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軒睿醫師
家醫專科 老年醫學專科 安寧緩和專科
興趣是慢性病控制 實證醫學 整合醫?
#門診溫馨小故事
有位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的林伯伯
身材胖胖的,但是聲如洪鐘
因為總是膝蓋酸痛,來門診大都是拿些止痛貼布
林伯伯大部分的慢性處方都在醫院開立
我主要都跟他反覆衛教 #護腎五招
另外也跟他討論是否要用 #自費保護腎臟藥物
其中之一就是鼎鼎大名的 #排糖藥
經過 #醫病共決 ,林伯伯也同意了
過了三個月重新抽血驗尿後發現
林伯伯的 #蛋白尿 有明顯的改善
他很高興,說這次要買兩倍的份量
因為其中一份要給他的老婆吃
張醫師通常不會貿然同意這樣的要求
雖然印象中林伯母是有糖尿病,確實是適合使用排糖藥
但為求用藥安全,我還是用健保卡查了雲端藥歷

👨⚕️「哎呀!林伯母已經有用含排糖藥的 #複方藥,不需要再多吃這顆藥了」
👨🦳「安捏喔!醫生你沒有早一點說,我上個月已經分半顆給她吃了呢…」
看著愛妻心切的林伯伯,我只能苦笑地安慰他說
「沒關係啦,還好你有主動說,不然我也不會知道。最後你們兩位都要記得多喝水喔👍」
#好藥不要呷好道相報
#用藥安全  #鶼鰈情深
#多問一句話省下一萬元
某次黃小姐常規回診,看完了自己的三高問題後,面色凝重地問說:
👧「張醫師,我想請問公公的問題可以嗎?」
👨⚕️「當然,請說吧!」
👧「公公最近腎功能越來越差,醫院的醫師說上次抽血肌酐酸已經超過4了!」
👨⚕️「哇😱,這樣很嚴重了,那醫師怎麼說呢?」
因為沒有辦法查詢雲端藥歷,我只能盡其所能地詢問
👧「醫師就是說繼續吃藥,一個月後再抽血追蹤;不過我剛好看到廣告某位腎臟科醫師代言的…好像叫逆轉勝?聽說吃了可以不用洗腎,醫師你覺得呢?」
聽到這裡我內心一驚,腦中閃過一則新聞:
#名醫假看診詐領健保費法院判徒刑5月
沒想到用關鍵字一查,果然是同一個醫師…
👨⚕️「那這個產品要多少錢呢」我好奇的問
👧「最近在特價,三組只要一萬出頭」
👨⚕️「一萬元?!看來妳真的很關心妳公公,是嗎? 」
👧「對阿,不然要是真的洗腎下去,人生就烏有了」黃小姐憂心忡忡地說
也難怪,台灣一年保健食品市場規模超過 #1500億元
其中 #益生菌 ,佔所有新產品中將近五成
👨⚕️「我了解你的擔心,那保腎五招妳公公做到了嗎?」
👧「 #保腎五招?我都沒有聽過耶」
👨⚕️「我先分享最重要的兩個觀念就好,剩下的妳可以上網查到~
✅1. 首先要控制好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2. 不要亂信誇大不實的廣告藥品或健康食品唷」
👧「好險有順便問張醫師, #多問一句話省下一萬元!」
看著黃小姐鬆開的眉頭,內心有些感慨
許多長輩買健康食品,就是買個 #安全感 #希望感 #認同感
身為愛他們的家屬,除了盡可能搜尋正確來源的資訊幫忙把關外
心有餘力,也可以多 #關心長輩們背後沒有說出的需求唷~
#門診小故事 #宇你慢慢聊 #健康食品
從1到10變健康
1️⃣走路1萬步
2️⃣喝水2公升
3️⃣運動 30分鐘
4️⃣睡前禁食 4小時
5️⃣5樓以下走樓梯
6️⃣6點後少藍光
7️⃣睡眠至少7小時
8️⃣攝取蛋白質8份
9️⃣冥想至少9分鐘
🔟坐一小時起身10分鐘
每日給自己一點目標,從1到10變健康
1️⃣走路1萬步
2️⃣喝水2公升
3️⃣運動 30分鐘
4️⃣睡前禁食 4小時
5️⃣5樓以下走樓梯
6️⃣6點後少藍光
7️⃣睡眠至少7小時
8️⃣攝取8份蛋白質
9️⃣冥想至少9分鐘
🔟坐一小時起身10分鐘
非常晃!大家都平安嗎😱
#糖尿病污名化
👨⚕️「阿姨,阿你的糖尿病控制的怎麼樣啊?」
👱🏼♀️(大驚失色)「我沒有糖尿病啊,我只是血糖比較高」
這是在門診中常見的對話
初出茅廬時,總是會對這樣的反應有點吃驚
而今累積了10多年看診經驗後,加上自己的糖化血色素也漸漸偏高
張醫師更能夠 #同理糖尿病患者的心情
讓我們設想一個日常情境:
一群好友要聚餐慶生,討論要訂哪個口味的蛋糕時
某位煞風景的小林忽然說:
“小唐,你有糖尿病耶,可以吃蛋糕嗎?哈哈😝”
換到一個工作領域的場景:
小唐是一位認真負責、表現優秀的上班族
但他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就是要在吃午餐前要打胰島素💉
為了不讓同事發現,他都偷偷躲在廁所打針
某次被小林撞見(怎麼又是小林😅)
八卦地跑去跟單位主管說這件事
隔天小唐就被主管約去喝咖啡
為的是了解是不是能勝任工作…
回到門診的對話,當我跟患者分享自己的糖化血色素也有些偏高時
所有人都會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說
「怎麼可能?醫師你這麼年輕,又這麼瘦。是騙人的吧,!不用安慰我了。」
由此可知,糖尿病真的是一個讓人不願開口承認的疾病🥺
2010年,世界糖尿病聯盟發出號召
呼籲“ #終止歧視糖尿病患者”倡議活動
2024年,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跟著響應
雖然晚了14年,但好事永遠不嫌遲
張醫師已經加入連署,也分享給有意願的大家
希望未來有一天,無論是糖尿病
或是其他疾病都不會被 #歧視
#終結糖尿病污名化
蘇琮祺 諮商心理師 陳宏麟 鄭煒達 講糖-林冠怡衛教師 談糖尿病大小事
相信這幾天大家已經被食安問題搞得人心惶惶
張醫師就不轉貼相關資訊了,大家無論外食或在家煮,都要注意食物的新鮮度喔
今天來分享一則很短的 #門診暖心對話
小美是一位外表肉肉、總是帶著匆忙氣息的小姐
就像你我一樣,她有多重社會角色
她是個孝順的女兒,只要有空就回老家看看年近九十的媽媽
她也是個辛苦的單親媽媽,最近女兒得了怪病反覆住院,也都是他在打理
更了不起的,她是一位控制穩定的憂鬱症病患,配合醫師治療,也努力保持正向心態
這天小美一如往常回診,追蹤代謝症候群的相關抽血
我問最近她最近如何?她跟我說了一段小故事:
某次小美回家陪媽媽,聊著突然看到媽媽笑了起來,於是就問:
👩🦰“媽媽,你在笑什麼?”
