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ket of stuff.
I make beautifully useless stuff.
|Hand embroidery & crochet|
https://www.basketofstuff.com Basket of stuff. Let us re-discover the beauty of our surroundings!
一籃野 Basket of stuff. 是成立於2019年的手工刺繡及鉤織品牌。
一個籃子可以裝載毛線和布料,也可以盛載歡樂,溫暖和無限的可能。透過手工刺繡和鉤織,創作者希望將野生動物和大自然有趣和美麗的一面帶給大家,希望讓城市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
【香港野鳥類鄰居系列】
透過刺繡介紹本地常見野鳥,嘗試向公眾介紹「野生鳥類是我們的鄰居」的概念,並希望培養出大眾對這些小鄰居的尊敬愛護之心。
創作背景—
香港地的雀鳥多達五百多種,不論是郊野濕地,溪澗山上,還是大廈林立的鬧市,雀鳥一直在我們生活之中穿梭,也一直在過牠們自己的生活。
在2020年春天,曾經看過一單新聞提及有居民嫌樓下的雀鳥不斷嗚叫太嘈吵,於是向管理處投訴,最後管理處卻派人去嘗試移除鳥巢⋯
其實我亦能明白人類感到困擾的地方,但同時卻為這小小的生物感到無奈。因此希望透過自己比較擅長的刺繡,嘗試表現野生雀鳥們搞笑、可愛和美麗
2024年 冬 新田魚塘
一隻金眶鴴走在已抽乾的魚塘中,正在覓食。不時「歪頭」看看天空中有沒有敵人。不時伸出小腳,快速踩踏泥面(Foot-trembling),藉著「䟴腳」動作造成的震動,找出獵物位置,方便覓食。
夕陽之下,黃色眼圈顯得分外金黃。
🌅
告別新田,在香港保育真的像送殯🧱
「委員備悉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已獲環境保護署署長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條例》批准,相關政府部門須依法履行有關的附帶條件,以達致發展及保育平衡。當中為彌補因填塘帶來的生態損失和落實積極保育政策,政府會建設338公頃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以達致生態功能不會有淨減少。此外,政府承諾會以收地推行濕地保育公園,以及只會在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二○二六/二○二七年工程開展之後才會開始填塘。政府亦會落實多項措施,包括制定《生境創造及管理計劃》及成立環境監察小組等。」
📚Read more:
(1) 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有關新田科技城的法定圖則 -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7/19/P2024071900734.htm
(2) 一日一種 鳥兒為什麼會可愛地歪頭呢?- 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842591
(3) “Foot-trembling” feeding method of the Little Ringed Plover - https://besgroup.org/2015/11/24/foot-trembling-feeding-method-of-the-little-ringed-plover/
(4) Foot-trembling and feeding behaviour in the Ringed Plover -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pdf/10.1080/00063658209476759
💫
圖3: JET magazine 七月號 - 《「一籃野」用刺繡重啟連結自然的魔法》
#金眶鴴
#新田魚塘
#新田科技城
謝謝 發緊夢 阿琳嘅邀請🫶🏽
因為今次訪問再去九龍公園睇夜鷺、睇毛雞,感覺好寫意,好似番番去兩年前仲係突破佐敦嘅工作室咁~
World Sea Turtle Day 世界海龜日 #616
關於海龜🌊
回想起2018年時,我還在上一份全職工作當中。當時工作壓力很大,所以對工作以外的新事物有強烈渴求。最後去了學潛水,第一次到外地潛水,第一次看見海龜。
「好似一張餐枱咁大嘅海龜喺我頭頂游過。」
那時第一次看見海龜的我,竟想起了餐枱。沉甸甸的海龜,像水肺潛水時背著的氧氣樽。不過只要落在海中,重量變得無形。雙手一划,就能在水中輕輕劃過。這生物真是奇妙。
後來還有一次跟前上司到南丫島深灣淨灘。深灣於1999年被列為SSSI(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據說是有綠海龜產卵的沙灘。據WWF的資料,最近一次的產卵紀錄經已是12年前。那天在沙灘上拾著一顆又一顆已粉碎的發泡膠粒,至今也是難以忘懷的經歷。
2019年辭職後開始成為自僱,就漸漸離開了潛水這種高消費的活動。而本來我的潛水技巧不好,久久未練習亦讓重投潛水的門檻愈來愈高。直至去年,再次開始了全職工作。剛好有機會跟一班熱愛生態、熟悉生態的同事們到台灣交流,同事甚至安排了潛水環節。心裡糾結良久的我,最後也決定不上山、下海去。那次平安無事地完成旅程,也看到海龜,很慶幸有去了。
最近因各個場合為自己這數年的經歷作回顧,原來2019年經已是5年前,一籃野也不經不覺做了5年。這些年間,大家又變成一個怎樣的人呢?一切經歷都刻在我們身上的某處,千與千尋裡錢婆婆說的「一度あった事は忘れないものさ、思い出せないだけで」,基本上發生過就不會忘記,只是可能一時沒想起。至於我,現在希望以後有機會在世界不同地方看到這種奇妙的生物。
🤍
今個星期日下午16:15-17:15,喺大館有小小分享🐥歡迎歡迎~
#突破50周年《在這裏 為彼此 》
🙋🏻♂️💁♀️青年交流 | 7-10 & 15-16/6/2024
一班努力作出唔同新嘗試嘅青年人,分別喺《在這裏 為彼此 》展覽中,藉個人故事、提問對談、作品展示,就「精神健康」同「社區實踐」嘅題目,分享佢哋踏出一小步嘅初衷同感動✨
📣關心青年人嘅您,一齊聽吓佢哋嘅心聲,費用全免!
