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

新樂園藝術空間從1994年籌備,1995年正式開始營運至今,並以藝術具實驗性及當代性為創作精神,以突破空間限制並擴大藝術社群交流,朝向跨領域及跨地域的多元方式,希望發展出台灣當代藝術與文化的不同面向。 Established in 1995, it's now on the fifteenth year.

新樂園藝術空間從1995年成立至今,維持一貫不斷嘗試藝術創作突破的態度,提供一個良好的場域,給藝術愛好者發揮所能,並展現一種兼具實驗性精神及學術價值的藝術觀點,以開放的態度容納更多不同的可能,為一直以來抱持的初衷。

期望許多對藝術領域有愛好的人,歡迎來到新樂園走走,將可體驗到另一種藝術的可能,歡迎一起交流。

Shin Leh Yuan (which means New Paradise) Art Space is an artist's collective-operative gallery. Members' change takes place every two years. In this way, we try to input new experience and experiment to both the creation of artwork and the ope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12/07/2024

#2024開源人年會新樂園跨域議程軌介紹2
#此次徵件投稿團隊介紹002 #每日一介紹之一口氣介紹四場講座

#講座地點國立臺灣科技大學106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四段43號
#感謝台北市文化局國藝會支持新樂園藝術空間

我們如何與『藝術』直接相關?或者藝術已經化為空氣、水、泥土、陽光,各種樣貌滲透到我們的生活裡,在這裡裡分享四位講者的主題!

#民間文化資產教育的動能|林威廷 13:00 ~ 13:30
#旋轉、跳躍___的文化轉譯?| #張凱惠14:00 ~ 14:30
#以『影像』作為行動,形塑文化保存可能的樣貌:社子島攝影志工團|#張雅萍 14:40 ~ 15:10
#事件、歷史製作與展示| #黃琳晶 15:15 ~ 15:45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10/07/2024

大雨澆不熄大家看展的熱情~是什麼樣的作品正在發聲?

藝術家王愛眉以繪畫物體將疆界重新定義,探詢如果土地、身體和文化都出現了斷裂,所其延伸出的不同領土、人與人之間的界線,是否已經越過了人們所記憶的一切?

作品以繪畫及拼貼形式展現,僅管發生種種,但土地依然存在,而其他也將持續存在;王愛眉的作品在靜止、沉默之後,銘記著其中的裂痕和紋路。

而 人們亦然。

邊界為身 王愛眉個展
展期:2024.06.22-07.21 12:00~19:00
新樂園藝術空間(週一週二休館)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06/07/2024

新媒體藝術與區塊鏈技術的再詮釋—《Time, Timeless.》重拾NFT認證制度的探討

「當我們失去時間的那一刻起,便會成為永恆的存在。」——《Time, Timeless.》


本次展覽主題,延續今年四月煙花宇宙數位音像工作室於台北承恩門(北門)光雕投影作品《時 Timeless》的討論,進一步對「光陰的流逝」提出更多想像。

相對於疫情期間的熱火朝天,如今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虛擬貨幣及NFT討論,已有逐漸淡出藝術圈的趨勢。然而,在眾聲喧嘩之際,長期受困於「容易被自行複製流傳,難以驗證持有所有權」處境的新媒體藝術,藉由可被公眾檢索並追蹤紀錄作品持有權的NFT技術,從中脫穎而出,從而與藏家建構新型態的信任關係。是在此前的區塊鏈熱潮下,難以抹滅的正面成就,而《Time, Timeless.》的展覽,意圖延續這樣的討論。

《Time, Timeless.》展覽由煙花宇宙策畫,在與台灣知名數位資產領導品牌MaiCoin 集團多次討論後,認為如果能從技術面降低NFT收藏門檻,使一般藏家可以更好取得並收藏NFT,將能有效提高大眾對其理解的意願。透過 MaiCoin 集團旗下的 Qubic 區塊鏈技術整合服務,可藉由社群帳號一鍵申請錢包及收藏作品的簡易流程,也許是能突破困境的起始點。


媒體藝術家張方禹(aka_chang)平時以雷射及音像藝術著稱,今年四月於臺中國家歌劇院進行專場音像首演《December Nite》頗獲好評,本次將以演算藝術作品參與展出。

而NFT難以在實體空間被應用展示的問題,則是回到作品收藏的本質。本次展覽邀請多位新媒體藝術家一同探討對於「光陰的流逝」的詮釋,透過視覺影像、實驗錄像、演算藝術與AI生成,製作成藝術藏品展示於 MaiCoin 門市,去談論轉瞬即逝的光芒,或是幾乎不會改變的日常。每位藝術家作品將依序呈現,觀眾可於現場欣賞藝術家創作後,收藏藝術家的高畫質原始作品,將贈送藝術家自製的NFT,作為典藏作品的永久證書。

「新媒體藝術作品礙於呈現形式,往往有轉瞬即逝、無法珍藏的遺憾。NFT在當時第一次讓我們產生『終於收藏到喜歡的作品』的感動,那時就想著,如果能收藏到高畫質檔案就更好了,很想像畫一樣,妝點在自己家裡。」策展人周玥表示,透過此次與 MaiCoin 門市的合作,期望能將「離開現場便難以復刻」的新媒體藝術作品,藉由台灣數位資產領導品牌 MaiCoin 集團旗下的 Qubic 核心區塊鏈技術為後盾,透過發行NFT證書,使藝術家費心製成的影像作品,有機會從短暫如煙花般的瞬間,成為更為長久的永恆存在。


蔡寧(Ning Tsai)為近年崛起之新媒體藝術家,系列作品《Whispering》曾受邀至多國參與展出,為本次展覽之一大亮點。

《Time, Timeless.》自7/1於MaiCoin 門市開幕,將在7/6舉行藝術家對談講座,講座由策畫團隊煙花宇宙,偕同甫於臺中國家歌劇院結束音像專場首演的藝術家張方禹(aka_chang),與曾受邀參與邁阿密Filmgate Interactive Festival與伊斯坦堡數位藝術節的藝術家蔡寧,將在現場和與會者一起交流互動。本次展覽及講座皆為免費參加,實體展覽展至7/31,8/1 在https://endoverse.online線上展示至9/30,請密切關注 MaiCoin 門市與Qubic 相關展出資訊!