🧑🦳“我在笑說,小時候因為家裡窮要抱妳去送人,可能是長得太醜了,都沒有人要…
結果現在是妳最孝順…”
說著說著,小美眼角泛著淚光
我忽然也鼻頭ㄧ酸…
我特別感謝小美,讓門診忙碌的節奏中
多了一股溫暖的力量
也想把這股溫暖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
#門診故事 #宇你慢慢聊
#謝謝妳來照顧阿嬤
阿里是一名印尼籍的外移工
雖然來台灣只有半年多,但是已能用中文和英文簡單溝通
特別的是枕頭旁邊躺著一本隨身本中印字典,足見她的好學
阿里照顧的長輩-阿蘭阿嬤
是一個重度失智的個案,已經無法清楚用言語表達意思
更令人難過的是,因為上一位移工照顧上的疏失
造成屁股有個拳頭般大的 #褥瘡
幸好在台大雲林的傷口照護團隊處理及後續居家傷口保養下漸有起色
令人感動的事情發生了,自從阿里來照顧阿蘭阿嬤後
不但傷口一天一天的好轉,目前只剩下兩個五十元硬幣大小
更神奇的是,原本不知為何每天呻吟的阿嬤
竟然也漸漸平靜下來了,臉上的驚恐不見了
晚上要吃的助眠藥物也減少了
白天也因為血壓穩定,血壓藥可以不用吃了
今天中午張醫師定期到宅訪視
阿里疲憊的臉上一樣帶著微笑,很有禮貌的對我打招呼
“Hi, Doc”
我問她說:”妳吃午餐了嗎?”
阿里靦腆地笑著說:“我正在禁食(I’m fasting) “並指著桌上的椰棗和香蕉
“啊!你們在齋戒月,Ramadan,是嗎?
“對啊,醫師你也知道啊“
“是阿,辛苦妳了,我想看一下阿嬤這幾天的血壓紀錄好嗎? “
阿里驚恐的說:“Sorry Doc,最近我都要幫老闆娘處理一些家務,所以這幾天忘了量,so sorry“
“沒關係的,謝謝你把阿嬤照顧的這麼好👏“
在台灣有數十萬的外籍移工,撐起了照顧長輩的一片天 (看護工高達22萬人)
他們離鄉背井,跟最愛的家人一別就是六到八年
24小時隨時待命在長輩身旁,犧牲了睡眠、也犧牲了個人隱私
有時遇到雇主的一些不合理要求,例如要他們幫忙顧店或做農事
也都默默的承受了
令人感慨的是,許多長輩在臨終時,外籍移工總是哭得比家屬更難過…😭
身為醫師,也許沒辦法改善照顧者負荷的問題
唯一能做的只有:
每次見面時對移工們表達感謝
關心移工們的身體狀況(例如經期混亂是女性移工常有的症狀)
另外就是在One-Forty 給予一點小小的支持吧
也邀請大家,下次遇到移工時
給他們一個微笑,並說出一句感謝
#謝謝妳來照顧阿嬤
#謝謝妳把爸爸照顧得這麼好
#在宅醫療 #移工
#你的內心是不是住著一個覺得你餓的阿嬤呢?
#妳吃的是舒壓的零食還是兒時的美好回憶呢?
?
我與 蘇琮祺 諮商心理師 認識很多年了,當初是在一場 #正念飲食 的課程認識的
彼時看減重的經驗還不豐富,但大大的受益於小蘇老師的金句
而今,小蘇老師不但是暢銷書作家,更成為各大醫學會的首選心理師講師
每次聽完他的演講,張醫師都會反思:
自己是否能向小蘇老師一樣?讓個案每次回診感受到的情緒是開心
而非一種「又要被醫師檢視成績了」的壓力情緒
我忽然想起小芳,一位30歲身材肉肉的妙齡女子,帶著愁容走進診間
“張醫師,我最近胸悶得很頻繁,想拿一些以前控制的藥物…“
看了一下雲端藥歷,發現她好一陣子沒有回診拿甲狀腺的藥了
詢問病史得知她過去曾經有甲狀腺亢進開過刀,但因為工昨忙碌就忘了回診
當下在門診帶著小芳做了幾次深呼吸,讓她原本急促的心跳稍微降了下來
因為時間有限,先開了一週的藥物再約她回門診
第二次回診時,小芳的眉頭看起來沒有上次那麼緊了
聊了一下才知道,她最近阿公生病需要幫忙照顧,壓力比較大才會導致胸悶又發作
張醫師帶著好奇提問“小芳,妳每次壓力大的時候都會胸悶嗎?“
“是阿,每次都這樣,好像...也有點習慣了”小芳無奈地說
“那妳有沒有聽過,甲狀腺素是對抗壓力的荷爾蒙,壓力太大可能會提高發病的機會呢?”
