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台灣中醫陳文斌醫師
墨爾本陳文斌中醫師來自台灣,經過嚴謹的醫學訓練,擅長調理各種疼痛,婦科,不孕,皮膚病以及諸如失眠,消化等各種內外傷科問題。
中醫治療糖尿病
不論在全球範圍,或是在華人社會中,糖尿病在成年人的盛行率大約都是10%,而且都有上升的趨勢。中醫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性越來越受到關注和認可。許多研究表明,中醫通過調理全身、平衡陰陽,可以顯著改善糖尿病患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質量。
2019 年8月在美國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發表的一份統計報告指出,在合併21份研究論文,涵蓋了1943位參與者測試的結果如下:在所有人都有做基本的糖尿病治療的狀況下,有做針灸治療,與沒有針灸或是假針灸的族群相比,針灸組有明顯的改進:(論文連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383426/)
• 空腹血糖(FBG,正常值為3.9-5.6mmol/L):下降了1.21 mmol/L。
• 餐後2小時血糖(2 h BG,正常值為小於7.8mmol/L):下降了2.13 mmol/L。
• 糖化血紅蛋白(HA1c,正常值為4-5.6%):下降了1.12%。
中醫治療糖尿病常用的方法有:
中藥治療:中草藥如黃連素(berberine)、黃耆、山藥等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方面有顯著效果。例如,黃連素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調節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的天然選擇。
針灸療法:針灸作為中醫的特色療法,通過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調節內分泌系統,促進胰島素分泌,幫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研究顯示,針灸結合中藥治療糖尿病效果更佳。
飲食調理:中醫強調飲食調理,通過合理搭配飲食,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改善體質。例如,中醫推薦的飲食如薏米、苦瓜等,可以有效幫助降血糖。
個人化治療:中醫講求辨證施治,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調理全身,促進整體健康。
#中醫 #糖尿病 #健康 #針灸 #中藥 #自然療法 #養生 #健康生活
椎間盤突出可以不要開刀嗎?
這是很多有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在做完MRI後,發現自己有椎間盤突出,最常來診所問的問題。
根據我的臨床經驗,加上很多病人的親身體驗,椎間盤突出經常被當成是坐骨神經痛的原因,這是一種很直覺,但是也很可能是一種簡單推論的誤解。
嚴重的椎間盤突出固然會壓迫坐骨神經,造成腰痛腿麻的現象。但是對於大部分不是那麼嚴重的病人,我們發現下背腰部的肌肉緊繃,除了會拉扯腰部脊椎,造成椎間盤突出,同時這個極度緊繃的肌肉,也會壓迫神經,這就足以造成腰痛腿麻等坐骨神經痛的現象。這類型的病患(也是大部分的人)往往在我們利用針灸舒緩腰部肌肉群之後,就可以讓坐骨神經痛的問題立即得到大幅度的舒緩,有些不嚴重的椎間盤突出,也可能因此就讓脊椎及椎間盤歸位到正常的位置。
現代針灸治療坐骨神經痛的原理,除了傳統的穴位之外,更會是基於肌肉筋膜的運動學理論,通過下針放鬆來改善肌肉筋膜的張力異常、過度緊繃、沾黏僵硬的位置,並重新建立肌群之間的「運動協調性」。當經過下針放鬆後,肌肉和筋膜重新恢復彈性的正常可收縮狀態,肌群之間的運動協調性也會得到改善,進而緩解疼痛問題和周邊神經壓迫現象。
