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e of Brain and Mind Education

Initiated by Anson & Ricky Chan, the only two International certified Brain-Based & Habits of Mind T

Photos from Institute of Brain and Mind Education's post 23/07/2024

迎接開心愉快的暑期工作坊來臨!

很期待明天,第一天的「透過建立心智習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工作坊,急不及待要見見參與的有心人。

參加了的朋友請注意:
地點 - 聖公會聖十架小學
時間 - 9:00 到 9:15am 簽到
證書 - 全期三天共6節,超過3節遲到或出席率不達5節,將不獲發出席證書

13/07/2024

追求卓越 vs 逃避內咎

很多非常用心教孩子的父母,為了避免孩子犯錯,都慣用「歸咎罪責」及「負面後果」的教導方式,如孩子搶去其他小朋友正在玩的玩具,父母便會說:「人哋玩緊個玩具,點解你唔等人哋玩完先才玩?你冇其他玩具玩咩?一定要搶人哋果個?咁樣係無禮貌架,以後個個小朋友都怕咗你,其他家長見到都唔想佢哋啲小朋友跟你玩,如果老師見到一定會罰你架。你想唔想無小朋友同你玩,老師都唔鐘意你?」

以上的教導方式,家長只側重短期目標,希望以負面後果恐嚇孩子,加重其罪咎感,使其以後不敢再犯,但忽略了去保護孩子的原始追求欲(日後追求理想的動力)、孩子的自我形象和自尊感。

「唔等人玩完」即「衝動」、「無耐性」(不用講出口但含意如此);「你冇其他玩具玩咩」即「你貪心」;「一定要」即「固執」;「搶」及「無禮貌」就必定是負面定性!大家可能會問:「搶人玩緊的玩具,不就是衝動、無耐性?自己有嘢玩還要搶人的,唔係貪心?其他的不要而硬要那玩具,不是固執嗎?動手去搶不是無禮貌嗎?」

大家想想,遇到心儀的對象,會否等身邊其他所有人都追求不果才會去嘗試?人人都希望入讀那間很有質素的大學,既然這麼多人爭,又有其他大學,自己就應該放棄?發現理想的工作/職位,大家會等沒人有興趣才去應徵?參加跑步比賽,讓所有參加者過了終點自己才過?否則就是衝動、無耐性、貪心、固執?倘若發現較理想、較好的東西而希望爭取就是衝動、無耐性、貪心、固執,那麼未來孩子甚麼也不想嘗試、不願爭取、甚麼也沒有所為、無動機改進改善,是否就符合我們作為家長的期盼?

那麼遇到孩子搶別人的玩具,我們應怎樣處理?

(1)我們應問孩子:「為何希望得到那個玩具?」「那玩具比其他玩具好的地方?」來幫助孩子非只為衝動,而是真正有比較而發現所追求目標的價值;

(2)邀請孩子留意每一個小朋友,每一次只能投入玩一項玩具、看一個電視節目/視頻片段,帶出取捨的概念,再問孩子:「如果在同一時間內,只能玩一個玩具,你會選哪個?理由/價值在何?」讓孩子將心目中的價值排優先次序;

(3)倘若孩子在思考比較後,仍然覺得別人正在玩的玩具是最有價值,如果孩子有相關經驗,可以問孩子:「你見過小朋友/大人搶別人的東西,會有何後果?」讓孩子自己思考做一件事會帶來的後果(如果無相關經驗,就用角色扮演方式,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東西被搶後的感受);

(4)問孩子:「除了即時去搶的方法,還有甚麼方法可玩到那玩具?」引導孩子遇自己未來喜歡的事物,可有不同的方法去爭取,如孩子想得不多,父母亦可補充幾種(有好有差的方法更理想);

(5)讓孩子比較大家所想出的方法,問孩子:「哪個方法最好?哪個方法最差」,但重點是幫助孩子自己去分析每方法所帶來的正、反後果;

(6)最後,問孩子:「下次再遇到你喜歡、希望得到的事物,你會怎樣處理?」(資優、較成熟的孩子,期望可講到上面的思維技巧)/或問:「下次想玩其他小朋友正在玩的玩具,可以怎做?」(年紀較幼的孩子,期望可講到其他爭取那玩具的方法)

這樣,既能肯定孩子對追求美好事物、追求成功、追求卓越這原始動機的認可;又能幫助孩子去分析、確定自己目標的價值;同時明白人生資源有限,要作出取捨;最後要尋找最合適、最理想的方法去爭取,而失敗不應放棄,只是未找到合適方法而已。對比只用負面角度歸咎孩子的動機,只側重行為負面後果而使孩子對選擇不合適方法去爭取想要的而感愧咎、羞恥,是否更能培養積極進取、追求卓越的品格?

07/07/2024

考考注意力,了解神奇的人腦!

30/06/2024

登堂入室的「腦基礎教師」(Brain-Based Teacher)

絕大部份校長都不會認同,獲大學培訓及認可的教師能真正處理到課堂內複雜的學與教及學習多樣性問題。近年在不少的校長及課程主任培訓課程中,都不乏有過往經歷過「腦基礎教學」的主任、校長會分享「腦基礎教學技巧」和應用後的效果,所以近年到新合作的學校,當中都會有校長、主任或老師是之前認識的,或早年已參加過我的培訓,又或是他們的同學(校長、課程主仼班)推介。今年剛合作的一位校長,就是之前參加過我的培訓,而她的一位副校長也是來自曾經跟我合作上年的學校,其互動教學果效甚獲這位校長欣賞。

越來越多有心的老師,對我們所倡議的教學技巧感需要。最近就有兩位很有心的教師聯絡我,問及會否再開辦「腦基礎教師」培訓及認證課程?原因是除了這課程是以「師徒制」手把手的方式確保老師掌握我現在每天培訓的學理和技巧,並能真實解決課堂教學的挑戰,及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效果,還有可幫助其他老師改善教學外,其他只上工作坊的都要靠自己的天份和摸索,與從錯誤中學習。所以近年很多認識「腦基礎教學」的校長,都會很樂意邀得「腦基礎教師」加盟自己的團隊,幫忙帶動其他老師。

雖然我的精神和體力都有限,但培養傳承者正正是延續「腦基礎教學」和使更多老師得益的方向,因此幾辛苦都願意「捨命陪君子」,看看教育界是否仍有有心人有興趣、有抱負、有需要?

