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n Training
怪獸C級肌力與體能教練
怪獸動作控制、學習、檢測與矯正
怪獸教練研究班
今日工事-趕快練完吃早餐💪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寫於北上列車-你教練的543
放了7天年假,讓自己好好休息,告別去年的忙碌,也好久好久沒這樣放假,似乎有點不捨。
短暫的7天,飛逝的時間,帶著行李又要北上去試煉,那股鄉愁好像也跟著北上。話說也不只有一次想回家開業的念頭,這次老媽又跟我說肩膀痠痛,當然職業病發作施展運動按摩之術,試著去緩和,但內心知道羅馬並非一天造成,教些簡單拉伸動作,讓老媽有空多做,當然知道的人也會懂,會確實做的很少,也要回歸日常生活作息,並告知還是不舒服就找物理治療尋求更深層的治療。
這2-3年除了探索、學習跟累積經驗外,也慢慢在建立屬於自己的模式,喜愛有氧耐力運動跟以前接觸的球類運動,嘗試了很多面向,仰賴轉職前的辦公室能力,回頭去看本質,然後跟肌力訓練結合歸納。而我始終喜歡投入某個專項然後鑽研跟深入體驗,一來是更加的瞭解,再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心理變化,比賽到某個時間點,心理的變化如何,都能讓我在教案上更好的掌握。這塊像是無止境一般,每多了解一些,就越感不安,沒有學完的時候。但也是如此,沒有一個系統是完美的,僅能透過自己的努力,截長補短。
回到開業這事上,很難不看出我一直覺得我還沒準備好,我知道一定會有個聲音「沒有準備好的一天」,確實如此,種種考量下終究還是暫緩。回去就是比目前狀況更緊繃,現實很殘酷什麼事都要費用,經過這2-3年的累積,回去起頭應該會有學生,但更可怕的是這樣的想像有可能會誤判,就像「你來,我們就去吃飯」,無法辨識是認真抑或是客套,就這樣這件事在北上的時候浮現。
從專項回到肌力本業,多半時候我們都從專項往回看,缺什麼練什麼,但從肌力與體能訓練角度來看,專項是身體肌力能力的表現-「技術建立在力量之上,力量則是技術的展現」,基底是最大肌力,往上走到專項技術層面,該練的還是要練,而對目前的我來說,專項表現是附帶的價值,更希望的是學生擁有強壯的身體。以前我是當局者迷,但跳脫某個界定後,思路變得更廣,用更全面的強壯去面對新的事物。
續上,在經歷過阿公阿嬤的狀態,如果那時候懂,適時的讓肌力訓練介入,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把身體的主導權拿回來,當年齡大後,能自主行動就是件幸福的事,對自己對家人來說都是。很多的成長都是要經歷後才會懂,肌力訓練這件事也是,沒事的人會覺得練那個做什麼,這也是要持續努力的部分,但也不難理解,需求性的選擇,大多都是看眼前所需,立即性越快越好,回頭想想肌力及身體架構的改變並非速成,我也是練了一段時間後,才覺得原來這麼好用。
抵達台北後,大概就是先寫到這樣,今年再來看看會有甚麼安排或是合作,我很期待。
接續前一篇,希望今年讓自己的長才發光發熱(大家也是)💪。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543黑白講 #沒有修飾的一篇
讓自己的長才發光發熱
嗨嗨,新的一年,祝大家新年快樂。
去年的你,感覺如何?
夯不啷噹也邁入教職3年,人家說十年磨一劍,還有一段路要走。去年收穫很多,其實每年收穫都很多,當到某個程度後又會再看到下一個階段,觀念想法隨之調整,回頭看一下當初的自己,才發現已經走了好一陣子。
『創造被利用的價值,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現在這個階段更能體會,除了幫助學生外,也幫助自己在每次的教案中調整跟學習,然後也開始能接受某些的不完美。例如訓練這件事急不得,得是慢工出細活,需要時間跟練習來堆積,才能看到一點點成果,我想在幾個學生身上也慢慢看出來有長出果實,也通常是這個時候才會覺得,我真的存在,因為過程中總是無法看到某的節點,然後又抱有期待,隨之而來的失落就會很大。
長才有很多面向,我們都應該要更認識自己,然後讓它能夠發光發熱,發掘的路上一定會有難題,但每個難題的背後就會有一個禮物。
願今年大家都能適得其所,然後生日的時候一定要許一個身體健康。
龍年,新年快樂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澄清湖 #龍年
訓練工事-好久沒貼,還是持續有訓練喔!
鎮西堡後2週,今天蹲只有一個目標,超過鎮西堡的距離🤣,果然是退步了一些,最後一場賽事在4月底,待賽事後再來好好堆疊。現在是肌力訓練、跑步、騎車、游泳共存的階段,努力做好恢復💪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2024 鎮西堡王者之路~無畏
第一個100K,還是帶著學生跑完100K,是什麼感覺?
總有那麼點不可思議,這是真的嗎? 好像一如往常地訓練,只是這個訓練長了一點。比賽前都抱持著信念,我一定可以把學生帶回來,過程中低溫加上不停的雨,淋了8個小時後才停,一度讓我有沒有完賽也可以的念頭,但內心深處卻是很渴望能夠完成這件事情,然後我也堅信學生也很想完成。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和自己的情緒,稍作整理,對自己喊話「我可以的!」,做足了準備來到這裡,不試試看怎麼會知道結果,也很符合這屆的「無畏」!
回到終點前400公尺,在最後一座橋上,看到兩位已完賽的夥伴在前面等我們,我揮舞著雙手跟他們示意,難掩興奮的大喊著回來了,學生也緊緊跟在後面,真的是好漫長的一天。
信念是飄渺但卻很重要的存在,能完賽是運氣嗎? 運氣只給有準備好的人!