一些研究顯示,針灸可能對治療坐骨神經痛產生積極的影響。例如,一項發表在《Evidence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ive Medicine》上的研究發現,對於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採用針灸治療比NSAID止痛藥的效果更好,而且不良反應更少。原文鏈結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631886/
再論子宮內膜異位造成的不孕
我們臨床上經常看到不孕的患者,有些病人的根本原因是子宮內膜異位。這樣的病患在治療不孕的路途會是比較辛苦的。因為這裡面會牽涉到的問題面比較廣,包括子宮,輸卵管,卵巢以及整個腹腔和腰部的各種寒,熱,瘀,痰濕還有氣虛等等問題都必須逐步處理。而且必須要按部就班的漸進,如果操之太急的話,過早受孕,出現子宮外孕的機會是比較大的。
我一般處理的步驟會是先處理子宮經血逆流的問題,這個可能是宮寒造成的,也可能是積聚造成的(例如,子宮肌瘤),然後要修復輸卵管的傷疤,恢復它的自然蠕動功能,使得卵子和精子能夠在輸卵管結合並且被送到子宮去著床。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免疫系統,修復卵巢或是腹腔的疤痕,避免子宮內膜再次附著在卵巢上或是腹腔中。
對於急著受孕的子宮內膜異位患者,我會建議病人在輸卵管傷疤修復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再來開始受孕會比較合適。至於怎麼判斷是否已經到達這個階段,根據經驗,大約在開始針灸加藥草治療後的兩到三次月經週期之後,這時經痛應該已經大幅度的減少,同時病患的脈象也應該有明顯的進步了,這時候再受孕時,子宮外孕的機會就會比較低了。
中醫的擅長領域:自律神經失調
自從COVID-19疫情開始以後,到診所來看自律神經失調的病患呈現將近五倍的成長。病患往往會有胸悶、心悸、失眠、腸胃不適,噁心,虛弱,呼吸不到空氣甚至焦慮等等許多地方都覺得不舒服的問題同時發生。自律神經控管著許多身體器官,一旦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失衡,眾多問題會一起出現,常讓患者搞不清身體到底哪裡出問題。
自律失調症來看中醫的人不少,但多數患者不曉得自己罹患的是自律神經失調症,因患者常同時出現多部位不舒服,經常是已經先看過其他科別,如腸胃科、心臟科、眼科等,但檢查結果卻一切正常,百思不得其解下才輾轉到中醫科就診。
患者看專科醫生時,不會跟腸胃科醫師說自己眼睛乾澀,也不會跟眼科醫師說有胸悶的感覺,但看中醫的患者通常都會滔滔不絕,一次把所有不適統統說出來。也因為這樣,中醫師反而更容易判斷病患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
自律神經分布在脊椎兩旁,分為交感及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主亢奮、提高專注力;副交感則負責抑制、讓人放鬆。當兩者失去平衡,就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傳統的中醫針灸治療自律神經的問題,經常使用的穴位為「內關」、「神門」、「三陰交」,以及頭頂的「百會」,可養心安神,讓情緒冷靜。
現代中醫,在整合了關於神經學,解剖學,肌肉筋膜結構的知識後,發現枕下肌群以及上背部的豎脊肌群的結構失衡是影響自律神經運作的主要關鍵。因此,在臨床上,利用針灸去重新平衡這些區域的筋膜與神經,可以達到非常立即且明顯的效果。搭配一些舒緩壓力,行氣健脾的藥,在1-4次的治療後,大部分可以達到滿意的療效。
由於自律神經失調除了身體結構失衡之外,還有一大部分是個性使然,常發生在求好心切、易緊張的人身上。因此雖然中醫的治療效果不錯,但是畢竟關鍵還是在病人要學會保持身心的放鬆,才能治本。這個部分,冥想與瑜伽是很不錯的選擇,建議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病患,可以多多學習這兩種有益身心的自我調養方式。
#心悸 #胸悶氣短 #胸悶 #自律神經失調 #失眠 #心悸 #胸悶 #氣短
中醫治療對於治療高血壓有效嗎?