預算只收4-5位朋友,如有興趣可參考附件,及直接聯絡我。等您!

24/06/2024

有感而發,怎可怠慢!

每到一學校分享/主持工作坊,如果有做問卷調查意見的,都會超過95%表示工作坊對他們有幫助及表示喜歡,但之後會成為我臉書上新朋友的就不到5%。所以參與工作坊時開心、投入、認同、覺得有用是一回事,但真正希望繼續學習、應用又是另一回事。

我臉書上接近五千位朋友,當中除了我的好朋友、親戚、有感情的學生外,絕大多數是我到過超過500間學校、主持超過上千場工作坊中,真正有心、好學、願意為孩子付出、希望提升自己及落實於教導孩子的有心人、好老師、盡心盡責者,當然也包括家長。甚至有些沒有參加過我的工作坊,而透過我的文章而志趣相投的有心人。所以我可以大膽說,這裡的朋友中,絕大部份都是社會中有質素的一群(否則很快就被我的長文悶死而退出)。

剛收到一位好老師、有心人就我要「減少工作」的文章回應:
.. 剛做了考績,校長又問:「点解你在教學上會有這樣的大躍進?你不像其他同事,全班認真投入,又高參與……」心想:我就是用了你上課的技巧...

在我而言,每晚夜瞓,每天早起,每分每秒都在衝衝衝,希望做好每一次的交流、培訓,有時容易迷失在「當時正面積極有反應,背後不知是否有幫助」的疑惑中。幸好每次聽到他們真實運用的實證後,就好像在漆黑中見到曙光,重新看到自己的定位。回想,這二十年來久不久都會收到不同老師實踐後被校長、教育局認同的好消息、強心針。非常感激他們對我的回應、關顧、提醒、鼓勵,衷心感謝!!

再看這位老師跟我分享中的這幾句:「你不像其他同事」 、「全班認真投入」、「高參與」,大家就會看到仍在盡心盡力、用心學習和為學生奮鬥的老師之孤獨、默默耕耘而沒有得到支援。原來絕大部份其他老師的課堂都是學生不需認真和投入,且參與度低的,大家只是易地而處想想那些一年200日,每天坐在課堂五、六小時不用參與、無法投入學生的感受和對他們腦部發展及成長的影響,就會明白我的心急和感受。然而,校長給予這位好老師考績高分後,又如何推動、幫助其他老師去學習和實踐這些策略?每天觀課都見到學生無得參與、無力、無奈,校長是否讓這情況繼續?所以大家應該明白為何全校推動「腦科學與教育」的「腦基礎學校」是如此難得和重要!

看到每天數十萬的孩子在苦悶、不安、潛力無從發揮、情緒低落、慢慢動機下降、對學習失去熱情、對未來失去希望、每分每秒都希望逃進虛擬遊戲/感官世界,我們明知有方法、有技巧、有有心人等著我們支援,我們能坐視不理嗎?

看不到尤自可,明知可做怎可不撐下去?

Photos from Institute of Brain and Mind Education's post 22/06/2024

今次真的需要減少工作!

近數月常感覺胃部不適,醫師早提醒我是時常睡眠不足,透支過度,再加上年紀不小,肝臟漲大,擠壓胃部所產生的不適。

今年因疫後,學校發現學生走神情況嚴重,情緒亦不穩定,所以教師培訓的需求大增,由上年八月忙足九個月。期間需趕論文功課捱了不少夜。交了功課後,以為壓力應該減少,又知道很多家長都希望有深夜線上課程,所以五月接著開了三個深夜課程,而日間仍有工作,雖然參加的家長朋友很體諒,凌晨十二時半左右已忍著不提問而讓我離開,但答問需要很集中,因不想答漏、答錯,引導錯了就會辜負他們的一番苦心,所以腎上腺素都很高,下課後通常要個多小時才可入睡。

到六月中,其實晚課差不多完結,只欠答問未完,日間工作已減少,但愈來愈感覺食很少東西已胃漲(即肝漲嚴重),做了運動也改善不了(以前可以),醫師推拿開藥雖可舒緩,但他堅持建議我真的要休息,減少工作。

有見下半年仍有三間準「腦基礎」學校需進行培訓及認證(我的心願希望離開這世界前能培養二十間「腦基礎學校」將我們努力了二十年的教學技巧及學理延續傳承下去,此生就無憾了),還有數間新合作的學校作半年及全年的觀課(真正入課堂才練到技巧)的培訓,我是很希望可培養這些有心的校長和老師的,所以要由八月初將一直忙到九月中,之後再進行到校。但以我現時的情況,不知是否能撐得到?