以下是賽事裝備、補給選擇及各段心得
時序拉回賽前~
「要不要跑鎮西堡100k?」學生問我
當時沒有馬上回覆,因為心裡很掙扎,時間剛好卡在台北馬還有接下來的鐵人賽中間,有點不上不下的,然後也想到帶著學生跑完63K後,如果用這樣的速度跟狀態好像可以來一場百K,所以一直拖到報名要結束前才答應。(然後同夥的還有另一個已完成百K學生還有第三次跑鎮西堡神人朋友)
報名完後好像就忘了有這件事,就專心地準備台北馬,一直到台北馬結束後,才驚覺一個月後就是鎮西堡,接下來的六日就是到至善路報到,有次做了Back to Back,連兩天分別跑了30跟35公里(故宮-冷水坑 / 故宮-風櫃嘴-中社-劍南-故宮),疲勞累積後再接一個,有別於一次硬上到某個里程(原訂是要跑60公里),這時候能讓身體儘快恢復才是首選,才有辦法再訓練。然後這個訓練也排在離賽事前3周執行,主要還是要讓身體恢復。
裝備:Rema帽子&短褲、Mizuno短袖上衣&袖套、Salomon薄外套、雅井壓縮褲、Drymax襪子、Hoka Arahi 6
補給:高碳版果膠Gel 不含咖啡因(226er、Winsports)、鹽錠、RaceOn咖啡因錠、Amino Bcaa藍色版
1-20km:爬升1100M+,原定2小時30分,實際耗時3小時。起跑前雨就沒有要停的意思,原本看預報是6點左右會停,後面就都是陰天,但這場雨卻下了足足8小時之久。低氣溫加上下雨,跑起來更加辛苦。面對爬坡的策略就是能跑就跑,太陡的部分會用走的,控制心率不要爆掉,這個策略會貫穿整場賽事。這段路其實體力還很充沛,所以比較沒有感覺到很辛苦,唯獨濕冷是比較痛苦一點,路上每個補給站都會進站吃點東西或是喝點熱湯,路上定時補充Bcaa跟果膠。因為跑的比較愜意一點,大概3個小時才到宇老。(約略18K左右碰到80K的跑友,因為太濕冷他決定降組到50K)
20-32km:長下坡段,這段下去後就知道,回程一定是大魔王,夭壽陡的。然後策略就是盡量減少大腿消耗,順順的下,不要被下坡帶著下去。一樣補給站就是進去吃點固體的食物,我自己是一定會吃兩塊香蕉才出站,另外就是下坡段就不會吃果膠(主要是飢餓感沒有那麼嚴重),但Bcaa會定時補。下到秀巒(溪谷)後,就要面臨今天的第二段陡上,連續下坡12公里,要再轉上坡,很煎熬。
32-40km:40K處原定5小時40分要抵達,抵達已花了5小時50分。出補給站後,剛踏上秀巒大橋,就看到那個陡上,很不想努力,直接轉步兵模式,步行策略就是要維持每公里10分-10分半的配速,一樣遇到緩一點的就會小跑一段。然後我們就記得神人朋友給的建議,到達40K如果在5小時40分的話,可以14小時完賽,表示還有30分鐘的緩衝。人算不如天算,我們還是晚了10分進站,後來回想,大概是進補站太久,然後上廁所很花時間,手指不靈活(太冷,當時的手指頭都變甜不辣)。(此段約在37K處碰到第二位80K的跑友,一起推進到40K)
這一站是最後一個異動點,看到很多100K的跑友在這邊降轉成80K,天氣因素真的太不好。這一站也是轉換袋的使用處,可以選擇40K用或是回程60K的時候再用,只能用一次後就會被收上車子。學生在這邊用了轉換袋,我們把身上的補給品補充一次,下次回來再用我的轉換袋補最後一次。
40-50km:32-50K爬升850M+,原定7小時抵達,耗時7小時20分。40K後還是一路向上爬,也開始出現比較多的平路,跑走跑走的,沿路就開始再算時間,然後看甚麼時候會碰到另一個學生跟神人朋友,一路推進到47.5K處的一個平台,我們在這邊碰到兩位回程的夥伴了,可惜忘了拍一張合照,相互打氣後,我們就繼續往50K前進,抵達折返點後花了10分鐘在50K牌子拍照補給出站,然後翻了一下各站關站時間,50K處在下午1點10分關站,表示我們只比關站時間早了40分,開始有一點緊張,也跟學生示意,後段要追著關站時間跑,要把40分鐘的差距拉大,這樣才能應付最後20公里的下坡,好消息是雨終於停了。
50-60km:此段回程路線一樣,維持相同的策略,每個補給站都要多追一點時間回來。在要進60K時,我跟學生盤點一下身上的補給品,還需要一些帶在身上用,所以我跟學生說,為了爭取時間,進站後你去補站吃東西,結束後你就先起跑我後追。進轉換區拿完補給,學生已經提前出站約3分鐘,我在原地吃了碗熱粥(超級好吃)才出發。
60-68km:出站後,路上風景顯得格外漂亮,拿出手機開始沿途拍照,大概在63K左右追上學生,就一路不停的跑下坡,下坡配速約6"45-7”00左右。這段路心裡想著,一定要趕在5點前回到宇老,這樣剩下2個半小時才能夠應付最後的20公里。當我們要準備抵達秀巒時,我跟學生說等等著上坡段要很認真地趕路,維持上坡在10分-10分半的配速,1公里1公里的推進。抵達秀巒後,小休一下,伸展伸展,再來就是要面對今天的大魔王爬坡段。(這時離關站時間已拉到50分)
68-80km:爬升850M+,原定下午5點要抵達,最後4點40分就回到宇老。出站後,不出意料大家都開始步兵模式,真的很陡,我們盡量維持策略,快步地走,遇到稍緩的路段就開始小跑一段,這段路能量消耗很快,果膠跟Bcaa的補充不能少,至少要讓我們到補站前都不能餓到(每站5K,共2站,每站預估要走50分鐘),其實也是包包有點重,能夠吃就吃,減少重量。然後這段有個小插曲就是小拇指感覺到不適,在路邊坐下來把襪子脫下來看,才發現我兩個大拇指外側都起血泡,但也沒感覺到痛,就調整一下繼續趕路。第二個水站77.6K處,大會工作人員幫我們穿上反光腰帶,然後山區也開始起霧,我們繼續趕路推進,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地上出現內灣兩個字,終於,我們回到宇老了,看了一下時間,超前了!多了20分鐘可以,但還是跟學生說,步步為營,還沒回到終點都不算數。
80-100km:最後20公里了,我們在宇老調整一下裝備,也把頭燈都拿了出來預備,看著霧越來越大,能見度很低,頭燈也打不出去會反射,我就沿著白線跑,從原本的並肩,轉成我跑前面,讓學生跟著,一路上不時回頭確認學生狀況,這邊只要一停下來就很有可能會跑不起來,適時的把速度放慢降回7分速,讓學生跟上,就這樣一路推到倒數第二個水站,距離終點還有8K,算一下如果保持7分速前進,進終點就是14小時10分,完全夠用,出站前跟學生講,要跟好,不要掉了。沒多久整個都變黑了,路上只剩下汽車的大燈、跑者的頭燈跟反光條光線、還有那為終點奮戰的腳步聲。抵達最後一個水站了,剩下4K,終於要結束了,這邊也沒有停太久,一路順順的跑下山,在抵達終點前的橋頭,看見另一位學生跟神人朋友已在這邊等候,大舉雙手示意,學生也跟著好好的,最後一小段了,我退到後面讓學生領跑回終點。
好漫長的一天,感謝辛苦的學生沒有放棄,想說這樣的狀態拼成績是沒辦法,但要能完賽那已經是很可以的事,只要策略擬定好(從寬認定,以防狀況發生)。要再謝謝神人朋友跑完還要載我們回去,真的是有夠強大的存在!