最近和幾個中醫師朋友在聊什麼樣的病症,我們的治療經驗是效果欠佳的。中醫不是萬能的,有他擅長治療的領域,也就會有療效比較不顯著的區塊。
中醫界的高手很多,我不敢以偏蓋全的在這裡結論,不過以以我個人的經驗與能力,高血壓這個常見的問題算是比較沒有把握的。我的臨床經驗,針灸可以很快降低收縮壓大約10-20 mmHg, 但是每次治療效果大約只能維持一天。中藥大約也是一樣的療效,雖然長期服用後效果可以持續比較久一點。這對於血壓往往高出50-60mmHg的求診者來說,應該不能算是理想的療效。
Hypertension這本雜誌,在2006發表過一篇研究報告,這個研究針對192位血壓介於140/90到179/109之間的高血壓患者,做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比較。在經過12次,歷時6-8週的真/假針灸治療後,兩組病患的血壓(收縮壓與舒張壓)變化,並沒有明顯的差異。原文鏈接如下: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01.HYP.0000241090.28070.4c
對於初期高血壓患者,如果希望嘗試不要吃西藥的自然療法的話,針灸中藥可以在協同飲食,生化活習慣以及運動等自然療法時達到比較好的效果。至於那些飲食與生活習慣可以改善高血壓,坊間已經有太多的資訊是隨手可得的,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針灸治療IVF引起的OHSS(卵巢過激綜合症)
近來因為受孕困難而來診所看病的女性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有些人在嘗試了IVF之後,發生OHSS(卵巢過激綜合症),引起極度的小腹疼痛與水腫,不得不停止IVF的療程。所以她們問診的重點一定是,能不能透過中醫來治療OHSS的問題。
但是由於IVF治療是近代醫學的產物,在傳統的中醫典籍中不會有OHSS這種狀況的療效記載。因此,要回答她們最關心的問題,中醫並沒有可靠的歷史文獻可供參考。
還好2016年5月在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Volume 32, Issue 5, Pages 538-544,有一篇研究報告,正好補足了這部分的證據。
在這篇報告中,透過對雌鼠的研究顯示,電針(electro acupuncture)可以有效降低研究對象的卵巢重量和血管透通性,減少孕酮和睾酮,炎性细胞因子的濃度,從而阻止OHSS的發生。
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和古人相差甚遠。有一些疾病,可能不在傳統中醫的光譜之內。但是透過中西醫整合的科學研究方式,可以為我們提供學術與病理的支持,讓中醫可以跟現代疾病接軌。也讓中醫可以在陰陽氣血五行之外,讓現代的病理知識成為中醫治療的另一個理論基礎,從而可以藉此更為紮根茁壯。
原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2648316000560
COVID後遺症的臨床治療經驗
雖然墨爾本的新冠疫情逐漸舒緩,但是來診所看長新冠後遺症的病人卻越來越多。根據UCLA的研究指出,大約有三成得過COVID的人,在陽轉陰後一個月,仍然會有一些後遺症。(原文鏈接:https://www.uclahealth.org/news/about-30-covid-patients-develop-long-covid-ucla-research)今天就來分享一下這半年來以中醫治療長新冠後遺症的心得。
長新冠後遺症比較常見的症狀為乾咳,呼吸不順暢,心悸,體力大不如前,胸悶,頭痛等。也有部分的人會有腦霧,胃痛,失眠,頭暈,嗅覺味覺改變等等問題。
大部分來診所看這些長新冠後遺症的病人,都是憂心忡忡。因為他們大多都經歷了西醫各項檢查還是找不到問題,而且症狀在得到COVID後好幾個月都沒有改善,嚴重影響病人的日常作息,甚至會讓人覺得是不是這輩子的健康狀況都沒有辦法恢復了。