🔗 詳情及報名: https://HereWeAre.breakthrough.org.hk/
仲有其他精彩活動,約埋班friends一齊報名啦!📣
======================
🖼️展覽 | 6 – 16/6/2024
透過數據整理、藝術創作、模擬體驗同現場交流,展示香港青少年嘅追尋同不安,掙扎同期望。
⏰ 11am-8pm (星期一至四)
⏰ 10am-9pm (星期五六日及公眾假期)
📍中環大館1座複式展室
💡研討會 | 7/6/2024 (星期五)
匯聚國際、本地專家同實踐者,就青年「精神健康」同「職志發展」等議題,一齊探討點樣彼此承擔、互相造就,讓青少年構建整全自我。
⏰ 10am-5:30pm
📍中環大館賽馬會立方
🔗 費用全免,詳情及報名: https://HereWeAre.breakthrough.org.hk/
======================
#突破 #在這裏為彼此 #憑信堅立向前
#夜鷺 Black-crowned Night Heron
「企鵝嗎🐧?」
夜鷺與大家熟悉的小白鷺、大白鷺同屬鷺科(𝘈𝘳𝘥𝘦𝘪𝘥𝘢),但彼此身形差異頗大。由於夜鷺常常會把頸部縮起來,而且腳短,加上配搭藍、灰、白的羽色,看來就像是體形矮胖的企鵝。夜鷺曾在台灣桃園市南崁被民眾誤認為企鵝,還報警了。在日本鹿兒島市平川動物公園,亦常有夜鷺飛進企鵝的池區渾水偷魚。因此叫「九龍公園企鵝」也不為過呢🫴🏽
📑鷺科也包括 鳽 Bittern,夜鷺的身形比較接近鳽,但夜鷺比大部分香港可見的鳽體形都較大。
#香港野鳥鄰居
#となりの香港野鳥
#ゴイサギ
#夜鷺 Black-crowned Night Heron
成年的夜鷺頭頂著深藍帽子,白色飾羽從後枕延伸,繁殖期時天線會由一條變成三、四條。背部同為深藍色,翼灰色,臉和肚子都是白色,雙腳黃色。夜鷺的眼睛很特別,與噪鶥一樣虹膜是紅色的,驟眼看來像是個兇狠角色。
而未成年的夜鷺則完全是「先生你是誰?」
除了縮起頸時那種愚笨感相似外,暗褐色斑駁的羽色,讓人絕對無法想像牠再過一年就會變成像企鵝那樣的鳥。幼鳥整隻暗啡褐色,身上、翼上有明顯排列有序的白斑點。剛開始觀鳥就不時會混淆「未成年夜鷺」與「池鷺」,後來認真看就發現這個道理:「如果是一隻看來很大隻,感覺正在做壞事,只有羽色有點像池鷺的鳥」,那很大機會是一隻夜鷺未成年鳥🤠
(抱歉,這裡只提供主觀ID貼士)
#香港野鳥鄰居
#となりの香港野鳥
#ゴイサギ
#夜鷺 Black-crowned Night Heron
日間時,不少夜鷺都縮起頸在休息,單腳佇立在樹枝上。有的在懶洋洋地整理羽毛,有的在洗澡,當然有的也是會活躍地在捕食。但黃昏時,感覺活躍的夜鷺再多了。以前工作室在荃灣西時,日落後去跑步時常常看到牠們站在海旁大石上,一時盯著黑柒柒的水裡,突然伸長頸子望望左,望望右,動作多多的。
曾在沙田河畔看過一隻進擊的夜鷺,站在河岸的欄杆捕魚。不消一會衝到河中再飛回來,口裡多一條魚。魚比牠的臉還要大很多,不知會不會是烏頭。當牠忙著整理魚的方向,將魚調成能夠順吞的位置,立即就飛來另一隻夜鷺打算搶食。進擊的夜鷺狼狽地飛到別處,急急忙忙地把魚呑下,後來還有點哽到了要飛到河裡喝水。
常見於市區公園,海濱和河道兩旁
📍推薦觀察地點:九龍公園、青衣公園、啟德河、荃灣西海旁
#香港野鳥鄰居
#となりの香港野鳥
#ゴイサギ
即將被抹去的一塊國際級濕地:新田、魚塘與 我?
剪貼簿續:
🗞北都發展|環諮會有條件通過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 提15項條件建議 | 香港01
「屆時除了上述的濕地保育公園外,新田科技城預計會設有300米寬的雀鳥飛行徑,附近建築也會採用鳥類友善建築設計;並會加寬深圳河地下水道格柵間隙等,讓早前發現的歐亞水獺的生態環境一同得到改善。」
🗞曾見證偷渡潮 百年歷史下灣村將滅村 村長嘆「螳臂焉能擋車」|獨立媒體
「村民梁先生形客,現時政府收地是「大石砸死蟹」,村民「任人魚肉,佢想點就點,話滅你就滅你。」他苦笑,從前收地需時十年八載,但今次收地很快:「上晝諮詢完,下晝就落嚟登記,真係未試過香港政府做嘢速度更快。」
「郭海賢指,原先政府公佈「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計劃時,作為鄰近創科地的村落,一眾村民曾商討如何建設村內設施以配合政府。直到2023年政府公佈新田科技城建議發展大綱圖後,發展範圍擴大至下灣村。皆因事前沒有任何收村跡象,村民得悉後感到失望和憤怒,眾人曾一同實名聯署反對信予發展局,約300人響應,近乎所有村民參與聯署,不過政府沒有理會,沒進行任何諮詢,亦沒有派官員落解釋發展計劃。發展大勢似乎已無法逆轉,郭海賢皺著眉頭說:「都係冇辦法。作為一條咁細嘅村,點樣同政府商談?」
-
🐟
基於我對新田、魚塘的陌生,我無法單憑自己寫出能讓更多人了解新田困境的任何東西。只是今夜重讀《溼地 石化 島嶼想像》,主編之一吳明益在標題:〈沒有旁觀者的時代〉的序中這樣寫著:
「那就是我所描寫的一切、賦予我思考的一切俱皆來自於土地,那麼像我這類的人,是否能像商人宣稱自己只管賺錢那樣,責任就僅止於躲在望遠鏡後面,躲在文字的叢林裡,然後揮揮手跟後來者說:這世界真美好,或這世界真糟糕,然後就能繼續安穩、無愧地寫作下去?」
「我個人因無能且非常可恥地未站到第一線參與運動,涉入也淺薄,當吳晟老師提出這個計劃時,只好硬著頭皮協助編輯作業,並不適格地撰寫此序。這是我所能做的,一種微薄的償還。執筆寫這篇文章之時,經濟部以不合法理程序所舉辦的「行政聽證會」,正落在我們所編寫的年表的最後一行。但事件必然會繼續下去,我們需要更多人理性了解此事,並且用你可能的力量投入。」
無用的我,用力地嘆氣著。啊,真是一個讓人氣餒啊。然後打開電腦將這些想法在鍵盤啪達啪達的換成螢幕上的小黑點,再在城規會的網頁按下提交申述。(建議先用google doc打好再copy去了,不然打完一輪按submit然後提交失敗就嬲死了)😒
「用你可能的力量投入。」
-
⏰提交書面申述 【最後機會】:
屆滿日期 - 08/05/2024
1. 使用城規會的網上申述平台提交意見
(https://www.tpb.gov.hk/tc/plan_making/S_STT_1.html)
2. 直接電郵意見至城規會 [email protected],參考香港觀鳥會的意見概要 (https://www.hkbws.org.hk/cms/join-us-tw/zh-tw/project-tw/monitor-tw/pcengagement-tw/stt-ozp)
3. 透過綠色和平的提「意」小助手 轉寄意見書至城規會
(https://cloud.greenhk.greenpeace.org/petition-cd-santin-ozp-generator?utm_campaign=cd&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20240422_santin_generator_eiameeting_fb)
即將被抹去的一塊國際級濕地:新田、魚塘與 我?
