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約瑟醫師網路的家
小兒科專科醫師 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專科醫師 兒童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提供和兒科相關的諮詢及新的醫療訊息
關於食物過敏的迷思
年終歲末有尾牙、有跨年、有望年會,總之提供了許多吃喝的理由,因此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機會也增加很多,是吃壞肚子,感冒,食物不耐,或是食物過敏就變得都有可能,當然仍須借助於醫生的診斷,在這裡針對食物過敏,對一些常常造成大家誤解的觀念做一些澄清,解決一些最常見的食物過敏誤區,並提供準確的資訊來幫助您更好地了解這些情況。
迷思一:食物過敏和不耐受(intolerance)是一樣的。
事實:
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症是不同的。 食物過敏涉及免疫系統對食物中特定蛋白質的反應,引發從輕微到嚴重的症狀,並可能危及生命。 另一方面,不耐症通常涉及沒有免疫反應的消化問題,並且不會引起危及生命的反應。 它們主要引起脹氣、腹脹、腹瀉,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引起關節痛、頭痛和腦霧。
迷思 2:食物過敏大都經由 IgE 所引起。
事實:
儘管大多數食物過敏是透過免疫系統和免疫球蛋白E (IgE) 所誘發的,但非經由IgE誘發的食物過敏也可能危及生命。 食物蛋白誘發的小腸結腸炎症候群(FPIES)就是一個例子。 這可能表現為嚴重的嘔吐和腹瀉,當人體的水分迅速減少時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
迷思三:僅通過食物過敏測試即可做出診斷。
事實:
皮膚點刺測試和血液檢查只是食物過敏診斷的一部分。 這測試需要結合一個人的病史和其他測試(例如口腔食物挑戰),以提供準確的診斷。
因此,應根據患者的病史有針對性地進行檢查。測試需要考慮所測試食物的背景和患者的病史。 廣泛的食物過敏檢測並不合適,也不值得鼓勵,因為它們的假陽性率很高。
此外,未經驗證的測試(例如 IgG 測試)尚未被證明在臨床上與食物過敏或食物不耐受有關。 事實上,IgG食品檢測更多的是一種暴露度和耐受性的衡量。
迷思四:食物過敏總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
事實:
儘管有些兒童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再對牛奶、雞蛋、大豆和小麥過敏,但對花生、堅果、魚貝類的過敏往往會持續到成年。有趣的是,到5歲時不再對食物過敏的兒童比例甚至對牛奶、雞蛋、大豆和小麥也有所下降。 諮詢過敏症專家並接受適當的測試對於確定過敏是否已經消失以及如何將這種食物重新引入人們的飲食中至關重要。
迷思五:少量的致敏食品是安全的。
事實:
對於嚴重過敏的人來說,即使是微量的過敏食物也會引發危及生命的反應,嚴格避免對於預防此類反應至關重要。
迷思六:天然或有機食品不會引起食物過敏。
事實:
天然或有機食品仍會引起過敏反應。 某些食物中存在致敏蛋白與其栽培方法有關。人們對農場新鮮雞蛋的反應仍然與商業雞蛋一樣。
迷思7:將食物煮熟可以消除食物過敏。
事實:
烹飪可能會降低某些食物引起過敏的可能性,但並不能完全消除過敏原。有些過敏症患者甚至對煮熟的致敏食物也會產生反應。有些患者可能可以耐受烘焙食品中的牛奶或雞蛋,但不能耐受直接形式的牛奶或雞蛋。 然而,有些人可能無法忍受任何版本的牛奶或雞蛋。
此外,還有一種稱為口腔過敏症候群或食物花粉症候群的食物過敏,人們可能會因某些新鮮/生的水果和蔬菜而出現口腔或胃腸道症狀,但可以忍受煮熟或加工的水果和蔬菜。為了確定需要避免哪些食物或食物的種類,需要仔細詢問病史並進行適當的測試並了解食物的細微差別和潛在的交叉反應。 過敏症專家在這方面接受過專門培訓,應該轉診患者,以便他們知道什麼可以安全吃,什麼不能安全吃。
迷思八:食物過敏只在兒童時期出現。
事實:
儘管許多過敏症確實在兒童時期出現,但成年人也可能出現新的過敏症。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過敏。美國目前的數據表明,三分之一的兒童患有食物過敏,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食物過敏。
迷思九:先前的反應預示著未來的反應。
事實
:反應的嚴重程度是無法預測的。輕微反應的歷史並不能預測未來的反應也會是輕微的。此外,反應不一定會隨著每次接觸而惡化。免疫系統可能會更加準備好,但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反應的嚴重程度,例如荷爾蒙、感染、氣喘和濕疹等潛在疾病,以及它們是否得到控制、藥物使用、最後一次食用食物等。到目前為止,對於食物過敏還沒有治癒方法。 避免過敏並制定緊急行動計劃對於有效管理過敏至關重要。
迷思十:食物過敏測試中的數字越高表示過敏越嚴重。
事實:
食物特異性 IgE 數值並不表示嚴重程度。相反,它們表明了暴露後發生反應的可能性。 它不會做出診斷,也不會預測反應的嚴重程度。
了解這些常見食物過敏迷思背後的真相對於過敏症患者及其周圍人的福祉至關重要。 準確的資訊可以幫助創造一個更安全的環境,並培養同理心,為那些處理食物過敏的人提供支持。
對於患者,食物過敏診斷不僅對患者而且對家人來說都是一個改變生活的事件。 一個人每一天的每一秒都在改變。 做出準確的診斷非常重要,以便能夠提供適當的教育和準備以及緊急計劃和藥物治療。 重要的是,患者不需要不必要地避免他們不過敏的食物。這可能會對患者家庭產生更多困擾。最後,現在有可用的治療選擇,例如口服和舌下免疫療法。 這些治療措施可以解決根本問題,並以有益的方式改變免疫系統,從而提高反應閾值。
如何正確照顧過敏性鼻炎的小孩
這是11/19應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教授之邀,在台中對家長的衛教演講內容,部分是曾在網站發布的內容,做一個簡要的整理讓大家對過敏性鼻炎的照顧有更深刻的認識。
正確的照顧必須是有幾個不同的面向都要正確才能達到,包括(1)診斷是否正確(2)藥物的使用是否正確(3)非藥物的治療是否正確。並非打噴嚏流鼻涕就是過敏性鼻炎,甚至頭痛喉嚨痛也都是鼻炎的可能症狀,但鼻子癢,鼻黏膜肥厚、鼻息肉,黑眼瞼,可能更會是過敏性鼻炎的診斷條件,所以給訓練有素的過敏專科醫師作診斷及治療會是最正確的選擇(圖1.2)。
一般我們把過敏性鼻炎分成輕微間歇性、輕微持續性、中重度間歇性、中重度嚴重性(圖3),會依持續時間長短和嚴重程度,作不一樣的治療。所有的治療依最新的共識報告都有不一樣的優先順序選項(表1.2.3)。表格內把不同的治療方式依強烈建議、建議、選項、不建議、證據不足,做分類。這是專家依據所收集全世界發表的相關論文,依據研究的嚴謹程度作篩選論文的標準,然後按其研究結果,大家開會討論所做成的共識報告,因此這些內容幾乎可當作治療的準則。
目前國內常用的鼻噴劑有圖4所列幾種(除了Ipratropium沒有),其中的血管收縮劑不能長期使用,因為會導致藥物性鼻炎,造成鼻黏膜腫脹、增厚、嚴重鼻塞等症狀,因為它能使鼻黏膜快速收縮,而改善鼻塞,但藥效過了又會腫回來,因它沒有真正抗發炎抗過敏的效果。所以可以應急短期使用,但不要連續使用超過3-5天。
目前的鼻噴劑治療都以含有類固醇的噴劑為主,但這些類固醇基本上對全身的影響相當少,所以目前持續性過敏性鼻炎治療,大都以局部噴劑治療為第一線用藥。
正確的鼻噴劑使用方法是朝鼻腔外側噴,而不要朝鼻中膈方向噴,這樣才能使藥物平均分布至鼻腔黏膜上面,所以建議用左手噴右邊用右手噴左邊如(圖5)所示
過敏性鼻炎非藥物的治療包括有減敏治療,鼻腔生理食鹽水沖洗,環境過敏原的控制等方法,但哪一種方法對病人最有效,就看引起過敏的原因是什麼(表4)
另外空氣中的懸浮物也是過敏的一大元凶,不只是造成過敏嚴重度增加,甚至造成正常人肺部的傷害,所以如果要出門走走或戶外運動,可以參考實時空氣質量指數(AQI)這可以很快幫助你決定是否要在戶外做活動,當空氣品質不良時戶外活動得不到健康,反而傷了身體,從圖6我們可以看到圖中有標示不同地區的空氣品質指標,而且有空氣中不同汙染物的濃度,讓我們很清楚的看到空氣品質的好壞,大家尤其要注意PM2.5,因它是這幾年研究發現它可能也是造成肺癌的元兇之一。由於它分子很小所以一般口罩對它的防護效果是不好的。
一般人甚至有些醫師認為黃鼻涕就是鼻竇炎,就需要吃抗生素,但其實不然。所以對於了解鼻涕的顏色有助於我們對於病情的判斷,和決定治療的方向。當黃綠色鼻涕超過10天或鼻竇位置疼痛,或黃綠鼻涕合併發燒,就須考慮鼻竇炎才需要抗生素(表5)
擤鼻涕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正確的擤鼻涕有幾個步驟(圖7) (1).用嘴巴吸氣,以避免倒吸鼻涕 (2). 壓住一側鼻孔,適力地將鼻涕擤出 (3).結束後再換另一側鼻孔,重複相同步驟。
擤鼻涕的一些注意事項包括
1. 切忌大力擤鼻涕,以免造成流鼻血、或耳朵不適等問題。
2. 嚴禁2側鼻孔一起擤(同時壓住兩側鼻孔),會使鼻腔壓力過大,
造成鼻涕流入鼻竇或耳咽管
3. 盡量不要把鼻涕到吸回去,因為容易造成鼻涕倒流至喉嚨,
引起喉嚨不適或清喉嚨的動作
4. 若是感冒所引起的鼻涕,將鼻涕吸入鼻腔,會將含有病毒的鼻涕
送回鼻腔深處,容易導致鼻竇炎。
由於對某些有鼻炎症狀的人鼻腔沖洗可緩解一些症狀,所以坊間有一些洗鼻子的工具,那些好用取決於使用著是否能接受沖洗的方式,台灣鼻科學術聯誼會有出了鼻腔沖洗位教手冊可以上網下載內容如下
這些圖文教大家正確的沖洗鼻子的方法,並教大家如何泡製生理食鹽水,這可以省下很多買沖洗鹽的錢。4.5克食鹽加在500毫升的溫水就是0.9%的生理食鹽水。以上內容堤供大家參考,有問題再問我。
慢性咳嗽 (轉貼康健知識庫慢性咳嗽內容)
秋天到了,溫差的變化,各式各樣的病毒也開始活躍起來,呼吸道感染也變多,咳嗽是一個常見的症狀,但也是不容易處理的症狀。
症狀持續的時間長短,可能代表不一樣的問題。分享一篇不錯的文章,有咳嗽症狀的人可以更了解自己的狀況。
慢性咳嗽的定義是指持續三周以上的咳嗽,咳嗽是呼吸道受到刺激時常見的一種反應,特別是喉嚨、氣管、主支氣管、及較大的支氣管受到刺激時,它可以幫我們清除呼吸道的痰與異物,因此是一種身體的保護機轉,而當長期的咳嗽不止時,可以視為身體的警訊。
慢性咳嗽病患會有哪些症狀呢?