然後我好像又成長了一些~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好久沒聽老師講課了,謝謝學生們放行讓我來精進,腦袋肌力up,也跟著一群自帶強大氣場的前輩們同行,持續把這訓練文化建立起來!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Hi 2024
2024的第三天,
想起生日蠟燭在被吹熄前的三個生日願望,通常會有一個-「身體健康」,不管是親朋好友或是自己,對於當時的年輕,好像每年都要"浪費"一個願望在這上面,但現在卻是”一定"要許一個這樣的期許。
今年一樣,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
然後也請多多關照,奉上優雅健身(恥度大開😆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2024 #平安喜樂
# 睽違的台北馬
晶片時間 03:35:51
今年的最後一場賽事,當踏進台北田徑場的跑道時,不自覺得在終點線前振臂,為自己今年的努力祝賀:帶著學生跑了一場超馬、努力了一年的自由式完成一場515標鐵、7-8月最熱的時候吃完平淡無奇的課表、半馬破百、協助學生完成大力士、協助4人小隊完成初半馬、到最後為自己而戰的全馬。喔對,本業的肌力,今年還是有小幅成長,學生們持續進步,然後也進到校園教課。
過終點後,一如往常的轉身、脫帽,向賽道致敬,謝謝賽事方,也謝謝今年一起努力的大家!
說真的,蠻累的,要顧及本業的肌力水準,還要維持競技運動的表現,運動光譜兩端的訓練,搞得身體一直在適應,然後每天都過得超級規律,扣除上課時間,剩下的空檔就是我訓練跟休息時間。
今年初帶學生跑完陽明山超馬後,就決定為自己跑一場全馬,一開始心裡想著330,但實際上沒能很專注在跑步項目上(還有游泳、腳踏車、肌力),過9月後大概知道是無望了,但還是不想放棄,在2場賽前狀況測試,長榮跟渣打半馬,雖然在渣打破百,但確實身體素質還達不到330的條件,便把目標改為340拚拚看。
開賽前的目標配速,神人朋友給我510-515的配速區間,最後我冒險的把配速往前提到500-510,因為當時跑渣打半馬配破百速度到後段,我就想過如果能降個15秒,我應該可以很有把握的跑完30公里。而比賽當天確實,前30公里很順利的完成,但也有可能是我在環東上有比較保守的降速,以至於我進河濱後還可以加速一段,但這美好的狀況在37K-40K這區間破滅,我撞牆了,這區間我速度掉到520,腳開始沒什麼力,肚子有點餓,還是死命撐著。照慣例,我最後一個水站通常都不會停,但這次我停下來吃了個香蕉,多休個10秒鐘,開跑後才感覺好一些,也漸漸擺脫那道牆。轉進南京東路後,先掃一下右側半馬組(還被拍到XD),看會不會看到學生,確定一下後就義無反顧的開始提速往終點前進。
這次台北馬的訓練跟著課表走,次數沒有很多(7-12月10次),但每次的「質」都做好做滿,尤其在7-8月期間比較密集,加上天氣熱,所以相對的辛苦。然後我的跑量真的沒有很多,8月還在54公里(月跑量喔),9月勉強到100,然後10-11兩個月都是加上比賽距離才剛好過200,速度練習幾乎是0,僅假日跟著朋友跑長距離,且都在區間2,就這樣一直到比賽,其實我都有點不太相信。然後今年跑完沒有受傷,當年破4跑完直接掰咖。
最後還是要感謝一起努力的大家!
帽子、褲子 :
衣服、襪子 :
鞋子 : magic speed 2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台北馬 #我與神人的合照
4人小隊台北半馬終場
「你們都不會是最後一個」
細數從對於跑步的概念是甚麼都不太知道,到後來懂得如何配速去算時間(這大概是工程師的本能),開始知道自己身體給的回饋,懂得如何去調整,一路以來跌跌撞撞的以身試法,用盡身體的力量去換取經驗,雖然不時耳提面命的提醒,但人總是要試過就會記得,這都是過程。
9月後開始參加賽事,慢慢累積經驗,到11月開始每周課表,週間跑1休1,六日一長一短的配合。到比賽前,從跑個3k就喘得不要不要的,到跑走跑走,到可以一直跑起來,好像有那麼一回事了。
賽前一週還是提醒要調整作息,補給品試過後要去補貨,提醒賽事途中都要去喝水,身體有狀況該處理盡早處理,然後精神鼓舞-「有練,你們都不會是最後一個」,不要太興奮被帶走,用自己的速度去比賽。
當我轉進南京東路時,我就一直在看右邊賽道有沒有熟悉的身影,好險,都沒有,我可以好好的跑完我的最後一段。
謝謝你們的堅持,完成了你們的約定,我知道主揪可能快沒朋友了,但跑完沒絕交,就是生死之交。
下週開始,我要回歸本業了啦!都回來壓重量💪
9/10 Panasonic 12.5K
9/17 Garmin Run 5K
11/12 渣打 13K
12/17 台北馬 21K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台北馬半馬 #夢想推手 #只有累積沒有奇蹟
大力士賽後
(文章前先感謝一波)
感謝邱個 舉辦這樣的賽事,由衷地感謝🙏,用老師的話來給賽事主辦方、選手跟選手背後的教練-「用身體的掙扎,體驗人性的強大」及辛苦的勞力士、場地、場務人員,感謝。
然後會出現在這,要感謝引我進這領域的小安,在怪獸自由重量班帶我的巨人 ,進到怪獸俱樂部、研究班到教練課的阿良 ,在這場賽事三位師傅都出現了🤣 ,當然要再一次謝謝巨人教練在背後撐著我們!
最後是那個不放棄的林喜珍 !
謝謝妳把我帶到這境界👍
—(我是分隔線)—
激情過後的沉澱,總是那麼的鮮明、深刻。
「踏出這一步要有多大的勇氣」這是喜珍在開賽前的滾木槓上推熱身後,我內心深處的想法。
「教練,有25公斤可以熱身嗎?」
「沒有,如果30上不去,我們先用直槓做熱身,把動作流程順一次,想好就出手,要乾淨利落。」
1次、2次、3次…反覆的做著,我感受到她內心的不安,因為我們練習的時候也才成功過2-3次。
「來吧,30試試看,不要想太多,踩穩上送,不要猶豫。」
1下、2下都失敗,我叫停了,再下去信心就沒了。
「教練,我為什麼要在這裡?」
她眼裡已經泛淚,可以很清楚感受到那分恐懼,離開賽還有3分鐘左右,我試著給她最大的鼓舞。
「微小且頻繁的練習,最後都有很好的結果」,這是我翻遍我大腦資料庫所跑出的精神支柱。
「深呼吸,調整一下,不要想著辦不到,要想著我一定可以,站上去勇敢面對,去戰勝那個恐懼,我相信妳可以的,記得發力乾淨利落!」拍了拍喜珍,希望她能撐住!
「比賽開始」
「裁判預備、選手預備」邱個的吶喊!
