible or not. Mindset is made up of beliefs, assumptions, and attitudes we hold about ourselves and the world around us. Remember -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 or think you can’t, you’re usually right ~Henry Ford “

2. Motivation: this is WHY – motivation is the reason behind what you’re trying to do (or not to do) and what we’re hoping to gain.

3. Method: this is the HOW – your process / methods / strategy and techniques to actually get us from A to B.

A person might be incredibly motivated to lose weight, but after a lifetime of unhealthy habits and no clue of how to actually do this, they’re unlikely to be successful. Another person might know exactly what to do, but simply not have the mindset or motivation to actually do it.

These three things are the building blocks upon which we can build steady, lasting change. Take one away though and everything crumbles.

If you’re facing a difficult challenge right now, ask yourself: Do I have the 1) mindset, 2) motivation and 3) effective method in place to actually achieve this? If not, then at least you can start working on whichever M is missing.



#成功持久的改變

17/12/2021

人處理的問題不外乎兩件事:問題(事件)和關係(與他人或是自己)。

基於保護機制,就擺盪在天平的兩端尋求一個平衡點⋯⋯

痛苦有多大,背後成長的禮物就有多大。

試圖在問題點找尋解決方案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頻率…只有當你靜下心、拉高自己的頻率和視角,才能看到轉換的契機,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常說:危機就是轉機。

外在事件永遠反映你的內心;也就是說,內在永遠是外在的起因,想要透過改變外在環境來創造那內在的平靜與喜悅,那是不可能的任務,即便你達成了,那也是短暫的快樂與欣喜。

最終能否創造出自己想要的外在狀況,完全取決於自己是否擁有愛、喜悅、平靜的內在狀態。而這個內在特質,也是讓人獲得健康、財富、快樂和成功的先決條件!

10/11/2021

你有沒有常對自己說:「 你喜歡比較重要,我沒關係?」 卻又時常常期待著,別人能夠覺得我們是重要的,這是不是很矛盾呢?

有些人常覺得自己不被關心,說話沒有人聽,被忽視,久而久之,就乾脆不說了。那是因為我們大多數時間,並沒有先考慮到自己,把別人放在前面。我不是說只顧自己的需求而不管別人,而是當你在乎,也有自身的想法與意見時,就該表達。

你必須先找到自己,世界才會找到你。你必須先重視你自己,別人才會重視你 。你必須愛自己,別人才會愛你……

「重視」, 不是給自己吃好、用好,就叫重視或愛自己,而是轉向內,傾聽自己的需求,尊重它,重視它。

覺得自己不重要的感受,很多是起因於源生家庭,當爸媽偏愛某個小孩 ,有些情況的確是這樣,但有時候是我們在小時候在那時的認知,並非事實。

也有人,每天頻繁地在網路世界刷「存在感」,更多數的情況,刷的恐怕不是存在感,而是孤寂,想要告訴別人我還在,來掩藏內心察覺不到的悲涼。

當我們覺得自己不重要的時候,那種悲傷和無助是滲入到骨髓,覺得自己不重要的人,習慣性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別人對我的態度如何,決定了我重不重要,且習慣把自己放在一個卑微的角落里。覺得自己不重要的感覺,是深植於內心的,是一種缺失的愛,或者沒有感受到那種你想要且期待的溫暖。

覺得自己不重要的想法,在行為上也會染上了不重要的毒,不愛護自己。產生的想法像是:
1 )就算我消失幾天,或許也沒什麼人會注意到。
2 )我在乎的人,常把其它的事放在我的之前,我對他也許不是這麼重要。
3) 不知道我自己為什麼存在,消失好像也沒什麼影響,反正沒有我,世界一樣轉,我很容易被取代。
4) 對方突然消失或離開,感覺自己不是那麼重要…
5) 不擅長告訴別人自己的感受,也似乎無法敞開心扉。

感覺自己不重要的感受又是那麼真實,其實那份真實感,只存在於「我們的腦海」,尤其是我們被一些過往的經歷、創傷觸動時,就會不自主的有這樣感覺、想法跑出來說,我一點都不重要!此時,我們就失去了理性看待事情的能力,以及產生無法控制的脫繮思緒。

每天告訴自己「我很重要」,聚焦在自己。當感覺不到自己很重要的時候,放下這個想法,也放下想要從外面獲得支持和認可的想法。

自己對自己認可與肯定才是最重要的,
我感受的是我自己的生活,
好好過每一個當下,
好好過每一天!