根據個人這半年在臨床上的經驗,乾咳的部分,使用傳統感冒後乾咳不停的中藥,例如止嗽散,百合固金湯,清燥救肺湯,參蘇飲等,大多可以很快見效並根除。
至於其他如呼吸不順暢,心悸,體力大不如前,胸悶,頭痛等問題,則可以根據治療體寒與自律神經失調的方向,一方面放鬆身體上背部到頸椎的肌肉,釋放淤積的寒邪,一方面利用針灸去梳理失調的自律神經,讓交感副交感神經恢復正常的運作。同時搭配中藥的使用,大部分患者在一次治療後都可以感覺症狀明顯的改善,持續治療幾次,大概率可以使身體恢復到接近感染COVID前的狀態。
對於剛剛從COVID陽轉陰的病人,陳醫師建議不急著去處理新冠後遺症的問題,盡量恢復正常的運動,保持身心平衡,健康飲食,讓自己的身體有機會去逐漸的恢復正常,七成的人應該都可以不需要依靠中西醫的治療就可以完全康復。不過如果陽轉陰一個月後,這些後遺症都還在的話,也許需要透過中醫的治療,會比較快的讓這些不舒服的症狀消失,同時也可以順便調養一下體質,讓身體的免疫力與恢復力可以更好一些。
失眠
你睡覺品質好嗎?根據報導,澳洲大約有10%的失眠人口。這裡面包含以下的幾種狀況
1. 不容易入睡
2. 晚上容易醒過來,但是可以很快再睡回去
3. 晚上容易醒過來,之後就很難再睡回去,或是之後就睡得很不安穩
4. 很早就醒過來,無法再睡回去
失眠對很多人是很痛苦的經歷,有些人因為工作壓力會偶爾失眠還可以忍受。但是那些每天失眠的人,卻是很大的折磨,不論是對於身體健康,工作效率和精神狀態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根據Sleep Medicine 發表在2017年九月的研究報告指出,這個研究團隊將72位失眠病人分成兩組進行盲測,一組接受真正的針灸治療,另外一組接受假的針灸治療。治療合計進行四個星期,並再追踪4週。結果如下
失眠指數 針灸組 假針灸組
開始前 17.1 17.0
治療2週後 13.4 16.0
治療四週後 10.5 15.5
完成兩週後追踪 9.9 15.2
完成四週後追踪 9.6 14.4
總睡眠時間 針灸組 假針灸組
開始前 334 282
治療2週後 361 284
治療四週後 397 283
完成兩週後追踪 393 301
完成四週後追踪 385 282
這樣的數據和我們臨床上的經驗是相符的,如果再加上中藥的配合的話,效果還會在更好一些。以上論文的鏈接為: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994571730093X
子宮內膜異位的中醫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主要症狀有經痛、骨盆疼痛、性交疼痛及不孕等。
子宮內膜異位病患,在中醫來講,最重要的病因是體寒。這個體寒除了不能吃冰冷的飲食之外,另外就是要保持身體結構的張力正常與均衡,讓血液可以順暢的滋養子宮並維持其溫暖。只要可以做到這兩點,加上中藥的耐心調養,絕大部分的病患可以在3個月得到很大的緩解,連續用藥6個月並保持避免體寒的習慣,很多的患者會就此根治。
南京中醫大學做過的一個研究發現,針灸搭配中藥的治療,有九成的子宮內膜異位病患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原文鏈接https://www.nccaom.org/wp-content/uploads/pdf/Acupuncture%20And%20Herbs%20Ameliorate%20Endometriosis.pdf)
#月經痛 #子宮內膜異位 #經痛
偏頭痛是中醫師臨床上經常見到的問題。我並不訝異有很多的偏頭痛病人,倒是比較吃驚怎麼常常遇到那種嚴重偏頭痛超過10年以上的病患。
中醫針灸治療偏頭痛的效果其實是很好的,只要這個偏頭痛不是因為腦內腫瘤或是腦震盪引起的,即使是超過十年以上的痼疾,我們也經常可以在3-4次的治療後得到很大幅度的改善。