《Time, Timeless.》
[時] 數位藝術NFT授權展
展覽地點:MaiCoin 門市
展覽日期:7/1-7/31實體展出、8/1-9/30線上展示
交通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04號(近捷運忠孝新生站一號出口)
線上展示:https://endoverse.online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05/07/2024

#2024開源人年會新樂園跨域議程軌
#此次徵件投稿團隊介紹001 #每日一介紹
#主辦單位COSCUP志工團
#感謝台北市文化局國藝會支持新樂園藝術空間

新樂園自2020年開始參與開源人年會,並在年會中設立一個較為開放的議程,可以探討各類藝術與文化的開放可能性。要了解開放的可能性就要先了解,究竟藝術文化領域的這個大範圍的人們都在做什麼?

這次投稿團隊主題非常讓人振奮!!
講題 #當代典藏小隊伍:回首與展望
當代典藏是為未來而做的蒐藏,對人類將來與現在的對話預作準備,同時也是對當代公民社會的回應。數位時代下的歷史事件,從直播的原生數位檔案、社群新聞媒體網站、數位創作等等,大量生產蔓延的文物紀錄樣貌多元。何種事件、媒材、物品等,值得當代典藏,又如何進行?這是我們關注的課題。
這個場次,我們將分享過去在 #318公民運動文物紀錄典藏庫(http://public.318.io/),到 #COVID-19圖片蒐集網(https://th.covid19.commons.tw/) 等台灣重大歷史事件,回顧過往的作法,現況遇到的問題及未來的展望。

講者介紹 #研究資料寄存所
研究資料寄存所是進行中的工作。原始程式碼以及使用手冊都可線上取得。任何使用上的意見與回饋,請寄到 data.contact AT depositar.io.
這項工作在台灣的中央研究院進行,得到中央研究院的資訊科學研究所以及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的支持,另外也得到台灣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專題研究計畫的補助。這項計畫啟始於和同在中央研究院的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隸屬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協力研究工作,並維持到現在。

議程軌連結
https://coscup.org/2024/zh-TW/session?fbclid=IwZXh0bgNhZW0CMTAAAR38IwpqKBBGJvzZ_9D_EqMWewdJ-97rHdcfGu3XovN1qQGAngW__um8KWc_aem_XAFyr6LtBN8KuNbGzIDz-Q

Photos from 錄像游擊隊 Video Art Guerrilla's post 30/06/2024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30/06/2024

「介紹新樂園藝術空間檔案」 #公眾活動 #免費參加

身處遠處正為距離發愁的朋友們也別擔心,
本場次將同時線上直播,歡迎大家在炎炎夏日的周日午後遠端一同參與~

👉🏻線上直播:https://youtube.com/live/vAbq50J3xaI

———

歡迎上亞洲藝術文獻庫網站,完整檔案詳見➡️
新樂園藝術空間檔案:https://aaa.org.hk/tc/collections/search/archive/shin-leh-yuan-art-space-archive

「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劃」,以1980年代至21世紀初臺灣獨立藝術空間為對象,進行第一手文獻檔案的整理與建構。由C-LAB與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 AAA)共同舉辦。

Photos from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s post 29/06/2024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28/06/2024

邊界為身 王愛眉個展
展期:2024.06.22-07.21
開幕茶會:06.29 15:00

明天下午開幕茶會,歡迎大家來新樂園玩。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22/06/2024