慢性咳嗽的主要判斷方式即為咳嗽超過三周,而根據疾病的不同,慢性咳嗽也會合併,像是:痰中帶血、發燒、食慾不振、胸痛、喘鳴聲或是呼吸困難等症狀。
慢性咳嗽要如何治療呢?
由於造成慢性咳嗽的成因不同,治療方式也不同:
1.胃食道逆流: 治療方式有H2阻斷劑或是抗胃酸藥物。
2.鼻涕倒流: 治療方式有抗組織胺、減少充血藥物或是局部類固醇。
3.氣喘: 治療方式有吸入型類固醇、吸入型氣管擴張劑、口服類固醇
等。
4.呼吸道感染: 主要是針對症狀治療,若有感染症則針對感染治療。
5.慢性支氣管炎: 主要治療方式為戒菸並配合吸入型藥物。
6.支氣管擴張: 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治療,部分病患可使用紅黴素調整
免疫。
7.肺癌: 治療方式為放射療法、化學藥劑療法、標靶治療、手術治療
等。
得到慢性咳嗽後,應該要怎樣保養呢?
慢性咳嗽患者在日常生活以及保健上需要較為注意,有氣喘患者要避免接觸過敏原,胃食道逆流患者飲食要特別注意,不同的病因各有不同的注意事項,但最基本的飲食均衡營養、不過勞、適當休息、不吸菸及拒吸二手菸、多喝水仍舊是維持健康最基本的方式。
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有哪些?
1.鼻涕倒流:研究顯示鼻水倒流是造成慢性咳嗽最多的原因,鼻水倒
流常刺激咽喉粘膜的咳嗽中樞,造成慢性咳嗽。
2.胃食道逆流:當出現胸口灼熱感,胸悶以及嘴巴有酸的感覺,就可
能是胃食道逆流,部分患者可能不會有胃酸相關的症狀,反而是以
咳嗽症狀來表現。
3.氣喘:氣喘引起的咳嗽常是季節性的,可能緊跟在上呼吸道感染之
後,也可能是受到冷空氣或塵蟎的影響所造成。
4.呼吸道感染:黴漿菌肺炎、披衣菌肺炎等急性感染之後,病患可能
還是會有持續性的咳嗽現象。
5.慢性支氣管炎:在連續兩年中,每年有咳嗽、多痰的症狀超過3個
月的時間,這一類的病人,即可定義為慢性支氣管炎,病患大多都
是抽煙者。
6.支氣管擴張症:支氣管擴張症是指支氣管發炎後,造成支氣管結構
破壞而引起的疾病,支氣管會變寬甚至囊狀,分泌物排除不易便造
成痰液堆積,甚至慢性的感染發炎,而進一步破壞更多的支氣管,
慢性咳嗽是此病症狀之一。
7.肺癌:肺部腫瘤造成慢性咳嗽的比率極少,但仍有部分生長在大氣
道的腫瘤會併發慢性咳嗽。
(圖1)
慢性咳嗽是如何分期的呢?
慢性咳嗽是為症狀,故沒有進程
疾病發生部位
呼吸道
慢性咳嗽要如何診斷呢?
慢性咳嗽由於成因非常多種,在檢查時需要合併多種不同的檢查方式以找出正確的成因,常見的檢查方式有肺功能檢查、痰液檢查、胸部X光、支氣管鏡、電腦斷層等。
如何預防慢性咳嗽發生?
規律生活,正常的飲食可預防疾病上身,身體健康則許多症狀便會慢慢消失,而預防咳嗽可透過戒菸、保暖、大量喝水稀釋痰液或是洗澡時吸些暖濕空氣都能緩解慢性咳嗽。
這些人得到慢性咳嗽機率很高!
• 吸菸者
• 氣喘者
• 肺癌患者
• 支氣管疾病者
慢性咳嗽會有哪些併發症呢?
1.肋骨骨折:長期慢性咳嗽、高齡者,可能因為咳嗽過猛過烈而造成
肋骨骨折。
2.氣胸:某些病患天生肺部有不正常的小氣泡,咳嗽可能導致氣泡破
裂,致使空氣跑進肋膜腔內造成氣胸。
3.昏厥(昏倒):劇烈咳嗽後立即出現意識喪失,全身肌張力低下、
面色蒼白、脈搏微弱,站立者可能跌倒,嚴重者有面肌及四肢抽
搐、面色發紺等症狀。
S3 過敏預防指南-- 初級預防 primary prevention)
背景:在西方已開發國家,由於過敏疾病持續的高患病率,而根本的治療方法又有限,所以對於初級的預防 primary prevention) 制定一個以實證為基礎的建議是必要的,讓大家能 有所遵循且防範於未然。
“初級預防 (Primary 即疾病或健康風險因素未出現前的工作,包括免
疫預防、公共衛生及健康生活模式的輔導與教育 。 ”
方法:S3 過敏預防指南,上一個版本是在 2014 年發布,以當前的系統文獻檢索為基礎經修改並同意。這期間進行了證據檢索 06/2013-- 11/2020 電子版數據庫 Cochrane 和 MEDLINE,如當前評論的參考文獻列表中所示並通過專家的參考。 這發現的文獻經過兩次篩選流程,首先按標題和摘要,其餘論文均已篩選 全文中的相關性。 研究包括按證據級別排序,研究質量用術語表示潛在偏差(低 高)。 修訂後的建議得到參與相關專業人士的代表社團和(自助)組織(名義團體過程 nominal group process )正式承認並同意。在 5,681 論文,有 286 篇研究被納入並進行評估。
總共分成營養,食物補充品, 過敏原的暴露, 生物多樣性,環境汙染物, 社會心理因素 6 方面探討,根據研究結果,由專家來做不同程度的建議。在表格中有證據的等級,和建議的級別, 我以表格來做說明它所代表的意義,讓大家更清楚建議的可信度。而所作的建議也是以表格呈現, 隨著更多完整的研究也讓一些建議的可信度變更高也更有遵循的意義。這是針對食物過敏,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的初級預防。所以文中提及的建議有些只是對初級預防無效但對次級或三級預防仍然是有效的。
參考資料
1. S3 Guideline Allergy Prevention
Allergologie select, Vol. 6/2022 (61-97)
2. S3-Guideline on allergy prevention: 2014 update
Allergo J Int 2014; 23: 186–99
3. Primary prevention of allergy in at risk infants
Consensus statement, December 2019
ps.表格內參考文獻有興趣的人可從參考資料(1)的原文內找到
新疫苗PCV-15、欣剋疹,要不要打,怎麼打?