剪貼簿續:
🗂【兒孫無塘】新田填塘先例一開 填塘申請或陸續有來?|本土研究社 (2023年3月31日)
「以地理位置分析,43項城規已處理的填塘個案中,有12個個案的魚塘在「濕地緩衝區」在內,另有3個牽涉「濕地保育區」在內的魚塘,兩者絕大多數均被城規會直接拒絕或限制填平【註1】。甚至另有28個案例,是不包括在保育區及緩衝區之內的零散魚塘,足見以往城規會過往對於保存魚塘的態度,某程度上大致保護了香港僅存的魚塘景觀和生態。」
🗞(聯合新聞稿)新田科技城恐剷248公頃濕地敏感地區 摧毀后海灣濕地保育制度 9個環團呼籲政府修訂方案 堅守濕地規劃原則(2023年6月20日)
「發展局正就新田科技城的土地用途進行公眾諮詢,擬於明年內填平約90公頃魚塘作創科用地。九個環保團體(下稱團體)發表聯合聲明,批評發展計劃摧毀保育后海灣濕地30年來的重要制度,包括發展凌駕科學,未完成生態研究即公佈發展計劃,影響達248公頃濕地敏感地區,有淡化重大生態影響之嫌」
「環境影響評估亦屬保護后海灣濕地的一道重要把關,然而,現時的新田科技城計劃,較2021年提出的方案規模大增近一倍,未重新申請環評,有繞過環評程序之嫌。」
🗞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開放查閱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2月2日)
「政府指,雖然新田科技城有240多公頃的建議發展範圍位於濕地保育區和濕地緩衝區,但其中逾六成屬棕地和已填平的魚塘,且包括邊境管制站等已發展用地。至於餘下近四成土地即約90公頃魚塘,近半已荒廢或沒有養殖活動。」
# 2月2日為「2024世界濕地日」
📑圖則《新田科技城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城規會(2024年3月8日)
(Link in bio)
🗞未先修12C規劃指引 學者質疑違原則 科技城草圖刊憲捱批 政府消息:免再改 |明報(2024年3月9日)
「草圖中擬發展範圍涉約247公頃「濕地緩衝區」及「濕地保育區」,上月23日城規會會議原定同時通過修訂「城規會規劃指引編號12C」(見另稿),擬將其從后海灣保護區剔除」
🗞新田科技城環評至少 35 處涉違法定要求史上最差 通過增司法覆核風險 10 個環團促環諮會建議否決環評 (2024年4月17日)
「10個環保團體發現,環評涉及「三宗罪」,包括至少 35 處涉違反環評法定要求[1];最少 27 項技術評估和數據錯漏;土木工程拓展署更在公眾諮詢完結後,才交代具爭議的資料,涉嫌刻意繞過公眾監督,有招致司法覆核風險。環團今致函環諮會,促請委員履行職責,建議環保署否決這份史上最差的濕地項目法定環評,守住大灣區獨有濕地。」
🗞后海灣黑面琵鷺有回升惟仍佔全球第二低 觀鳥會促審視新田填塘必要|獨立媒體(2024年4月19日)
「他(香港觀鳥會總監余日東)指,由於后海灣是內灣,不能自然地增加面積,加上近年來紅樹林面積增加,同時面對天水圍及深圳發展所造成「相當巨大的都市發展壓力」,黑面琵鷺慣常棲息和覓食的泥灘面積減少。」
「觀鳥會翻查最近衛星數據,發現一隻環誌編號為「A50」的黑臉琵鷺在今年年頭多次停留新田魚塘,亦會頻繁飛往米埔、落馬洲濕地、馬草壟等魚塘,反映海灣濕地完整的重要性。余日東指「A50」證明了黑臉琵鷺的活動範圍覆蓋整個后海灣魚塘濕地,擔心若未來魚塘被新田科技城破壞,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
🗞環團質疑環評違規 4商會、科技界促項目早日上馬 | 香港01 (2024年4月19日)
「業界期盼有關項目可以盡快上馬,因為發展創科不能缺少土地配套,很多不同科技領域,包括人工智能、半導體、生命科技、數據中心等等,都需要土地配合才能發展。所以科創業界希望環諮會能夠通過新田科技城的環評報告,擔心工程一旦被拖延,恐怕會對香港造成極大影響。」
🗞環諮會通過新田科技城環評 李家超:魚塘冇魚非良好政策、積極管理可「增值」|獨立媒體(2024年4月23日)
「環諮會昨日有條件通過新田科技城環評,長春社、綠色和平及香港觀鳥會表示極度遺憾。聲明指新田科技城對后海灣濕地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威脅,惟環評報告卻是史上最差,多達35項違違反環評的法定要求,屬「不正當,不完整,不科學,不可信」。」
「行政長官李家超指,環保及發展可以兼顧,稱透過積極管理可令自然環境生態「增值」,「我哋縱然有面積,如果魚塘係荒廢嘅,甚至魚塘係冇魚嘅,咁呢個呢,唔係我覺得係一個好而積極嘅環境保護政策。」
📑【后海灣一分鐘】|香港觀鳥會
「政府1997年的魚塘研究報告早已提出,相對於運作中的魚塘,荒廢魚塘擁有較多蘆葦及露出水面的植物。南生圍魚塘雖然已荒廢了二十多年,但卻仍然孕育大量蘆葦,2011年更有顧問報告評核該區的蘆葦床面積乃是全港數一數二。蘆葦床為不少具保育價值的野生動物提供覓食及棲息地,包括受本地關注的黃葦鳽、受區域關注的中華攀雀,以及全球近危的歐亞水獺。因此,荒廢魚塘的生境特徵與運作中的魚塘不同,其生態功能亦不容忽視。」
(續)
即將被抹去的一塊國際級濕地:魚塘、新田與 我?
🐟
我相信自己與一般香港的都市人一樣,對魚塘不認識。想在Google搜集資料時甚至打成了「漁塘」。嘛⋯香港從前就是個小漁港,自幼被灌輸的香港印象確是與魚有關,卻沒想過像什麼是魚塘?哪裡有魚塘?魚塘有什麼?魚塘有用嗎?魚塘重要嗎?