邊界為身 王愛眉個展
展期:2024.06.22-07.21
開幕茶會:06.29
2023 年,當開始思考這一系列作品時,第一幅畫是以混血血統、土地與身份之間的關係,這些問題為創作起點。出生在一個遠離迎接母親來到世界的土地之外的洲陸,來自於母親體膚的我, 在自己的身體裡,是否還殘留著母親故鄉的任何遺跡?
土地是一塊巨大的皮膚。同時, 生物的身體也塑造土地的一部分,試圖將我們與土地整合起來,重新組合成一體。一個人的身體,就像一塊大地的馬賽克,介於支離破碎和重組之間。
但十月以來,衝突和戰爭的新聞改變了作品的基調。那時候聽新聞想起了阿爾弗雷德·柯日布斯基(Alfred Korzybski)的「地圖並非疆域」,也開始意識到其實「邊界」是由身體而不是土地構成的。
創作的核心是從繪畫發展的, 思考新作品時, 以平面繪畫的角度來思考地圖的問題. 創作中嘗試把影像當作地圖,繪畫的物體當作疆域,有時彼此符合,有時錯位不一。後來的畫作受到邊界和界線主題的影響,隨著疆界的重新定義,土地、身體和文化都出現了斷裂。
土地在邊界上被切割和縫合,留下傷痕,它的裂縫反映在身體上,蝕刻在皮膚上。令人想起最近的難民,因為戰爭離開或者失去故鄉, 我想也許故鄉剩下的存在, 是他們的身體。前往世界上安全的地方的人們,他們的身體,也是爆炸後散落的土的碎片。
隨著領土邊界的不穩定,大量的皮膚湧入,湧出。身分與邊界緊密相連,被認為是具有包含性,與可被界定的。但從內部來看,邊界是否能被穩定下來?從同一塊土地上延伸出來不同的領土,一種線條的異質性。人與人之間的界線,還在我們肉身之外嗎?它是否已經越過了我們的皮膚? 在這個歸屬問題上,「我在哪裡結束,你從哪裡開始?」
邊界有時是裂縫,有時是繩索。維繫或脫離。來自何處, 何人?
儘管發生了一切,土地依然存在。它將繼續存在。靜止,沉默,銘記著裂痕和紋路。
人們亦然。
Corps de frontières
In 2023, when I started working on these series, the first painting developed from the questions of mixed ances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and identity. Made of my mother’s skin, but born continents away from the land that welcomed her into this world, was anything left from her land inside my own body?
I thought of the land as a vast piece of skin, as our skin making the land, trying to integrate it, be reunited. One’s body as a mosaic of land, between fragmented and recomposed. But since October, news of conflicts and war shifted the tone of my works. I remembered Alfred Korzybski ‘s saying, “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 and I realized that “borders”, are rather made of bodies than of lands.
I tried playing with the image, as the map, and the territory, as the painting’s body, sometimes in accordance with one another, sometimes misaligned. The later painting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topics of frontiers and borders, fractures in land, bodies, and cultures, as frontiers are redefined. The land, cut and stitched with scars at the borders, its fractures mirrored in the body, etched on the skin.
Thinking of recent diasporas, I thought perhaps, the shards of land, scattered after bombings, are the bodies of its people, fleeing their home, to somewhere safer in this world.
With the territory’s borders destabilized comes an influx of skin, a torrent of bodies rushing in, rushing out. Identities are tied to borders, supposedly contained, defined. But from within, are borders ever stabilized ? Different territories pushing from the same land, a heterogeneity of lines. The line that separates people, is it still outside of us, as it already crossed skin-deep? In this question of belonging, “where do I end, and where do you begin ?”
To think of borders sometimes as fractures, sometimes as ropes. Holding together or breaking away from. From what, from whom.
Despite everything, the land remains. It will endure. Still, silent, with its fractures and lines, it remembers. So do the people.
本空間獲台北市文化局、國藝會贊助

20/06/2024

邊界為身 佈展中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15/06/2024

#新樂園六月展覽講座預告
#邊界為身王愛眉個展 2024.622-0721 開幕茶會:0629

#新樂園藝術進駐公告
2024 #黃亭茹. #劉維由| #魏金禾|#張淑閔
2025 #翁榛羚|#光鍊劇團

恭喜各位入選藝術家,新樂園與 #金山所在將會以信件通知各位獲選者,詳細討論駐村支援協助細節!新樂園藝術進駐希望能協助藝術家在進駐時能獲得自身預期的成長,也希望能成為夥伴一起努力學習!
感謝大家的關注!也期望各界能一起支持新樂園與金山所在:)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15/06/2024

新樂園六月講座:『如果孤獨死是大多數人的未來』新書分享會
#報名連結如下
https://forms.gle/RNB1WphRdJRSax8h8

日期|6 / 2 1 (六) (五) 19:00-21:00
主講|#李夏苹
地點|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
新樂園藝術空間因場地有限,僅開放10-15位講座名額,視現場狀況而定。
感謝您的參與!

Photos from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s post 14/06/2024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i3PwSQ6QLQWUzyVX/?mibextid=NoJtEM

敬邀大家來認識新樂園的檔案:)
歡迎大家報名!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08/06/2024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展出最後一日,觀眾們滑壘觀展,策展人蔡明岳導覽中。

還有最後半小時,歡迎各位壓線前來~

(本空間獲台北市文化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07/06/2024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策展人:#蔡明岳

策展論述:
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情境 #1
A:「我想說現在應該是我的休息時間了吧,打開床前燈後我習慣在枕頭上滑一下每個社群平台,以前都會選一段youtube上的搞笑節目,大概20幾分鐘吧,現在都是看各種貓在動的影片。 」「看多久嗎?咦,啊,有時候一滑就超過2小時了」
情境 #2
B:「現在超方便的啊,我一停下來沒事就會滑社群看個幾隻短片.......,啊,有時候那種60秒以上的紅綠燈,我好像也會受不了就看一下,有一次突然被嚇到,手機直接飛了出去。一台裝有大型播放螢幕的車子停在我旁邊,就這樣一支電影預告片靠近了我,我趕緊立側柱下來撿我的手機,還來不及看它播的是哪部,這支影片就這麼開走了。」
情境 #3
C:「我的伴侶總是一直在滑著各種影片,我現在每天都會想如何中斷他的觀看節奏,也許,就是我寫個code,把我的錄像作品突然安置進去,這樣你說會不會有效?」

以上三則來自策展團隊收集到的情境。我們共同處在於觀看動態影像與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習慣中,任何時刻動態影像都可以快速的填補生活中的空隙,攫住我們的眼球與專注力。

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旨在討論動態影像和日常的緊密關係。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可以指影像播放背後不斷下修的半導體尺度:在影像傳播變得更加快速與容易取得的現在,我們以更短的時間獲取到影像,但同時在影像上停留的時間亦大幅驟減;人們變得越來越依賴藉由快速刷閱這些影像,以滿足大腦能迅速分泌多巴胺所帶來的上癮快感。
動態影像能透過組織語音、視覺影像與文字,有效地表達並滲透我們的生活。我們是否能夠藉由自身對於影像的操控與演練奪回掌控權,並帶著自我覺察的意識重新表述我們自身?
新樂園藝術空間獲台北市文化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06/06/2024