“也是有啦,不過生活中哪能沒有壓力呢?撐過去就好了~”
“小芳, #妳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努力的人嗎?”
這時小芳一愣,兩行淚就留下來了…這一哭,差點一發不可收拾
稍稍平復後,小芳說了她的一些工作挫折經驗
包括曾經因為體型被同事調侃,但她總是堅強帶著微笑去面對
“小芳,妳還記得最早被羞辱的經驗嗎,最早最早?”
思考了幾秒,她娓娓道出一段小時候,關於阿公重男孫輕女孫的故事
聽完這段令人心疼的過去,我輕聲詢問
“真是不容易呀,妳還是撐過來了,那有想要拿這股毅力照顧自己的身體嗎?”
“等我心情準備好的時候,我會再來找張醫師減重的😃”
(後來小芳成功減重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對有些人來說,減脂瘦身處理的是心的傷!」~小蘇老師如是說
每當張醫師遇到減重個案卡關時
就會再次拿起小蘇老師的大作 「 #心態致瘦」
從中複習面對肥胖的各種心底壓力
也在此向所有為體態困擾的臉友們推薦此書
#好書推薦 #體重管理 #宇你慢慢聊
#居家醫療的溫馨時刻
#家醫科醫師的最大價值
#一個人的健康和家庭息息相關
阿花嬤是下營人,今年快要90歲了
三四年前因為生活漸漸無法自理,加上認知功能退化
搬來西螺由孝順的女兒照顧,而同樣需要照顧的老伴就留在台南給兒子照顧
兩年多前阿花嬤不慎在家跌倒,導致大腿骨骨折,開刀做了內固定
張醫師原本很擔心她會就此身體一落千丈
沒想到在女兒悉心的照顧之下,從幾乎臥床變成可以起身坐輪椅,甚至勉強用助行起站起
更神奇的是,原本需要吃很多的慢性病藥物及止痛藥
也因為症狀改善、及抽血數據正常漸漸停掉了
最後保留下來的只有很輕微的情緒穩定藥物而已
特別想記錄下來的是:
每次來看阿花嬤都有一種感覺,好似我才是來給阿嬤看的小孫子一樣
因為失智程度更嚴重"了,其實也沒辦法多聊些什麼
阿花嬤都會重複一樣的問題:
"你是下營來的厚?"
有時湊巧她在吃飯,就靜靜的看著她慢慢咀嚼
有時遇到她剛洗完澡在吹頭髮,就順便替她的手抹抹乳液
站在一旁,欣賞阿花嬤和女兒相識而笑,就是一幅充滿愛的最美風景
阿花嬤女兒是虔誠的佛教徒,見面總是帶著微笑說:阿彌陀佛👏
這次訪視,她跟我分享一段小故事
今年農曆年間,阿花嬤突然連續接了很多天大便
她想說:該不會是時間到了吧?
就準備了許多老人嫁妝,趕快聯絡家人來看看
沒想到過了兩周後什麼事也沒發生,阿花嬤依然每天笑呵呵的
所以今天我才能再來享受阿花嬤的笑容普照
張醫師補充一點醫學小常識
許多長輩常常解便時間不固定,有時甚至五到七天沒有上廁所💩
常見原因可能是腸蠕動變慢、進食量少、飲水量少、活動量少等等
這時照顧者可能會給軟便藥或者甚至用肛門栓劑
用了之後可能就會解出大量的宿便,倒不一定是臨終的徵兆
家庭是最小的社會系統,一個人的健康絕對和家庭息息相關
在宅醫療就是這樣,根據每個人、每個家庭的需求給予適切的協助
走進家中,可以找到許多問題的答案,也能感受家庭成員間的互動關係
家醫科醫師的最大價值,在居家醫療可以完全展現
這絕非在門診看冰冷的數字可以比擬的
無奈的是,但在現實的健保醫療環境體制下
無法支持太多這樣的高品質醫療吧😢
#在宅醫療 #居家醫療 #長照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是沒有同理心的安慰
這篇文章思索了很久,也許有點逆耳,但還是決定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臨床上常看到許多人,因為想表達愛、表達關心
試圖說一些話想安慰生病的人
這時,一些哲人先賢的名言錦句,會很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例如…
#這些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些乍聽之下好像很有道理,但其實大家可以想想:
如果是自己生了重病,躺在床上、身不由己時聽到的
會是什麼感覺呢?
張醫師以自己過去跌倒骨折的故事為例:
想當初要出國蜜月前一個月,因走路不慎跌倒造成腳踝骨折,
眼看機票和行程都已訂好,即使內心非常懊惱,還是只能接受並積極復健
假若當時有朋友跟對我說:你這個骨折, #一定是上天賜給你的禮物!
想必我一定會感覺:你在說風涼話嗎?
文行至此,忽然想到一則舊聞:
馬前總統曾到醫院探視受傷消防員時說
「我也曾經手斷過,『 #打斷手骨顛倒勇』」
讓在場的人一陣苦笑
回到自己腳骨折這件事,即便多年後的現在重新回想
也還沒有悟出到底那次的骨折帶來了什麼禮物(最可能是我慧根不夠)
當然後來走路更專心了,為了避免跌倒因小失大😅
所以到底該怎麼安慰受病痛折磨的親友呢?