2021年診所有一個印度來的資訊工程師,就是有超過十年的偏頭痛問題,每個星期固定會發作一次,只要一發作,他就非常痛苦,完全無法上班,只能臥床休息。這個問題對他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擾。他聽朋友建議來試試針灸治療,他來診所治療了三次後,剛好遇上墨爾本封城,因為經過這三次治療後他已經完全沒有在發作了,不符合到診所看病的條件,所以就請他自己在家裡做一些舒緩的動作。過了一個月之後再追踪,病人非常開心的回報說,即使已經一個月沒有針灸,也都沒有復發。他非常驚訝竟然針灸的效果可以這麼好。
JAMA Internal Medicine 在2016年發表過一個對針灸治療偏頭痛療效的研究報告,受測的249位病人被分成三組,一組接受真正的針灸治療,一組接受假的針灸治療,一組則被排在等待治療。前面兩組病人接受四個星期的真假針灸治療,然後再追踪病情20週。結果接受真正針灸治療的族群,其偏頭痛發生的次數減少了一半左右,相較於其他兩組有明顯的療效。(參考鏈接: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fullarticle/2603492)
一日中藥減緩COVID-19疫苗副作用
COVID-19的疫情越來越嚴峻,打疫苗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有許多人因為過度擔心疫苗的副作用,不是遲遲不敢去注射,不然就是在注射前後,因為精神極度的緊張而產生更多不必要的健康問題,所以今天在這裡談談如何利用簡單的中藥來降低注射疫苗後的副作用。
回溯人類醫療史,最早的疫苗應該來自於中醫。中醫早在唐朝就有種痘法了,把燒成灰的病毒,吹入到鼻腔的方式來完成種痘抗疫的目的。
現代的疫苗,大多是透由注射的方式進入人體。這個和傳統中醫種痘的理論相似,但是其進入人體的途徑不同,所以會產生的副作用也會不同。
中醫將人體的運作,分為不同的層次。由外往內分別是衛,氣,營,血。白話文來講,由最外層的免疫保衛力(衛),氣機運作(氣),營養元素(營),血液循環(血)。
由以上層次來看,我們疫苗的目的是要增強免疫力,尤其是上呼吸道的免疫力,所以我們希望疫苗進入,或是作用的場所,應該在身體最外面的“衛”層,讓身體的免疫力提升發生最外層才是最理想的。
但是目前採用注射的方式,事實上是把疫苗打入到血液,中醫所提最裡面的那一層,然後再層層滲透,希望有足夠的量擴散到最外層,讓最外層達到足夠的免疫力。這樣的方式,其實是會在最內層的血液裡面留下最多的疫苗濃度,“營”層少一點,“氣”層再少一點,然後:“衛”層其實是最少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不論是BNT或是AZ疫苗,都需要留意產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症狀。過敏性休克等等危險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就是中醫的“血”這一層的問題,會是比較危險的副作用。其他一些比較不危險但是常見的副作用,例如頭痛,肌肉痛,發寒,疲倦,嘔吐等等,也都是因為有比較多的疫苗濃度停留在“營”“氣”的位置,容易產生的現象。至於更輕微的些許發燒等感冒症狀,則是在“衛”層的反應,這個部分大家也都知道是正常的反應,不會太過擔心。
以這樣的思路,我們可以很簡單的利用某些中藥的特性,讓“血”這一層的疫苗濃度,更快速的疏散到表層,就可以大幅的降低那些比較危險和痛苦的副作用了。實際的做法,只要在打疫苗的前一天,吃三次這樣的中藥,隔天去打疫苗時,就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不舒服的程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6Ff0LxjE0&ab_channel=JonandLaura
辛苦的過程,開心的結果。祝這位排除萬難的新爸爸,第一個父親節快樂。
Father's Day on Weekend Sunrise so blessed to be celebrating our first Father's Day as a family of three!Thank you for inviting us to spre...