#藝術空間踏查學習日 #新樂園今日空間不開
#為自己生命史為歷史努力的
#生態博物館是什麼 #復興坑
#瑞三本坑 #寄命土地公
新樂園今天跟著台藝大藝政所一起來到將於六月底熄燈的礦工文史館,很感謝 #猴硐礦工文史館 礦工前輩帶著我們認識礦工歷史。這個透過退休礦工自組文史館,以自己的退休金成立這個館舍,感謝他們帶我們認識礦區發展歷史。早期的煤炭支撐著台灣的經濟基礎,而礦工的生命史如何被重視及紀錄,這些退休的礦工為了感念這麼多礦工為這塊土地發展歷史貢獻。大家開始用自己老人年金退休金大家一起成立的,從擺在地板開始展覽到現在有一個完整的發展。從讓大家認識這些歷史到考據歷史,長輩們的努力還有參與團隊共同的付出,讓我們透過礦工生命史了解一個產業的貢獻。

04/06/2024

感謝與談老師趙鐸評析
#展演倒數三天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RkGhPhEupgsakDnT/?mibextid=WC7FNe

▌ 影像對行動模式的介入: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 - 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https://reurl.cc/Wxy6G9

在這次 2024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 第五屆媒體影像展 - 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中, #鄭育 的《 #靜物直播》,最具有針對既有對於「現實世界」本身的預設,釋放出其背後矛盾張力的潛能。

誠如作品的名稱,藝術家每天會在其社群平台上直播靜物陳設——一罐汽水、一瓶啤酒,還有幾顆水果——然而相較於藝術家本人在作品論述中提及的,關於一個「專於觀看一個不需要你持續觀看之圖/影像」本身以突顯出傳統靜物畫及當代媒體之間的差異,這件作品真正具有詮釋潛力之處,是當你親自去展場看這件作品時,你會發現作品本身,其實是由在新樂園藝術空間中分別置於一二樓的兩台手機所組合而成的。

在一樓的手機呈現出靜物直播本身,而當觀眾親自去看二樓的「直播現場」時,會發現根本不存在「實體」的汽水、啤酒或是水果,而是一張有著汽水、啤酒與水果的照片,換句話說,「靜物直播」其實是直播一張照片。

作品本身這樣的部署,意味著兩件事,其中一件正是當我們放棄掉一種關於「無中介,直接感知到的現實」為優位,也就是存在一種「無法再對其進行後設的世界」的想法,我們就不再以一種「揭發真相」的方式來理解我們看見「靜物」實際上是「靜物照」的歷程,而是將我們在直播中所感知到的內容,視為以照片及手機的社群平台成為一種媒介創造出一種「虛擬世界」的體驗。

而所謂看似的後設,更接近是:展覽空間則是一種積極的媒介部署使得「虛擬世界的體驗的建構過程」成為認識與感知的對象。

《靜物直播》的另一個意味,則是呼著其二樓直播現場旁邊放置的, #陳彥成 的雙頻道錄像《 》中所叩問的「錄像與短影音之間的異同」所帶來的思考。


✦ 閱讀全文|https://artouch.com/art-views/art-exhibition/content-143557.html


❒ 𝗔𝗥𝗧𝗼𝘂𝗰𝗵 會員加入
https://artouch.com/join-member
❒ 𝗔𝗥𝗧𝗼𝘂𝗰𝗵 𝗧𝘄𝗶𝘁𝘁𝗲𝗿
https://twitter.com/ARTouch_com
❒ 𝗔𝗥𝗧𝗼𝘂𝗰𝗵 𝗜𝗚
https://www.instagram.com/artouch_tw/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03/06/2024

#小編溫馨提醒
#新樂園是在台鐵桃園火車站站前
#倒數四天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最後倒數4天,6/4-6/5,6/7-6/8,時間12-19點,請大家衝刺滑壘!!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31/05/2024

#小編溫馨提醒
#新樂園今年已經調整展期把時間拉長了
#新樂園是在台鐵桃園火車站站前
#倒數七天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倒數七天,開放時間修正為6/1-6/5,6/7-6/8,時間12-19點,請大家準時滑壘!!

31/05/2024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藝術家線上介紹
#鄭育 CHENG YU
#作品| #靜物直播 Still Life Live Streaming
#媒材|手機、相紙、腳架
#創作年代|2023
我們被激情的瀏覽包覆著,甚至是無法逃離了。當我閒暇時滑動手機,不自覺地花了許多觀看在螢幕上。我的視線停留在手機上,似乎沒有真正凝視著什麼。影像一直在填補我任何空閒,吸引我的目光和注意力。我們的凝視被大量的影像和資訊吸引,媒體中充滿著各種激情的對象。

小時候看著一幅靜物畫,覺得好無聊,這不就是不會動的靜物嗎?對兒時的我來說,靜物畫是那時未曾接觸過繪畫訓練與太多美術知識的我時的感受,就因為是當時無知的我,才發現這種無聊。常常聽到畫得好像照片,我想著用手機拍了,幹嘛畫老半天。透過鏡頭觀察比眼睛觀察更敏銳,數位時代推崇效率不浪費時間,那為何還有一堆人在畫素描,他們追求用素描尋找眼前的真實嗎?當今影像都是速度下的產物。我想也許直播也是繪畫的一種吧,能直接「迅速」紀錄影像,也是紀錄即刻的當下。過去的靜物畫與現在快速製造的影像之間的反差讓我產生興趣,將手機視為畫筆,用鏡頭畫畫,用手機畫面替代畫布。

《靜物直播》是一個就想讓你覺得覺無聊的作品,在應該要有激情的直播機制裡看不到激情,是一個好像看了會有點不爽有點莫名其妙的作品,那為何會不爽?這又有什麼好看的?