#與其安慰不如陪伴
#與其鼓勵不如感謝
#不知該如何回應就試著好好聆聽
以下提供幾個例句供大家參考,可以依據各自的說話習慣做調整:
✅聽到你這段經歷,光想像就覺得真的很難受誒…
✅謝謝你願意跟我分享,你能再多說一些嗎?
✅這真的很不容易…是什麼支撐著你,讓你走到現在呢?
✅我很樂意傾聽,請問我還能為你多做些什麼嗎?
那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句話真的不適合說嗎?
非也!需要適當的人、事及情境
如果是一位生命鬥士、或開悟智者
經歷了一大段苦難、勇敢地克服後
站在台上跟大家分享心路歷程時說:
感謝上天,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是不是就有力量的多呢?
僅以此文,對過去曾無意間用這類言語傷過的人,致上最深的歉意🙇♂️
也期許自己成為一個更能同理、說話更有溫度的人🫰
👨⚕️大家有什麼不錯的回應句呢?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喔~
Photo credit 台灣薩提爾成長模式推展協會
#蘇丹紅的門診小故事
今天門診有一位病人很緊張的問說:
醫師,我過年期間和家人去吃燒烤
後來一直喉嚨不舒服,看了好幾次診所都沒有好
我很擔心….
會不會是吃到蘇丹紅造成的😱😱😱
我其實很克制,辣椒粉只有沾一點點
當下那個瞬間,張醫師也覺得有點 #蝦味先
不過還是做了仔細的理學檢查
評估後覺得應是上呼吸道感染
其實蘇丹紅極少量攝入幾乎不會對身體有刺激
況且也不確定燒烤店是否有用到這次被污染的食品
病人聽了比較放心,也說要盡量減少吃燒烤了😅
張醫師忽然想起很久以前的一則新聞
蘇丹政府在2005年曾經表達震怒
希望國際間不要再用蘇丹紅來命名這種染料
這對蘇丹國國名是一種污名化!
原來那時蘇丹紅就已經被發現是 #可能致癌物
事隔將近20年,大家還是稱它蘇丹紅😅😅😅
🎬衛教小教室
蘇丹紅是 3類致癌物
就是從動物實驗發現可能有致癌性
#咖啡因也是3類致癌物 😅
所以大家不用太過緊張
如果真的擔心,提供三個方法給大家參考
🥇少吃加工食品,減少接觸人工色素或調味料
🥈多吃深綠色蔬菜, #植化素 來提升抗氧化力
🥉多喝水多運動,增加有毒物質的排泄速率
#蘇丹紅 #門診故事 #衛教
BIG 上一段時間了,天因緣際會能觀影
特別要感謝 NU PASTA 義大利麵 的贊助包場
吳家德 吳總還貼心地特地每人發了一包衛生紙
原本想說應該用不到,沒想到差點用不夠
絕對可列為我看過最催淚的電影
以下為無雷心得分享,請請大家放心閱讀
電影開始塑造了相當寫實的兒癌病房氣氛
調皮的孩子們 (不一樣的是大多為光頭)
有愛心的護理師、各種崩潰的父母
還有一位看似太過冷酷的主治醫師
醫療場面的細膩處理讓我相當入戲
導致當 戀愛ING的吉他一下,所有病童開始歡樂跳舞時
十多年前在兒癌病房見實習的畫面統統湧上…
我的眼淚就控制不住的潰堤了
小兒腫瘤科是小兒科裡面最冷門的科別,沒有之一
通常會走小兒科的醫師,大都喜歡孩童們的純真可愛
也多能從小孩驚人的身體復原力中得到成就感
然而,腫瘤科孩子們則是相當特殊的一個族群
#他們每次的住院都不知道是不是能出院回家
兒癌的孩童們總是相當早慧,與相對搗蛋的同齡孩子不同
特別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當主治醫師查房時,會直接對他們說:
明天要打屁股針和小紅莓喔,有什麼不舒服呢?
他們通常會面色自若的抬頭回應:知道了
然後再低下頭繼續寫功課或者畫畫
這樣的成熟,總是令人心疼
此外,當他們面對打針也總是過度冷靜
幾乎不會出現一般急性病房此起彼落的哭聲
無論是人工血管、靜脈抽血、腰椎穿刺
小小的身軀,都可找到癒合過的小傷口
#他們承受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我忽然想起一個曾照顧過的病童-小詹
他已經國中了,是病房的常客
每次住院時都戴著耳機在打電動
阿公阿嬤對他百依百順,他的態度卻總是一副事不管己
每次看到小詹對著家人大小聲,或是做出頤指氣使的舉動時
都會想從他的光頭巴下去
過了幾個月再輪訓回兒科時和學長閒聊,震驚地得知他已經去當小天使了
「怎麼會?? 他看起來體力很好啊!
如果讓我猜,他絕不會列在會提前走的病人清單內…」
『腫瘤科的孩子都是這樣,每次住院都像一場不可能的任務
有時過關了,也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化療藥物有效
因此他們不是很早熟,就是被呵護的很任性
無論是哪種情況,我們大都只能看著、陪伴著,很少會去勸些什麼』
常有人說,如果一個人沒有生活的熱情
就讓他去癌症病房當幾天志工,就會重新找到活著的動力
我認為,在還沒有機會去醫院當志工前
來到影片終了前,導演讓大家快速的回顧了每個孩童的出生那刻
那股迎接生命力的喜悅,或許是希望在巨大的悲傷裡加入希望
所有的人都曾以這樣有活力的狀態來到人世間
宏亮的哭聲,第一次接觸到嬰兒濕黏皮膚的觸感
相信是所有身為父母都不會忘記的記憶
#這個愛就是人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2月24日,是 #源源 的生日,我在這天看了
也推薦還沒有看過的人可以找機會觀賞~
在這齣戲裡,你可以感受到很強的能量:
感受到孩子和父母之間最深的愛
感受到每個人都努力想要活下來的意志
感受到醫護人員竭盡所能想為患者付出的關懷
最後,從自己內心的深處,找到最初的愛,成為你的內在動力!