#先把自己的內心世界看顧好
#我活著,所以我重要

14/10/2021

很多人一直在尋尋覓覓一個對的人,我覺得「重點不是取決於他是誰,能否滿足你所有開出的條件與需求,而是在他面前『我是誰』!」

是一個偽裝的自己?還是真實的自己?是否我能如實的做自己,在卸掉偽裝後,不用擔心對方是否能夠接納我、愛我!」

戀愛時、婚前,多多少少我們都會有些包裝,覺得這一點犧牲,或者些許的配合都沒關係,但能做一輩子嗎?

我也是在這十幾年的婚姻中,把自己的偽裝、給彼此像囚牢般的束縛,一根根的拆掉、瓦解,才會有現在的幸福與甜蜜,我們也是學習來的。

我們都自認為很了解另外一半,真實的情況不完全是這樣,我們都不敢保証自己能百分百地了解自己,不是嗎?!是人,都會改變的!

昨天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只為了吃prime rib, 各自點了12盎司,我一半的牛排還給老公吃,吃完還是沒有滿足到他的慾望。我們還吃了沙拉、麵包、馬鈴薯泥、薯條、蔬菜呢!

他:「我想換一家再吃的。」
我:「好啊!只要你肚子塞得下,隔天也不會覺得不舒服的話,我很樂意陪你,換一家再吃,只是我真的吃不下….」

他:「可是,你很”討厭”等我呀,這樣我會覺得不好意思。」

我:「你這個想法是從哪裡來的呢(提問)?只要你不要半夜跟我說我肚子疼,明天說你肚子不舒服,要再吃兩家我都願意陪你!」

他:「”每次”我們出門,我想喝酒,你要等我,你都不開心啊!」

我:「原來你說的是這個啊!我的確是當你要喝酒的時候,我沒有耐心。原因是:我們出門玩,每隔1-2小時,你會想找個地方喝酒,我不怎麼喝啊,一等就是半個小時。沒多久你會想要再找下一家喝,我繼續陪….,然後再換下一家…..。一個下午要3-4家酒吧,喝酒對你是一種享受與樂趣,可是一下午我卻要乾坐2小時,時間久了,只要一聽到你要酒喝,你覺得我會舒服嗎?如果1-2次,我會願意呀!但吃飯就不同,是生活必需,只要你餓了想吃,雖然我吃不下,我是非常樂意陪你繼續吃,吃到你開心為止,你現在知道差別在哪裡了嗎?!」

像我老公覺得他很了解我(實際上他也真的很了解我),但關於這一點他對我的認知與感覺,就與實際有差距。他從來也沒問過我,直接把「老婆要等他」這件事與「討厭」畫上等號!

印象中,我有跟老公解釋過,也許當時他有「選擇性」聽覺,也有可能當時的我,也沒有耐心好好跟他解釋;也或許我解釋地並不好,所以他沒聽懂….好在,昨晚的事件,讓他清楚的了解,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我們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溝通,放下對彼此的某些成見,拆掉給彼此的牢籠,讓對方開心的做回自己….

當我們有偏見的時候,可以用「好奇心」來取代成見,我所謂的好奇心,就是『向對方提問題』,取代心中既有的想法,如果腦袋老想著他總是這樣,我再說幾遍也沒有用!」那就失去了一次相互了解與溝通的機會了。

#任何時刻都可以自在的做自己,不需要武裝、不需要完美;因為在每個當下,我就已經是完整的
#溝通時少用「每次」「總是」,這會讓對方更有防衛心,問問自己,實際的狀況,對方真的是每次、總是嗎?