哨音響起,70秒開始倒數。
我屏氣凝神的看著喜珍,起槓、上腿、轉槓上肩、調整呼吸,內心喊著‘穩住穩住穩住’,3、2、1 、出手,還在一半,喜珍還在撐,
「送上去」我在場邊大喊著
看著裁判比出Down的手勢,做到了,林喜珍妳辦到了,戰勝那個恐懼,我想現場氛圍跟腎上腺素,最終她推了6下,我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努力多少,就會有相對應的結果,突破開賽前的恐懼後,接續項目負重行走也走出了對她來講的好成績;沙包上肩就比較遺憾,但這時也只感到一點懊惱,半點懼戰都沒有;最後的硬舉,沒話說,在第三組出來前,保持第一。
2個月的專項化練習,加上原本的底子,造就了這樣的結果,滿意嗎?我很滿意,結果好壞,都得到了那個過程,身體也在這過程中進步,所以是失敗嗎?當不再繼續前行的時候,那就是失敗。
我在喜珍跟我自己身上看到多元強壯,我們跨了很大的範圍,從爬山、馬拉松、越野跑、鐵人三項、抱石、球類運動,到最近的大力士,這光譜兩端的運動完全是不同訓練軌跡,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肌力基礎」。
賽事過後回到日常,一切都還是一樣,沒有甚麼太大改變,但那份轉職時的初心更加堅定,希望身邊的人共好,讓身體更強壯,然後當老師的種子,繼續的教學,繼續的擴大。
(最後一張圖片取自網路)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只有累積沒有奇蹟 #台灣大力士 .tw
她是 林喜珍林喜珍 LAM HY TRAN (越南名字)參賽!(U54量級)
為了看 邱個 Chiougrr邱個,可以讓妳走多遠!
2個月前的某一天晚上,喜珍line我說她刷到大力士備取名額,螢幕這一頭的我是滿臉問號,
「妳認真的嗎?」
「我想要那酷酷的Tshirt,還有去看邱個!」
內心稍作沉澱一下,
我拿出筆記本端看訓練紀錄,喜珍報名前的那兩個月,幾乎都是為了終身大事奔波,一直請假,看起來有點不樂觀,加上比賽都是特殊器材,鮮少有場地有,評估後直接跟她說去Tumaz專班,去找楊嘉憲巨人教練練技術,平時的教練課我們到 #喜茲 複習,那晚很倉促的擬定訓練計畫。
很短暫的時間就這樣且戰且走到這一刻,各項目「算」準備好了,希望她好好的玩,盡情的發揮,如果扛不住,就優雅的拍照,無論結果如何,這些過程全是體驗,也都是收穫。
謝謝一路上協助還有團練的夥伴 卡蜜拉& 海蒂,還有巨人教練!(3位大力士加油!)
也謝謝喜珍帶我走了這一趟很奇幻的過程,持續的進步也持續的教學下去!
「林喜珍,用力!」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第一屆大力士 #12/1-3台大綜合體育館
(FB關係,2段影片剪成1段)
抗老化需要大重量,循序漸進的加重加壓,讓身體向上適應,看到影片的呈現,都是訓練一陣子後的成果,我只是協助大家來變強壯,成果都回到自己身上💪
難易度跟動作類型息息相關,但重要的是最後一動的支撐,都是紮實的重量。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抗老化需要大重量 #向上適應
那個不放棄的自己-長榮&渣打半馬
三周進步2分鐘有可能嗎? 上個月長榮半馬,進終點後馬上問了自己個這個問題,即便已經破PB了,但還是抱了點遺憾。(長榮起跑後的3K,發現狀態不錯,馬上就開始提速,最後的6K盡了最大努力,跑了一個我平常只能撐一小段的配速。)
賽後隨即檢視自己的數據,雖然這場當初設定是狀態調整用的,但回頭看數據,第1K整整慢了目標配速1分,就算前1K不能進到目標配速,但如果可以往前推個40-50秒也行,加上上新生高架前鞋帶掉了,又浪費了快20秒,大概約有1分鐘是我可以拿回來的,還有1分鐘,真的很多。
接下來的三周,我知道渣打的後段又是一場苦戰,所以這段期間我跑了兩次目標配速(12K跟15K),確實有機會一搏。神人朋友跟我說一定可以,所以我是信了!
渣打起跑前看到配速列車,我沒湊上去,我知道一開始用目標配速,我只會提早下課,起跑後我就目送列車出去,跑自己的配速,甚至我連配速都不看了,我用自己的體感下去跑,盡量保持在訓練時的心率,只有第1K我要確保有跑到自己要的區間,後面只要維持跟加速就好。(賽後回頭看數據,我第2K就在目標配速區間)
大約到12K左右,我追上全馬的4小時列車,然後又看到遠方的氣球,那應該就是我的目標氣球,繼續保持穩定的速度到堤頂大道,好像又縮短了一些距離。15K時發生一些小狀況,我吃補給吃到差點吐出來,感覺身體在排斥,然後肚子脹氣,些微不舒服,大約跑了1K後才感覺有舒緩,然後在橋上折返的時看著目標氣球的距離又縮短了,是該再提速一次,直到19K終於追上了,正式超越,後面的2K一直跟自己說不要放棄,過終點就可以休息了。
渣打終究還是福地,全馬跟半馬最佳都在渣打~
帽子褲子都是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渣打馬拉松
路跑賽季開始,如常的訓練,站上跑道毫無保留的發揮,結果好壞都是過程,享受當下,然後超越自己!