去年九月時,得知「新田」將面臨發展為新田科技城的惡耗,便成就了我第一次到訪這地。去年年尾亦因工作機會能夠參與Bird Course在其中學習,於是多次到訪香港的北部考察、觀鳥。香港北部是我最陌生而不太喜歡的一帶,但亦因而見識了更多香港的另一個面貌,腦海中對魚塘有了多一點畫面。也在新田看了很多很多鳥。
香港位處「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的候鳥遷徙路線上,每年秋、冬至春季都會有大量(超過5萬隻、超過160多種)的水鳥被后海灣濕地吸引。水鳥指在水/水邊生活的雀鳥,最為香港人知曉的可能就是黑臉琵鷺。而后海灣濕地在哪裡?即普羅大眾認知的「米埔」一帶。這裡就像是遷徙水鳥們的「道の駅」(道路休息站),是日本政府在90 年代設置於公路上的休息站,目的是降低公路駕駛者的壓力。休息站全年24小時營業,提供免費停車場、廁所設施、冷、熱飲販賣機、免費 Wi-Fi,淋浴設施等等等等(說遠了)。真是荒蕪之地上的一家便利店,還有販賣熱食。
這個重要的「道の駅」——米埔內后海灣一帶於1995被國際公約《拉姆薩爾公約》(Ramsar Convention)列為「國際重要濕地」。而與這片國際級濕地緊密地連結著的,就是周邊的各個大大小小的 魚塘。(即新田、豐樂圍、南生圍、甩洲、馬草壟等地區)為保護濕地的完整性,城規會亦為此制訂規劃指引(12C),成立「濕地保育區」(Wetland Conservation Area) 及「濕地緩衝區」(Wetland Buffer Area),並寫著「為免后海灣地區的魚塘和區內其他濕地生境蒙受影響,以致情況無法挽回」。
📑接下來,我節錄不同專業團體撰寫的資訊、文章、城規會規劃指引、新聞稿、報導等等。要是勉強寫我實在無法將這事三言兩語交代到,內容亦不如任何專業人士。請大家隨著順序,一起從零開始了解。當作閱讀一本小學生剪貼簿吧,請讀讀看:
🗂魚塘|渠務處
「八十年代是香港魚塘養殖業的全盛期。在1986年,香港魚塘的面積約達二千一百三十公頃,養殖淡水魚的產量亦達每年近六千公噸的高峰。可是,內地淡水魚供應造成競爭、加上城市發展和水質污染的影響,香港魚塘養殖業在九十年代開始萎縮。到2012年,香港魚塘的面積只有約一千一百五十公頃,淡水魚產量有二千多公噸。 」
「魚塘除可養殖魚類,還甚具生態價值。相鄰的魚塘可形成大片濕地,供水鳥和其他野生生物棲息。魚塘的水在捕魚及清理後排走,塘底的小魚及無脊椎動物就成為鳥群的盛宴,所以魚塘是人類活動和大自然並存的好例子。這大片魚塘還有助穩定微氣候,並在暴雨時發揮蓄水緩洪的功能。 」
🗂魚塘的價值及功能|香港觀鳥會
「香港大部分魚塘不是被指定為「拉姆薩爾濕地」*,便被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劃入「濕地保育區」或「濕地緩衝區」,這大片魚塘成為新界西北地區的天然屏障,也是城市急促發展和污染的緩衝地帶,更是極具生態價值的人工濕地。」
「養魚戶進行清塘時正好為大量候鳥提供食物。魚塘屬於人工濕地**,由於養魚戶在「刮魚」(行內術語,即收獲塘魚)時會先將水位降低,加上在潮漲時,沿岸的泥灘濕地水位過高,水鳥未能在該地覓食,而淺水的魚塘會吸引大量過境、越冬及居留本地的水鳥,如鷺科、鴴科、鷸科及䴉科等來捕捉刮魚後剩下的低經濟價值的魚(俗稱雜魚)。乾塘及曬塘時,鷸科及鴴科雀鳥可在露出的泥地覓食。」
「大面積的魚塘發揮「海綿作用」,短暫儲存暴雨帶來的洪水,減低鄰近低地水浸的機會。隨著香港的魚塘面積減少,「海綿作用」亦漸漸失效。每年雨季,新界西北部的低地如橫洲、米埔和新田都會發生水浸,人們多歸咎於河道和渠道淤塞,卻忽視魚塘消失對水患的影響。」
「魚塘亦提供大量塘泥。由於魚塘在運作一段時間後,底部會積聚有害的微生物,養魚戶通常每隔兩至三年,便會在旱季時放乾魚塘的水,讓日光曬乾塘底,再用推土機剷起塘底的泥,這些塘底的黏土便是塘泥。塘泥營養豐富,含豐富礦物質,密度高兼且重,可作為鞏固塘壆之用。」
📰城規劃指引編號 1 2 C (二零一四年五月修訂本) |城規會
「近年來,擬在后海灣地區進行的發展計劃數目日增,而這些擬議發展大多涉及填塘或其他工程,對后海灣地區的濕地生態系統可能會造成不良影響。為免后海灣地區的魚塘和區內其他濕地生境蒙受影響,以致情況無法挽回,城規會藉擬備法定圖則,為后海灣地區制訂發展指引。此外,為了方便公眾就各類用途和發展提出申請,城規會亦公布了一套規劃指引。」
「后海灣地區的基本土地用途規劃概念,應該是避免魚塘數目減少、防止生境變得零碎分散,以及紓緩不適當土地用途和人為干擾帶來的負面影響。」
「根據《拉姆薩爾公約》,倘締約方其後撤銷或縮小一幅「具國際意義的濕地 」,應盡量就濕地資源的損失作出賠償,並為此增闢自然護理區。」
(續)
#一生螈命 生態影像藝術展
⚠️讓人看見 #香港瘰螈 面對的 #路殺 問題
香港瘰螈 Hong Kong Newt(舊稱香港蠑螈)
香港唯一兩棲類有尾目(青蛙的近親,但成年後仍有尾巴的~)
現於 Red List 列為「近危」物種。
小朋友紛紛說粉紅色的 #六角恐龍 怎樣可愛,但香港也有一種在這地首度發現,以這地命名的可愛蠑螈。香港瘰螈在這裡本無天敵,人類卻成了牠們劊子手。每逢春季潮濕的日子中,走到郊野公園中不難在瀝青路上發現伏屍地上的香港瘰螈。路殺就是牠們一大死因。
路殺 Roadkill,簡單而言即動物走在路上,因車輛的碰撞或碾軋而死亡的現象。小至飛蛾幼蟲,一不留神便被亂腳踩扁。大至小白鷺,大型車輛駛過時躲避不及就變成了地上的烙印。
【香港瘰螈】和【路殺】不過是一種生物和一種現象,在生態攝影師的鏡頭下變成紀錄片、在藝術家的巧手中變成各樣的作品,集各家之大成策劃為展覽,設計成週邊商品,以攝影工作坊,絲印工作坊呈現。讓生物與現象扣連、提出問題,形成議題。
訴說著:「請看見香港瘰螈」、「車輛成了殺螈兇手, 我們應該怎辦?」
展覽呈現了議題,香港瘰螈的路殺問題便得以解決?能夠解決問題當然是大家心裡想達至的境地,但這樣的問法跳過了太多步。
我一直認為,好的作品自然有迴響。但單憑「好」卻不能解決問題。這次攝影師、藝術家、設計師們將自己的本份發揮到最大,能做的就是讓更多人親眼看見香港瘰螈。(不論是牠們有多可愛,還是有多可憐)
而優秀的作品則可以為前來的觀眾施加壓力。
接下來可能有點偏離主題,但最近看畢日本排球漫畫 #排球少年 #ハイキュー 則覺得頗能用來解釋一下情況。
漫畫情節中,梟谷隊中的主攻手(spiker)木兎光太郎 向 二傳手/舉球手(setter)赤葦京治說,他感受到赤葦施加的壓力很大。當二傳手盡己所能的將每一球舉到最好,對主攻手而言則有種『「我的任務到這裡為止」,「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那你呢?」類似這樣。』
成功接球後,舉出一個完美的二傳,主攻手就會有種「我必須扣球得分」的壓力浮現。所謂好的作品能引來的迴響,大概就是這種觀看後獲得的壓力吧(?大概)
⚠️所以大家都看完展覽嗎?作品都很優秀呢~對不對~
那你呢?要不要也做點什麼呢?