AZ vs 輝瑞的有效性追踪比較的論文出來了,發表在Nature Medicine。
這篇在英國做的研究,比較了上述兩種疫苗施打後的保護力,調查的時間從2020十二月一日起到2021五月八日止,總共追踪了38萬名打了上述疫苗的英國人, 是目前比較具規模的研究資料,可以代表這兩種疫苗在真實世界的具體表現。
結論:一樣有效, p-value> 0.9
以PCR的Ct值判斷對於感染的保護力,兩種疫苗保護力很接近,幾乎一模一樣。在打完第一劑AZ後的保護力為61%,打完第一劑Pfizer 則為66%。第二劑的保護力則為AZ:79%,Pfizer 80%。對於Ct值
最近一年來,濕疹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有的患處在臉上,有的在手上,還有陰處,甚至全身發疹的也有。病程從急性短期的到已經超過10年歷史的,年齡由1歲到60歲的都有。大部分的患者都是在接受西醫類固醇治療無法斷根之後來尋求中醫的協助。
一般的濕疹,中醫針灸搭配中藥的服用,往往能在1-2週之內看到明顯的改善,但是需要連續治療2-3個月,才能達到斷根的效果。
濕疹是發生率高的皮膚病,影響全世界高達10%至20%的人。可能症狀包含皮膚上起紅紅癢癢的小水泡、乾到脫皮發紅等,紅、癢、乾、濕都是濕疹臨床徵兆。
西醫治療的方法大約就是以外用類固醇做表面的處理,一般外敷的效果都很顯著,但是類固醇畢竟不適合長期使用,而且只要停止使用,很容易就會再復發。
中醫則視皮膚病為我們內臟器官問題的外在表現,如果體內有毒素累積,無法透過正常的管道疏泄,就會表現在皮膚上。中醫治療上述頑固皮膚病的辦法,主要是以調整體內平衡為首要任務,只要體內平衡達到了,毒素就可以透過自體分解排出體外,從而根本的解決皮膚病的問題。針灸,藥草以及外敷藥膏往往提供有效且持久的皮膚病治療效果。
在一項針對濕疹中醫治療結果的調查顯示,針對患者的症型,用不同藥方,針灸與藥膏外敷等的中醫療法來治療,可以達到81.3%的有效率(整體治癒率23.6%、皮損消退30%以上的患者佔57.7%)。其中「急性濕疹」患者的總有效率更高達100%、「亞急性濕疹」的總有效率為94.4%、「慢性濕疹」則為78.2%。此外,研究又發現患者接受治療的次數愈多,療效愈見顯著,患者如能接受7次或以上治療,病例的總有效率為95%,而患者年齡與療效則沒有明顯關係。
https://youtu.be/S3tnpIuTKCc
National TV採訪這對不孕夫婦非常艱難的懷孕過程,回想起當時這對夫妻興奮的告訴我他們終於懷孕了的時候,我也是內心非常洶湧澎湃。
很榮幸可以在這段過程中幫上忙。
#中西醫整合治療不孕的典範案例
Honouring Mother's Day and our IVF story on Channel 7 Weekend Sunrise were interviewed by Matt and Mon on Weekend Sunrise.We spoke about our infertility story and the different path...
Click here to claim your Sponsored Listing.
Category
Contact the business
Telephone
Address
29 Chambers Street
South Yarra, VIC
3141
Opening Hours
Monday | 9am - 7pm |
Tuesday | 9am - 7pm |
Wednesday | 9am - 7pm |
Thursday | 9am - 7pm |
Friday | 9am - 7pm |
Saturday | 9am - 3pm |
PO Box 9015
South Yarra, 3141
Welcome to the Australian Dental Association Victorian Branch (ADAVB) Caring for Your Kids' Teeth page, with hints and tips to give kids and families happy and healthy smi...
150 Alexandra Avenue
South Yarra, 3141
Informal group for New(ish) Dads (& kids) to meet at Kanteen for a short/longer (5.6km) jog, coffee/babychino to share parenting tips &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