今年轉換的太慢,謝謝那個不放棄的自己👍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長榮半馬 #再給我兩分鐘
近期比較有感的事,大概就是去學校教課。有別於在外面教課,這堂必修課學生跑不掉,我也不會知道有多少人是打從心底想上這堂課,只是因為必修,所以必須到課執行,跟在外授課,學生知道他們要什麼,這兩個差異甚大。
然後到學校教課也5堂了,在習慣學生的步調,在用他們的角度想著上面這個人在說些什麼,在用他們的想法調整上課的內容,幾次下來發現,原來我以前好像也這麼屁。現在的我知道這是過程,必須走這麼一遭才會了解,雖然好幾次在課堂中想叫停,但現在的我,總是把這念頭壓制,想想過去還是學生的自己,何嘗不是這樣。當老師在說教的時候,能聽進去多少,無法體會到老師想要傳達的意思,只知道他好像在訴說人生道理,而這些道理都是要走過一次,才會深刻了解,這之間的鴻溝還是太大,也知道這個只是期許,但不要強放在他人身上,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很簡單。
學生時期的幸福,在課堂上一覽無遺,在安全準則下的課表操作,只要不碰觸底線,我是不會喊停,進度超前或是完成該階段的訓練,要停下來休息,要看手機,要聊天,我都尊重。可能會有負面的聲音,但我的用意是想傳達,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該做什麼事自己要清楚。現在在舒適圈內享受學生特權,但畢業分發後,一切都會開始改變,社會職場的現實,會讓自己體無完膚,生活圈不再單純。
昨天課表開了個推雪橇,學生的快樂就是這麼的簡單,看著看著就跟著笑了~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教練,我今年想跑一場半馬」-去年第一次完成10K的學生在4月跟我說了這句話。
「好啊,那妳要不要找朋友一起來完成?」
而我不是專業的跑步教練,但對於初心者來說,原先的經歷應該夠用。就這樣4人小隊成立,開始了2個月的基礎訓練,在最後一次上課帶他們去大稻埕小跑一下。
後面留了一個月左右的空檔給他們自主練習,在周末迎來第一場賽事Panasonic Taipei City Run-「開學跑」,意味著這場賽事後,跑者們要開始出動,接連而來的大賽事都要陸續登場。而4人小隊的最後目標是12月的台北馬21K,跑者的年度盛事。
他們的運動故事還繼續寫著!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夢想推手
訓練工事-潛水一段時間,還是有自主訓練,只是沒有影片紀錄。下雨天,東西多,鞋子放在櫃子上忘了帶出門,只好赤腳訓練跟穿拖鞋上課🤣
最近在一個過渡時期,新的生活日常即將開始💪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運動心理學-情緒與壓力管理
HY教練 HY教練的分享最終章! 也是我覺得整個過程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情緒跟壓力一來,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個現象很常出現,就是練習的時候都很好,但是只要面臨比賽,就有機會出現失常,我想很多運動員都有這樣的狀況。所謂專注力剋星:壓力、威脅、情緒,在認知心理學中提到自我實現的預言,意味著大腦是超強編劇,一旦面臨壓力,基本上失常的機率就會很高,心理影響生理,也影響具體表現。舉一個自己本身的例子,初次鐵人三項游泳項目,大會前一天會開放選手試游,對於沒有開放水域經驗的我,可想而知那個巨大壓力,果然在試游的時候就出狀況,導致我整個人在岸邊呆滯好長一段時間,有再下去一次調整心情,把恐懼降低,但這恐懼感伴隨我到入睡前都還是會怕,只能不斷的跟自己加油打氣!(還好有順利完賽)
那麼壓力是什麼?是一種面對威脅與挑戰且破壞恆定的狀態,而且僅光有想法就會產生壓力。壓力對我們來說有好有壞,壞處剛剛有提到在運動表現上的失常,而好處是自我提升,但在自我提升前要先做好恢復,不然會本末倒置把自己弄得更累,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壓力。對於選手來說,剛剛好的壓力才會有最佳表現,這部分就取決於怎麼寫劇本,怎麼讓大腦不要亂編劇。
在一書中有提到,外在失常是因為內心比賽(inner game),主要理念是關注個人內心狀態的發展,以實現更高的表現和效率,這涉及到瞭解並管理內心的情感、自我對話、焦慮、專注力等心理因素,而好的表現會來自於「2個」自我的和諧。
自我1 : 代表內心中的「評價自我」或「指導者自我」。這是我們經常用來判斷、評價和評論自己行為的那個自我。通常是代表充滿批評、焦慮和過度分析的部分。自我1嘗試控制和指揮我們的行動,試圖改變我們的表現,並且經常會有「你不應該這麼做」或「你應該這樣做」的負面內容。這種內部的批評和過度指導常常會影響到學習和表現。
自我2 : 代表內心中的「自然自我」或「表現者自我」。這是我們的真實自我,是我們內在的能力和潛力所在。自我2並不評價或批評,只是無條件地在當下做出行動,擁有無意識的技能和能力。自我2是我們能夠在沒有自我審判和懷疑的情況下自由表現的部分。當我們能夠將注意力從自我1轉移到自我2時,我們會更容易發揮自己的潛力和技能。
整體來看,很像我們先前提到的「正念」(mindfulness),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經驗,以開放、非判斷和不執著的態度觀察自己的內在狀態、感覺和外在環境。所以任何事情發生,都應該要放鬆且專注讓自我1、2和諧。
那我們該如何擺脫負面的自我對話?負面其實是一種預設值(生於憂患),我們不能一直朝向預設值的方向走,所以正向的自我激勵是必須的,雖然很雞湯,但心理影響生理,看似迷信,卻是最理性的選擇。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的情緒有個腦內流程:視丘(傳遞訊息)>杏仁核(警報)>下視丘(情緒)>海馬迴(儲存記憶)>自動化判讀好或壞,當我們接收到訊息後,腦袋就已經依照先前的經驗自動化的跑完一次,然後跟你說好或壞,完全走在理智的前面,有沒有聽過翻臉比翻書還快,大概就是這個速度。那為了避免自動化反應,應該要停下來冷靜,開始覺察情緒,讓腦袋回歸理性。
而覺察情緒避免自己走進負面的狀態內,我們可以透過重新評估回到源頭,因為看法影響情緒,情緒會影響行動;或是換個方式講故事,讓這個狀態不是唯一版本;再一個是「放過自己」,不要跟自己過不去。綜上所述,情緒問題的最佳平衡點,是接納情緒,不被帶走。
最後,對於運動員來說,情緒與壓力的源頭是,
1.自信來自何處?
2.自信與外在成就掛勾太多的時候,該如何面對必然的逆境?
3.過度在意評價,更是要用有限game的視角看待一切。(每場比賽都是有限game,都會結束)
4.不夠想贏不行,卻也不能只想著贏,越想贏,越會遠離最佳狀態。(「我執」的困擾)
期待我們都能不被情緒所影響,就算被影響了,也要學會察覺,用正念的方式下去排解,然後我很喜歡上面提到的-放過自己,不要往死裡鑽,因為現下的狀態所呈現的,就是目前唯一能做到的(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體會到我想表達的XD)
總算完成這系列的紀錄,感謝HY教練的分享。
(圖片攝於康永哥創作展)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壓力 #情緒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訓練工事-
在日常不過的訓練,沒什麼太大變化,近期都在做技術面的修正調教,感覺好像又被打掉重來一樣,但也樂在其中。
很多事都是走過後才會懂得前輩們在說些什麼,回頭想就會有種「喔,原來如此」的頓悟。
HY教練的運動心理學最後一場心得依然拖稿中…😅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訓練工事-傳統硬舉動作調整&勾握練習
有別以往在硬舉前的準備動作,整個過程感受度很好
然後也開始練習勾握,大拇指好痛啊
這重量是目前手指能忍受的重量,再多就不行🤣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運動心理學-最難的路程「專注」
哎呀~一個不小心又拖到最後一刻….