我的作品《靜物直播》是「反直播」,我直播觀眾不會駐留的畫面,一點都不吸睛。直播使得靜物的存在與時間感逐漸消失。以一鍵操作即可紀錄影像,不需要像繪畫那樣耗費時間。機器直接將當下瞬間轉化成影像,高畫質的鏡頭仿若取代了人眼,讓時間突然停滯,連靜物的腐爛也被排除在外。儘管表面看似直播,但卻缺乏時間性的流動感,彷彿一瞬間就凝固在當下。這些原本無聊的靜物成為了凝視的對象,反映了當代快速媒體時代人們被大量閱讀媒體所奪取的凝視時間。

#作品|Immigrant Perfume #香愁
#媒材|錄像、文件、香水
#創作年代|2023
我在桃園求學期間,桃園市是移工人口最高的縣市,我就學時經常搭乘區間火車通勤,在車廂內時常能夠聞到移工身上的味道。這種濃烈的氣味讓我感到有些不適應。離開桃園後到了其他城市,搭乘區間火車時少了移工的味道。這讓我意識到離開了原本的場域後,那個味道的消失反而凸顯了它的存在。讓身上擁有香味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懷念家鄉和尊重他人的文化表現,但對台灣人則可能帶來一種陌生和不適應的感覺,這些味道有些是香水有些則是洗衣精的味道,因不同國家習慣而有所不同。這種場域的轉換經驗讓我開始思東南亞移工在台灣身份的議題、嗅覺在空間中的侵略性及嗅覺與視覺之間的交錯。

東南亞文化大多是會使用香水或是香味強烈的洗衣精,洗澡頻率也比台灣人來的頻繁,而來到台灣也還是依照過去的香氣習慣,也透過味道懷念過去。作品取名為「香」愁也是與鄉愁兩次作為呼應,因為台灣人也愛玩諧音梗。也透過特有的氣味和香水等傳統習俗,延續自己的文化和情感記憶。 因此,氣味不僅僅是感官體驗,更是聯繫過去情感和文化記憶的重要媒介,對外籍移工而言,它們承載著對家鄉和過去的思念和眷戀,同時也是他們在異鄉生活中的一 種情感支撐和認同標誌。

在作品《香愁》中,我選擇在台灣的公共空間噴灑外籍移工常用的香水,特意選擇了一些移工不常出入的場所,包括高鐵、廟宇和畫廊等地。這些地方通常不是移工頻繁出入的場所,因著宗教、經濟和文化等因素。我暗中在這些場域噴灑香水,讓空氣中彌漫著香味。

藉由讓移工的氣味和場域中的人們共存於相同的空間,當嗅覺和視覺出現矛盾時,試圖引發了場域內的人們混淆在場的人身份。透過嗅覺、視覺和場域的交互作用,試圖打破社會階級意識,將空間轉化為氣味的領域。

我透過兩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展現了不同的視角:一是以第三人稱錄像拍攝,另一是以第一人稱書寫文字。觀眾透過這兩種視角來拼湊線索,這兩種視角相互補充,彼此揭示。台灣人對氣味的反應往往是含蓄的,難以以影像方式捕捉,因此我選擇以書寫的方式,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我的觀察和感受。

影像拍攝製作: #何倍爾
新樂園藝術空間獲台北市文化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27/05/2024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藝術家線上介紹
#魯志楷 LU CHIH KAI
作品|世界上最長的電影 The Longest Shorts
媒材|錄像、地圖、文件(暫定)
創作年代|2024
目前世界上時間最長的電影是 2012 年瑞典導演 Erika Magnusson 與 Daniel Andersson 的作品「物流」(Logistics),片長總計 51,420 分鐘,等於 857 小時,需要花費 35 天才能完整看完。當電影的播放時間長如生活,不在只被限縮於幾個鐘頭,這樣的觀看體驗會是如何?如果作者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觀者看完全片,而是體驗從無法分辨何時結束的影片段落中,找尋自己適合進入的理解路徑與節奏。
我用近 30 種語言,以「世界上最長的電影」這一個關鍵字,在 youtube 的短影片檔案庫中搜尋、篩選、排列,並建立了一個介紹最長電影的短影片播放清單,夾雜著速食化的讀取、長與短的矛盾特性,營造只需讀取時間和捲動(Scroll)的視聽氛圍,一個另類接近世界之最的方式。

影像拍攝製作: #何倍爾
新樂園藝術空間獲台北市文化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27/05/2024

# SLY Art space‎ Art Residency 2024-2025
# # Theme: Rivers in the City
# # # Application Deadline: June 9
# # # Organized by: New Paradise Art Space Jinshan Location
# # # Download Link: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EntG2RMItoNTteqmsTUwahK6I3YnwuQ8?usp=share_link

✨Purpose:
New Paradise Art Space, prepared since 1994 and officially operating since 1995, is about to enter its 29th year. Managed collaboratively by artists with a spirit of experimental and contemporary art, it has hosted numerous solo and curated exhibitions. In recent years, it has planned research-oriented exhibitions, breaking spatial limitations and expanding cultural exchanges towards cross-disciplinary, regional,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s. The goal is to create more reflections from various aspects of Taiwan's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art.

In 2024, due to urban renewal in Taipei City, New Paradise Art Space will relocate from Zhongshan District, Taipei, to Taoyuan Train Station front area. It will be managed jointly with local Taoyuan teams at 24 Jinshan Street, Zhongli District, Taoyuan City. Combining three specialized areas: art residency creation, digital participation application, and community disturbance and cultural collection, it aims to establish a "Digital Arts and Culture Co-living Apartment." Through cultural exchange in art residency, it hopes to build a base for cultivating art talents and serve as a support system for art and culture.