BIG - 讓孩子拯救世界!
#魏導 #電影心得
這麼好康的活動
趕緊分享給大家😆
年後血糖衝一波!
再來又是元宵節🤪
到底該如何是好!
趕快看過來^-^
就在明天!明天早上
✏️2024年2月24日(星期六)
✏️上午10:30開始至11:30
線上講座「血糖控制有竅門!」
帶您一起找出控制血糖的訣竅!🥰
為確保講座順利進行,建議提前1-5分鐘進入,測試調整您將用於參與講座的軟硬體及網路。
期待明天與您相見!
「血糖控制有竅門!」
時區:Asia/Taipei
Google Meet 會議參加資訊
視訊通話連結:https://meet.google.com/opv-qbif-ihb
😵💫飽受血糖控制困擾的您,趕緊來上課,這是一堂實用性極強的管控課程
👉關於更多的上課細節,歡迎加課程專員line帳號0972260850,會有專人您聯繫。
#不典型的主訴的故事
林先生,40多歲,工作是服務業,來診的目的是要做勞工體檢
張醫師習慣性地問了一句:有沒有什麼不舒服呢?
「沒有…(停頓了3秒)
呃,我覺得有時耳朵附近的頭會怪怪的」
-------------------------------------------------------------------------
在醫師的養成過程,有個很重要的訓練就是病史詢問
首先,病人說的第一句話叫做「主訴」
通常代表他這次最主要的不舒服,也就是求診的主因
接著醫師就會根據這個主訴,開啟一連串的問話,得到「現病史」
在住院醫師時,老師都會教我們要用 #開放性問句
盡量避免 #封閉式問句,這樣可以得到更多資訊,也減少引導出錯誤診斷的可能
現病史越完整越能得到正確的診斷,但緊湊的門診通常很難這麼做
就以林先生不典型的主訴為例
封閉式問句就是:有頭痛嗎?有頭暈嗎?
開放式問句則是:你可以多描述一些嗎?
大家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別嗎?
--------------------------------------------------------------------------
回到診間現場,張醫師問說:哦?這個問題比較少見,你可以多描述一些嗎?
林先生說:「就感覺頭怪怪的,但也說不清楚(邊用手比了從頭頂到脖子的一個範圍)」
他因為這個不舒服四處求醫,從診所看到醫學中心
一年多來做了各種抽血和儀器檢查,都說沒有問題
最後在某身心科診所拿一些可以緩解症狀的藥
「最後醫師說我是自律神經失調」
『先別管診斷是什麼,我有個好奇,你工作會常感覺壓力很大嗎?』
「其實也還好…(停了2秒)客人多時當然會啊!」
『那這時你通常會怎麼因應呢?』
「就趕快把事情做完就好,沒有想這麼多」
『是齁,假設你現在前面有10個客人在排隊,有沒有覺得身體什麼地方緊緊的呢?』
「嗯…會覺得胸口有點緊緊的,肩膀也有點不舒服…」
林先生很有覺察,忽然停下來問說
「醫師,我這個會是焦慮症嗎?」
『這可能是焦慮引起的,但很正常啊,我也會有這樣的感覺』
「欸?醫生你也會感覺焦慮嗎?」
從他的眼神透露出一股驚訝
『當然會啊😆但你知道嗎?其實焦慮是上天給你的禮物喔。』
於是我把 馬文雅醫師 分享的故事告訴他
遠古時期,比較焦慮的祖先,因為比較警醒
所以更容易在危機四伏的荒野存活下來的故事
聽完後,原本一直微皺的眉頭,漸漸的鬆開了
「那我可以怎麼作呢?」
林先生不但很有覺察,也很有行動力
張醫師簡單分享了正念覺察和呼吸的技巧,並鼓勵他每天睡前可以做看看
看著他複誦了可以做的練習,並且露出有決心的眼神
我相信那說不出來的症狀應該會漸漸消失的
#話療 #正念 #焦慮 #自律神經失調
photo credit: 台灣正念工坊 Taiwan Mindfulness Center
如果說 #生命是一場熱情的遊戲,你希望遊戲的結局怎麼安排?