1990 HY教練的第三場運動心理學講座「如何專注」聽後心得分享,7/4最終場(情緒與壓力管理),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加入! https://reurl.cc/Ovk10
聽完如何專注這場真的是收穫滿滿,很多時候都需要回到我們的原廠設定去探討。而上篇提到有了目標設定後,就即將進入我自己最難的部分-過程,如果以運動目標來說,就是訓練。這是條漫漫長路,內容其實很無聊,沒有太多新鮮事,Netflix 環法自由車賽 : 逆風飛馳 第五集 單站冠軍Thomas Pidcock 在回到旅館坐下來想晚上的致詞時,說了「米飯和雞肉,跟每天一樣」。所以如何在訓練這段期間保持專注,便是關鍵。
我們的大腦其實還很古老,對於新奇的事物充滿好奇,在多巴胺的影響下(可以解釋成”想得到某人某事某物”),滿地都是獎勵,現今快節奏和多媒體的世界中,如社交媒體(FB、IG)、手機通知(Line)和其他干擾源,就容易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所以專注變得越來越困難,造就了分心的必然。(像我寫這段開頭,就不知道分心多少次XD )
而我們對於專注是選擇性的,例如看書這件事,大腦也偏好視覺,所以不一定得用傳統書本,也可以用電子書來替代。
那為什麼會分心?大可分為外在因素跟內在因素,外在因素大致上就如前面提到的新奇事物、影音等等,內在因素多半是大腦自產出煩惱、壓力、負面情緒..等。那為什麼會自產出這些負面情緒,大多都是自導自演而來,人之所以為人,是從過去的學習,來對未來計畫,所以當下無法專注。
有趣的是當我們過度專注在某個目標時,又會開始感受到迷失,而情緒、威脅、壓力油然而生。這邊也是扣回前一篇的目標設定,要細分小目標,讓大腦得到獎勵,才能更容易地達到我們的大目標。
那怎麼辦呢?我們大腦有預設機制-神遊(放空),而專注是任務機制。當專注到了極限,那就需要適時的放空,而這時也會是創意和靈感的產生。例如這篇文章當要很認真寫的時候,就陷入沒有什麼頭緒的狀態,但當我一離身去運動或是放空時,就靈感不斷。
而神遊的困擾就是”想太多”,大腦會變成超強編劇,在過去和未來中製造煩惱,我想大家應該或多或少也有這樣的經驗。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過度運作,讓神遊成為大腦運轉的真正休息。我自己覺得不要在同一個環境下的神遊,讓自己行動,去散步、接觸大自然、運動…等,才會有好的效果。
看到目前應該會感到困惑,覺得怎麼做都不對。在一書中提到「正念」(mindfulness)。正念源自佛教禪修的教義,是一種修行方法。指的是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經驗,以開放、非判斷和不執著的態度觀察自己的內在狀態、感覺和外在環境。
其核心概念是「當下的存在」。透過正念,我們學會專注於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而非過去或未來的思緒。這種專注可以通過觀察呼吸、身體感覺、情緒或思想等方式實現。例如在深蹲過程中,只專注在深蹲的每個動作、呼吸法、中立脊椎有沒有做好,而不是等等蹲完要吃什麼。
另外,正念很重要的三個點,1.覺察、2.不評判、3.接納,意思是指,我知道我等等要做深蹲或深蹲要注意哪些細節(覺察),過程中蹲好蹲壞,我們不加以評判,那就是自然發生的事情,接受最後的結果,因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正念可以提醒我們在面對壓力、煩惱或情緒困擾時,大腦要開始編劇的時候停下來,以觀察和接納當下的經驗,而不是被它們所控制,要有個煞車或理智的聲音跟情緒對話。
正念訓練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增加「心流」(flow),更高品質的專注,亦或是說最佳狀態 (in the zone)。心流是一種全身心投入且高度專注的狀態,當人在從事具有挑戰性且具有目標清晰性的活動時,會產生這種狀態。在心流的狀態中,通常對當前的活動感到全神貫注,專注力高度集中,並對所做的事情充滿投入感。大家是否有曾經進入心流過呢?
綜上所述,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力不從心的狀況,也會有情緒湧上,保持正念,適時的讓大腦去神遊,把可控的跟不可控的壓力來源寫下來,定期清空,才能讓自己在過程中保持專注,持續地往目標前進。
(圖片來源網路)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專注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圖文不符,用一下比賽照片,帽子還歪掉🤣)
飛輪騎起來🚴♀️
👉7-8月 松山運動中心 每週三 晚上 6點30分至7點20分
(5-6月舊生有優惠)
想聊天的來~
想運動的來~
想聽音樂的來~
#松山運動中心 #飛輪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訓練工事- 正念(mindfulness),專注當下。
專注在我們可以控制的,不能控的也無能無力,結果的好壞就是結果,不去評斷,然後接受它。
SSB依然是最愛👍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教練是行為改變的專家(HY教練)
目標設定,成功的起點
HY教練的第二場運動心理學講座「如何設定目標」聽後心得分享,未來還有兩場(如何專注、情緒與壓力管理),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加入! https://reurl.cc/Ovk10
又是拖稿的一篇,總是喜歡在聽後慢慢思索,然後把自己再檢視一次。
●當提到目標,會想到什麼
我想答案多半會是「希望實現或達到的特定結果或成就。」,在一書中,把目標分為:結果目標、表現目標、過程目標三大類,而我們所期許的目標大多都會被歸類到結果目標,是因為我們都忽略了應該採取的步驟(過程目標)。
要解釋上面的狀況,就要回歸到我們原始面的設定–立即性,因為這會為我們帶來雀躍的感覺,會把心中最理想的狀態給帶入,會頓時充滿無比的信心跟力量。例如報名一場賽事,腦袋就會馬上腦補賽後的成就感(某種想透過賽事所達到的結果);上網買書,下單前又開始腦補,拿到書後要怎樣怎樣。但事實是,報完後,開始無所適從;拿到書後,翻幾頁後就放旁邊了。回到我們上一篇所提到,心理的因素會影響到整體的表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還沒執行就被澆了一桶水。
所以在設定目標後,勢必要好好的規劃過程,雖然結果總是那麼地能激勵人心,卻不如過程這樣的好掌握,但太過專注於結果,往往會導致焦慮。