16/08/2021

(English is after Chinese)

大多數的人都很不會說「不」,常常勉強自己去做一些,並不是我們真心想做的事。通常不敢說不的原因,不外乎 1) 想要別人的認同 2) 想要對方開心 3) 想要討好對方,所以對方會喜歡我 4) 不想讓別人覺得我們自私、漠不關心 5) 不好意思拒絕

回想過去某個經驗,明明不想,卻說好的經驗,是否在當下或事後感到某種程度的不舒服、不滿和怨懟。我們有時,甚至還要為自己的情緒、健康為此付出代價!

當你對某事說 「不」,是一種對自己的尊重,關愛自己內心的感覺、尊重自己的需求。宇宙 (上帝) 自然會在這個過程中,照顧到其他相關的人。世界沒有你,一樣會運轉的。記得,當你尊重自己、愛自己的時候,別人才會尊重並且愛你。

說「不」有困難的人,可先以"從簡單、小事開始",並慢慢改變自己的討好的舊習慣。萬事起頭難,畢竟萬哩之遙,也是從第一步開始的呀!

可以簡潔的說:「謝謝你,但我真的不想/不需要!」 (也不需要給對方理由)

也許一開始會有些不舒服、不自在,相信我,慢慢建立起心口合一的習慣,你會愛上的!

一開始可以練習:一天至少對一件事說「不」。

一個有界線的人,也會有更多的時間給自己,同時會活得會更開心、快樂!

Most people feel overwhelmed and don’t know how to say NO to others. When we say YES but feel NO inside - to some degree we want approval; we don’t want to seem selfish; we want them feel happy; we want please them so we’d like us.

When we say YES but we mean No, it is people pleasing behavior and comes to an expense - our emotion and health.

When we say No to something or someone; actually we say YES to ourselves, to our needs, to our heart, Actually everyone else gets taken care of in the process. Remember the earth still runs without you. Only when you respect and love yourself, others will do the same in return.

You can start to practice and say NO with something easy - baby steps go long way.

You can simply say “ Thank you so much, it’s lovely but not today!” You don’t even need to give a reason. For some tele-marketing or donation, you can say “ I’m not interested right now and please take me off and I wish you a great success today.”

It may feel disease and uncomfortable in the beginning when you say NO to something or someone. Believe me, when you build up a new habit and align with y our with your highest true-self when say YES or NO, you would love it! Meanwhile you would become happier.

Let’s practice for 30 Days and start with NO at least one time a day.

05/05/2021

我們總是太習慣先愛別人,卻忽略了自己,學會好好愛自己,讓愛自己成為一種習慣。

我很常碰到我的個案,問我「怎麼樣才是愛自己」?

先讓我們聊聊普遍大眾愛自己的方式,大部份的人以為…

* 享受物慾,像是買東西犒賞自己、吃大餐慶祝,但狂歡後,仍感到空虛。
* 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卻常常傷害了別人
* 接受自己的全部缺點,不願意成長改變

愛自己,我個人的定義是:「無論身處在什麼樣的情況,人生的高潮也好、低潮也罷、或是喜、怒、哀、樂,都可以無條件地愛、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而沒有任何批判。」這是一種生活態度與習慣, 既不必向外求,也不用花錢!

簡單說,就是「把你愛別人的能力,用來愛自己」。

教養與文化因素,我們已經被訓練成,習慣性為別人付出,關心他人、包容對方;但這份能力,卻鮮少用在自己身上。我們經常批判自己 、苛責自己、忽略自己的感受,總是覺得自己可以再做的更好一些!