基於上述原因,我決定取消今年暑期的「資優及特殊教育需要」課程及「思維技巧」課程,讓我可減少一個星期的工作,養精蓄銳以準備8月12日至9月13日差不多所有星期一至六都排滿的工作。已報了名的朋友,我們將盡快辦理退款,並提供下次報名時有八折的優惠,期望他們能量解。

我沒有取消7月尾「心智習慣以培養自主學習」及「孩子培育及管教策略」課程的原因是,前者是我今年特別改良的實用課程,希望老師真正能在課堂教學中實踐同時培養能力(需要技巧)及態度(即建立心智習慣/心態),也明確掌握「後設認知」+「學習方法及目標」+「過程中自我監控」+「自我檢討及改良」的自主學習最重要元素,這些策略對家長培養孩子更有具體幫助(培養成功人士的態度及能力);而後者則是希望真正幫到家長能透過認識「獎勵」、「懲罰」、「責備」對孩子腦部的影響,從而探討獎、罰以外提升學習動機的方法,因很多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由於父母捉錯用神,用錯方法而由小化大,甚至導致勢成水火,整個家都在痛苦中,過往很多家長學懂及掌握後都發現大有改善,所以幾辛苦都必須做,希望家長、老師們珍惜機會!

希望把握今個暑期機會的朋友,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2QFn6jTfDoZ4XjPc7

09/05/2024

「為何year 1的實習老師可有如此的表現?」

我到學校提供培訓,第一樣考慮的是「如何真正使老師和學生得益?」因為如果我花了全體老師參與工作坊的時間,及準備課堂讓我觀課和評課,最後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沒有明顯改變、改善,我就是在浪費學校的資源、加重教師的壓力和摧毀老師日後的學習動機。

基督教粉嶺神召會恩光幼稚園今年是第一年邀請我進行校本培訓,參與了共約四天的工作坊,所有老師均接受我觀課及進行經驗交流,只是全年四天的觀課,已見到老師們在課堂中無論是K1或K3的學生,都能百分百積極參與、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能放能收自律合作,而且見到愈是後期被觀課的,技巧愈純熟和效果愈明顯。這就證明先前被觀課的經驗,能承傳到其他後來被觀的老師,即我們這種評課交流的模式,應該能產生效果。

最後一次觀課當日,負責的主任更向大家分享,原來近排在她們學校實習的兩位 Year 1 同學,被導師觀課後,導師竟然十分驚訝,不明白為何這些第一年的學員,竟然在管理秩序及教學上有這麼高的效果,是以前未見過的。原來,這校的老師平時不斷熱衷的嘗試、交流、潛移默化,竟能讓這兩位從未上過我工作坊的新手學員,也練出非常具效能、獲欣賞的教學技巧。

我和太太拋棄穩定的教席去推廣,當然知道這些策略和技巧的效果,但如果無法讓全體老師嚮往實踐,也是徙然。很高興能跟這間擁有熱誠及好學文化氣氛的學校,和那批有心、有力的老師合作,方能使我們的教育理念,落實到教育孩子身上!

07/05/2024

第二次就脫胎換骨!

究竟幾長時間、幾多次的培訓,才可以使老師掌握讓二十多個學生全民參與、全程投入、主動積極、完全處理學習差異的教學技巧?答案是:一次觀課交流後。

昨天到澳門利瑪竇中學的小學及幼稚園觀課,想不到老師們只經歷了上一次我的觀課、評課及交流後,她們今次在課堂中已能真正達至百分百學生參與、完全處理學習差異、學生愈上愈投入合作、流暢愉快能放能收,在其他學校做不到的效果,想必是老師本身的熱誠好學、學校的教育文化、個人的聰敏天份才能在這短時間就有上述效果,使我十分讚嘆!(如果欠缺上述條件,我遇過有些老師被觀第四、五次,所提醒的問題都完全沒有改善)

附圖是介紹其中一節幼兒班(K1)的課,當中二十多位3-4歲的幼兒,在老師純熟的「腦基礎」技巧帶引下:

(1)全部同一時間,二人一組互相獨立交流。以我的經驗,沒有「腦基礎」教學技巧,一定做不到,即在澳門暫時應該沒有一間其他的幼稚園做到,大家可到不同學校看看。(作用:促進幼兒獨立思考、語言表達力、社交溝通能力、忍耐聆聽能力、理解指令能力、注意力和合作性)

(2)較聰明的幼兒會搶著答問,理解力較弱的不知所問,通常老師一問只有數名舉手的幼兒可答,其餘不是因沒機會作答而沮喪,就是走神恍惚,不知所以。但圖中可見,百分百孩子都可就老師的問題即時用手勢作答,而老師亦可即時知道哪些孩子理解或不理解而跟進,莫非這班全部孩子都是聰明、理解力強、動機強的?(愈多機會參與,理解力、思考力和學習能力才能不斷提升)

(3)老師播音樂,全部幼兒可享受、投入輕鬆的跳舞走動。(作用:如果是過度活躍孩子,必然喜歡舞動,但0-6歲是小腦發育的黃金期,所以其他幼兒也一樣享受,同時促進小腦發育及多巴胺釋放,而多巴胺是提升內在動機、正面、開心、勇於嘗試、喜歡跟人溝通相處的腦內化學物)

(4)音樂一停,孩子自動找櫈仔坐下,沒有櫈的一位就出來嘗試將一幅顯示正/反行為的圖貼在白板上。大家可見,剛才(3)所有的學生是自由舞動的,現在全部自己找位坐下,並專心望向分析及貼圖的同學。(作用:給予機會讓幼兒鍛練能放能收的自律能力,否則平時只是坐著,一有機會玩就易失控。此活動重複跳、坐、出、入多次,幼兒就養成配合環境、老師的安排,達致收放自如的效果。還有,太長時間坐定望著老師就不能集中,所以舞動十多秒再坐下,反而容易集中聽老師/同學的分享)

更厲害的是全班上足約45分鐘主題課,而沒有倦容、走神、周身郁,反而是合作、開心、繼續想參與。在香港,如果幼兒三年都在這模式的課堂學習,升上小學後很多孩子都被讚為主動、大方、懂思考、有領導才及成績優異的。

學校教的不單是知識,而是重點提供空間和機會,讓孩子發展能力(例:思考力、注意力、理解力、溝通力、社交力、應變力、自律性...)及培養品格(例:尊重、有禮、合作、自信,關心、積極、知所進退...),而且是每課、每天都在培養,這就是廿一世紀教育最先進的發展方向。

Photos from Institute of Brain and Mind Education's post 12/04/2024

善用暑假,讓我們每天都在放假、旅行!
暑期「腦與思維」實體課程-開始報名

很多老師,返工時面對不少教導學生上的挑戰和壓力,又找不到有效的解決方法,就在每天都在監獄、困苦之中,因此倚藉著暑假去旅行,尋求短暫的放鬆和解脫,所以旅行對老師十分十分重要!