●該如何設定目標
根據上面的闡述,進一步的了解大腦在想什麼後,就好好的來利用。我們可以設定一個長期目標,但要細分成很多小目標(短期目標),來去完成。那麼,要分成很多小目標是因為原始面的立即性,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較快的達到一個小成就後又刺激一次大腦。Dan John(肌力體能教練)說過「微小且頻繁的努力,最後都會有很好的結果」,不要想一步到位,這真的太難太難了,挫折感會很大。所以短期目標扮演了更遠大的長期目標的一部分。另外我們可以用反推法(以終為始)來預估出要完成一個長期目標,需要多少時間跟細節,把片段片段的工作事項,慢慢拼湊出一個完整個目標計畫。
上面敘述的部分用簡單的例子表達,以自體重70KG深蹲為目標,我們就可以細切一些小目標來完成,如呼吸法訓練、中立脊椎位置、深蹲動作、背槓位、…等,這些都是我們在可以完成一下深蹲要去達到的小目標,當小目標都完成後,我們就有能力可以完成深蹲,再往下一階段操作重量、組數、反覆次數(例如近期要完成30公斤 3組5下的訓練量,再往下一個重量前進),讓我們更靠近自體重深蹲的目標。所以不難看出,要完成一下自體重深蹲,是需要很多細節搭配完成,才能達到最終所要的結果。
●有了計畫(目標)後,那我們該怎麼做
這問題的最佳解答而且是唯一解–「行動」。這邊想引用中的一段話,「有時候,你會陷入一種自導自演的狀況。一切的想像都在你的心裡發生,而你已經認定就是那麼回事,然後你不知不覺被自己的情緒導引,演出自己所編的劇本。」看到這邊,有沒有覺得很熟悉,我想多半都有這樣的經驗,被自己的情緒給主導。所以真的去做,才能突破這樣的困境,完美主義是最大的敵人,只有開始行動才知道哪邊需要調整改善。
HY教練也提到心理學一點,「行動先於意義,存在先於本質」,非常抽象,所以我問了ChatGPT:透過行動,我們能夠進一步理解和界定我們的目的和意義,而不僅僅依賴於先入為主的預設或抽象的定義。Well~
另外行動的過程會有點多頭馬車,所以我想用一下設計思考的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雙鑽石模型),探索-定義-發展-執行,如圖:
探索的過程是向外發散,然後會開始找到一些方向,我們開始收斂定義,再一次的行動去發展(發散),最後選定執行(收斂),而這過程會一直重複,因為執行時會出錯或是出現需要調整的地方,我們會再一次的回到探索或是發展。
●目標執行時,我們該如何調整心態
目標的哀愁就是基本功的枯燥乏味,說真的很無聊,而人又很喜歡新鮮感,所以我們得有自我認知,在達到目標前願意付出多少。
另外是在壓力下保持冷靜、專注並建立自信,這會是在我們執行的時候需要培養的習慣,例如碰到難題就靜下來專心的思考該如何解決,運用「若..怎麼樣則..怎麼樣」的方式來找尋答案且培養成習慣,讓習慣來支撐目標,等到真的面對具有挑戰的情況時,這會自然而然的反應出來。
最後,再一次用Dan John(肌力體能教練)的話「如果剛好有個目標,那很棒。現在就開始!不要等到完全迷失才開始,然後請努力追尋寶藏。」
(圖片來源 : 輔大管院服務設計研究中心)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運動表現的「肌」礎
如果在運動表現上想要一個好成績,那肌力訓練是不可缺少的項目,這是再基礎不過的訓練,但它很低調,低調到總是被遺忘,只有被需要的時候才會被想起來,但這卻會無時無刻伴隨在身邊。
約略3-4年前在Salomon門市聽了巨人教練 楊嘉憲跟 周青 Chou-Ching的第一場越野跟肌力講座後,就開始走進肌力的世界,在這之前已開始越野跑。在進入前,我也跟大部分人一樣,有需要嗎?不就多跑多練就好,我不否認這說法,但開始了解更多後,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看著頂尖運動員也是會進行肌力訓練,那我何不也來試試看。
以耐力運動來說,太大的肌肉會有礙表現,而在最大肌力訓練時,並不會把重點放在提高肌肉量,而是在提高神經徵召肌肉的能力,這對身體的刺激與壓力會有別於徒手訓練,且有持續在專項訓練上的話,身體的變化不會到太大。如果覺得聽到重量訓練就聯想到巨巨,那大可不必,因為要變成巨巨沒那麼容易。
另一個點是傷害的預防,越野賽事不同於一般馬拉松,整段路都是變動強度,尤其是下坡段,已不是公路的下坡,而是土徑碎石障礙物的綜合路線,若真的有個不小心,有足夠的肌力,即可以減輕其傷害。
再者,有強壯的身體,在跨領域的運動表現上都不會太差,且身體還能接受更高強度的訓練。
拉回來說越野跑建構在跑動能力上,如果要有好成績,那勢必得跑起來及有快速移動的能力。而跑動能力就要回歸到路跑的基礎上,先有跑動能力再來談技術。(技術建構於專項訓練)
細談一下,跑動的每一步都是一個小爆發,而時間拉長就是缺點的暴露。而爆發力(P)=力量(F)*速度(V)。爆發力、速度(反應時間)又是與生俱來的,雖可透過後天提升,卻遠比不上先天優勢。練了都還不一定追得上,不練更是追不到!鑒於速度(V)訓練的進步幅度有限,如在無法兼得的狀態下(訓練到某個程度,力量跟速度並非完全正相關),提升爆發力的最佳途徑是-長期提升最大肌力!
所以最大肌力是爆發力與肌耐力的源頭,只要提升最大肌力,爆發力與肌耐力跟就會相對提高。試想一個最大肌力200公斤與100公斤,要提50公斤來回走動,誰可以走最久? 誰可以把50公斤舉起來最多下?
身體是一個完整的動力鏈,上下半身的動作會互相影響,也會互相合作。從相鄰關節假說來看,一環牽一環,當有狀況,(由下而上舉例)腳踝影響膝蓋、膝蓋影響髖…一直到末端問題被解決為止(正是所謂的代償)。
所以耐力運動到中後段當肌力不足的狀況下,動作就會跑掉,用不正當的姿勢來代償維持,賽後休息完,就會開始感受到不對勁,甚至在過程中就很不舒服,硬撐到結束。而透過肌力訓練,能讓我們在高度抗疲勞的狀況下,盡可能地維持應有的動作。
時序到了炎熱的夏天,大多數的賽事都會在下半年,對於有賽事安排的人來說,建議在非賽季期間,先把肌力拉起來,但對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沒辦法完全不做其他運動,所以這是一個配比概念,非賽季時把肌力訓練的比重拉大,到了賽季期間,就把專項訓練比重拉大。
然後不要排斥重量訓練,以為重量就是很重,這是相對的概念,一個沒訓練的人20公斤就很重,就足以對身體產生壓力,而不是一定要100或200公斤。習慣後再慢慢疊加,身體會越來越好。你必須嘗試走進重量的世界,才能感受重量所帶來的改變。
最後,專項要不要練?要!你要跑步跑得快就要練跑步,騎車要快就要練騎車,游泳要快就要練游泳,而肌力是在背後支撐的基礎,當然也可以說要變強壯,就要重訓。
無情工商-周青X楊嘉憲|長距離越野跑的訓練秘訣講座 報起來! https://reurl.cc/nDO6M2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越野跑
運動需要看「心」?