把這種愛別人的能力,用來愛自己、關注自己、對自己好。畢竟自己才是那個陪伴自己一輩子的人,不是嗎?把愛自己變成一種習慣!不是盲目追求物質受的短暫快樂、或是偶爾想到才做,更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當我們學用愛自己、尊重自己的方式生活,你會發現,你的人生也會開始轉變。

我沒有辦法給別人我們沒有的東西,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給自己愛,別人也無法給你愛 。

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愛自己,包含我自己以前,在我們的文化教育裡沒有這一堂課。

1. 讓自己處於喜悅的狀態
每天至少有半小時,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以只是簡單播放自己喜愛的音樂、種種花草,甚至,也什麼都不做, 享受片刻的寧靜。不需要刻意營造療癒或正向的東西,單純地與自己在一起。 這事看來簡單,長期下來,能為我們帶來內心的平靜、和平與成長。

2. 對自己說「我愛我自己」
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很蠢,一開始這麼做時,我也這麼覺得。

當我們受挫,陷入負面情緒、低潮、自我懷疑、批判…等, 我們把所有的燈都關上,身陷黑暗。對自己說「我愛我自己」就像黑暗裡的一盞明燈,讓我們有勇氣繼續前行,這就是接納我們自己。無形化中可以把負面的考思,慢慢地切換為正向積極的模式。

3. 鏡子練習:這是我覺得最困難的方法,卻最有效。
看著鏡中的自己的雙眼,對自己說:「我願意無條件的愛你」!

一開始看著鏡中的自己時,我只想逃,完全說不出口,有時甚至覺得厭惡。這時我們可以先試著說:「我願意學習無條件地愛我自己」!此時,若有任何情緒上來,就讓自己好好去宣洩一下情緒,再回到鏡子前。 慢慢地練習,你就可以慢慢的,也開始真正的正視自己、愛自己。

現在即便是早上一頭亂髮、睡眼惺忪的樣子,我也很可以對自己說:「你的樣子好可愛!我真的好愛、好愛你!」


愛自己,可以幫助我們克服人生逆境與難關,也改造我們的人生。

#愛自己 #無條件愛自己

04/05/2021

以前在台灣的時候,我是容易焦慮、緊張,凡事都覺得要為最壞打算的人,睡眠也很淺。來美國的這10多年,日積月累一點一點的轉變,現在的我,好吃、好睡、好心情。大體來說,可以分7大項,並不是單做一項,是要全方位的做,才能慢慢達到身心平衡的狀態。

現代的人常常看到報導說,吃這個好、做這個好、然後就一窩瘋、一股腦的吃某樣食物或做某件事。

人體,是一個很聰明、很精密且複雜的結構。過與不及都不好;而且身體狀況也因人體質而有不同。

是哪7大項呢?

1) 吃 2)喝 3)運動 4)睡眠/休息 5) 呼吸 6)信念(你如何/怎麼看這世界) 7)一顆開放的心。

1 ) 吃:盡量均衡的攝取不同來源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肉食。肉食,也盡量選擇吃原型,少加工食物 。

2) 喝: 每天喝1.5 ~2公升的水,人體有80%至少是水份。水份很重要,少喝飲料。畢竟水才是最天然的,可以在水裡加些檬檸汁,培養鹼性體質 。心理會影響身體,反之亦然。因此吃的東西會影響到情緒,情緒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3) 運動:一星期至少有3-4次可以訓練心肺的運動。運動會產生腦內啡(多巴胺)讓人感到快樂,也能強化自體免疫與防止老化的功效。身體無法做這強度運動的,快走也是不錯的選擇。

4) 睡眠:盡可能在晚上10以前入睡。睡前避免滑手機,甚至是看書,培養一個安靜的環境,讓腦波放慢。

5) 呼吸: 有幾會多到戶外呼吸新鮮的空氣。加上現代人呼吸都很淺,能多做一些「腹式呼吸」,也就用丹田呼吸,一天5-10分鐘,有助於安定心神。

6 ) 信念:我們的選擇是根據我們的信念 ,我們的信念是根據我們過往的經驗(所看、所聽、所見所聞)。 既然信念是學習來的,當然我們也可以改變它。

就像以前的人覺得地球是平的,人們依此生活,後來知道地球是圓的,行動的方式也變得不一樣。

想法決定我們的行動,我們的行動 創造了我們的命運。因此信念決定我們怎麼看世界,這個部分很重要 。

7) 開放的心: 很多人的心都是關閉的,就是因為怕受傷。 但也因為這樣,也無法快樂。事情都是一體的兩面。很多研究都指出,真正快樂的人,都有著一顆開放的心,就算受傷,也不影響他們與人的互動。宇宙在他們眼裡是和善的。