往後靠我們能夠做的、擅長做的、喜歡做的,將議題「一球」接「一球」的連繫下去。在我們各自的崗位,一生懸命(いっしょうけんめい)地為所相信的,重要的事情繼續延續下去。
像吃飯那樣。
-
P.S.1 featuring 覺得室內太陽好猛的攝影師與作品合照
P.S.2 圖一畫的漫畫,日文「道は作りますので」意思是「我會為你開路的。」同樣也是排球少年的情節。當木兎光太郎一直無法扣球得分而陷入狀況不佳,身為舉球手的赤葦則對他說出這句話。
意思亦如主角影山飛雄在 #垃圾場的決戰 #ゴミ捨て場の決戦 再次說的「スパイカーの前の壁を切り開く…その為のセッターだ」(劈開扣球手面前的牆…舉球手正是 為此存在)
為香港瘰螈開路吧!
────
🎥一生螈命 展期至 2024.04.21
深水埗大南街202號 Space
一起走進瘰螈的生命週期
𝘋𝘪𝘴𝘤𝘰𝘷𝘦𝘳 𝘵𝘩𝘦 𝘯𝘦𝘸𝘵‘𝘴 𝘭𝘪𝘧𝘦 𝘤𝘺𝘤𝘭𝘦 𝘵𝘰𝘨𝘦𝘵𝘩𝘦𝘳
📱下載TrailWatch App 舉報路殺個案
成為公民科學家,協助收集路殺數據,讓科學家分析出更全面的路殺狀況。
勇者ヒンメル:只要我們還在旅行中,總有一天會再相見的。
-
我在見山看書、看樹、看人。偶遇門外大榕樹下畫跑馬地地圖的貓珊,多手走去畫了幾隻雀。在港島工作,下班後糊糊塗塗走到上環又不小心來到見山,先看看書,再借個廁所。聖誕來擺市集,更像中學時的聖誕聯歡會,口總是一直在吃在喝著些什麼,跟大家講著什麼下一秒就會爆笑的事情。
第一次來,我只看到一家有趣別緻的書店。
之後再來,看到紅耳鵯、白頭鵯在大榕樹上食果實大餐。數隻惱人的紅嘴藍鵲從旁邊大廈飛來,旁邊的人們在說:「嘩好靚啊條尾咁長嘅」。聽到不遠處小葵花鳳頭鸚鵡的「沙聲強」式叫喊。還有檸檬樹上那個已被放棄的雀巢。這時書店內外都已擠滿了人,書店一樓塞滿了讀者但裡面的店長仍在靜靜地讀書,二樓正有人探頭出來看什麼。我就拿著一碟郁鍵咖哩炒飯加餐肉,正忙著吃。
真是一片好風景。
-
只要我們還在旅行中,就會看到各式各樣的風景,好的壞的。然後將好的都存放在心裡重要的位置。
謝謝見山🤎
保持常見 時常相見💖 麻雀 need you🐣
【📣招募麻雀普查員】讓常見鳥類繼續常見 (English version follows)
香港觀鳥會舉辦嘅「全港麻雀普查」踏入第9年,今年繼續誠邀公眾參與普查,喺全港18區一齊「數麻雀」🕵🏻♀️🐤為本地城市鳥類研究建立重要數據庫。
普查路線一如既往覆蓋全港18區,分佈喺唔同土地利用區,例如:工業區、住宅區、鄉村地區、農業區等,所以無論住喺市區定鄉郊地區都可以參與!
冇觀鳥經驗?第一次接觸雀鳥調查?🧐
唔緊要!麻雀普查著重推廣公民科學🔍,即使無觀鳥經驗都可參與,爲城市雀鳥研究出一分力。我哋亦會安排網上及實地考察訓練,為調查做足準備~立刻加入數麻雀小隊啦🤓!
🗓️麻雀普查詳情
網上訓練 | 2024年4月17日 (星期三) 晚上7時半
實地考察 |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上午 @ 荔枝角/深水埗區
普查日期 |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至 5月18日 (星期六)*
*普查員只需於其中一天早上進行1小時調查
對象 | 12歲或以上公眾人士
(如參加者年齡為11歲或以下,其家長或監護人必須一同出席活動)
👉🏻立刻報名:https://forms.gle/ybkMUa7igCehw6Nm7
⭐截止報名日期:2024年4月5日 (星期五)
註:如報名人數過多,將以先到先得形式處理。成功報名人士將於4月底前收到電郵通知。
【📣Sparrow Census 2024 Surveyor Recruitment】Let the common birds continue to be common
The Hong Kong Sparrow Census has entered its 9th year. We are inviting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this important bird survey across all 18 districts of Hong Kong. Let's "count the sparrows" together 🕵🏻♀️🐤 and contribute to the creation of a valuable database for local urban bird research.
As always, the survey routes cover various land-use areas throughout the 18 districts, including industrial areas, residential areas, village-typed areas, agricultural areas etc. This means that whether you live in the city or the suburbs, you can participate!
No bird-watching experience? New to bird surveys? 🧐
No worries! The Sparrow Census focuses on promoting citizen science 🔍, and anyone, regardless of their bird watching experience, can participate and contribute to the bird research. We will provide online and on-site training for all new participants to prepare for the survey. Join us now!