✨ Residency Theme: #Rivers in the City
What should a "city" look like? What should the rivers in this city look like? Should it be a riverside with bike paths, or unseen human connections and temple cultural activities linking more cross-regional possibilities? The "rivers in the city" may not necessarily refer to an actual river but could be a moving person, event, or story, representing tangible or intangible rivers. Water symbolizes emotion, and the paths people move along might also be hidden rivers.

# # # Types of Residency Applications:
1. International Visiting Residency
2. Domestic Residency

✨Application Notes:
The International Visiting Residency support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al workers, including artists, curators, researcher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professionals, and students focusing on or responding to issues of culture, ethnicity, spac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respecting local communities. They are invited to Taoyuan, Taiwan, to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and artistic dialogue.

1. Residency duration is up to 3 months, with scheduling based on availability:
- 2024: July-September, October-November
- 2025: February-April
2. Creative fields: All types of arts, curation, cultural research, and interdisciplinary industries.
3. Residency location: Jinshan Location, 24 Jinshan Street, Zhongli District, Taoyuan City, Taiwan.
4. Eligibility:
- Non-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s aged 20 or above.
-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s aged 20 or above.
- Applicants can be individuals or groups (max two people due to accommodation space). Team members cannot be changed after application.
- The space operates art residency programs without financial support. It provides living, working, and exhibition space, but no creation funds.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 for applying to other projects is available.
- Open to student creators with one residency slot per year.
5. Support provided:
- Accommodation including bedroom, private bathroom, and kitchen. Workspace includes a working balcony.
- Space for creative presentations or cultural exchange activities, coordinated with the team. Can include exhibitions, performances, workshops, rehearsals, etc.
- Occasional assistance in connecting with other local cultural institutions and workers in Taiwan.
6. Residency Requirements:
- Projects related to Taoyuan are encouraged but not required.
- Must hold at least one public event (exhibition, performance, workshop, rehearsal) during the residency.
- Participate in an annual group exhibition organized by New Paradise Art Space and Jinshan Location.
- Additional charges apply for accompanying friends or family.
- Resident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travel, creation, and living expenses.
- Actual residency period must be at least two-thirds of the application period.

✨Application Procedure:
1. Only online applications accepted. Send application materials to [email protected] with the subject "Application for 2024-2025 New Paradise Art Space Residency_Your Name" by midnight on June 9, 2024. Late submissions will not be accepted.
2. Required documents: resume, portfolio, and residency proposal (including project title, motivation, concept, ex*****on method, etc., not exceeding 3 A4 pages). Domestic applicants only need to provide Chinese versions; international applicants should provide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versions. Group applicants must apply under a group name and include each member's name, resume, and collaborative experience in one document.
3. For inquiries, please contact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s, refer to the brochure!

23/05/2024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藝術家線上介紹
#練柏宏 Lien Po Hung
#作品| 無垠之夢 Boundless Dream
#媒材|隨機播放錄像裝置
#年代|2024
在許多地區的文化中,夢境的內容常被視為神諭,是一種預測未來的手段;而心理學家則認為夢境和潛意識、無意識有關,能夠透過夢通往個體。對於夢境的討論,似乎總關乎生活,並嘗試從神秘的經驗解決日常的問題。
在這個能夠藉由各種方式生產影像的時代,人工智慧等機器能夠產生無比鮮明的幻象,不是因為機器具有想像力,而是因為人類透過不斷的上傳,將「記憶」儲存至雲端。而看著這些不斷產生的影像,也許更像是醒著做夢,一場以人類記憶為材料,共同編織的「集體夢境」。
作品以電腦程式隨機組成影像與聲音,影射無盡接收圖像與資訊的狀態,在圖像、數據和運算所建構的世界,是否還能透過夢境獲得啟示,辨別出其中的徵兆? 又或是我們早已迷失在充斥著圖像的清醒夢之中?

影像拍攝製作: #何倍爾
新樂園藝術空間獲台北市文化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23/05/2024

今日因行政計劃案修正,新樂園營業時間修正為13:00-20:00
謝謝大家!

22/05/2024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藝術家線上介紹
#陳彥成 / CHEN,YEN-CHENG
#作品名稱|
#媒材|雙頻道錄像
#創作年代|2022
從「狗知道自己正在上鏡頭嗎」這樣一個看似荒謬逗趣的問句切入,由一隻擬人化具有人形的狗作為主角、 並用鏡頭去側寫這隻狗意識到鏡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認識鏡頭、鏡頭語言、影像敘事等等的。整個過程 中、會由一位一直存在於這個影像敘事裡的角色不斷的跟主角對話,但對話的過程卻像是單向的、主角只能 被動去認識與學習跟接收資訊,再利用所吸收與學習到的去配合產出。從這樣的概念與布偶裝本身具有人的 型態外觀、去帶出並揭示出背後「人」的概念。從中暗示當代的人對「鏡頭」 的理解概念其實不會比劇中 的狗來多,劇中的狗就像是現實中的人。

而這位一直與主角對話並影響主角的角色,他以一種沒有身體的、旁白式的方式存在著。像是一直都存在並以一種宏觀角度在看世界的非人他者。如同我們當前人們在面對新興的科技物與形式時的狀態,我們時刻被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被格式化成新的樣態。
作品中會去討論到錄像與短影音這種新興的影像形式之間的關係與過渡,並會從畫面比例、 影像品質、鏡 頭語言、美術設定、敘事方式等等的形式語彙切入。也會出現錄像與短影音之間的交互、試著用彼此的詮釋 手法去拍攝的狀態,像是用完整劇組的規模與器材去拍一支短影音、或是幫一部錄像做一個一分鐘的「短影 音解說」等等的。而在這部錄像中也會有非常多的畫面比例或是橫屏豎屏的轉換,而在轉換豎屏時則是會在 不同橫豎擺放的電視間流動轉換、製造出影像跳脫薄質如同實體在兩個由電視構成的兩扇窗後流動的狀態。