最近有一些新的疫苗出現在市面上,媒體也有許多廣告,讓大家有些緊張,我需不需要打,不打有關係嗎?所以想提供一些資訊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大家做出最好的決定。
最近新出的疫苗包括
1. 71型腸病毒疫苗: 高端ENVACGEN A71 ,國光/安特羅EnVAX-A71
兩種
2. 帶狀皰疹疫苗:欣剋疹(Shingrix)
3. 15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PCV15(Vaxneuvance)
71型腸病毒疫苗已在6/19把商周連結給大家,其內容算是整理很完整,所以這次就只談帶狀皰疹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之前在台灣的帶狀皰疹疫苗是減毒疫苗伏帶疹(ZOSTAVAX),去年台灣新進的疫苗是基因重組非活性疫苗欣剋疹(Shingrix)。一般新的疫苗出現,代表幾個可能,功能更強,或安全性更高,或維持保護力的時間更長。
表1是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2023年台灣成年人疫苗接種建議時程表
根據2020年美國的研究報告,在未打帶狀皰疹疫苗的人當中,美國報告約 30% 的人在一生中會發生帶狀皰疹,一般的發生率約為9.92/1000人-年,有皮膚、神經、或其它併發症的機率,分別為6.4%,0.77%,1.01%,只有約0.86%的病人需要住院,和帶狀皰疹相關的死亡率約0.04%,復發率在50-54歲的病人約為12.74/1000人-年,在大於(含)80歲的病人降至8.92/1000人-年,平均復發率約為10.96/1000人-年。
The Epidemiology of Herpes Zoster in Immunocompetent, Unvaccinated Adults ≥50 Years Old: Incidence, Complications, Hospitalization, Mortality, and Recurrence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20;222:798–806
從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新上市的欣剋疹疫苗要比舊的疫苗效力或維持力都好很多,但也更貴,所以美國才會停用伏帶疹(Zostavax)疫苗,如果經濟許可,想要打帶狀皰疹疫苗就選打欣剋疹,總共要打兩劑,無論有無打過舊型疫苗都可再打新型疫苗,皮膚科醫學會依照美國CDC建議,接種活性帶狀疱疹疫苗至少八週後始能接種非活性重組疫苗。
如果沒打疫苗相對罹病的機會高一些,但目前治療的特效藥效果都不錯,而且健保有給付,所以萬一得帶狀皰疹就趕快就醫接受治療,大家記得在靠近眼睛或耳朵周圍,或肛門會陰部附近的帶狀皰疹相對是比較嚴重的,因為有可能影響聽力,視力,或大小便困難的問題產生,當病情較嚴重時亦可接受針劑的特效藥,但可能就要到大醫院才行。
圖1是不同位置的帶狀皰疹提供大家參考對照,有類似位置的感染要盡快就醫。
肺炎鏈球菌疫苗(Pneumococcal vaccine)
肺炎鏈球菌是一種柳葉刀狀(lancet-shaped)革蘭氏陽性雙球菌,兼性厭氧。有些肺炎鏈球菌具有莢膜,此為具有致病性的菌種,毒性來自於莢膜上的多醣體,目前以莢膜多醣類抗體之莢膜腫脹試驗(Quellung reaction),可將其區分為92種以上血清型。有些血清型的菌株毒性較強,大約只有30種血清型會造成人類的感染,而臨床上常見的侵襲性感染,大多集中於其中的10多種血清型。
常見的致病血清型別
美國在肺炎鏈球菌疫苗尚未納入常規接種前,估計每年約有1萬7千例的5歲以下幼童,因肺炎鏈球菌而引起侵襲性疾病(Invas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s IPD),其中以血清型4、6B、9V、14、18G、19F和23為最常引起嬰幼兒侵襲性感染,然而自2000年及2013年陸續推動PCV7及PCV13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因疫苗可使鼻咽部黏膜受到免疫機制的保護,使肺炎鏈球菌的帶菌感染機率降低,進而阻斷肺炎鏈球菌的傳播,這種群體免疫效益,致使整體族群的疾病盛行率都連帶下降,同樣使得未接受疫苗施打的青少年、青年或老年人的侵襲性疾病發生率下降。
而我國在肺炎鏈球菌疫苗尚未納入常規接種前,依據IPD監測資料顯示,自2008年起19A血清型占比逐年上升,高達50%以上。為此,2008年起陸續針對5歲以下高危險族群、經濟弱勢族群幼兒推動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政策,並於104年將該項疫苗導入幼兒常規接種項目。監測資料顯示,2013至2016年間,IPD個案感染疫苗可涵蓋血清型別之占比逐年下降,5歲以下個案,19A血清型占比自50%降至35%;反之,非疫苗涵蓋血清型別之占比則上升,15血清型占比自9%升至30%,出現明顯的血清型別置換現象。
從表4可看出在全面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後,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大幅度降低,但也發現造成疾病的血清型也改變了,所以才會從7價變13價,最近又有15價和20價陸續上市,其原因無非是讓涵蓋的血清型越多,保護的愈周全效果愈好,只是又有新的疫苗出來,大家就會想是否要再追加,或是有自己是否要打的迷思。
首先我們先看正常狀況下衛福部打疫苗的建議是什麼,那些人是應該要打,那些人可以先不打,所以我把衛福部對小孩(表5)、青少年(表6)、和成人(表1)的接種疫苗建議給大家。這包括了正常健康的人,以及免疫功能異常屬於高危險群的人施打疫苗的建議。大家可依此時程作為施打依據。
肺炎鏈球菌感染高危險群:
(1)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者。
(2)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者(包括愛滋病毒感染者)。
(3)人工耳植入者。
(4)慢性疾病: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等。
(5)腦脊髓液滲漏者。
(6)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
接受脾臟手術、人工耳植入、癌症化學治療或免疫抑制治療者最好在治療兩週之前接受本疫苗注射,以達最佳免疫效果。對於無症狀或有症狀之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患者,在確定診斷後應儘速接種。
高危險群之接種方式:
(1) 未曾接種 PCV13 或PPV23 者:接種1 劑PCV13,間隔至少8 週再接種1 劑
PPV23。
(2) 曾接種 PCV13 者:接種1 劑PPV23,與前劑PCV13 應間隔至少8 週。
(3) 曾接種 PPV23 者:接種1 劑PCV13,與前劑PPV23 應間隔至少8 週。
※※如可能應先接種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再接種多醣體肺炎鏈球菌疫苗(PPV23)。
※完成上述接種之高危險群,5 年後可經醫師評估再追加1 劑PPV23。
從2015年以後肺炎鏈球菌疫苗納入兒童常規疫苗接種,所以理論上8歲以下孩童應該都有接種才對,所以在8-11歲這年齡層的兒童,如果以前沒有打過肺炎鏈球菌的孩童可以打一劑PCV-15的疫苗,有打過PCV-13的人可以不需重新再打PCV-15,至於青少年及65歲以下的大人除非是高危險群,在這年齡層是可以不用施打,大家可以看(表4),17歲至64歲2011年至2022年1-11週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的發生率都很低,代表的意義是這段年齡層一般人是健康的,所以罹病率低,因此國內外都不建議施打,因對全民的健康影響很小。大家要注意的是屬於高危險群的病人,這群人就需按照建議提早打疫苗。
表7是不同肺炎鏈球菌疫苗所涵蓋不同的血清型,理論上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所涵蓋的血清型最多,應該是保護最好,但因為其製作方式,無法達到長期保護的效果,所以約5 年要再追加一劑,結合型疫苗(PCV13、PCV15、PCV20)其產生抗體的能力和維持的時間都較好所以不需追加。但因PPSV23所涵蓋的範圍較廣所以對於高危險群仍應該打。目前有研究用PCV20取代PCV13+PPSV23或PCV15+PPSV23在高危險群的使用。如果研究結果是可行的,或許以後65歲以上的長者只要打一劑PCV20就可以。
[問與答]:
1 問: 打過完整3劑PCV-13疫苗的兒童需要追加或重打PCV-15嗎?
答: 目前的政策並沒有建議追加或重打
2 問: 可以用PCV-15取代PCV-13嗎?
答: 正準備要打PCV-13的人都可以用PCV-15取代,但對於施打公費
PCV-13的幼兒,不需要放棄而自費打PCV-15。因PCV-13在台
灣對於侵襲性球菌感染的血清型保護和PCV-15是差不多的。
3 問: 兒童可以打PCV-20嗎?