「接觸新的運動好緊張」
「訓練遇到瓶頸很沮喪」
「比賽到後期好痛苦」
「運動」與「心理」關聯有多少,應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人心」是最看不見也摸不著的。但是藉由專業講座與自己親身體驗,是可以「從僅有情況的判定可以給方向」。
「運動心理學」,把「運動」兩字替換其他領域,也都有相關的心理因素連結。不管在那個領域,有「人」就有不同變化因子。從溯源開始,如出生背景、成長環境等,皆是造就目前人格特性之因素,這對後續事情的發展都有著極大影響。
往下延續,若是要在此領域有所精進,勢必要在「心理」有所改變與建設。
但「心理」可以改變嗎? 以自己多年運動經驗,認為是取決於「有多想要」,企圖心會改變個人的行為已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但在改變的過程中,想法與目標改變時,得出的成果也會不同,換個說法,就是「換個位子換個腦袋」,當想法不同時,當初的堅持就會隨之消散。
人的想法與目標會改變的根本原因,可以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解釋:
1.基本需要:生理(食物、水、空氣)、安全(人身安全、生活、健康)
2.心理需要:社交(友誼、歸屬感)、尊重(聲望、成就)
3.自我滿足需要:自我實現
當時空背景屬上述某個階段,除了原始設定(溯源)外,當下心態隨之影響與變動。例如,很多運動競賽者初始開始運動是為了興趣或健康,一段時間後,開始參加比賽,從運動變成競賽,這就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狀態。但不管在哪階段開始,一定會為了某個項目而改變,而最終會朝向自我實現。
而心理狀態不外乎是「心」、「技」、「體」的呈現,此會影響到運動表現。以下簡述這三方概念:
1.「心」:撇開溯源的原生設定、快樂愉悅不談,第一面對就是「恐懼」,我們的想法、心念、情緒都會產生影響,而且行為永遠表現著內心的恐懼,那如何克服? 自己本身覺得最快的方式,就是回歸前面講的「有多想要」的企圖心,敞開內心接受,然後過程中的學習與體驗就會一步一步消除恐懼,轉而到賽前的興奮,這另一方面也取決練習量,越是熟練越不感到害怕。
搭配HY教練講座上提到「有限和無限遊戲」的概念。每場比賽都是有限的概念,都會結束,但運動生涯是無限的概念(除非不運動了),這心態的不同結果就不同。講座的例子我覺得超讚「Winner stays」,各位怎麼看 😊
2.「技」:以「跑步」的專項技術,我能想到的是跑姿 / 肌力訓練推拉轉走,人體最大負重潛能動作的熟練。越是熟練,就越有把握能創造出好的結果。
3.「體」:體能可細分成「體能」與「肌力」,對跑步來講速度會建立在技術/體能/肌力的平衡發展,舉例5公里30分,進步到5公里25分,固定距離內所跑出的時間,確實是進步指標,但會有點難判斷是體能進步,還是肌力進步。但肌力卻比較能做到量化,控制「重量」、「反覆次數」、「組數」,可以從這邊去觀察到肌力的變化。
此外,還有個迷思: 「跑量越大,進步越多?」或「重訓做得越多,進步越多?」這多是訓練時的障礙點,我也還在參悟中! 這是出於心理的不踏實感,很多人也都有同樣的狀況。目前我的答案為「看情況」。
若初學者蜜月期的狀況下,較容易嚐到那個甜頭,所以理所當然覺得堆跑量/訓練量就會一直進步。但脫離初學者階段後,雖會有幫助,但幅度就會相對變很小,所以會開始加大劑量,但非常有可能被反噬,因為身體疲勞恢復不過來。
針對這觀點,讓自己想去探究那個過程,目前正在實驗中。身邊一位神人,每月月跑量最多100K,全馬成績沒特別狀況下,基本盤330,他的肌力也不弱。徐國峰教練(姿勢跑法)曾經說過撞牆期的進步「拐點」,不再是里程數,而是「訓練品質」,這邊就會走入科學化訓練的議題,神人朋友真的是科學化到了極致。
總結這部分,我的用意是建議大家控制在「適量」的訓練,因為過度訓練會影響身心靈,套用Dan John(肌力體能教練)的話:「人生已經夠瘋狂了,不要再加入瘋狂的訓練」。
接續過程中或是過程後,除了成功外,有沒有辦法接受失敗,但真的失敗嗎?這裡很有趣,很多會陷入沉沒成本的謬誤裡面,我都投入那麼多了,差一點而已,這時就會掉進去謬誤裡。在〈像頂尖運動員一樣思考〉一書中有提到「決策平衡」能幫助當下做出一個深思熟慮後的決定。轉換目標,專注過程,即便真的失敗,還是能從過程中獲得到其他學習,如體能、技巧,這樣「失敗」就不再是失敗,在此也想點出每件事都會有其代價。
綜合以上,回到文章一開始三個例子,當我們有很想要的時候,就會有其出路→心態的轉變:
◎「接觸新的運動好緊張」→想嘗試就能克服緊張
◎「訓練遇到瓶頸很沮喪」→調整心態檢示自己狀況,不要把自己逼到絕路
◎「比賽到後期好痛苦」→身體若無狀況,就堅持到最後(回想訓練時的辛苦) /這次沒有完成對於我的意義會是甚麼?
回扣前面,「僅有情況的判定」,因個人變化,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正解,所以沒有標準答案。我想這就是運動好玩的地方。而我也還在學習中!
本文為參加 HY教練在 #喜茲體能 五六月所舉辦的運動心理學系列講座心得分享,未來還有三場,每場主題都不一樣,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加入! https://reurl.cc/Ovk10
另外也感謝巨人教練楊嘉憲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圖片來源網路)
很少貼飛輪相關的內容,近期學生有貼一些飛輪影片給我看,我是充滿Respect,因為我辦不到,然後那樣的風格也不會在我的課程上出現,所以我只能老老實實地踩車🤣。
課程安排上進化了2-3次,有一點脫離當初去受訓的狀態,比較偏往踩功率課表的概念下去安排,有目地性的安排8-9堂的課程,每堂課都有要完成目的。
昨天3堂的心率大概都長這樣,課程排出來後,這就是我心中的心率圖,昨天是有點辛苦的一晚。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飛輪
訓練工事-減量週
身體接受強度到一定程度後,適時的把量往下降,主要是希望身體可以吸收並恢復,再銜接下一次的強度期。
而我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受傷,一旦受傷就得花更多時間去復原,真的得不償失。如果真的真的很想動一動,低強度區間的動態恢復是很好的選擇,但…總是有個但是,有辦法控制自己不貪心去碰強度區嗎?(笑)
另外是身體疲勞控管,感覺不對,務必馬上收手,因為就算動作沒問題也是有受傷風險。
然後語重心長的說,如果都知道,那就好好訓練,好好休息(休息包含放鬆),不然其實什麼都不知道🤔️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訓練工事-
動作檢視過程,今天到這個重量開始有點跑掉,然後打住不再繼續,回想有哪些因素造成。(開始陷入沉思)
今天腰帶的快扣斷開,還好有零件可以更換,省了一筆🤣
#持續進步持續教學
Click here to claim your Sponsored Listing.
Videos (show all)
Category
Address
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南路一段2號10樓
Taipei, 105
專為樂齡族創造的發展舞台! http://www.5070.com.tw 樂在生活・樂在工作 To be、To give、To enjoy!
中正區襄陽路13-4號2樓
Taipei, 105
教練(Coaching)是透過自我覺察,來協助人們發展潛能,實現目標的職業。達真提供國際認證的教練培訓課程與1-1教練,教練課程的特色在訓練心法的覺察及教練技術的實做。
八德路二段15號
Taipei, 10666
哈囉~我是芙星✨️,也可以叫我小芙🌿 在我這裡快樂、幸福就在每一口,人人皆有口芙。 我透過創意、有趣&開心的方式,讓大家認識優質營養並且變得健康~ 快來瞭解如何擁有吃出來的效果、商機&富足的人生☺️
中山區南京東路一段8號4F
Taipei, 104
🎱全台首創撞球教學平台🎱在這裡我們提供完善的訓練方式以及專業的指導,用簡單易懂的課程讓你了解撞球! #Billiards Training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