—————————————————-

關於我自己的飲食習慣: 每天早上我都習慣喝一大杯約500cc的溫熱水,然後做半小時的有氧或耐肌力運動。 要在一天剩餘的時間喝1000~1500,對我就不是難事了。

至於吃與喝: 我主要都是吃原形食物,在家吃都還算蠻均衡的。跟朋友聚餐,這個規則就先放旁邊, 盡情享受我的食物,畢竟在外面吃飯不比在家。

我自己本身是幾乎每天運動,已連續9年,還在持續中。

多年來,我已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跟我熟的朋友,都知道我晚上9-10 就寢,早上 5:30起來運動。

至於自己是當心理治療師的,也會常常檢視自己的信念,有時候念頭卡住,會有一些朋友幫忙,情緒也能很快恢復。所以,我的心當然是開放打開的啦!

要達到整體的身心健康 ,真的無法只靠單方面,這七項看似容易,但做起來著實不簡單。

如果你不喜歡你現在的健康情況,那就改變吧!
重新做一個新的習慣、新的選擇,來取代舊有的!

11/04/2021

覺得自己現在是一個很容易開心且積極正向的人;以前的自己是一個很悲觀的人。生活中難免都會有挑戰,只要與人互動,都免不了人際關係,勉勵自己勇於承擔,替自己的情緒負責,而不是選擇「受害者心態」, 都是因為你這樣說/做,所以我才生氣、不開心、難過…等等。

除了自己,沒有任何人需要為你的情緒負責。
當然勇敢的表達自己,也是需要的,這需要勇氣,以及多次嘗試。

與其背叛自己真實的感受,我選擇誠實告知他人我的感覺,並替我的行為負責。

當我們不去表達真正的自己,而是做一個委曲求全的人,心裡就會有個疙瘩,行為會慢慢冷淡、退縮;關係會慢慢地漸行漸遠。

與其這樣,或是關係都會慢慢疏離的話,還不如誠實的表達,至少忠於自己,沒有背叛自己。

如果對方無法接受或理解,順其自然吧,因為關係勉強不來。

今天我給自己做這個瓶子,提醒自己:「每當自己在抱怨『他人需要替我的行為負責的時候』,我就放進US$ 1」。

這錢最後就捐給我想捐的機構,一起來玩玩吧!

03/04/2021

很多人對靈性很大的誤解,包含自己以前,認為自己必須能夠接受所有發生的事情,光是這個想法:「接受每件事」,感覺就好沉重!

即便自己做不到,還要假裝,或是要求自己做到,不然就不夠靈性。

後來才領悟到,原來真正的接納是超越「我可以」和「我沒辦法」,甚至「原諒,沒有辦法原諒的那個自己」!

同時,很多人對靈性的另一個誤解就是:認為倡導或教導靈性的人,很超然,甚至沒有個人好惡與情緒;如果有的話,就會批判並覺得他/她怎麼有資格教導其他人,忽略他們也只是一般人啊!

每個人靈性覺醒的階段與時間不同;倡導靈性,也不代表優於任何人,覺醒是每個人一輩子的功課。

難道做牙醫的,就一輩子不會蛀牙?或是當醫生的,就不會生病?你說是吧!

對我來說,真正靈性與靈修的就是「用心,活在每一個當下。」

01/04/2021

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衝突,很大部分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有一個自己想要捍衛的形象,或是想要證明自己的想法、行為才是對的,或是對方是錯誤的,衝突常常就這樣開始了!