答: 台灣目前尚未上市,在美國只限18歲以上成人才能打,並無兒
童或青少年的藥證。
4 問: 健康的青少年或成年人(
最近腸病毒開始流行,而今年腸病毒71型疫苗7月會開始開放接種,分享商周的訊息給大家
腸病毒71型疫苗7月底開放接種!公費自費?防護力好嗎?6大問題一次看-商周頭條|商周 根據疾管署5月30日公布的資料,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在21日~27日的單週就診近高達1萬2924人次,相較前一週上升4%。流行的腸病毒類型包含克沙奇A型、腸病毒71型、腸病毒D68等。其中,尤以腸病毒71
過敏性鼻炎治療準則 (2023更新版)
在今年的醫學期刊上對於過敏性鼻炎有新的治療準則發表其中一篇是過敏和鼻科學國際共識聲明:過敏性鼻炎(ICAR-Allergic Rhinitis 2018)把5年前的版本依據新的文獻和證據報告做了新的修訂,另外是發表在過敏、氣喘、免疫學研究雜誌(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Research)有關過敏性鼻炎藥物及非藥物治療的指引。我們把和臨床相關且實用的內容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在觀念上或實際的照顧上有所幫助。
在圖表內所看到證據等級的高低,是依研究方法的可信度去做分類,等級愈高表示研究方法受到人為或外來因素干擾的程度愈少,所以可信度愈高,但因為研究對象是人,所以研究需當事人同意才行,當有些研究方式牽涉到倫理道德時,就不可以進行。因此當研究方法無法做到雙盲隨機試驗時,就會有較多的干擾因子而影響研究的結果。
[過敏性鼻炎的定義:]
過敏性鼻炎是敏感的個體暴露在過敏原的環境下,鼻黏膜經由免疫球蛋白E(IgE)所誘發的第1型過敏反應。
過敏性鼻炎的鑑別診斷:
∙ 藥物性鼻炎(Rhinitis medicamentosa)
∙ 藥物誘發性鼻炎(Drug induced rhinitis)
∙ 職業性鼻炎
∙ 化學性鼻炎
∙ 煙霧引起的鼻炎
∙ 傳染性鼻炎
∙ 妊娠鼻炎
∙ 激素性鼻炎
∙ 食物和酒精引起的鼻炎
∙ 嗜酸性白血球增多症候群-非過敏性鼻炎
∙ 血管運動性鼻炎
∙ 年齡相關性鼻炎(即老年人)
∙ 空鼻綜合症
∙ 萎縮性鼻炎
∙ 自身免疫性、肉芽腫性和血管性鼻炎
∙ 鼻竇炎
∙ 非鼻炎疾病(例如解剖性阻塞,腫瘤,腦脊液鼻漏,異物,囊性纖維化,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胃食管回流)
這麼多種的鼻炎,可能血管運動性鼻炎和嗜酸性白血球增多症候群-非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最像。臨床上做鑑別診斷有時仍需借助檢查幫忙
兩份不同的治療指引,都是根據相當多的研究報告由專家學者評估和討論所得的結果。
在第一篇有把治療和檢查的建議用等級區分,當然強烈建議的是屬於研究結果效果較好的檢查或治療的方式。第二和第三篇是屬於同一系列,是把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分成藥物和非藥物的治療,以問題的方式作為尋找答案的依據,從不同的研究看其成效如何,同樣亦有證據的等級區分。大家可從不同的報告,看到大家關心的問題都很類似,而結果也差不多。所以如果你或親朋好友有過敏性鼻炎,正在接受治療或即將接受治療,這些治療的方式和優先順序可以當參考。
參考資料:
1.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allergy and rhinology:
Allergic rhinitis - 2023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 Rhinology 2023;293-859
2. KAAACI Allergic Rhinitis Guidelines: Part 1. Update in
Pharmacotherapy
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 2023 Jan;15(1):19-31
3. KAAACI Allergic Rhinitis Guidelines: Part 2. Update in Non-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 2023 Mar;15(2):145-159
哥本哈根25年兒童氣喘前瞻性研究的轉譯研究
25 Years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 the Copenhagen Prospective Studies on Asthma in Childhood (COPSAC)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3;151:619-33)
轉譯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一詞是用來形容將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應用在新的人體研究或臨床測試上以發展預防、診斷或治療疾病的過程。此類型研究聚焦於基礎科學的實際應用,旨在把研究成果用於對人類利益福祉有快速效益的用途上。
這哥本哈根兒童氣喘的前瞻性母親及小孩的世代研究(Cohorts study),提供了兒童氣喘的起源,預防及疾病的自然病程(natural course),以及相關的過敏疾病,重要的基礎研究。目的是希望找到可預防的方法和治療的策略,研究的方法有興趣的人可以找原文來看,我只把研究結果分享大家,希望有助於大家對氣喘的瞭解,進而知道如何預防及減少發生的機率。
【主要研究發現】
疾病的修飾:
早期介入使用吸入性類固醇並不能改變氣喘的自然病史。
預防:
1.懷孕婦女補充魚油(fish oil),可以降低氣喘的危險性,和作用在
其他器官的效果,包括降低下呼吸道的感染、嘯吼、腸胃炎、
同時促進產前和產後胎兒成長、及神經發育(圖1)。
2.孕婦補充高劑量維他命D,可減少嬰兒早期短暫性喘鳴(early
transient wheezing),減少牙釉質缺陷,增加骨頭礦化作用
(bone mineralization),減少骨折的危險性。
呼吸道的細菌是急性症狀的誘發源:
1.在學齡前兒童類氣喘症狀惡化時,病原性呼吸道細菌會更盛行,
顯示細菌扮演著誘發的角色。
2.Azithromycin(商品名:Zithromax日舒)可以縮短學齡前兒童類氣
喘症狀發作時間。
氣喘的自然病史(Natural History):
嬰兒期肺功能的下降以及呼吸道的敏感反應和學齡時的氣喘有
關。
嬰幼兒期不同的微生物基因組群(microbiome)是造成氣喘的危險因子
1.在1個月大時呼吸道細菌定殖(colonization)和之後的氣喘有關
2.在嬰幼兒期腸道微生物基因族群多樣性及成熟性降低時,和發展
成過敏及氣喘有關。
疾病機制
體內有CDHR3基因的兒童,容易有兒童早期氣喘和嚴重惡化的情
形,且容易感染鼻病毒-C的呼吸道疾病(圖2)。
所以從以上的研究結果我們有一些觀念會和以前不太一樣,就是在不同型的氣喘其自然病程就是不一樣,當有及早介入治療可以使肺功能不會持續下降,生活的品質變好,但不會因為接受治療而縮短自然病史。所以有些病人氣喘不再發作,有些病人在某些情況還是會發作,其實是和他們本身氣喘的表現型或內因型不同所造成,所以如果很清楚病人的氣喘分型就能較正確預估氣喘穩定的年紀。另外研究發現在1個月大的嬰兒有將近21%的小孩其呼吸道有細菌定殖,包括有肺炎鏈球菌(S pneumoniae)、卡它莫拉菌(M catarrhalis)、流感嗜血桿菌(H influenza),有這些細菌的小孩在5歲時,會比沒有這些菌的小孩高出5倍的危險性會有氣喘,但這和其他的過敏不相關。所以氣喘的治療不在於提早治癒,而是在這自然的病程中減少發作維持正常的生活品質,另外從懷孕的過程就可以開始做預防及降低氣喘風險的動作。這些研究的結果相信會讓大家對氣喘的預防與治療有更清楚的概念。
益生菌能否預防上呼吸道的感染?
市面上對於健康食品的廣告,充斥於所有不同的媒體上而且許多都強調療效,所以有很多人也覺得自己似乎也應該買些健康食品來保健身體,但大部分的人沒空或無法去查證是否真的有效,所以提供我認為不錯的研究報告給各位。
從實證醫學的角度,不只要經過實驗研究有效,且要許多不同人研究也有效,經由回顧性探討分析做出一個結論才是比較有意義的研究結果。
今天和大家討論一篇來自考科藍的系統性回顧的研究報告
【考科藍圖書館(Cochrane Library)係當前國際上實證醫學最具代表性、以收錄系統性文獻回顧為主的線上電子資料庫。 考科藍圖書館雖名為圖書館,實質上係整合多個實證醫學相關子資料庫】
評論的問題(Review Qusetion):
服用益生菌或安慰劑或都不給予做比較,在任何年紀的人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是否安全且有效?