倘若我們的心態長期如此,即一年三百多日返工都是活在困苦中,快樂的日子只有十數日,大家認為這樣的人生快樂嗎?健康嗎?

在我而言,當我有能力使每一天到學校的培訓都見到效果、感受到參與者的喜悅和動力,我每天都很嚮往、享受我的培訓工作,因此較長時間沒到學校、沒見老師,反而有失落、鬱悶的感覺(尤其疫情時)。

大家如果能了解不同孩子的腦特性,可能會減低我們努力而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挫敗感(不適切的預期、用錯方法);如果能掌握即時改變學生情緒、想法及行為的技巧,就會發現原來學生很合作、聽話和可愛;如果能調節自己的思想、觀感及腦狀態,縱然環境、工作量不變,但我們有能力使心境及體能處於良好狀態,工作帶來的壓力定較前大減。自己能控制、有主導權,壓力就能變成動力!

就讓我們利用暑假,透過旅行來拉近跟身邊人的關係、塑造難忘的記憶、促進腦細胞的增新;也透過學習,使教學工作變得更愉快、更得心應手,使每天返工都帶著歡笑、希望、讚嘆,如在放假旅行中。這才是精彩幸福的人生!

附件為暑期實體課程資料及學校團體報名表。
網上報名:
https://forms.gle/2QFn6jTfDoZ4XjPc7

08/04/2024

怎樣感受一間學校?

很多家長會透過宣傳單張、學校自讚自的介紹或二手的口碑去了解一間學校,甚至替自己孩子選校。

曾經在教育界打滾四十年,曾經到超過500間學校提供培訓,直接接觸學校的校長、老師,甚至工友的我,可能會對每一間學校有不一樣的看法和感受。

孩子最直接的學習並非來自言教,而是透過「鏡像神經細胞」直接代入、感受及模仿身邊成人揚眉瞬目、舉手投足、行為態度的身教,就是所謂的「潛移默化」。所以對孩子未來做人處事態度,及自我形象信心建立最重要的,是家長、照顧者、學校所有人員的待人處事態度,而塑造個人的三觀和品格。

星期六到澳門利瑪竇中學為幼稚園和小學部提供教師專業培訓(腦基礎教學),一下的士,離遠剛步至校門的兩位老師望見我便跟我打招呼(香港有些學校的老師認得也不一定願意打招呼的);當中一位文老師更主動提出幫我搬行李(因每次我都會帶一行李喼設備及一個大背囊);入到場地,吳主任早45分鐘已在場接駁及檢查視聽設施,他更詢問我是否有進食早餐及是否需要水,我回應已帶備水,但他更勸我不要自己帶,因為怕我的行李重;然後Roy Sir見我滿頭汗便立刻遞上紙巾(有些香港學校的老師,當我滿頭汗時還會去關細冷氣的,因他/她自覺凍);還有,張校長就算很忙,抽到時間都會自行駕車送我到關閘,雖然我盡量推辭(因我是前線人員,自然知道校長和老師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但多次都盛情難卻,十分感謝他們的誠意!

就以上的細節,應該是學校的文化,老師/校長個人的修養品德,是無法扮出來的。他們對別人是真正留意到對方的需要而關心,並會以行動去幫忙。有這種個人特質,自然不會只為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忽略學生的需要和感受。在這環境成長的學生,不單會被關愛而感溫暖和幸福,對人更信任,還會被感染而成為關心別人、關心社會、關心世界,且能坐言起行的人。就因為這點,縱然怎樣周車勞碌,如他們有需要,我都願意協助和支持。能與他們合作,真是倍感溫暖和榮幸!

大家為子女選學校是這樣選的嗎?抑或一樣是看表面,及為對自己交代而忽略孩子每天的感受?

08/04/2024

安排暑期旅行前,停一停,想一想!

知道很多老師及家長,復活節後便開始籌備暑假的旅行計劃。尤其很多有心、努力的老師,都需要旅遊來平衡壓力,但後期知道我們一年一度的暑期課程日期跟他們的計劃相撞,都感到十分可惜。

還有上年度很多新入職全校推動「腦基礎教學」學校的老師,都未曾參與基礎培訓,所以都十分希望在安排自己暑期旅行前預留時間報讀。

有見及此,我們特定今天先發佈課程及日期,報名將於本星期五(12/4/2024)中午12:30開始。懇請各位有心、好學的老師、家長留意,並通知身邊有興趣/需要的親友。

************
(A), (D)課程為「新修訂」的課程;(B)課程從未於暑期及實體開辦給公眾的

01/04/2024

竟然敢問!咁問!

上星期觀課,真的難得一見!課題是清明,談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時有學生問:

(1)作者提到路上行人欲斷魂,那麼作者自己有無「欲斷魂」?(老師答:應該有)
(2)從何而知作者有「欲斷魂」?(老師...)
(3)如果作者都是「路上行人」,那麼究竟他是一邊行一邊作詩,抑或是事後才作?(老師...)