有沒有可能,我們在某一個地方相遇,只是分享彼此的看法,在那裡,我們沒有同意或是反對,只有靜靜的傾聽、了解、感覺對方話語裡的真實,讓彼此做自己,即使最後,你仍然無法同意他們。

我療癒個案的過程中,除了引導他們之外,在我這兒,他/她們得到全然無條件的接納、聆聽、沒有批判,可以很安心的做自己。

我很喜歡這二句話:「我不認同你的話,但我會誓死捍衛你表達的權利。」

11/03/2021

世界所有一切都是能量的振動,只是振動頻率不同,包含人、物質。 當你感受到愛的能量,你身體的感覺是什麼?當你感覺到生氣、憤怒的時候,你的身體感覺又是什麼?

我們想要富足,嘴巴卻說貧窮的話,像是我負擔不起,太貴了,這樣是無法擁有豐盛的生活。 我們也無法想要擁有真愛,內心卻充滿埋怨與憎恨。因為這是二股截然不同且相反的震動能量。

世上的任何物質都要經歷二次的創造過程:首先是思想;然後才會變成物質。

想要擁有什麼,先改變內心的感覺振動,外在世界就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01/03/2021
The Monkey Business Illusion - Daniel Simons 05/01/2021

今天我們先來好玩的,2-3分鐘的影片。數數看,你有沒有辦法正確數出,穿白色上衣的人,總共傳球幾次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1cL7tHjlI&list=PLbiVpU59JkValOIEIo2Y65mBopHCjKvBo&index=1

先不要看我下方寫的,數完之後,再來看。

人一旦在自己的意識,設定最優先、在乎的事,我們的注意力就會一直專注在那個事件上;以致於,對於其它事件的發生,就容易陷入「視而不見」的可能性。

這也是為什麼,在看影片的時候,尤於專注在計算,傳球的次數,而沒看到眼前那隻顯眼的大猩猩。

換言之,一旦我們建立了某種信念,之後只會「選擇性」看到、聽到與這信念相符合的概念,不符合此概念的,就沒辦法接受,甚至會直接拒絕,這就是「盲視」。

像是有的人的座右銘是「追求更完美的自己」。表面上,看起來是積極、正面的,背後卻是充滿恐懼、焦慮。很容易把焦點只放在自己不好的地方,而不是自己已經達到、完成的部份,這樣反而會造成更大的痛苦。

我的意思不是要說,不要變得更好、不要積極,而是,我們想要變得更好,後面的動機(drive/motivation),那是一種開心愉悅的驅動力?還是一種恐懼、怕追不上別人的恐懼?

覺察自己的信念,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下次發現自己執著在某件事或鑽牛角尖的時候,問問自己:「 1) 這個信念/想法是真的嗎? 2)我真的確定並知道這是真的嗎? 3) 持有這個想法,我會得到什麼(好處)? 4) 如果沒有這個想法,我會變得怎麼樣呢?」

上面四句是拜倫凱蒂一念之轉的,四個問句 。

The Monkey Business Illusion - Daniel Simons This video is included in Week 2 of the free online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course (MBSR) by Palouse Mindfulness (http://palousemindfulness.com). ...

04/01/2021

生活就像騎單車🚴‍♀️
要保持平衡
就要不停地繼續向前

生理會影響心理
心理也會影響生理
人會生病 往往是因為失衡
你今天做什麼樣的選擇,來平衡自己的心理或生理呢?

01/01/2021

新的一年的開始
讓我們誠實的面對
內心 正個真正的自己

31/12/2020

A cup can either be half empty or half full, depending on your perspective. Do not see your inabilities to be greater than your abilities.

看看這杯子,它是1/2是空的?還是1/2是滿的? 它是空的一半,還是滿的一半,這完全取決於,你看事情的視角,對於其他事件,不也是如此?

新的一年2021,讓我們每天聚焦在好的事件,就算是所謂不好的事件,我們也能發現好的一面,並在當中學習、成長。

重要的是, 在2021年,讓自己專注於自己會的、棒的、驕驕傲的地方,遠大於自己不好的地方。

祝大家新年快樂!