走進一間小店,陳列的是琳瑯滿目的鈕扣
有各種尺寸、各種顏色,搭配著拉鏈以及縫紉用具
彷彿不管衣服遺失了哪一種鈕扣,在這裡都能找到它的同伴
阿娟嬤就是這家鈕扣店的老闆,數十年如一日地在經營者
即使早已退休多年,仍不時會有老顧客前來購買一些零件
她有好多個女兒,反倒是大女婿繼承了她的手藝
也在她生病後,和大女兒共同扛起照顧媽媽的擔子
國人聞之色變的肺癌,總是來的令人措手不及
阿娟嬤只是感到稍微食欲比較差一個多月
到大醫院檢查,確診是肺腺癌第四期
醫師說:恐怕只能活到隔年的過年
因為罹癌前身體狀況都還不錯,她接受了全腦的放射治療
也開始全身性的化學治療,然而不敵副作用以及肺炎的侵襲
在加護病房搏鬥兩個星期後轉到了安寧病房
因為急性症狀改善,於是讓張醫師有緣分去居家照顧她
說起來,阿嬤沒有常見的肺癌不適症狀,例如:呼吸喘、疼痛等
於是我和居家護理師就分享了一些 #舒適護理技巧
其餘就是給些軟便藥、止暈藥讓她不要太不舒服
中間經歷了幾次的發燒,也在家中打或吃抗生素改善了
有一陣子,阿嬤忽然變得比較沒有反應
憑著過去的經驗,張醫師開了些類固醇
希望能降低腦腫瘤造成的腦壓過高
沒想到反應還不錯,於是就諮詢了放射腫瘤科醫師
經過醫病共決後,決定再次接受緩和性的放射治療
10次的療程,讓阿姨的精神和反應都好轉許多
甚至有辦法再起身坐一段時間
然而過年前,阿娟嬤又再度陷入沉睡
雖然消化和排便功能沒什麼動靜,但我知道這可能是個病情轉變的徵兆
過年期間許多女兒都回來看他,但阿嬤仍然沒有醒過來
某天大女兒傳來阿嬤手腳出現紫斑的照片,我請家屬先做好保暖
開工日一早還沒上班,就收到群組傳來血壓量不太到的訊息
趕緊在開始看門診前先去訪視,狹窄的房間擠著多位面露愁容的女兒
我蹲下來,拿出聽診器,在心間處仔細聽了一分鐘,只有幾下微弱的心跳聲
跟家屬借了口腔棉棒和濕紙巾,一邊清潔牙齦和眼周的分泌物
一邊跟阿嬤說:「今天好多的女兒都還在您身邊,大家都是愛著您的
您這一生辛苦了,後續的日子不用操心,大家都會把自己照顧好…」
說著說著,阿嬤的胸口慢慢平緩下來
我請家屬先把氧氣機暫停,當那嘎嘎嘎嘎作響的聲音停止後
確定了筆間沒有呼出的氣息,也記下了此刻的時間
生命的結束,原來是只在呼吸間
能恰好在這一刻陪在病人身旁,是安寧醫師內在感到神聖的時刻
阿娟嬤,在住了80多年的房子裡,床旁圍著許多愛她家人
身上沒有過多的侵入性醫療措施,我想這就是善終吧
這是一個很平凡的故事, #要有一個人,把它寫出來
終其一生,我們都會 #卸下外在的肯定與包袱
希望那時,內心都能 #感受到無條件的喜悅與自在
#居家安寧
quote credit: 愛瑞克愛閱讀 吳家德 楊斯棓醫師的咀嚼肌
過年期間要怎麼吃的健康呢?
平時看診常見的情境如下:
這次 #糖化血色素 #膽固醇 #體重 …比較高唷,
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呢?
通常個案都會歪著頭,用力想一下後說:
一定是前一陣子
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尾牙 啦
(各種節日按照四季帶入😅)
下一次就會調整了!
只能說聚餐是交流情感、紓解壓力、享受美食
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所以以下分享的 #懶人包
來自 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 國民健康署
是各種節日都適用的唷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健康龍總來 #平安龍吼力
#年末反思
許多人喜歡在過年期間去拜拜
最近從 懷疑論者的通靈觀察媽祖系列
以及 #我可能錯了 書中有了一些心得
媽祖對於來訪者能給的是 #放大本身的母性力量
無論這件事是否為真
人們通常是感受到被無條件的包容
如同作者比約恩在書中所言:
要和人好好相處,只有一個小秘訣
#學會喜歡他們本來的樣子
我所學習的薩提爾模式中很喜歡的幾句話:
我們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證,透過這股生命力相連接
健康的人際關係,是建立在價值的平等上
在除夕整理一下今年度的學習
希望自己能一直 #連結自己的生命力
#讀書心得
#在宅醫療小確幸
一位高齡90多歲,有失智症及帕金森氏症的阿公
最近因為泌尿道感染才剛出院
屁股有出現 #失禁性皮膚炎
衛教了照護方式(清潔、隔離、通風)
一邊詢問家屬最近有阿公沒有什麼不舒服
兒子表示:爸爸最近聽力越來越退化
跟他講話都要用吼的,好像在吵架😅
張醫師第一時間也覺得可能是聽力退化
停頓一下後想想,應該還是仔細做個檢查才放心
找出訪視包中的耳鏡一看🦻
不得了!有個超大的耳垢把耳道都塞住了😱
雖然在居家訪視沒有好用的耳鼻喉器械
但還是想到辦法,用換藥包中的鑷子
把雙耳的耳垢都掏出來了🤠
原本靜默的阿公,也忽然開始說話回應了
能從最小的地方幫助到病人
我想,這就是居家醫療最迷人的地方🥰
#居家訪視 #在宅醫療
#自主停止飲食
如果有一天,你在神經疾病末期,會希望停止所有的水分與營養嗎?
如果有一天,你兒子在神經疾病末期,會希望讓他停止所有的水分與營養嗎?
面對這樣的生命倫理議題
幫自己決定比較容易,幫別人決定總是困難😕
張醫師和 若瑟醫院 的醫療人員一起探討學習:
。
借用贈出 愛瑞克愛閱讀的新書 #內在成就
分享自己對 #安寧醫療 的內在熱情
讓內在的"光"散發,照亮更多的人,溫暖社會!
#斷食善終
#接觸大自然有益身心健康
放假的時候,大家喜歡做什麼事放鬆呢?