學生能「主動提出問題」,正是近五年教育局外評觀課總結報告中提出是「全港學生普遍缺乏」的表現,所以最新小學課程指引在教與學的環節,開章明義就提出要「提升學習動機」及「主動性」。而這間學校的學生在不同課堂中也有類似「主動提問」的特性,所以她們在上年外評的教與學環節中獲得很高的評價。

其實絕大部份孩子在未被「老師主導」的教學模式污染前,都會提出不同方向的問題,可惜絕大部份學校的老師都只重視標準答案,不會容讓、接納、欣賞孩子有疑及敢於提問,因會阻礙老師心目中的安,影響教學進度(廿世紀及之前的教育均是老師主導、知識為重)。

這間學校已超過十年運用「腦基礎教學」,他們所有老師不論新舊均已接受過我多次的觀課評課,就是剛入職的老師,也能做到學生多互動、多交流、多提出意見,重點是老師重視學生的前額葉及左、右丘腦(創意及明辨思維),所以會提供學生安全、被接納提出不同意見、想法的空間,而最後老師亦有能力及方法使學生理性地討論、接納同學跟自己不同的意見,及整合於原來課程中。

如果你的孩子有資優特性,相信他/她亦希望提出咁有深度、咁仔細、咁有創意的問題,而不被忽視及批評!

Photos from Institute of Brain and Mind Education's post 17/03/2024

人在變而教育方式不變,有資源也是浪費!

最近到一間學校主持家長講座,跟負責的主任聊起家長「出席率」問題,原來她跟很多負責為學校籌辦「家長講座」的主任均發現,近年出席率愈來愈低,甚至有一間學校,約一百人報告出席,最後只得一人。她告訴我說,跟同行多次討論也想不到原因,十分煩惱(找不到原因就找不到針對性的方法解決,如同香港學童自殺率問題一樣)。

在2019社會事件開始,以至三年疫情期間,我都曾經跟大家分享十分擔心,就算事件、疫情過去,隨之而來的「皮質醇」過高而導致社會大眾的精神健康及社會氣氛問題,會需要我們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及輔導人員的長期、大力跟進。相信認識我的老師、家長朋友亦應該聽過我說。

皮質醇是疑慮不安、擔心時釋放的腦內化學物,當長時間皮質醇量過高,就會出現退縮、逃避、不想接受挑戰、怕承擔責任、甚至怕接觸新事物、怕學習的特性。不知大家有否發覺社交媒體、平台中的回應交流也好像減少、有些以前會回應討論的朋友也慢慢消聲匿跡、需要較認真深入思考的貼文也不想去看,除了飲食旅行寵物玩樂慶祝子女等較簡單的內容仍有市場外,其他需多讀、多睇、多思考的都不會吸引?

皮質醇過高,容易導致內心的煩惱、記憶在沒有事情要思考面對時不由自主的浮現,所以乘車、行路、坐定聽別人說話時就會走神、發呆,所以在街上、車上大家可能會見不不少若有所思、恍惚,甚至唔記得下車、冒失的情況出現(ADD),即邊緣系統太活躍,常處下意識的狀態(Theta wave),而相對負責意識層(思考、清醒、抉擇、執行)的前額葉主導能力便會下降,所以不少腦科學研究發現,長期抑鬱症除了皮質醇過高外,還會出現前額葉功能下降,智能會不斷衰退。

根據上述的邏輯,皮質醇高不想外出、學習、接觸新事物、面對現實困難,哪會有動力去報名?就算報了名,前額葉執行力弱會否有能力驅使自己出門口去參加(凍、忙、下雨、未食飯也成大阻力)?前額葉的思考及集中力弱,聽了一小時講座的內容,大都走神聽不到、聽不明,他們會有何得益?既然無得益,為何要大費周章花時間出席?

今年度其實政府撥了很多資源(二十多萬)給學校籌辦有系統的「家長教育課程」,因政府亦明白只青蜓點水聽一、兩次講座,絕對不能幫到家長改變固有的想法,改變教導孩子的方式,所以必須有系統、較長期的培訓。問題是,如果培訓方式仍是坐定定聽講座,改變不了家長們皮質醇、前額葉弱問題,政府花了資源、家長花了時間、學校花了心思,家長也不會得益,參與率只會愈來愈低。所以,主持家長教育的講者、專家是否應該轉型,在講解重要教育理論的同時,使參加者可開心、互動、協作、交流(增多巴胺,減皮質醇)及即時體驗、思考、討論、解難(激活前額葉)?

有幸獲一間小學邀請為他們設計跨三年,接近三十次聚首的家長教育課程,期望透過交流討論、調節多巴胺及互動體驗的「腦基礎教學」模式,讓參與家長們不單腦知識上得以提升,就連有抑鬱徵狀或精神健康困擾的也能大幅改善(廿一世紀教育的焦貼是提升能力、改善態度,而非只傳授知識)。初步反應不俗,繼續努力!

09/03/2024

百思不得其解!解到一天光晒!

昨天獲邀為元朗區小學校長會及教育局學校發展組舉辦的聯校教師發展日主持專題演講及培訓工作坊,難得全場老師都十分投入及積極參與,連校長們也全程展現熱情和活力的互動。

講座完結前,由於我過了時,答問時段只夠時間回應一條問題,而該唯一的問題是:「平時課程很緊,如果讓學生這樣互動、百分百參與、投入嘗試,恐怕現實中教不完課程」(大意如此)。

這問題所帶出的重要意思包括:

(1)雖然我引述教育局課程指引的轉變、外評年度報告、具權威性的教育/科學研究報告證明,學習動機和學生主動性是自主學習的最重要元素,而現在香港學校所欠缺的就是學生的動機和主動性,也是2022小學課程指引中開宗明義的要求,而在工作坊中老師亦認同和感受到,且我亦示範了可即時提升學習者的動力、主動性和投入度的方法(全場可能都疲累的老師都投入,表示有興趣),既然符合指引、配合教育目標、老師本身也認同、亦有具體方法,為何老師們心底仍有保留?