評論的方式(Type of Review):
系統性評論23篇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的研究報告和一篇整群隨機對照試驗(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luster-RCT)
上呼吸道感的定義: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流感、喉嚨、鼻腔、鼻竇的感染,一般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喉嚨痛、流鼻水等,大部分是病毒感染造成,大都在3-10天會改善。
益生菌:
是對身體有益的微生物,以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最常見,來源可以從發酵食品、優格、或飲食補充品獲得。
研究方式:
24篇的研究報告,有一篇對於研究結果沒有說明所用的方法,所以只針對23篇研究做綜合分析,共有6950個人參與這些研究,包括兒童(年紀1個月至11歲),大人(平均年齡37.3歲),老人(平均年齡84.6歲),益生菌的給予在兒童大都以牛奶為基底的食物,在大人是粉狀物,在老人以膠囊或牛奶為基底的食物,大部分研究都給1-2種益生菌,每份的量約109-1011菌落形成單位 (Colony-forming unit CFU)/天,連續使用至少三個月。
研究結果
研究發現在服用益生菌這組被診斷有急性上吸道感染(至少一次)的比例降低(RR 0.76)降低24%,同樣在診斷(至少三次)急性上吸道感染的比例也降低(RR 0.59)降低41%,可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病例數/人年)0.82,降低18%,服用益生菌者可縮短生病時間為1.22天,可減少使用抗生素比率(RR 0.58)降低42%,而服用益生菌組並沒增加很明顯副作用(RR 1.02),常見的都是腸胃道症狀,如腹痛、放屁、腹瀉等,證據顯示服用益生菌組可減低因上呼吸道感染而無法去托嬰,上學或工作的比例降低 (RR 0.14),但因只有一篇研究報告有做這方面的統計,樣本數只有80個人,所以在證據上相對薄弱(表1)。
結論:
整體來看,服用益生菌對於預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比不服用或服用安慰劑來的有效,證據可信度低的原因是有些研究參與者知道他服用的內容是什麼,由於研究的報告還不夠多,所以服用的劑量和時間應該是多少劑量,及服用多久會是最有效,目前還無法下定論。
從預防的角度來看,某些益生菌對於減少上呼吸道感染是有效的,只是有些人或許認為吃益生菌的費用可能比看病所耗費的金錢更多,考慮成本效益時,或許覺得不划算。那就看個人對於身體健康的需求了,但其實益生菌的來源可以是優酪乳、味增、發酵的食品,把平常飲食的內容稍微改變就可獲得一定量的益生菌,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投資是值得的,提供大家做參考。
參考資料:
Probiotics for preventing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2, Issue 8. Art. No.: CD006895.
過完農曆年,大家收心,又恢復正常的生活,除了心要收可能身也要收,了解疾病的原因進而避免,會減少我們生病及吃藥的機會。
慢性發炎對身體的影響
發炎是我們身體對於有害身體的物質所產生的免疫反應,無論是組織感染或受傷,都必須經由發炎的反應才能復原,發炎分成急性發炎和慢性發炎兩種,對於急性的發炎大家比較會有感覺,因症狀比較明顯且不舒服,也比較關心身體是否發生什麼事情,但慢性發炎有時候症狀較不明顯大家的警覺性就會降低。
【急性發炎】
急性發炎發生的很快,常常也在1-2週就恢復正常,在這過程我們的身體對於外來的傷害必須修復受傷的組織,並帶走死掉的細胞,在急性發炎時身體會出現下列症狀1.紅,2.腫,3.熱,4.痛,像感冒時喉嚨痛、腫就算是急性發炎。
【慢性發炎】
慢性發炎常是較緩慢且較不嚴重的發炎,它發生在身體對於有害物質無法排除,或傷害無法修復時,所以身體處在發炎的狀態好幾個月或好幾年,常見的症狀包括1.身體疼痛,2.持續疲倦失眠,3.憂鬱焦慮情緒異常,4.消化的問題,5.體重異常增加,6.常常感染。 依死亡率排序,110年十大死因依序為(1)惡性腫瘤(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高血壓性疾病、(7)事故傷害、(8)慢性下呼吸道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而這10大死亡原因中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病變,都和慢性發炎有關。發炎可以是全身性或局部性,為了持續提供能量去活化免疫系統,會造成身體代謝或神經內分泌的改變,發炎會有特殊生物行為效應(bio-behavioral effects),包括節能行為(energy saving behaviors),一般稱為疾病行為(sickness behaviors),包括悲傷、不快樂、感覺疲倦、性慾降低、食慾差、睡眠改變、社會行為退縮、血壓升高、胰島素抗性增加、血脂異常,這些改變常是在受傷或受到微生物威脅時,在為了生存緊要時刻產生的變化。
正常的發炎反應是暫時的,在人體受到威脅時出現,當威脅解決了,發炎就消失了。但是當有些因素造成急性發炎無法完全消除,就會趨向於低度非感染性的全身性慢性發炎,它活化了一些和急性發炎免疫反應不同的免疫成分,當發炎的反應從短暫變成長時間時,會引起免疫耐受性的瓦解,引起細胞生理組織和器官巨大的改變,增加年紀較小及年紀較大的人許多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性,全身性慢性發炎也可能引起正常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被感染的可能,產生腫瘤的機會增加,對於疫苗的反應變差。
[全身性慢性發炎(Systemic Chronic Inflammation SCI)和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性]
雖然急性和慢性發炎有一些相同的發生機制,但大部分是不同的反應(表1)。急性發炎反應通常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時,表面受體和先天免疫細胞產生反應而引起,我們稱之為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當然急性發炎也可能經由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所誘發,也就是經由物理或化學或代謝有害的刺激,使細胞受到壓力或受損時而釋出的分子來活化發炎反應,相反的全身性慢性發炎,基本上都是經由損傷相關分子模式所誘發,和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無關,它嘗試較低程度且持續的發炎,對身體帶來附帶的傷害,這常是氧化壓力(oxidative stess)所造成,也就是指當自由基與抗氧化物比值間不平衡的狀態,尤其是自由基過剩的情況下,抗氧化物被過度耗損的失衡狀態,臨床上全身性慢性發炎造成的傷害可以是很嚴重的,增加罹患像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第二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不同型態的癌症、憂鬱、肌少症的危險性。 (圖1)
在過去54個長期追蹤的研究報告,共160000個人做為追蹤研究對象,發現體內發炎指標C-反應蛋白質(C-reactive protein)高的人得到冠心症或心肌病變的危險性會提高,也確定持續性的慢性發炎對身體是有傷害的。
[全身性慢性發炎的來源]
全身性慢性發炎在年紀大的人可能有部分是經由較複雜的方式形成,稱為細胞老化(cellular senescence),特徵就是細胞停止增生,而發展出多面向的衰老相關的分泌表現型(senescence 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SAP),增加細胞分泌促炎性細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趨化素(chemokine),而當老化細胞出現這些表現型時,就會增加慢性健康問題及疾病,但是老化細胞如何得到衰老相關的分泌表型,目前並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認為有內生性和非內生性,如社會環境,生活型態等危險因子共同組成。
內生性的原因:可能是DNA受損或端粒(telomere)失去功能,表觀遺傳失調(epigenetic disruption),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
端粒: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體末端的DNA重複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週期。隨著細胞分裂次數越多,端粒長度則會越來越短,當端粒消耗殆盡時,也就無法再保護染色體的完整性,細胞分裂次數就會有一個極限,當次數到達時,就是老化之時。
非內生性的原因:包括慢性感染,生活型態造成的肥胖,微菌叢微生態失調(microbiome dysbiosis),食物、社會或文化的改變,環境及工業產生的有毒的物質。
〈慢性感染〉
對於像巨細胞病毒、EB病毒、或C肝病毒,這種終身感染,對於造成全身性慢性發炎或免疫失調,目前的研究都還無法確定其相關性。
〈生活型態社會及物理性環境〉
在人類演化過程,生活型態大部分時間是處於高勞動、低汙染、少精緻食物,且生活作息和大自然的運作是非常吻合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直到工業化開始,工業化帶來了許多好處,社會穩定,減少身體受傷,醫藥進步,減少嬰幼兒死亡,增加平均壽命,但這些改變也引起飲食和生活型態巨大的改變,生活的環境和人在長期演化所形塑的生理狀態的環境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研究認為工業化產生的速度和人類的演化是不吻合的,亦即人類演化的過程生理上並不是朝工業化後的生活型態去演化,所以有人身體無法適應這些改變,造成慢性發炎,---這是引起慢性發炎一個重要的假說。
〈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
工業化造成了人體活動明顯減少,據統計全世界約有31%的人,是身體不活動的---也就是其活動量少於國際上建議的常規活動的最低量,而在收入越高的國家固定活量越低,所以在美國估計有50%的人屬於身體不活動。
骨骼肌肉本身也是內分泌器官,它會產生肌肉素(myokine)和細胞素(cytokine)至血液中,這些特別是在肌肉收縮時發生,這有助於降低全身性的發炎,很少的身體活動會增加合成代謝的阻抗,CRP和發炎前期細胞素的提高,這在健康的人,或乳癌患者,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上都可以看到這些現象,所以長期不活動的人會促使許多和發炎相關的病理生理學上的改變,包括胰島素的阻抗增加、內皮細胞功能失調、血壓上升、肌少症等現象,所以長期不活動會增加得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肝炎、骨質疏鬆、不同形式的癌症、憂鬱症、癡呆、阿茲海默症等慢性發炎疾病。