張醫師最喜歡的就是到戶外走走
感覺只要回到大自然就會重新充飽電⛰️
每踏出一步,都開啟五感用心體驗
踩在土壤會有點彈性,若在落葉則會有清脆感
有時聞到淡淡的香味,有時則是動物排泄物味道
各種鳥叫聲此起彼落,再混著一些遠方的交談聲
風來了,吹在臉上有些沙沙感
陽光照在皮膚帶來溫暖,特別是頭髮有些發燙
不帶著任何評價,也沒有任何預設
單純體驗著這一切,活在當下
#動態靜心 的最好入門之一就是接觸大自然吧
科學研究早已證實:
接觸大自然可以改善各種慢性病控制,如三高或氣喘
此外也可以緩解憂鬱、焦慮或躁鬱
甚至能 #降低死亡率
但你完全不必知道以上這些研究報告
只要走出去,即使是附近的公園也能有效果
讓大自然成為身體最好的療癒夥伴吧🥰
#壓力
#課題分離 #三個選擇
最近開始閱讀 #底層邏輯,才讀第一章就收穫滿滿
書中第15頁就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如圖片)
壞人A,誘騙好人B,進入C沒有鎖門的工地
好人B後來失足摔死了,請問這是誰的錯?
乍聽之下有些荒謬,大多數人若不加思索可能會選A
但作者提出了每個人都應該有的三個 #對錯觀
至於是哪三個,我會放在推文跟大家分享
這除了是課題分離的學習案例外
也是提醒我們,許多事都可以練習找三個選擇
包括:三個觀點、三個立場、三種信念 …
這在醫療場景也是屢見不鮮
舉個例子:
壞朋友A,誘惑病人B,每天喝商人C賣的超甜飲料
病人B後來得了糖尿病,請問這是誰的錯?
上面這題也許簡單,讓我們再看一個例子:
壞同事A,霸凌個案B,在偏心C老闆開的公司工作
個案B後來得了憂鬱症,請問這是誰的錯?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分享喔☺️
#三個感恩
天氣急凍,居家的長輩狀況多多
有的血壓高,有的咳不停,有的傷口惡化
騎著小藍趕緊訪視,希望大家都能順利過年
#感恩小藍二十年了還可以順利發動
#感恩社區藥局協助送藥給獨居長輩
#感恩左鄰右舍幫忙買日用品及陪伴
這張圖有小亮點,點綴了訪視的匆忙🥳
#有什麼檳榔的提神替代品呢
張醫師週末進修去 #口腔黏膜健康檢查
除了希望對口腔癌防治盡一點心力外
也對檳榔這個產業長了不少見識
雖然近十年嚼檳榔的人口有逐年下降
但每年的檳榔產業鏈產值仍超過100億
(相比之下,口腔癌每年花費健保也超過70億)
種植面積仍然高達四萬多公頃
為了增添風味更發展出數十種不同的秘方口味
從農夫、盤商到檳榔西施人人皆有獲利
可說是非常成功的商業模式
先分享一些健康常識
檳榔子含的檳榔鹼是 1級 #致癌物
荖花含的黃樟素是2B級致癌物
而檳榔汁從食道經過腸胃吸收至血液循環
所以檳榔不只造成口腔癌,也會引起食道癌和肝癌等
說了這麼多,難道嚼檳榔的人不了解嗎?
當然不是!許多辛苦藍領工作者
為了多賺一些錢維持生計,不得不嚼檳榔來提神
然而,孩子長大了,學費有著落了,癌症也悄悄上身了
面對癌症治療,常成為壓垮家庭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檳榔和其他的成癮性物質,例如煙、酒、毒品等不同
只需要 #48小時不吃,就可以戒除
但難但不在戒除,而是找到可以替代的 #提神選項
張醫師臨床上有提供過許多替代品
例如:口香糖、蒟蒻條、鹹橄欖、牛磺酸飲料、咖啡等等
大多的勞工朋友都表示有嘗試過了,但都比不上檳榔有效
在此想請問臉書上的朋友們
有沒有一些 #戒檳經驗 可以分享
讓更多的檳榔族群能順利戒掉檳榔,減少下一個家庭的憾事
感恩🙏
#萬事問臉書
#人生軌跡
靈性、社會、心理、生理,各有不同的流
#王英偉署長 今天的演講內容太多發人深省
安寧 #去疾病化,有很長的路要走
慢慢整理好再給大家分享
#見樹又見林 #門診心得
感謝大家昨天熱烈的參與討論😆
其中已經有不少人答對囉👏👏👏
答案就是惡名昭彰的  #皮蛇
正名是 #帶狀皰疹 herpes zoster
而張醫師當天做的一件事就是…
把廖小姐的長袖 #衣服拉起來
不拉還好,一拉起來連她都嚇一跳😱
原來整個手臂都都長了一些叢聚小水泡
而且分布的非常有規律,好像一條高速公路
這是C6 皮節的區域 (林聖涵 果然神經學定位大師👍)
這時廖小姐才回想起來
前幾天有點輕微疲倦、肩頸痠痛,只當成是小感冒
手掌的癢疹則是昨天晚上才忽然發現
這些就是帶狀疱疹的 #前兆
通常在水泡長出來前是很難發現的
幸運的是發現的早,趕緊使用特效 #抗病毒藥物
可以減少後續的神經痛喔😀
#見樹不見林 #門診心得
廖小姐,一位60歲左右的女性
求診主訴是這一兩天右手手掌長出一些紅疹
有點刺痛、癢癢的
另外也覺得右手肩膀有點酸痛
請問可能的診斷是什麼呢?
#家醫科醫師 最大的挑戰,也是最有趣的地方
就是面對各種疑難雜症,想方設法抽絲剝繭
特別是過去受訓時,資深前輩醫師常教導我們
#詳細病史詢問加上理學檢查,可以診斷出85%的疾病
這在基層醫療特別有感觸
因為沒有高貴的儀器,也沒有多專科團隊
靠得都是細心的問診,以及過去累積的經驗
就好像福爾摩斯在破案,充滿挑戰性
回到這個個案
廖小姐外觀看起來相當疲累
過去病史只有高血壓,有規律服藥控制穩定
此外因為最近年關將至,工作和家務事都很忙碌
手上的紅疹看起來有些小水泡
其餘的理學檢查沒有特殊發現
後來張醫師做了一件事,推斷出可能的診斷
以下開放大家自由討論:
張醫師做了什麼動作?