🗓️ Sparrow Census Details
Online Training: April 17, 2024 (Wednesday) 7:30 PM
On-site Field Trip: April 20, 2024 (Saturday) morning @ Lai Chi Kok / Sham Shui Po
Survey Dates: May 5, 2024 (Sunday) to May 18, 2024 (Saturday)*
*Surveyors only need to conduct a 1-hour survey on any one of the days in the morning.
Target Surveyors: Public individuals aged 12 or above
(For applicants who are 11 years old or younger, it is required that a parent or guardian accompanies them on the day of the activity.)
👉🏻 Sign up now: https://forms.gle/ybkMUa7igCehw6Nm7
⭐ Application Deadline: April 5, 2024 (Friday)
Note: In the case of an overwhelming number of applications, priority will be given on a first-come, first-served basis. Successful applicants will be notified via email by the end of April.
#香港觀鳥會 #鳥類保育 #全港麻雀普查 #城市鳥類普查
#感受鄉郊生活節2024 一轉眼已經係第二年參加了!
過去的週末氣溫急降,星期六的早上更是下著大~雨~
乘巴士駛進大埔時,整個車廂頓時被白霧包圍,進入了新界低幾度的異世界(當日只有8-9度🥶)。
不過冷冷雨在中午時都下完了,接著開始馬拉松式分享會、各樣的工作坊,不少人都為此專程到來。雖然天氣凍但好熱鬧啊!感謝 .official 的工作人員用心籌備,當日天雨關係的臨時安排辛苦了😁
這兩天貫徹佛系擺攤四處食玩買的傳統(?)
星期六先有「我最喜愛香港生態藝術家兼長期網友之終於回港」( ՞ਊ ՞)→ .hk 還要做鄰居!!!終於有機會見面,終於可以購物和畫hand(?) paint🧡
星期日就有名師 出手教高徒(自稱)手捏翠鳥,最後因為我捏了一個頭比較小的,所以捏成鵐應該比較好!只是沒想到我帶來的石粉黏土都就快粉身碎骨🤣 捏啊捏又加水再捏搞了一整天ಠ∀ಠ
另外還有久仰大名的塗裝大師 .art 😍😍😍 要是有時間的話一定要跟大師學塗裝୧( ಠ Д ಠ )୨ 希望下次有機會!
同場也有長春社 賣河上鄉西洋菜蜜和vintage 襟章(2001年的都有超懷舊對吧?!)、也有香港觀鳥會 和嘉道理農場 .official 的教育遊戲攤位~~~~
今個週末 9-10/3 繼續舉行感受鄉郊生活節2024 ,有精彩活動及市集!有興趣就GOGOGO嚕!!!🌸
(一籃野今個週末要番工,不在綠匯學苑了🙌🏽)
-
新加入的followers們 Hello👋🏾
希望你們有朝一日可以等到雀仔波波開放預訂🤣 我也會努力的!
圖9:近日再做了斑魚狗的刺繡,發現比2年前的進化了😁
-
# 香港野鳥鄰居
www.basketofstuff.com
市集預告🩶
🌟25 February 「微光之約 Here We Shine」 突破青年村展現日 .together
🗺️沙田亞公角山路33號突破青年村
🌟2-3 March 「感受鄉郊生活節 2024」 .official
🗺️綠匯學苑
-
就快病完個2月,3月要好番ಠಿヮಠ
#香港野鳥鄰居 — 叉尾太陽鳥 Forktailed Sunbird
羽色豔麗、外形獨特,愛吸食花蜜的牠常在花間躍動,卻因體型只有9cm不太易於觀察。自從認出牠那帶金屬感的響亮叫聲後,才驚覺城市之中每處也有牠。
生活於灰暗都市的我們渴求光,卻沒察覺那微小暖光一直陪伴在旁。
2月25日、一籃野在突破青年村展現日。來找太陽鳥吧!🌞
✧
Reposted from
「微光之約 Here We Shine」
近幾年社會變化很大,可能好多年輕人覺得好無力,有時會想「微小如我,還可以發亮嗎?」
零散的光或許微小,但我們深信只要一點一點的光匯聚一起,便能彼此照亮。
誠邀各位到山上與我們一起相聚,從各項活動中獲得啟發,並且得以喘息和放鬆,繼續有力量成為這城微小而堅定的光。
✨「微光之約 Here We Shine」 突破青年村展現日
日期:2024年2月24及25日 (星期六及日)
時間:11:00-18:00
地點:沙田亞公角山路33號突破青年村
交通:免費穿梭巴士接載
(10:30-16:30 每小時一班)
費用:免費參觀(個別工作坊需收費)
詳情:https://www.breakthrough.org.hk/openday2024
【工作坊報名及免費穿梭巴士留座】
https://shorturl.at/ijAI3
✧
#香港野鳥鄰居
#叉尾太陽鳥
www.basketofstuff.com
螈路似乎有點難行🚧
阿榮,性格敦厚生性樂觀,平常不愛表露情緒。習慣默默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默默地為相信的事情付出。
阿榮是一條香港瘰螈,現居住於香港島的某個森林。名字裡有「香港」皆因世界首次發現牠們的時候,地點就在這裡。
阿榮對於肚子的橙色斑紋感到很驕傲,小時候聽過前輩說過只要向敵人展示一下肚子便能嚇退對方,是保護自己的工具。而更重要的是,每一隻瘰螈的橙紋都是獨一無二。自此阿榮一直為自己是一隻獨特的瘰螈而感到自豪。
未見過阿榮真身的人,多半以為他是家中的四腳爬爬朋友。但只要親眼觀察過後,幾乎肯定阿榮距離成為一條合格的壁虎還離很遠。他其實是有尾巴的兩棲類,水陸兩棲的他在水中似乎活動得比較自如。短小的四肢配合長尾巴,尾在水中輕輕一揮便游去。
說真的,阿榮在陸上的動作真的真的很緩慢。從外人的眼看來多半時間他好像一直在發呆,根本沒有在動吧?還是已經死掉了啊?