同樣的,身體的不活動也會增加和年紀相關的疾病及死亡率,最近有跨國的研究,參與者共有1683693人共追蹤12.8年的時間,發現從身體不活動改變到每週有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的人,會降低17%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減少23%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減少26%得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另外其他的研究也發現每週活動有達到國際建議最低運動量以上活動的人,會減少得癌症及阿茲海默症的機會。
當身體不活動時會容易肥胖,特別是增加內臟脂肪組織,這容易刺激發炎的產生,會增加得到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性,內臟脂肪組織是一個活化的內分泌、免疫及代謝的器官,它含有許多不同的細胞(包括免疫細胞),它的擴展,大部份是經由脂肪細胞的肥大,而脂肪細胞的肥大會造成局部組織的缺氧,甚至造成細胞死亡,誘發體內產生許多促炎性細胞因子,使得許多免疫細胞充斥於內臟脂肪組織,結果是放大發炎反應,造成某些個體發炎時間拉長,甚至全身性的發炎,並且可能引脂肪細胞胰島素阻抗增加,使得脂肪分解增加,造成脂肪溢流至其他器官,像胰臟或肝臟,增加脂肪肝和肝臟胰島素阻抗的危險,所以臟器肥胖會加速老化並增加心血管代謝疾病,神經退化,自體免疾病,這些變化被認為發生在成人時期,並增加和年紀相關疾病的危險性,但最早出現應該是在孩童時期,兒童肥胖在造成發炎及年紀相關疾病的危險性增加應該扮演重要的角色。
〈微菌叢微生態失調(microbiome dysbiosis)〉
目前研究認為肥胖和腸道微菌叢有關,並和增加腸道細胞旁的通透性增加,及內毒素血症有關,當腸道複雜的微生態系統失去平衡時就會引起低程度全身性慢性發炎,而造成微生態失調及腸道通透性增加的可能原因,包括抗生素,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及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減少胃酸分泌的作用)使用過量,由於衛生習慣接觸環境微生物的機會減少(動物、土壤),造成腸道微生物菌相改變,使腸道微菌叢生態失調。
〈食物〉
在過去40年,廣泛被許多國家採用的典型食物,相對都較少水果、蔬菜、或纖維及富含益生元(prebiotic)的食物,反而有較高的精緻穀類、酒精、超加工食品,特別是它們含有乳化劑。這些食物的因素,會改變腸道益生菌的組成及功能,這會增加腸壁通透度、及免疫系統、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的改變,最終引起低程度的內毒素血症,及全身性慢性發炎,除了這些因素,吃太多高溫燒烤食物,或過度加工食品,所產生的糖化作用(glycation)和脂肪氧化作用(lipoxidation)的終產物,都會增加發炎的機會,另外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會增加氧化的壓力這會活化發炎基因。
反式脂肪和高鹽食品也會增加發炎的危險,而且高鹽食品會改變腸道微菌叢的組成,減少乳酸桿菌的族群(乳酸桿菌可增加腸道表皮屏障的完整性,及減少全身性的發炎),在法國的研究,追蹤44551個成人,平均7.1年的時間,發現增加10%食用超加工食物會增加14%死亡率的危險性,另外在缺乏某些營養素或微量元素時也會增加發炎的機會,像鋅、鎂、omega-3脂肪酸,這些和降低發炎都有很大的關係,研究發現補充omega-3脂肪酸可降低發炎,促進身體健康,所以多吃魚對身體是有好處的。所以當高鹽分、高糖、又有許多添加物、加上身體不活動,會引起細胞代謝的改變,身體內會增加產生或無法排除許多沒有功能的胞器,而且會隨著年紀而增加這些沒有功能的胞器,會放大體內的發炎反應,體內這樣的生物狀態我們稱之為老化發炎(imflammaging),這會在年紀較大時出現,而它包括許多器官的改變,像腦、腸胃道、腎臟、脂肪、肌肉,而這些都經由不同和老化相關的機制所產生,我們稱之為老化的7個支柱(Seven Pillars of Aging),包含壓力、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發炎、大分子的破壞(macromolecular damage)、代謝、蛋白質恆定(proteostasis)、及幹細胞再生(stem cells regenation)。(圖2)
〈社會和文化的改變〉
除了食物和身體的不活動,工業的進步和現代化,迎來了社會的互動及睡眠品質的改變,這些促使全身性慢性發炎和胰島素阻抗提高,結果使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所有原因死亡的危險性增加,另外心理上的壓力源(psychological stessor),持續存在於某些工作環境,長期處於這種高壓力環境又很少去控制它,會造成生理上的變化,因緊張壓力的環境造成體內可體松(cortisol)慢性濃度上升,使得體內醣類皮質素(glucocorticoids)有效調控降低發炎的敏感度降低,因而引起慢性全身性發炎和身體不健康。
另外一個在現代社會出現的現象,就是在非正常的生物時間接觸人工光源的機會增加,特別是藍色光源,在太陽下山後接觸藍色光源,會提高晚上的清醒度和注意力,使得生理時鐘週期改變,這會誘發發炎,增加許多和發炎相關的疾病。
〈環境及工業毒素〉
在過去兩百年迅速的都市化帶來人類暴露在大量的異生素(Xenobiotics)的環境下,包括空氣汙染物,危險的廢棄物,工業化學原料,這些都會誘發全身性慢性發炎,每年大約有2000種新的化學物品進入到我們的生活,包括食物、藥物、個人用品、居家清潔用品、照顧草皮的用品,環境的化學物質增加也使人類疾病的負擔增加,經過研究最常引起發炎相關疾病的化學物質包括: 1. 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是一種塑化劑。2.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er/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 是一類化學性質穩定的合成物質,因為具備防水、防油、及摩擦力小的特性,廣泛被用來作為表面塗料,如衣物、紙張護膜、食品包裝材料、炊具、消防泡沫等。3. 雙酚(bisphenols) 為一種化工原料。 由於雙酚A的結構類似雌性激素,被視為一種荷爾蒙干擾物或內分泌干擾物,故雙酚A被視為環境荷爾蒙的一種。4. 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簡稱PAHs),在環境中無處不在。 食物中的PAHs主要來自某些加工處理過程和烹調方式(如燒烤、煙燻、乾燥、烘焗、煎炸等),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一級致癌物。5. 阻燃劑(flame retardants) 這些有機化合物可作為阻燃劑使用,應用在塑膠及紡織品上的防火效果很好,是主要的化學阻燃劑之一。大部份阻燃劑為脂溶性,容易累積在人體內,在沙發、電腦和兒童玩具中添加化學阻燃劑,可能聽起來主意不錯。 然而,經過動物實驗,除了其他的健康障礙之外,這些化學品還會導致神經系統和生殖系統損傷、癌症、注意力缺陷多動症、不孕症、精子數量減少和內分泌失調、隱睾症、尿道下裂。這些化學物質經由不同的作用機制誘發發炎甚至可能和一些荷爾蒙相關的癌症有關。
異生素(Xenobiotics):是在生物體內發現的一種並非由其自然產生的化學物質。 致癌物、藥物、環境污染物、食品添加劑、碳氫化合物和殺蟲劑均可歸類為異生素。
[慢性全身發炎發展的源頭]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慢性全身性發炎的源頭,目前很確定的是孩童的情況能會影響成年後代謝和免疫反應,促使成年後全身性慢性發炎,例如兒童肥胖和脂肪組織大量的改變及代謝功能的異常,有強烈的關係會導致代謝相關的全身性慢性發炎。肥胖的小孩常常變成肥胖的青少年和成人,而發展成發炎前期表現型的危險性也會持續至成人,另外從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在嬰兒期時暴露在較多微生物的環境(例如鄉下或農莊),會減少在成人時慢性發炎。那如果在生命的早期受到精神上的壓力,例如被虐待或忽略或欺負等行為,會提高對於外來威脅的神經反應,因而增加發炎活性,改變免疫競爭力,造成終身慢性全身性發炎。
[慢性發炎的預防與治療]
對於改善或預防慢性發炎,除了已形成疾病時必要的藥物治療,另外生活型態及食物的內容改變,都可以有效的降低體內的慢性發炎,這些都可以自己就做到,大家可以試著改變生活的方式和飲食的內容。
---食物--
1.低升糖食物: 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會增加中風、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的危險性,也是誘發發炎的食物,所以減少喝汽水、蘇打、精緻加工澱粉、加果糖漿(fructose corn syrup)的食物。
2.水果和蔬菜:藍莓、蘋果、球芽甘藍、高麗菜、西蘭花、花椰菜,這些含有較高天然的抗氧化物和多酚和抗發炎物質。
3.減少食用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食物內的飽和脂肪和人工反式脂肪都會增加發炎,但omega-3不飽和脂肪有抗發炎的效果,另外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商業精製植物油,包括低芥酸菜子油或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紅花油。通用烹飪術語“植物油” 通常是指玉米,大豆或向日葵油的多種油的混合物。
這些油的製造提煉過程是高度密集的機械和化學過程。但它們富含容易導致體內發炎的omega-6 脂肪酸。食用這些油會增加體內發炎,升高血液三酸甘油酯,並增加胰島素的阻抗。
4.堅果: 改善炎症和胰島素阻抗,含有的多酚和植物固醇,可抗氧化。
5.綠茶或紅茶:臨床研究發現茶多酚能降低體內的發炎反應。
6.魚油:富含omega-3脂肪酸可降低發炎反應。
7.綠豆(mung bean):富含類黃酮(牡荊素及異牡荊素 vitexin and isovitexin)亦具有抗發炎效果。
8.微量營養素(鎂、維他命D、維他命E、鋅、硒)鎂和維他命D都有抗發炎的效果,鋅、維他命E、和硒,在體內是扮演抗氧化的效果。
9.芝麻木酚素(Sesame Lignans):芝麻油可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白三烯素(leukotriene),和血栓素(thromboxanes)的合成具有降血壓的效果。
--運動—
許多的人體試驗發現通過運動消耗熱量,可以降低許多細胞素(cytokine)和促炎性分子的產生,達到降低發炎的效果,這和體重有沒有減輕是不相關的只要有達到一定的運動量就能有抗發炎的效果。
慢性發炎會使我們的身體健康逐漸變差且提早老化,而且是慢性退化性疾病很重要的因素,所已持續規律的運動,吃較健康的食物,這些都會讓我們更健康。同樣的吃喝過日子但稍微做一些改變就可以讓我們減少病痛且更有活力。大家不妨試看看!