(2)這非一位老師的疑慮,因我接觸過的很多很多老師都有這問題,當然有的是害怕改變,但有的是很想去做、去試而真的沒有空間,甚至最後被同事、學校提醒要追進度。既然這方向是教育局及全球教育體系都認同,要求老師去做的,為何老師嘗試去做又會有如此遭遇?

(3)教育界由上而下原本大家都知「學習動機」和「學生主動性」是如此重要,豈不是更容易推行,那麼這老師帶出的是甚麽最核心,最核心的問題?

(4)邀請我提供過培訓的學校超過500間,百分之九十九參與老師都是投入、開心和覺得有用,但最後真係全校有落實及在平常教學中的學校又有幾間?既然老師自己體驗過都喜歡、投入,為何不會讓孩子享受?問題又在哪裡?

04/03/2024

陽光與血清素效應-影響精神健康

昨天在FB分享了「多天難得一見的陽光」照片,並提提大家把握釋放血清素的機會。原因是血清素與精神健康密不可分。

足夠的血清素能幫助人平靜、放鬆、容易入睡,也能提升一個人的思考效能、自律性和睡眠質素。促使釋放血清素的方法是:大肌肉帶氧運動、無壓力、有安全感、處於熟悉的環境、跟關係良好及情緒穩定的人在一起、不被人騷擾、聽65-75bpm的舒緩音樂及戶外陽光。

近日多天沒見陽光,天色陰暗,會影響血清素的釋放。有研究發現陽光日照時間較短的季節會導致自殺率上升,這也跟陽光與血清素釋放量相關(Vyssoki et al., 2012)。因此,如果身邊有親友,原本情緒已不佳或已有抑鬱徵狀,在這段時間我們便更要多關注他們,並把握有陽光的日子,約他/她到戶外走走。當然,保持每星期有大肌肉帶氧運動就更有幫助。

附件有這研究的來源,有興趣可參考!
另外,濕度特別對男性有影響,家長、教師也需留意!

01/03/2024

女性不會知道的近況

近年愈來愈多在男公共洗手間,發現不少男士如廁後沒有洗手便離開,差不多每次都見到,太誇張!

大家會問,為何我會留意到?原因是(1)洗手位置多接近出口,其他男士由內面直接不洗手就離開,必定能見到;(2)因為我某些腦功能不太弱(你猜猜是甚麽腦效能?)

我通常見到的,都是在大型商場的洗手間,甚麽類型的男士也有,包括穿食肆制服的、衣著光鮮的、還有不少年青人。由於我有職業病,任何事情總會嘗試分析:(1)甚麼腦特性的人才會去完洗手間不洗手?(2)為何這類腦特性的人會愈來愈多?(3)這些人的出現,跟近年的教育、風氣有何關係?

不知大家有何看法?會否跟我的想法相同?

28/01/2024

罕有但難得的老師!

早前為不同院/校提供教師專業培訓,分別接觸到兩位非常有心的老師,他們在工作坊完結後仍留下提問交流,所談甚歡。

第一位是在職業訓練局任職的老師,原來使他最煩惱的是學生在課堂內「講粗口」。回想我仍在中學任職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聽到學生講粗口,我是必會勸止和處理的,可惜近年似乎無論是大學生、專業人士,甚至有些老師都會講粗口,我還以為社會文化及教育界人士已不介意別人用侮辱自己母親、用性侵犯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情緒/不滿,原來仍有老師未放棄。他的煩惱表示他對學生的品德較學業更為重視,不知現時社會、教師、家長等,是否仍認同他的取態?

另一位是在小學任教的老師,她曾在國際學校任教,經歷了我主持的整天工作坊後,她跟我說我的理念及教學模式,跟國際學校的教學方式很相似,但她感到沮喪的是香港津助學校的課程是密不透風,根本沒空間讓學生思考、討論、自學、探索。當我提到我認識的一些老師會盡量抽絕無僅有的空間讓學生討論、探索,亦見到學生的動機有所提升,她亦感慨在現時香港津助學校的慣性中,老師是絕難特立獨行去幫助學生的。我們都十分認同,沒理由有錢人的子女才能得到優質的教育,最後她更毛遂自薦表達有興趣希望我去觀她的課,十分難得!

原來我們身邊仍有很多有心、有抱負的老師,可能只是在現時的文化、習慣、環境中,似乎無人關心、重視,甚至懷疑自己只是絕少數而感到孤獨無助,原本熾熱的心也慢慢冷卻。因此,有心的人不應再沈默,縱然未必得到身邊一般人的認同,但只要堅持初心不放棄,將自己理念落實、分享,終會找到知音同路人,而這些同路人也絕對會因為遇到您而重燃希望!

21/01/2024

加分、獎勵對學生長遠的負面影響

上星期,到一間小學主持工作坊。我引述了近五年教育局外評報告中,在課堂教學範疇概括發現「香港學生普遍欠主動,對學習擁有感不足」。換個角度,就是對學習欠缺熱情和動機。

奇怪的是,千禧年教育改革的焦點就是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即是對學習的熱情和動機。但為什麼花了24年時間,用了不少資源培訓老師,目標為本、學生為本、主題為本、專題研習、主動學習、學習多樣性、自主學習、正向教育...,老師們都學到疲於奔命、百般無奈,而學生壓力亦爆錶,現在才發現做了這麼多功夫,原來只是原地踏步。2022最新小該課程指引,教與學範疇的最優先目標,竟然又再提出以「學生學習動機」為優先,其實是在玩什麼遊戲?