17/12/2020

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所有的療癒都是自我療癒。每天、每個人都在自我催眠,或是生活在他人的催眠暗示中。

起床看見窗外飄著雨 ,告訴自己:「今天下雨,真討厭啊!」與「今天下雨,天氣好涼,好棒啊 !」 感受一下,說這兩句話時 ,感受是不是非常不同!一個是喜悅、一個是負面的心情。

我們常常在不自覺中,被自己的想法、信念、意念催眠,讓它影響著自己一天的情緒。

也許今天朋友心情不好,講話衝了點;或是被上司責罵,導致我們心情鬱卒。或是聽到別人對我們的讚美或認同,滿心歡喜,這些都是因為受他人的影響,產生各種不同情緒,形成自身的感受,別人的話語,這些都是催眠暗示啊!

別人的話會對我們造成影響,通常,都是我們與它產生共鳴與共振。

舉個例,像學英文,如果在開始學習,就帶有恐懼的人,被說:「你怎麼這麼笨啊!怎麼教都教不會?!」可能,這一輩子就與英文隔絕了。

英文非母語,學習時就有難度,被別人這麼一說 ,聽了進去,認為是真的,就開始覺得自己又笨又學不會,接著,就會找証據來証明,「是的,我就是笨且學不會」。

想一下,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曾經被別人說了什麼,之後再也不碰。這就是我指的「共振效應」。

再一個例子,有人說你,很醜、很胖,你會難過,也是因為起共振。若你不覺得自己醜、自己胖,你就會覺得,那人說的不是事實,一笑置之!有的女生明明很瘦,因為老公一句:「你好胖」,把自己弄到像紙片人似的,我們也聽聞過!這是自卑、沒自信與其它因素與好胖劃上等號!

因此,我們怎麼看待自己非常重要,別人怎麼看待我們,不是我們能決定,這是他們的想法與經歷,不用放到心裡。知道這道理,就可以自己慢慢練習,不讓他人的語話影響我們。

現在有時,我當然也在所難免,會被他人的話影響到;難過完,我會把當做一個很好的自省機會,看看到底是哪裡,我與它起了共鳴,我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做自我療癒,成為我現在的樣子。

擁抱每一個不完美的經歷,不要急拒絕不舒服的感覺與經歷,每個不完美,都是一個很好成長的契機 。

療癒疾病,當然也是一樣的道理,為什麼有的人疾病能不藥而癒,奇蹟般的治癒, 這與我們的信念、情緒相關。

問問自己:「今天你選擇相信什麼?」

#SmilingHeartWellness #催眠

14/12/2020

人生難免都會遇到過不去的關卡,在我的個案裡,有時候他們也會有諸多疑問,其中一個就是「為什麼是我?」

為什麼是我?這原因有很多,也許是你這輩子來要做的功課之一,也許是你潛意識吸引來的,也或許是你前世業力 (如果你相信前世、今生的話),也或許……

找到「為什麼是我」的這個答案重要嗎?知道答案後,能改變你的現況嗎?知道答案,能讓你比較心甘情願面對目前發生的問題嗎?

如果是, 那就說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故事。
若果不行,為何不讓現在的苦難經歷,讓你從中學到些什麼,別白白浪費這次的痛苦。讓自己在這困難中,成長、銳變!

身為治療師,我沒有答案給你;我只能引導你,回到故事的起源(創傷發源的地點),或是帶你到你的潛意識,找到你的故事,讓你取回你的力量,好讓你可以重新,再做一個「不一樣的決定」,過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在有些朋友眼裡,我是人生勝利組, 通常我都微笑以對,我不需解釋,因為我不需要証明什麼,以前我會想解釋,在解釋的背後,我發現 - 自我懷疑與不自信。

我也曾經,經歷好一段的人生黑暗期, 沒有那時挫敗、痛苦、經歷,就沒有現在的我。現在回頭看,這些都是我成長很好的養份,如果我人生順遂,我就沒有許多故事與我的個案、朋友分享。

一切只是人生經歷,不代表我,也不等於我。我很確信,只要我願意做出「不同的決定」,我的經驗與經歷將有所轉變,而不是讓經歷來定義我!