診斷可能是什麼呢?
明天同一時間會公布喔😎
#居家傷口照護
阿智是一位認真工作的工廠作業員,他有一位漂亮的印尼籍太太,還有一位正在就讀國中的兒子
雖然家中經濟不寬裕,三個人同住在一間不到10坪大小的加蓋鐵皮屋,但彼此也感情融洽
某次上班時阿智出了重大車禍,腦部外傷,雖然神經外科醫師全力開刀搶救
但阿智再醒過來時,已是下半身癱瘓,再也沒辦法站起來了
從此要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而他的記憶時間軸,也就永遠停留在兒子國三的那一年
阿智的太太,小梅,一肩扛起了家中的經濟支柱,每天從早上八點一路工作到晚上十點,幫人包菜洗菜,為的就是能讓這個家持續運作,更要不時地抽空偷溜回家,幫阿智打理吃、喝、拉、撒等生活瑣事
幸好,因為有長照2.0,居家服務員得以每天來幫忙照顧阿智,讓小梅可以在平日壓力得以紓解
有照顧過長期臥床個案的人,或是聽聞他人照顧經驗的人
應該都對臥床的三大殺手並不陌生,分別是:肺炎、泌尿道感染、以及壓瘡
不幸的,阿智就在某次得了肺炎住院時,在尾骶骨長了一個 #壓瘡
起初這個壓瘡看起來並不大,約莫是一個五十元硬幣大小,而且皮膚看來有些焦黑,沒有破皮
小梅很努力地每天換藥兩次,甚至也自費買了藥局推薦的藥膏,想讓傷口快點好起來
但殊不知這樣的壓瘡是屬於 #無法分級壓瘡,通常代表底下已經組織壞死,需要清創
熱心的個管師跟家屬提議,可以找居家醫師來評估傷口,但小梅都婉拒了,表示自己來就可以
細問起來,小梅真的是很愛她的老公,連換藥也不放心給居服員幫忙,一直以來都親力親為,所以也不好意思麻煩醫護人員
熱心居服員不厭其煩地跟小梅溝通,終於讓張醫師有機會到家裡幫阿智看看傷口
說來是緣分,也是時機成熟,張醫師曾經參加過 台大雲林整形外科醫師 張惠琇,開立的 #居家醫師清創訓練
張惠琇醫師成立了 #清淨保養團隊,有三位超專業的專科護理師,不但外展到長照機構處理傷口,也提供居家醫師持續性傷口指導 (詳細報導放在推文)
張醫師到家裡幫阿智做了兩階段的傷口深部清創,這在醫院的整形外科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小手術,通常是年輕住院醫師就可以獨立快速完成的
唯一不同的是,阿智得以在不需移動到醫院的情況下,傷口慢慢進步
最令張醫師感動的是,一開始接觸時阿智時,他總表情緊張說不出話
後來每次訪視完,阿智都會露出天真的燦笑,用著不清楚的咬字,主動地說出「謝謝」,
這個微笑,就是醫療人員最好的禮物
#居家醫療 #在宅醫療 #傷口
#2024預言
張醫師不是老高,也不是國師
但因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的發展
得以在此跟大家分享 #2024預言 😏
準備好了嗎?
請大家拿出紙筆,寫上幾個魔術數字
輸入進留言的網址,就能算出未來10年的命運🤠
🔆🔆🔆🔆🔆🔆🔆🔆🔆🔆🔆🔆🔆🔆🔆
其實這是 國民健康署 推動的慢性病風險評估👍
可以算出五大疾病的未來風險,而且都非常準喔
大家不要小看這五大疾病,可都國人 #十大死因呢
今天就分享給大家這個神奇的預言工具
下次再來談談要如何逆轉命運吧😆
超過九成的糖友都有過慢性疲勞或身心疲憊的經驗
這可能是壓力、藥物、過勞,或心理和身體的疾病所引起的
如果找到找出疲勞的相關病因,就能針對性處置
但這需要生活方式、營養攝取、心理狀態和藥物等方面全面介入
張醫師提供三個小技巧,可以改善糖尿病的慢性疲勞症喔 😃
1. 平穩血糖少起伏,藥物使用問醫師
2. 營養均衡不偏廢,運動計畫增肌力
3. 壓力調適好睡眠,糖友支持找方法
其他詳細的內容分享再推文,歡迎有興趣閱讀分享 🫶
#糖尿病 #衛教
Click here to claim your Sponsored Listing.
Videos (show all)
Category
Website
Address
西屯路一段496-1號
Taichung, 404
擁有家庭醫學、老年醫學及肥胖醫學三張專科以及合格糖尿病衛教師,在經中山附醫家庭醫學部的培育,秉持視病如親的素養,於社區提供周全、連續及可近性的醫療服務。
台中市東區大智路39號
Taichung, 40150
「用心照顧您的健康」是我們的核心理念。本院提供嬰幼兒、兒童及成人急慢性疾病治療,預防保健醫學、社區關懷照護等服務。在地經營,親切、細心、專業是我們的堅持,為大家提供高品質就醫環境。
台中市西屯區青海路二段源通巷22號
Taichung, 407
昕晴診所成立於民國95年,由一向秉持著專業、同理心的徐宏銘醫師創立。 失眠|憂鬱|身心症|專業心理諮詢 ⏰線上預約: https://www.moodclinic.com.tw/reservation/
台中市潭子區勝利路319號
Taichung, 427
本院秉持「敬天愛人,用心服務」的宗旨,提供嬰幼兒及成人急慢性疾病治療,預防保健醫學、社區關懷照護等服務,以「愛心、親切、友善、專業」為核心價值,努力建立高品質就醫環境,守護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