然後我亦提出,其實嬰兒生來就有無比的學習熱情和動機,甚至現在的中小學生,他們在電腦遊戲上也不是在展現自主學習及學習熱情、動機嗎?只是現在學校的課程及課堂的教學方式,並不是以引發學習興趣和動機出發,相反是在摧毀學習動機。我引述的學理就是「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即將「學習」透過批評、指責、強迫、打罵、當眾羞辱,彼此衝突,連繫到「痛苦」、「悲哀」等負面情緒上,孩子怎會一提到「返學」、「溫習」、「做功課」就討厭,避之則吉?

最後,我用了兩個研究帶出,現今教育界用以希望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加分」、「獎勵」方式,在五十多年前的行為學研究中(Skinner Box),已証明當提供的獎勵消失後,很快就會失去繼續學習/行動的動機;而另一個廿多年前的研究,也證實預先設定的獎勵,會導致學習/任務成功後,產生不到多巴胺引發的滿足和成功感,即動機由學習成功原來引發的滿足感,轉移到獲得獎勵上,長遠就是沒有獎勵就無滿足感和動機。

老師們聽完都感到十分錯愕,原來全港教育界一直推行了接近廿年的課堂「加分」、「獎勵」計劃,差不多所有小學都班班實行的,不單不能提升學習動機和熱情(就算搶著舉手都是為獎勵,即假的學習動機),反而長遠會摧毀學習動力。當他們再在「腦基礎」工作坊體驗如何透過安全環境,加強同事們彼此協作關係,自然地刺激釋放多巴胺,他們就明白怎樣才是真正提升學習動力及動機的竅妙(最初工作坊開始時,他們大都欠缺笑容、熱情及表現疲態,但到下午工作坊結束前,他們大都精神奕奕、笑容滿面及投入學習)。

真希望教育界不再走冤枉路,因24年已可能是一個老師教育生涯的大半,也是由24屆學生去承擔苦果,最終令整個社會失去朝氣和兢爭力,實在十分沈重!

Photos from Institute of Brain and Mind Education's post 12/01/2024

世界上有哪些學校真正重視學生的「腦」發展?

由我們認識「腦科學為本的教育」(Brain-Based Education)開始,就盼望著學校無論在辦學宗旨、日常行政運作、課程編排、課堂教學、學生輔導、課外活動/輔課活動、家校協作、學生表現評估、校本評核等範疇,也能基於「腦科學」的研究與學理的,這樣的教育才是最全面、最科學、最人本、最切合廿一世紀、最劃時代、最有利於每個孩子因應其獨特性成長與發展的。

努力推動了18年,我們都是日以繼夜,夜以繼日,來者不拒(只要學校、老師、家長)地將這理想去傳承的,但無論推動者怎努力,缺少了懂欣賞、志趣相投、有相同抱負、具學習和實踐能力、有熱誠、肯擔當的伙伴,也無法全面及長期的落實。因要全面及長遠發展,非得到上致校董會,下致每一位老師、職員、工友的認同和配合,是難以推行的(有些校長想,主任不想;有些老師嚮往,但校長不想長期落實;有些校長及老師均想,校董會不認同),因此能有一間學校,可上下同心發展全世界從未有試過的「腦科學與教育」融合的領域,殊非易事!

非常幸運和感恩,18年後的今天,竟然有六間學校能有如此的抱負、熱情和魄力將夢想實踐。大家現在看的只是數行文字,但她們所承受的挑戰、質疑,所付出的心力、汗水是難以想像、衡量的(並非教育局要求,是學校自己為學生額外做的)。

這六間「腦基礎認證學校」包括:牛津道啟思小學(銀獎)、聖馬提亞堂肖珍幼稚園(銀獎)、天主教博智小學(銅獎)、香港真光中學幼稚園(銀獎)、元朗商會幼稚園(銀獎)、明愛莊月明中學(銀獎)。

剛收到明愛莊月明中學的學校快訊,當中有提及成為「第一間腦基礎認證中學」及「第一間設置腦訓練中心」的心路歷程,及如何真正配合廿一世紀以學生「能力」及「態度」為教育重點的方式-既重視理論,更重實踐執行(如練武),藉此跟大家分享。

06/12/2023

博覽預告(3):真正觀賞過「腦基礎教學」才能比對出一般上課模式的問題-中、小、幼教學示範

香港校外評核報,近數年都提及香港學生在課堂表現合作,唯欠缺「主動性」。有趣的是香港近十年都在推動「自主學習」,而「自主學習」第一先決條件就是「主動性」,意思就是這麼多專家十多年來為香港老師提供的「自主學習」培訓,竟然無法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是否培訓只著重於模式、活動設計、教學編排而欠使學生投入、雀躍、開心、享受的元素(多巴胺、狀態轉換)?

近年很多「腦基礎教學」運用得很好的老師,被專家們觀課後都被獲邀作「自主學習」的教學示範,會否有「腦基礎教學」元素,才易激發起學生的主動性和投入度?因此,我們很努力邀請了在「腦基礎教學」十分有經驗的老師,在博覽的上午時段,線上跟大家示範課堂教學,並分享個人的經驗和心得。大家可以在他們的課堂中發現:

-絕大部份活動是百分百學生參與
-透過簡單的肢體回應使專注留心
-個別學生不理想的狀態快速改變
-情緒開心、投入但可以能放能收
-高參與率及自由開放的答問空間
-學生思考、交流、主動學習率高
-幼稚園孩子能自律進行合作學習
-高中生能展現年靑人應有的活力
-適切調節腦內化學物及學習狀態

作為家長,參看後才會明白為何一般學校的教學模式會慢慢侵蝕孩子/學生的學習動機、積極性和學習能力。會更懂得選擇真正對子女長遠有益的教學模式。參與過「腦基礎教學」工作坊的老師,就更清晰相關技巧的運用。

網上報名:
https://forms.gle/mjLqCAjLQ98tjmWY6

04/12/2023

感動我的好老師!