參考資料
1.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the etiology of disease across the life
span
Nature Medicine | VOL 25 | 1822 December 2019 | 1822–1832
2. Chronic Inflammation
NCBI Bookshelf. A service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2 Jan-.
3. Chronic Inflammation as an Immunological Abnorm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Exercise
Biomolecules 2019, 9, 223
4.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exercise: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NATURE REVIEWS | IMMUNOLOGY VOLUME 11 | SEPTEMBER
2011 | 607
新的一年對於健康新的展望
對於新的一年不再立下宏願或困難達到的目標去改變生活型態來使身體更健康,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給了一些建議,做小小的改變可使身體健康且有長遠的效果。提供大家做參考。
第一個最重要的建議,就是增加身體的活動,建議每週至少有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或75分鐘劇烈運動,這是遵循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根據統計大約只有20%的成人合乎標準。
第二個建議,是家裡的人是否都接種了流感疫苗,以及COVID-19疫苗(特別是雙價的次世代追加疫苗)。
第三個建議,常規身體檢查,因疫情的關係,很多人忽略了一些癌症的常規篩檢,像乳癌(乳房攝影),大腸癌(大便潛血反應),或男生的攝護腺癌(抽血檢查PSA)都是相對簡單的篩檢方式。早期發現其治療效果會好很多。
第四個建議,有喝酒時要適量,男生約每天少於等於兩份,女生約每天少於等於1份。
1份(1 drink)的量約等於
1瓶啤酒(360cc)
1杯葡萄酒(150cc)
1小杯烈酒如威士忌或白蘭地(45cc)
第五個建議,是正確使用抗生素,因為抗生素的抗藥性變成是嚴重的問題,當有細菌感染時,醫生給抗生素完整的療程就要吃完,若不是細菌感染就不需要吃,所以也可以問是否有開抗生素,以了解是否需要使用完整的療程。
第六個建議,知道自己的血壓
美國心臟協會於2017年11月13日發布有關高血壓標準值的最新治療指引,重新定義血壓達130/80毫米汞柱(收縮壓13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上即為高血壓。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高血壓防治學習手冊》,高血壓根據血壓量測的數值,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當舒張壓或收縮壓其中一項超過標準值時,即可能被判定為高血壓。(單位:mmHg)
收縮壓 舒張壓
血壓正常
為什麼在寒冷的季節比較容易呼吸道感染?
以往的經驗都認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常和接觸到冷的環境有關,所以對於一般呼吸道感染我們常稱為”冷到”,而在西方國家就稱為”catch cold”,這意味著暴露在冷的環境就會生病,但事實上是因為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只是為什麼在冷的環境就較容易生病,之前都沒有一個較明確而可信的證據。
但病毒一直都是存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為什麼冬天會變得比較容易被感染?最近有科學家研究,發現在寒冷的季節會有比較多呼吸道疾病,除了環境的可能因素外,在人體上的變化,是冷空氣改變了鼻腔的免疫反應,研究發現當鼻道溫度下降5℃,鼻道的殺菌能力會減少50%,為了確定在人體的變化,他們把呼吸道病毒或細菌去感染鼻腔組織,結果發現鼻腔很快發現有病毒侵入,其表皮細胞就會分泌上百萬個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 ,這些外囊泡和細胞很像,它就像誘餌,當我們吸入病毒時,這些病毒就會黏住誘餌,而不會黏住細胞,而這些黏住病毒或細菌的囊泡,就會隨著鼻涕被排除,這樣就可抑制病原體侵入人體,或在體內增生。這是免疫系統在避免病原體侵入的方法之一。
這就像蜂巢一樣,蜂巢周邊會有一些蜜蜂在飛,當蜂巢受到攻擊時,所有蜜蜂就會傾巢而出去對抗攻擊者,這是人體用來去除吸入的病毒所用的方法,使病毒無法侵入人體細胞。
當鼻腔有病原體侵入時,鼻腔可產生比平常多160%的細胞外囊泡,而且這些外囊泡會比原來細胞有多20倍的表面受體,所以更容易黏住病原體,細胞本身也具有殺死病原體的武器稱為微小RNA (micro RNA),這些可攻擊侵入的病原體,而細胞外囊泡有比正常細胞多13倍的微小RNA。
可是當你鼻腔溫度下降5℃,鼻腔內會有將近42%的細胞外囊泡失去攻擊病原體的能力,而且外囊泡內的殺手,微小RNA剩一半,而囊泡表面的受體會減少70%,所以它們的黏性會減少很多,因此冷空氣會使我們鼻腔對抗病原體的三大武器失靈。
研究的作者之一、外科醫生布萊爾(Benjamin Bleier)透過聲明指出,「過往從來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說明為什麼在寒冷的月份病毒傳染會明顯增加。這是史上第一個量化和且符合生物學原理的解釋。」如何讓人體加速自然產生以病毒為目標的細胞外囊泡,是未來的研究方向。
所以戴口罩不只減少直接吸入病原體,而且可以使鼻腔溫暖,讓鼻腔的先天免系統,隨時維持在備戰狀態,最近戴口罩已經逐漸解封,但是流感、Covid-19、及呼吸融合病毒,仍然在大流行。所以為了減少被感染,戴口罩,天氣冷時,隨時讓鼻腔溫度保持溫暖,使鼻腔的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就能減少呼吸道感染。知道原因後對於"冷到"或"catch cold"似乎又覺得特別貼切。和大家分享這個醫學新知。
參考資料
Cold exposure impairs extracellular vesicle swarm–mediated nasal antiviral immunity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2
小時候呼吸道感染有喘鳴聲就是氣喘嗎?
由於covid-19疫情漸漸緩和,出遊的人多,又進入秋冬呼吸道病毒流行季,呼吸道感染的人變多,由於呼吸融合病毒有快篩試劑,所以被呼吸融合病毒感染報導也最多,當然在兩歲以下小孩,呼吸融合病毒感染容易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嚴重的需要住院治療,所以也特別受到關注,也有醫師建議被感染的嬰幼兒使用抗過敏抗發炎藥物避免之後變成氣喘,不少人問我需要吃嗎?我的小孩以後會變氣喘嗎?所以試著從更多的研究尋找答案,嬰幼兒期的呼吸道喘鳴或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否會對幼兒期的肺功能造成影響,喘鳴的症狀就是氣喘嗎?會有變氣喘的可能性嗎?最重要的萬一得了氣喘 會不會好?