但阿榮一直在思考,思考怎樣才能爬到河溪那邊,思考今年要怎追求可愛的小姐,思考要怎樣避開傳說中巨大的危險快速滾動生物。
要思考的事情,實在太多…
-
了解更多關於 #香港瘰螈,及牠們正在面對的 #路殺 問題:
《一生螈命 - 生態影像藝術展》眾籌中 -
https://www.indiegogo.com/projects/life-cycle-of-the-hong-kong-newt--2
//
展覽的意義 :
香港瘰螈的生命週期獨特,外表、行為舉止可愛,讓我們能夠透過各種藝術媒介去記錄牠的生命歷程,將生命中美好的一面呈獻於觀眾眼前,引發觀眾的好奇心去認識大自然。然而生命同時很脆弱,路殺對於香港瘰螈的致命影響顯然易見,社會卻未曾辨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在學界裡也未有相關的深入研究。我們希望透過展覽讓香港的野生生物能被社會大眾看見,並能夠引發討論,思考如何讓香港瘰螈及一眾野生生物有一個更好的棲息環境。//
1.《一生螈命 - 生態影像藝術展》眾籌計劃 "Life (cycle) of the Hong Kong Newt" Crowdfunding project - FHS Wildlif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flhUq8B52o&ab_channel=FHSWildlife
2. 川龍驚現瘰螈墳場 50米內見20屍體 (2020/04/07)風火山林
https://hikingwindfire.com/2020/04/07/%E5%B7%9D%E9%BE%8D%E9%A9%9A%E7%8F%BE%E7%98%B0%E8%9E%BA%E5%A2%B3%E5%A0%B4%E3%80%8050%E7%B1%B3%E5%85%A7%E8%A6%8B20%E5%B1%8D%E9%AB%94/
3. Animal portrait: Hong Kong Newt 香港瘰螈 \\ FHS - FHS Wildlife
https://youtu.be/BTGyqla8s2A?si=4yIRUnddsMeLEimX
4. 大自然逐樣解:有尾螈居民 - RTHK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1947&eid=193345&lang=zh-CN
螈,是香港瘰螈的螈。自從今年四月目睹一場大規模路殺,引發出一個團隊、一場展覽。
明天,一生螈命。
This is a project about Hong Kong Newt. Since witnessing the tragic roadkill incidents in April this year, it has sparked the formation of a team and the planning of an exhibition.
The crowdfunding project will be launched tomorrow.
#一生螈命
道別的方法之一
一直望著正要駛走的那艘船 那個人
把雙手舉得直一直
手掌越過頭上
然後展開雙臂 變成一個人形十字那樣
再使勁將雙手筆直的揮動至頭頂
再次展開、揮動、展開、揮動…
「嗚———」的船笛聲
請繼續使勁揮動雙手
他身處的那艘船
變得越來越小
不過 我知道他一定會看到
因為我一直用盡全力揮手
再見好 不會再見也好
這刻他看到那越來越小的我
一直用勁揮動雙手
像星星一樣 一直閃爍著
🎄
16 - 17 December
見山書店
玉記 .kee
年約的Show up🌟
Long time no see, just to say hi and Merry Christmas 🎄
Hope you can find some tiny but mighty moments in 2023.
🌟09-10 & 16-17 December 玉記 .kee
黃大仙雙鳳街街市
🌟16-17 December 見山
上環太平山街6號
我唔多嘢賣,過嚟同狗狗玩 🐕🦺🦮~~
佢哋話試下,試下試下就試咗七年🥰
最後的道別展覽 至10/9 20:00
長話———長說🌠
Hi! 大家好,抱歉失蹤了很久。失蹤半年的原因是自三月起我投入了全職工作,是環境教育的工作。工作忙得常常忘了呼吸,一雙手同時要做十件事,一星期總是在工作之中,還有更多奇怪的事情要處理。不過咁講「條路自己揀,仆街可以喊,真係覺得唔啱咪行過第條」。不過目前選擇仍在路上繼續走走,咪邊行邊諗囉~
半年間也勞師動眾地搬了新工作室,麻煩了前室友 (免費搬屋工人係要tag番道謝的)以及另外幾位幫忙搬傢俱的好友💖 新地方很舒適,可以煮食,可以好好休息。往窗外看,常有咕固飛來平台走走,也有紅耳鵯和白頭鵯抓著對面樓那棵橫生的小樹的枝條。
上月還掉失了電話🤧
不過最近終於完成了一個複雜的訂單 - 手偶,由於從沒做過手偶所以做起第一隻真是困難無比呢,詳情希望遲些趁工作有空檔再分享吧~🥰
看來還是沒法子長話短說(輕輕滾到標題,然後改成 :長話———長說),很抱歉一些訂單拖拉了很久,由於星期六日不時要工作,刺繡的時間都總是從平日下班和一些週末擠壓出來。但我還是仍然有在做刺繡的。
工藝的鍛練如運動,唯有繼續生產,身體的肌肉記憶才能維持。可是現在要求進步的話,則需要以一個比以往更慢,更慢的速度前進。
“ Small, slow but steady”
是一套最近很喜歡的日本電影 『 惠子的凝視』 的國際片名,描述一位先天聽障拳擊手 — 惠子的故事,電影依日本職業拳擊手小笠原惠子的自傳 『負けないで!』改編。
。Small
Slow。。。
But Steady。 。 。
這年餘下的時間會堅守這節奏完成自己的事。
最後附上Small, slow but steady 還未完成的 #夜鷺 。
#香港野鳥鄰居
家燕 Barn Swallow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四隻巢中家燕嘴角淡黃色是雛鳥的特徵。小鳥們張開嘴巴,鮮黃色的口腔正是一個提示,或應該說是吸引親鳥餵食的訊號。
在香港,我們在城市看見家燕時,多數正處於牠們的繁殖期。家燕於每年春天從南方遷飛到香港繁殖,三至七月期間,我們輕易看到長有修長燕尾的深藍色鳥在空中飛舞,捕食昆蟲。同時牠們亦要勤勞地建巢育雛,短短幾個月內孕育雛鳥至獨立。七月過後,這些繁殖鳥便飛返東南亞渡冬,遷徙不斷。
有時候,一巢不只「生四兒」。細心觀察下,四兒以外的一隻總顯得額外瘦弱。他們相較同巢的兄弟姊妹勢弱,在親鳥回巢餵食時更難成功爭取注意,更難得到食物。這些家燕小孩從一出生就要面對競爭滿滿的現實世界,鳥生真難。