今年開學至今已多次到澳門為兩間學校提供「腦基礎教學」教師培訓。在香港到學校培訓,我通常早上4:00左右起床準備簡報,6:30出門口駕車直接到學校,雖然帶同8-10kg儀器,也算方便,來回交通時間差不多三小時。但到澳門,要早一晚乘一小時船,再轉的士到酒店Check-in,加埋執行李四次(出發前、到酒店、離開酒店、回家後)、過關,來來回回最少比在港到學校培訓一次,多用了4-5小時,更吃力的是帶著8-10kg的儀器、行李上船落船、上車落車,人年紀大了,便感吃力,有時不小心更會手痛腳痛。

今年在香港培訓已很忙,最少有五間學校的培訓是由於我沒有時間而推辭或延期,為何還要這麼辛苦到澳門培訓?之前有提過,是邀請我的校長、主任十分有誠意,且願意承受行政安排上的麻煩,所以感動了我。當然,我亦答應過自己,仼何地方有老師希望學習「腦科學與教育」、「腦基礎教學」以幫助學生的,有一分力我都願意去支援。

兩星期前,我到其中一間學校觀課,而那批讓我觀課的先導老師,都是自薦參與的(代表真正想學)。觀課安排是八人分兩組,當一組接受觀課時,另一組會參與觀課,從中互相學習,亦會在當天放學後的交流會中分享所見的亮點。當中一位姓冼的老師,上午第二節她忘記了去觀課,後來我們邀請她去觀最後一節課作為學習(補償),誰不知她除了觀我們安排的那節課外,還自己利用午膳的時間,借了第二節課的四十多分鐘錄影片段去看,使我十分十分欣賞和感動。

在香港,一些原本需參與觀課老師,如果學校安排了有其他任務,就索性不出席觀課,也不會希望去觀另一節(因學校不知其要參與觀課,有公務安排了就作優先處理,學習「腦基礎教學」的優次放最後);甚至有些忘記了去觀課,說聲「對不起」就算;有一些屬較有責任心的,就跟負責主任/副校長的安排去觀了另外一節便算,從未試過有一位是既出席補觀的一節,也同時主動尋找漏看一節的錄影再看。

當年,師父(Dr. Eric Jensen)獲邀來港培訓老師,我和Anson自費、抽自己空餘時間,甚至已學過的也重複再上、再學。今天,當遇到跟我們以往一樣有心想學,不怕辛苦的老師,我們怎可怕辛苦而不教、不支持呢?

師父二十年前到香港培訓了上千位老師,就算只得我和Anson兩人繼續發展、推動,最終也有超過二萬名香港老師能有機會參與過「腦基礎教學」的培訓,更有超過五十間學校作一年至十年的校本長期深化發展。所以,只要在澳門尋找到兩位跟我們一樣有心和願意學的老師,說不定未來全澳門的老師也會有機會受訓,全澳門學生未來也因此得益?能遇到這樣的一位老師(其實其他的七位先導老師也有同樣特質),我怎會不開心,不珍惜?捨命陪君子!

Want your school to be the top-listed School/college in Hong Kong?
Click here to claim your Sponsored Listing.

Videos (show all)

Brain-Based Teaching: Kindergarten think-pair-share
Kindergarten Brain-Based Teaching

Address


C, 11/F, Legend Tower, 7 Shing Yip Street, Kwun Tong, Kowloon
Hong Kong

Other Hong Kong schools & colleges (show all)
King George V School King George V School
2 Tin Kwong Road, Ho Man Tin, Kowloon
Hong Kong

King George V School is ambitious in developing its fine traditions of high achievement and creativity in an engaging, enjoyable and sustainable learning environment.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Fair in Hong Kong (EHEF)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Fair in Hong Kong (EHEF)
Hong Kong Central Library Exhibition Gallery 1-5, Causeway Road, Causeway Bay
Hong Kong

www.ehef-hk.org 3月15-16日 銅鑼灣中央圖書館展覽廳

E nail E nail
銅鑼灣渣甸坊28號
Hong Kong

招聘學徒~~勤奮有禮,有責任心!聯絡: 21470200 (12:30PM-9:00PM)

St. Joseph's College St. Joseph's College
7 Kennedy Road
Hong Kong

sjc - legend of hong kong.

Tak Nga Secondary School Tak Nga Secondary School
18 Tat Chee Avenue, Yau Yat Chuen, Kowloon
Hong Kong

Tak Nga Secondary School is a Catholic girls' school founded by the Sisters Announcers of the Lord i

King's College, Hong Kong King's College, Hong Kong
般含道63A
Hong Kong

《 豆芽 の 成長 》 《 豆芽 の 成長 》
( 特別行政區 )
Hong Kong, H.K.

致力 : 協助家長幫學童 ~ 培養適合屬於自己 個別の優良素質 -> 從而,快樂?

Hong Kong Jewish Film Festival Hong Kong Jewish Film Festival
One Robinson Place, 70 Robinson Road, Mid-Levels
Hong Kong

Join us as we celebrate our 25th edition, November 9-20, 2024. You don't have to be Jewish to attend

Calvin Sun Education Center Calvin Sun Education Center
401-408, 4/F, Belgian Bank Building, 721-725 Nathan Road
Hong Kong

Welcome to the Official Calvin Sun Education Centre page. Make a difference, Strive for excellence!

Shopping USA 03 Shopping USA 03
29 Ngan Shing Street, Sha Tin
Hong Kong, 852

From St. Rose to St. Rose

Queen's College Queen's College
銅鑼灣高士威道120號
Hong Kong

This is a page run by passionate alumni and is not an official page of the school.

TWGHs Wong Fut Nam College TWGHs Wong Fut Nam College
1C Oxford Road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