下次,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與其去問「為什麼是我?」可以問問:「為什麼不是我?」就好像,當好運降臨在你身上的時候,你會去問:「為什麼是我嗎?」

事件一直都是「中性的」,在人的經驗裡,才有標籤去分類:是非、好壞、對錯, 你怎麼去定義它,怎麼去面對它,決定你的未來如何發展。

如果不喜歡你現在的生活,就做一個不一樣的決定吧!
#失敗 #困難

13/12/2020

「吸引力法則」是宇宙運行法則之一,有些人很容易心想事成,有些人卻是,心想事不成,所以他們也不相信有什麼吸引力法則。
為什麼有這麼大的不同呢?

這些年自己試驗、研究才知道「振動頻率法則」的才是宇宙的運作第一法則 - 振動定律。

這裡我簡單把重點帶出來,因為要寫,可以寫好長一篇。

舉凡物質、人、動、植物、情緒…等,都是一種能量,只要是能量,就有其振動頻率,差異在於震動頻率的不同;只要改變振動頻率,就能創造奇蹟。

大衛霍金斯博士研究(David R. Hawkins, Powervs.Force)30多年的研究出:人類意識的能級分佈圖(如圖),一般的人,若外在條件、想法、情緒,振動頻率常常低於200,就容易產生各式各樣的身體、心理各種不同的疾病。檢視一下,自己在一天裡,大多數的情緒是什麼呢?

想要創造奇蹟,改變事件發展 (先不考慮人生課題),就要改變自己的想法 (先切換到高振動頻率的想法) → 相對應的行為改變。當你處在高的振動頻率,比較容易看到機會、或產生一些點子,並採取行動,自然就能逆轉事件 ( 這裡只是簡單講過程)。

然而在負面情緒下,是不太會看到的機會,產生點子、想法。在負面情緒裡,大多數人的想法/做法是:逃避、對抗、抗拒,然後希望、期待並想著:如果我有錢 ,我就能….../ 如果對方這樣做,我會很開心或我就不會生氣...…/ 如果事情照我預期,我就可以…...。

上述是把自己的力量交給別人,讓別人去決定你的情緒、你的喜怒哀樂,這樣事件是很難有轉變的契機的。

我的意思不是要大家一廂情願的正面、積極的想法,如之前我跟大家分享,要先消化負面情緒,才有可能做到正向思考;這些都是一個過程,可以慢慢訓練的。

當心想事不成時,就要先去檢視「潛意識」的想法。就好像,想要變有錢,但潛意識是:錢是髒的、罪惡的,那是無法吸引到金錢的!

一個想要吸引完美的人生伴侶,潛意識卻是人是不可信任的,就算那個對象真的出現,他/她也會百般地挑剔或找証據對方是不適合的對象。

吸引力法則的背後,講的是感受/感覺;因為感覺是「頻率的放大器」。

因此外在環境,是自己內心境射,就像看鏡子裡的自己。你可能會說:「我沒有要吸引這些事啊!」是的,在意識層面上,你的確沒有,在你的潛意識底下呢?這也是為什麼同樣的事件,有的人看到的是轉機、是機會,有的則是失望、憤怒。

很難用三言二語,完整的表達出這些年的心得,精神主旨有完整呈現,細節得要靠自己去實踐跟體會啦!

記得常常去檢視自己的觀念、信仰、環境、朋友、慾望…就會有很多線索。常常問自己:「這是真的嗎?我這想法是真的嗎?」勤於思考,就會有答案!

Telephone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00
Tuesday 09:00 - 17:00
Wednesday 09:00 - 17:00
Thursday 09:00 - 17:00
Friday 09:00 -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