在6歲以前可能有50%的小孩會發生喘鳴(wheezing)的問題,而大部分都是因病毒感染誘發,呼吸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和人類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是兩個最主要的病原體,但是仍有其他的病原體,會引起呼吸道感染而誘發喘鳴(表1),而在不同年齡好發的病毒也不同,兩歲以前呼吸融合病毒的感染較多,而兩歲以後鼻病毒會開始增加(圖1)。
系列研究把喘鳴的小孩發作開始時間,及喘鳴發作延續時間分類,分成四個表現型
1.沒有喘鳴:從出生到6歲都沒有下呼吸道喘鳴的症狀
2.早發暫時性喘鳴:只有在3歲以前有下呼吸道疾病喘鳴
3.遲發性喘鳴:在6歲才開始有喘鳴的現象
4.持續性喘鳴:小於3歲就開始有喘鳴現象且持續到6歲以後
研究追蹤發現持續性喘鳴表現型的病人有最大的危險性,以後變成氣喘的病人,研究者把許多氣喘危險因子統合,做一個3歲以前小孩氣喘預估指數(修改後)(表2),這個預估指數不是百分之百正確,但有很高的可信度,做為臨床上評估小病人以後是否會發展成氣喘的依據,而在這些不同表現型的喘鳴好發的年紀也不一樣(圖2),所以從表2和圖2,大家可發現是否會變成氣喘,和本身是否有過敏體質有相當大的關係。
在2020年英國所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在追蹤740418個孩童(追蹤時間平均10.6年),其中1579個孩童在2歲以前,曾有呼吸融合病毒感染住院(實驗組),發現這群住院小孩有較高氣喘比例,及較高重複住院機會,結論是因呼吸道融合病毒而住院的病人在孩童期的氣喘比例,及住院率會增加,所以呼吸融合病毒感染的小病人,是否需要長期吃預防過敏的藥,取決於感染是否嚴重到需要住院,以及肺部的發炎是否厲害,臨床上就是看是否常常反覆的喘鳴發作。
那些人會有較高的比例發展成氣喘呢?根據目前現有研究資料我們把這些可能的危險因子分成確定、很可能、可能、不太可能、不相關5個等級,供大家參考,對於確定和很可能的危險因子,除了遺傳的因素無法改變,環境的照顧,希望大家盡量做到,減少或避免這些危險因子,可降低發展成氣喘的機會。(表3,4,5,6)
研究發現在嬰幼兒期鼻病毒誘發的喘鳴,會是在6-13歲時仍有反覆喘鳴或被診斷為氣喘的一個重要危險因子,呼吸融合病毒也會誘發反覆喘鳴,但對於發展成為氣喘的危險性,隨著年紀增長而降低,到13歲時危險性已經不明顯。
所以就鼻病毒而言,當被感染後會不會喘鳴,或造成在6歲後仍有喘鳴或氣喘的相關危險因子,包括主要還是基因,以及異位性體質,當然呼吸道的微生物菌叢就和環境有關(表7)。
總結
1.呼吸融合病毒及鼻病毒,是嬰幼兒期容易造成下呼吸道感染,誘發
喘鳴甚至氣喘最常見兩種病毒。小時候喘鳴不一定就是氣喘,也不
一定會變成氣喘。
2.只有因嚴重感染造成反覆喘鳴,才需要接受抗過敏藥物治療,目
的是讓氣管發炎改善,敏感度降低,減少氣喘的發生,但如果無
上述症狀,預防性的投藥,並無法減少是否會變氣喘的比例。
3.嬰幼兒喘鳴,學齡後是否會發展成氣喘,和孩童本身是否有過敏
體質有很大的關係,而環境的因素也是另一個重點,如果是屬於
暫時性喘鳴這表現型的小孩,只要環境控制得宜,當然在學齡前
自然會好起來,所以氣喘會好的都屬這群小孩居多。
4 持續性喘鳴的小孩,可能症狀會延續到成人前期,這些人較需要固
定追蹤和治療,目標是維持正常生活品質,疾病緩解(remission),
讓症狀嚴重度降低,發生頻率減少。
5 呼吸融合病毒目前有單株抗體可打,避免被感染,特殊的族群政府
有公費補助,需要的人可至大醫院詢問。
目前健保給付施打對象主要有三類:
1.早產兒出生時妊娠週數未滿33週(今年由31週擴大到未滿33週)
2.早產兒出生時妊娠週數≤35週且合併有慢性肺疾病
3.一歲以下患有血液動力學上顯著異常之先天性心臟病童:此項有
詳細的納入條件與排除條件,請向兒童心臟專家醫師諮詢。
施打方式為肌肉注射,一歲之內每個月注射一次,直到年齡滿一
歲或直到矯正手術 (包括開心及心導管手術)為止,最多6劑。符合
注射之早產兒可於出院前3-5天施打第一劑,之後每月施打一劑,
建議及早施打並接受完整接種劑數,以有效預防RSV 嚴重感染。
只有高危險群才需要施打,正常健康的小孩不需要打,等以後有
疫苗時才考慮打疫苗,目前已開發出給孕婦打的疫苗,讓新生兒
出生較不會被感染。
希望這些資料能給一些無所適從的家長一些幫忙!
參考資料
1.Association betwee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hospitalization in
infancy and childhood asthma
Pediatric Pulmonology. 2020;55:1104–1110.
2.Prevalence of rhinovirus in wheezing children: a comparison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wheezing
The Brazil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2016;2 0(2):179–183
3.Rhinovirus Infections and Their Roles in Asthma: Etiology and
Exacerbation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22;10:673-81
4.Predicting the course of asthma from childhood until early
adulthood
Curr Opin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2, 22:115–122
5.Role of viruses in asthma
Seminars in Immunopathology (2020) 42:61–74
生物製劑在過敏疾病的運用
現今的醫療,慢慢走向精準醫療,而治療的方式也趨向以病人為主體的概念,也就是醫生有告知治療方式的義務,而病人有選擇治療的方式和是否接受治療的權力,因為有些治療是要自費的,有些是要達到某個條件健保才給付的,有些治療是辛苦的,如果你知道得更多你會有更多治療的選擇,當然對自己或家人是更有幫助,也讓病人活得更有尊嚴。
大家常聽到癌症治療有標靶藥可用,殊不知在風濕過敏免疫疾病亦有類似標靶藥物作用方式的藥可用,我們稱之為生物製劑。
生物製劑是指任何醫學的治療藥物是來自生物體,例如人類、動物、或微生物,這和傳統的藥物不一樣,傳統藥物來自於實驗室,經由化學製程合成,是沒有用到生物的部分,最早的生物製劑應該是早期的疫苗和胰島素,而現在的生物製劑已經是非常多樣化,包括血液製品,疫苗,細胞基因組織,重組蛋白製品,也因為來源的複雜性,製作上會有更多的難度。
而藉由基因蛋白質或其他細胞製品,可影響其他細胞的作用,改變賀爾蒙或某些物質的產生,抑制或活化免疫系統的反應,目前生物製劑用在很多不同的疾病,包括癌症,風濕免疫疾病,過敏病,在這裡我們只談在過敏疾病的運用。
在很多的過敏疾病其病理生理學的機制就是一種發炎的反應,但發炎的方式和途徑都不盡相同,所以站在精準醫學的角度,就希望針對這些不同的發炎方式去做治療,而不再是廣泛的抗發炎藥物,以減少副作用,且讓治療效果更好。而不同的發炎途徑,體內會出現不同的生物標記(biomarker),而藉由這些生物標記給予對應的生物製劑,就能精準抑制其發炎,進而治療疾病。根據免疫發炎機轉,過敏疾病有很大一部分和第二型免疫發炎有關,相關的發炎介質包括有IL-4、 IL-5 、IL-13、 IL-31等(表1),所以只要是其發炎過程經由這些相關發炎介質所產生的疾病,都可藉由這些生物製劑達到治療的目的,所以一種藥可以治療多種疾病,而一種疾病其實可能是一群疾病的總合。
所以表1可看到有許多種的疾病,但有類似的發炎過程。
氣喘
氣喘就發炎的型態目前分兩種發炎表現型: 第二型輔助細胞-高(Th2-high)氣喘,及第二型輔助細胞-低(Th2-low)氣喘,前面那型是屬於嗜伊紅性細胞(eosinophil)發炎,後面那型是屬於中性球(neutrophil)或少顆粒型(paucigranulocyte)發炎(圖1),大部分的生物製劑的開發都針對第二型輔助細胞-高這型,可能是可利用的生物指標較明確,很容易可以區別出來(例如:血中嗜伊紅性白血球),而第二型輔助細胞-低的這型,目前沒有可以很方便得到生物指標的方式,去確定屬於這型的病人,而圖1是同樣是氣喘的診斷卻有不一樣發炎途徑,所以治療方式也會有一些不同。
現在是利用抑制不同的誘發發炎反應的細胞激素或抑制細胞激素和受體的結合,去做抑制或競爭的方式使整個發炎過程不在持續下去,進而達到抗發炎治療的目的。
目前國內通過可使用於氣喘的生物製劑有4種:喜瑞樂(Xolair®)舒肺樂(Nucala®)肺昇朗(Fasenra®)杜避炎(Dupixent®)(表2)其作用機轉如(圖2)
喜瑞樂是上市較久的生物製劑,在第二型氣喘的病人其體內的IgE值是較高的,所以當把IgE值控制在一定的值之下,就能減少發炎的過程減少氣喘的發作。
慢性鼻炎鼻竇炎合併鼻息肉
以往慢性鼻竇炎可依據鼻息肉有無區分為兩大類,近年隨著分子生物技術的進步,慢性鼻竇炎可依據內生性 (endotype) 做進一步分類。以第一型發炎反應為主的慢性鼻竇炎特徵為組織嗜中性球浸潤,相較之下,以第二型發炎反應為主的慢性鼻竇炎特徵為較多鼻息肉、組織嗜酸性球浸潤、血中嗜酸性球比例及IgE升高。以第二型發炎反應為主的慢性鼻竇炎據文獻報導有較高的復發機率。生物製劑包含抗IgE抗體喜瑞樂(Omalizumab)及抗-IL-4Rα抗體杜避炎(Dupilumab),已通過國內食品藥物管理局治療鼻息肉的適應症,對於傳統治療效果不好或鼻息肉反覆增生的病人,這是一個好消息,可以減少這疾病所帶來生活上的困擾。
異位性皮膚炎
近年在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藥物有更好的選擇,包括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和生物製劑,國內可使用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生物製劑是杜避炎 (Dupilumab) ,其為抑制 IL-4/IL-13訊息傳導的IL-4Rα單株抗體,用於治療中至重度之異位性皮膚炎。
這些生物製劑共同的特點就是方便有效,共同的缺點就是價錢貴,要符合健保規定的嚴重程度才有健保給付,但這些藥物的開發成功讓過敏疾病的治療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也讓病人有更多選擇治療方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