影像拍攝製作: #何倍爾
新樂園藝術空間獲台北市文化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Photos fr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s post 22/05/2024

#新樂園藝術進駐2024至2025
#進駐主題都市裡的河 #徵件截止至6月9日
#主辦單位新樂園藝術空間金山所在
#下載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EntG2RMItoNTteqmsTUwahK6I3YnwuQ8

一、宗旨
新樂園藝術空間從1994年籌備,1995年正式開始營運至今即將邁入第29個年頭。

以藝術家自主與協力方式共同經營空間營運,並以藝術具實驗性及當代性為創作精神,舉辦多次不同創作形式之個展與策展,近年已計畫研究進行策劃型展覽,突破空間限制並擴大文化交流,朝向跨領域、地域、社群以多元文化與藝術方式,希望自台灣土地的文化與當代藝術的各種不同面向,碰撞出更多反思。

2024年新樂園藝術空間因台北市都更,自台北中山區搬遷自桃園火車站前,並在桃園市中壢金山街24號與桃園在地團隊,共同經營『金山所在』,以三個單位分別擅長的領域:藝術進駐創造、數位參與應用與社區擾動與文化採集結合在一起,朝向建立「數位藝文共生公寓」的概念。希望透過藝術進駐的文化交流,建立起藝術人才培育的基地以及作為藝術文化的支持系統 。

二、進駐主題:#都市裡的河
『都市』應該是什麼樣子?在這個都市裡的河流,應是什麼模樣?是一條看起來的有腳踏車步道的河濱,還是有看不見得人際連結、廟會文化活動的移動,串連起更多跨區域的可能。『都市裡的河』指涉的未必是一條真實的河道,也許一個正在發生移動的人、事件、故事,指涉的是可能是有形或無形的河,水代表的是一種情感。人們移動的路徑也可能是條隱性的河。

三、徵件類型:(一) 國際來訪進駐 (二) 國內進駐
※ 申請者新樂園藝術空間相關徵件扶植計畫,不得重複藝術進駐申請。

四、徵件說明
國際來訪進駐旨在支持國內外的藝文文化工作者,舉凡藝術家、策展人、研究人員、各領域文化創意產業相關領域創作、學術、行政及技術工作者、關注或回應文化、族群、空間及環境等議題並尊重在地社群者,學生創作者等,前來台灣桃園,共同促進文化交流與藝術對話。

(1) 進駐時程共計最多3個月,請針對可以的進駐時段排序,團隊將評估安排。
2024 年:7-9 月、10-11 月、 2025 年:2-4月。

(2) 創作領域:各類型藝術、策展、文化研究、跨領域產業等藝文工作者。

(3) 進駐地點:金山所在 台灣桃園市中壢區金山街24號。

(4) 申請資格:
1.年滿20 歲之非中華民國國籍人士(未持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者)。
2.年滿20 歲之中華民國國籍人士(持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者)。
3.申請者可為個人或團體,但由於起居空間因素,建議以不超過兩人。團隊申請,成員申請後即不可更換。
4.本空間目前為自行營運藝術進駐相關計畫,並無藝術進駐相關補助支持,僅能支持藝術家進駐生活空間、工作區域、展覽空間的空間使用。無法提供相關創作經費,但可以協助藝術家個人或團體申請其他計畫的行政協助。
5.本空間對於學生創作者亦有開放每年一檔期進駐時段,歡迎學生創作者申請。

(5) 補助項目:
1.進駐期間提供起居空間,包含臥房、獨立衛浴、廚房。提供工作空間,包含工作陽台。
2.進駐期間提供創作發表或是藝文交流等活動使用空間,進駐者與團隊協調規劃。協商相關場地資源,以展覽、表演、工作坊、排練等方式實現。並由主辦單位邀請老師們參與展演座談。
3.進駐期間不定期協助與台灣當地其他藝文文化機構與工作者交流。

(6) 進駐須知:
1.鼓勵但不限進駐計劃與桃園當地之關聯性。
2.進駐期間須舉辦至少一場公眾活動(展覽、表演、工作坊、排練等),形式不限。
3.進駐者須參與一檔新樂園藝術空間與金山所在年度藝術進駐交流展覽(聯展),由新樂園藝術空間籌劃舉辦。
4.獲選者進駐期間若有親友陪同進駐,將依實際住宿狀況收費,收費辦法將另訂辦理。
5.獲選者需自行負責交通往返、駐村期間創作及生活開銷。
6.實際進駐時間不得少於申請時間的2⁄3。

五、申請方式
1.僅接受網路報名,請將申請資料傳至 [email protected],標題備 註「申請 2024-2025 新樂園藝術空間藝術進駐進駐遴選_姓名」,並於 2024年6月9日(日)晚上12:00。如未於上述收件截止日時間完成線上申請,視同逾期,不予受理。
2.需提交簡歷、作品集與駐村計畫書(計畫書內容須包含計畫名稱、申請動機、計畫理念、執行方式...等,內文不超過3張 A4)。國內申請者僅需提供中文版本,國外申請者請提供中文與英文版本。團體申請者,報名時需 以團體名稱申請,並將每位成員姓名、簡歷、共同合作或創作經驗統整為 1 份文件。
3. #如有疑問請以E-mail 聯繫: [email protected]
相關其他說明請詳見簡章!