聽說,家燕總是會回到自己築的那個巢裡。家燕有在舊屋簷蓬(騎樓底)下築巢的習慣,仔細想也許我們第一隻認識的雀鳥可能是燕子而不是麻雀。但隨城市發展下,舊樓唐樓被清拆,最近更常有舊樓石屎外牆剝落,相信舊的東西只會愈拆愈多。從前四處常見的簷蓬不見了,家燕們也只好另覓歸宿。而我們就搬到更高樓大廈裡,離燕的家愈來愈遠。
不過,每年盛夏我都十分期待這個畫面:雛鳥們正在騎樓底下的鳥巢靜待著,期待父母歸來餵食。突然,巢裡傳來一陣騷動。一隻家燕靈巧地在上空掠過,家燕小孩們正用盡這輩子所有的力伸長頸子,打開嘴巴,使父母親把食物放進來。
感覺,這是生命有形的狀態。
-
#香港野鳥鄰居
#家燕
www.basketofstuff.com
用最安好的距離🫶🏾
鯨魚罕有訪港,固然令人興奮。看著牠優悠張嘴的短片,甚至還有些感動。我想去看嗎?好想…..但該不會去。要知道懷著這種心思的人一定也不少…
我記得我家附近曾住了一窩領角鴞,結果就惹來一群「生態攝影師」捧著長炮天天追攝不捨。
若我是一頭鯨,整天被遊船團團圍住,只怕會給嚇壞。
如果能跟牠相遇,我希望是偶然的遇見。
留點空間,讓牠活得自在,是我們能給牠的最大溫柔。願鯨魚安好。
世界蛇蛇日 World Snake Day 🐍
嘩很久沒寫字!最近在網上看到有人聲稱徒手撕爛蛇和有蛇被趟門閘斷頭的相片,主角都是無毒的福清白環蛇和白環蛇,看到覺得很難過💔 想趁着蛇蛇日想寫點什麼的。
-
我和蛇的緣份很淺,早年曾在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 短暫地當義工時,其中一天的訓練可以親手摸Python。緬甸蟒的皮膚又冷又滑的,摸著摸著,覺得這條人人稱害怕被牠纏死的蟒蛇很害羞,總是會躲到飼養員的手後方。
在野外,我曾看過的蛇種一隻手可數,在香港只遇過翠青蛇,紅脖游蛇和紫沙蛇,剛好上星期工作關係到台灣才遇到青竹蛇和鉤盲蛇。簡直是個完全沒有蛇運的人,超廢(´;ω;`)
不過在為 Project CROW 嗚鴉自然教室 做展覽品時認識了福清白環蛇和銀腳帶。因而了解到兩者外貌雖相似,但銀腳帶有可致命的毒液,而福清白環蛇是完全無毒的。大家真的有幸遇上時,嘗試冷靜下來是可以分辨到的。
即使真的遇上有毒的蛇,根本大多情況也是蛇未看清楚,已經逃之夭夭。(人類的體型大超多啦好不好,我是蛇都一定會逃跑啦)之所以大家每次到野外看到蛇會這樣興奮,就是因為牠們超會逃超會躲的。
蛇🐍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捕食者的角色,透過獵食老鼠從而控制牠們的數量(🐭吱吱嗚⋯)。與此同時,蛇也是猛禽如蛇雕和貓頭鷹的美味食物(🦉Yumyum)。人類要是遇蛇殺蛇的話,吱吱數量也會增多,貓頭鷹可能也會餓壞了🥺
三言兩語間,很多難說服人從此以後就不再害怕蛇甚或不討厭蛇。但建議大家可以對蛇保持尊重和敬畏的態度,主動保持距離就很ok了🤞🏾然後將你們遇到蛇的所有機會都轉送給我吧啊哈哈哈哈哈哈,我超樂意接收的💓
想知多啲,可以Follow蛇王李了解更多香港蛇蛇被拯救日常: .lee_photography
🐍😎
-
圖1-2 :福清白環蛇
圖3-4 :銀腳帶
圖5 :Python shyshy
圖6 :彈弓ready shot! (青竹蛇先啱)
圖7 :錢婆婆魔法印章的黑色蟲蟲(盲蛇先啱)
-
#世界蛇日
#香港蛇鄰居
#呢兩條蛇跑咗三場展覽
#辛苦晒蛇蛇
-
💔徒手撕爛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03349931915349&set=a.587642636819412
-
🧺
www.basketofstuff.com
Pinkoi 🔍 basketofstuff
#香港野鳥鄰居
#一籃野
呢四日都要番工🥲⋯⋯住咁近都冇機會買菠蘿🍍
但都想介紹比大家!!!!
Ahahaha
夏日炎炎 梗係食冬瓜消暑~~~~~
【無農藥】梅窩職人青皮冬瓜首度市區團購!
今年強哥種出了約40隻,每隻重最少30斤的青皮冬瓜。
冬瓜的產銷真的很難很難,但是再難,
再辛苦,都希望更多人可以嚐到由本地農夫栽種的本地種冬瓜。
無農藥冬瓜的清甜將令您一試難忘,只需作簡單的冬瓜粒清湯,便知道龍與鳳。
給自己一個機會愛上本地菜💚,
給栽種本地種的農夫一點支持💪🏻。
📣草原農場首次試辦團購,誠邀您找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同認購青皮冬,親身一試本地菜的品質與小農的堅持!
取貨時間及地點:
2023年7月2日(日)
中環六號碼頭 15:15
東涌港鐵站 15:30
荔景港鐵站 16:10
定價:
早鳥價 (6月25日或以前下單) $24/斤
正價 $26/斤
訂購連結 🔗Link in Bio🖱️
https://forms.gle/noi6vFYu6qjQ8nhH6
梅窩及大嶼山街坊可自行聯絡強哥(☎️ +852 9836 4367)
或在 好老土 Good Old Soil 門市購買
ℹ️本地種青皮大冬瓜
由O-Farm葉子盛先生葉氏家族保留,經「冬瓜一萬斤」計劃培育本地農夫,將本地種青皮冬百「瓜」齊放。
(延伸閱讀:明周-【香港有種】農夫葉子盛:青皮大冬瓜家傳之寶 為留種每年種出與人分享 https://bit.ly/45VEyT3)
何謂地方種❓
地方種(landraces)是指由農夫自行保留,經過若干代的自然及人工篩選後,形成明顯而穩定性狀的作物品種。它一般較適合當地的生長環境,並與當地農耕系統和傳統文化等有密切關係。(資料來源: 綠田園基金)
#本地菜 #香港農業 #香港農場 #香港農夫 #青皮冬瓜 #冬瓜 #香港人食香港菜
喺梅窩玩實境解謎遊戲!試過未!?未就立即報名😆
《回到「梅」來》🤣🤣🤣🤣🤣🤣
一籃野 Basket of stuff.
一籃野 Basket of stuff,意思是一籃子「嘢」(東西),一籃子盛載著的東西可以是毛線布料,也可以是歡樂和溫暖,更多是無限的可能性。
Stuff一字,取自於主理人Ryann喜歡收集美麗而沒用途的東西,稱之 “Beautifully useless stuff” 。
一籃野以人手刺繡和鉤織為主要創作方法,透過時間和心思創作出獨有的成品,過程中動作雖重複但要求專注,亦使人可以專注當下,與內心對話,放慢腳步。
此外,主理人十分喜愛大自然,時常以大自然和動物作為創作靈感。在香港這個擁有豐富生物多樣性,人類與動物關係密切的地方,希望能讓大家認識到不同物種之美,從而學會尊重,欣賞和培養大家對大自然的喜愛。透過以自然為題的創作,希望讓枯燥苦悶的人們了解到美麗的事其實很簡單而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