18/05/2024

座談會開始囉👏👏👏👏👏

18/05/2024

今天下午三點,新樂園見:)

16/05/2024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藝術家線上介紹
RUO TONG
作品|#環遊世界2023 / Around The World 2023
媒材|#錄像裝置
創作年代|2023

「環遊世界」,意味著以長途的遠距旅行遊覽世界各地,也象徵著某種對異國風情的浪漫想像與偉大冒險。 1995年,建商以《環遊世界》為台北的一棟集合式社區住宅命名,並將六個一線國際城市的名稱「巴黎」、「雪梨」、「東京」、「北京」、「倫敦」、「紐約」,移植並鑲嵌在六棟組成社區的高樓上,異國的影像以繪畫與雕像之姿,扁平化的被「貼」在社區各處。
某次拜訪住在「倫敦」的友人,從他家位於12樓的窗戶望出去,是「雪梨」棟住家窗戶的風景,才發覺整座社區是一個口字型的向內封閉系統,過往甚至有托兒所、商店、圖書館與游泳池等公共設施,滿足住戶的生活需求。封閉的建築結構與遠方的城市命名,產生了巨大的錯置與矛盾。站在朋友家的窗戶前,我意識到《環遊世界》不只是80年代台灣社會對於他方渴望及主體性缺失的集體意識,21世紀仍以宏偉之姿佇立於首都的大馬路上,究竟意味著什麼?我試圖以影像擷取這棟建築中的「異地」,再次將這些影像重組,並移植至三頻道的環繞裝置中,回應社區的空間政治。
作品中穿插兩個文本,一是法國小說家凡爾納在1873年出版的小說《環遊世界80天》,描述故事主角福格先生在80天內環遊世界的驚奇歷險;二是紐約世界報記者奈莉布萊所撰寫的《環遊世界72天》,1889年,奈莉布萊模仿《環遊世界80天》小說中的路線實際環地球一圈,只花了72天。僅在17年的時間內,交通科技革新使得旅行的速度加快,地點與地點之間的距離也在時間的意義上「縮短」了。當這樣的旅程被移植與安置在1995年完工的《環遊世界》社區,距離彷彿徹底地消失,住戶們身體在同一社區中移動,意識卻是每日都在旅行遠方,「環遊世界」成為了他們的日常操演。在2023年的今日,我試圖用影像時間,回應《環遊世界80天》中提出的疑問:「難道人們真的不可能用更短的時間來環遊地球一周嗎?」

#展覽與談:5/18(六) 15:00 新樂園藝術空間
#與談人: #趙鐸
碩士班研究明朝佛教及宋明理學。
現在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博士班,研究主題為影像處理個體/集體創傷時的倫理向度、數位影像的媒介與美學。評論文章散見於粉專「藏書閣」、釀電影、BIOS monthly 、放映週報、Artouch及實驗波。經營 Podcast「字戀男與變焦女」。第五屆亞洲電影觀察團成員。

影像拍攝製作: #何倍爾

新樂園藝術空間獲台北市文化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Want your museum to be the top-listed Museum in 台北市?
Click here to claim your Sponsored Listing.

Videos (show all)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策展人:#蔡明岳策展論述: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情境#1 A:「我想說現在應該是我的休息時間了吧,打開床前燈後我習慣在枕頭上滑一下每個社群平台,以前都會選一段youtube上的搞笑...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藝術家線上介紹#鄭育 CHENG YU#作品| #靜物直播 Still Life Live Streaming#媒材|手機、相紙、腳架#創作年代|2023我們被激情的瀏覽包覆著,甚至...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藝術家線上介紹#魯志楷 LU CHIH KAI作品|世界上最長的電影 The Longest Shorts媒材|錄像、地圖、文件(暫定)創作年代|2024目前世界上時間最長的電影是 ...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藝術家線上介紹#練柏宏 Lien Po Hung#作品| 無垠之夢 Boundless Dream#媒材|隨機播放錄像裝置#年代|2024在許多地區的文化中,夢境的內容常被視為神諭,...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藝術家線上介紹#陳彥成 / CHEN,YEN-CHENG#作品名稱|#VIDEO#媒材|雙頻道錄像#創作年代|2022從「狗知道自己正在上鏡頭嗎」這樣一個看似荒謬逗趣的問句切入,由一...
#2024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藝術家線上介紹#趙若彤ZHAO RUO TONG作品|#環遊世界2023 / Around The World 2023媒材|#錄像裝置創作年代|2023「環遊世界」,意味著以長途的...
皮囊外衣──The Skin Suit—Dual-Solo Exhibition of Hui-Chan Kuo & Hui-Ching Hsu藝術家 許惠晴展期Duration:2024/3/9(Sat.)-4/14(Sun.)開幕Ope...
皮囊外衣──郭慧禪、許惠晴雙個展The Skin Suit—Dual-Solo Exhibition of Hui-Chan Kuo & Hui-Ching Hsu藝術家Artists:郭慧禪 訪談新樂園藝術空間獲台北市文化局 國藝會贊助
你還記得他是誰?斷裂與縫合前導研究計畫之三 「失真的經緯線」 Fractures and Stitches: A Pilot Research Project Lost in Coordinates 這是一個為期一年的計畫,以三檔展覽與數場...
座談會藝術家專業導覽

Category

Telephone

Address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02巷18號1樓
台北市
300002

Opening Hours

Wednesday 12:00 - 19:00
Thursday 12:00 - 19:00
Friday 12:00 - 19:00
Saturday 12:00 - 19:00
Sunday 12:00 - 19:00

Other Art Galleries in 台北市 (show all)
岩筆模mbmore 岩筆模mbmore
台北市

岩筆模 MBmore 版畫藝術的綜合平台,連結版畫創作與商業之間的媒介,展售

十方藝術空間 GALERIE OVO 十方藝術空間 GALERIE OVO
台北市

十方藝術空間 GALERIE OVO TAIPEI